人們從炒青綠茶中發(fā)現(xiàn),由于殺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時,茶葉的顏色發(fā)生了變化,于是將這類茶命名為黃茶。
黃茶的特點是黃葉黃湯,制法比綠茶制法多了一個悶堆的工序。
黃茶分為黃芽茶、黃大茶和黃小茶三類。
.
下面以黃芽茶中的珍品——君山銀針為例,簡單介紹一下如何甄別黃茶的真假。
君山銀針上品茶茶葉芽頭茁壯,芽身金黃,緊實挺直,茸毛長短大小均勻,密蓋在表面。
由于色澤金黃,而被譽稱“金鑲玉”。沖泡后,香氣清新,湯色呈現(xiàn)淺黃色,品嘗起來甘甜爽口、滋味甘醇,葉底比較透明。
君山銀針是一種較為特殊的黃茶,它有幽香、有醇味,具有茶的所有特性,但它更注重觀賞性。
君山銀針的采制要求很高:例如采摘茶葉的時間只能在清明節(jié)前后7~10天內(nèi),另外,雨天、風霜天不可采摘;茶葉本身空心、細瘦、彎曲、茶芽開口、茶芽發(fā)紫、不合尺寸、被蟲咬的情況下都不能采摘。
以上是從外形甄別的方法,這種茶最佳甄別方法是看其沖泡時的形態(tài)。
剛開始沖泡君山銀針時,我們可以看到真品的茶葉芽尖朝上、蒂頭下垂而懸浮于水面,隨后緩緩降落,豎立于杯底,升升降降,忽升忽降,特別壯觀,有“三起三落”之稱,最后豎直著沉到杯子底部,像一柄柄刀槍一樣站立,十分壯觀。
看起來又特別像破土而出的竹筍,綠瑩瑩的實在耐看。而假的君山銀針則不能站立,從這一點很好判斷出來。
茶葉之所以會站立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輕者浮,重者沉”。
由于茶芽吸水膨脹和重量增加不同步,因此,芽頭比重瞬間產(chǎn)生變化。最外一層芽肉吸水,比重增大即下沉,隨后芽頭體積膨脹,比重變小則上升,繼續(xù)吸水又下降,如此往復(fù),浮浮沉沉,這才有了“三起三落”的現(xiàn)象。
除了君山銀針之外,這種浮沉的現(xiàn)象在許多芽頭肥壯的茶中也有出現(xiàn)。我們可以利用這點來區(qū)分真假茶,以免被干茶的形態(tài)所蒙騙。
“皇(黃)金芽”茶葉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浙江安吉一茶場老板倆兄弟發(fā)現(xiàn)的,經(jīng)過十幾年時間選育而成,是目前國內(nèi)少有的黃色變異茶葉新品種。在安吉當?shù)睾芏嗖柁r(nóng)把這款茶葉叫“皇金芽”或“黃金芽”,也有叫“安吉奶白茶”。其實“皇金芽”與“黃金葉”還是有區(qū)別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黃金葉
黃金葉有很多品種,余姚黃金葉、天臺黃、嵊州白、德清金黃芽、黃金寶,乃至皖、川、貴一些地區(qū)也有個性化明顯的白葉茶現(xiàn)身。安吉目前以余姚黃金葉為主,其它黃茶品種也有,但數(shù)量不多。是目前國內(nèi)少有的黃色變異茶葉新品種。
黃金葉
在安吉當?shù)啬苜I上正宗“皇金芽”茶葉的不多,茶苗源頭一直被控制,沒有大規(guī)模的出售茶苗,從2013年以前種植上規(guī)模的茶農(nóng)不多,2015年才開始慢慢擴大種植。到目前為止市場上也很難買到正宗的“皇金芽”茶葉,一般安吉市場上賣的基本是黃金葉茶葉,同等品質(zhì)的干茶,“皇金芽”茶葉要高于“黃金葉”,與其它茶葉相比算中高檔產(chǎn)品。
黃金芽
黃金芽后來經(jīng)過十多年有關(guān)部門的培養(yǎng),在政府的扶持下已經(jīng)投入市場應(yīng)用,是茶葉變異的新品種。黃金芽和黃金葉市場價一樣,與其他茶葉價格相比,算中高檔??诟猩舷啾?,黃金葉比黃金芽的口感要濃,在市場上有的人喜歡喝濃一點,有的人喜歡喝淡一點,茶葉的加工方式可以是毛峰形,可以是龍井形。南方人喜歡偏淡,北方人喜歡偏濃一點。在茶苗種植區(qū)別上,客觀的說,黃金葉要比黃金芽好種一點,葉片比黃金芽厚,所以抗寒耐旱性比黃金芽要好一點。
黃金芽
怎么樣區(qū)分皇(黃)金芽、黃金葉,其實也不難,以下幾點可能對你有用。
1、查看干茶,一般正宗皇金芽干茶纖瘦,玉黃鮮亮。
2、沖泡后查看,一般正宗皇金芽葉片較薄,脈綠分明,葉片成奶白色,聞起來有淡淡的奶油香味,皇金芽別名“奶白茶”因此而來。
3、皇金芽口感與黃金葉、安吉白茶有所不同,口感鮮爽,有一絲絲蛋白質(zhì)的味道。
黃金葉一般口感比皇金芽濃,沒有淡淡的奶油香味,口感也沒皇金芽鮮爽,葉朵比皇金芽壯實,葉片較厚,葉莖、葉脈、葉片色澤相近,整朵成金黃色。
口感上相比,“黃金葉”比“皇金芽”的口感要濃;“黃金葉”葉片相對“皇金芽”葉片更厚實一些,與安吉白茶葉片厚度相近?;式鹧扛刹栌顸S比較瘦小,沖泡后湯色明黃脈綠分明,葉片很薄成奶白色,口感清淡鮮爽有一股淡淡的奶油香。在市場上有的人喜歡喝濃一點,有的人喜歡喝淡一點,茶葉的加工方式與安吉白茶相式,一般干茶以鳳形為主。
品茶講究審茶、觀茶、品茶三道程序。
一、審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審看茶葉,內(nèi)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綠茶、紅茶、花茶、青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種類來。更講究的還可以分出“明前”、“ 雨前”、“龍井”、“雀舌”等。什么茶用多高溫度的水,沏、沖、泡、煮方法各不相同。
二、觀茶是看茶葉的形與色。茶葉一經(jīng)沖泡后,形狀就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幾乎會恢復(fù)茶葉原來的自然狀態(tài),特別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葉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則是芽頭肥壯,芽葉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猶如旗槍林立。茶湯此時也會隨著茶葉的運動而徐徐展色,逐漸由淺入深,由于茶的種類不同而形成綠色、黃色、紅色此時此刻觀茶形賞茶色甚為賞心悅目。
三、品茶既要品湯味還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經(jīng)沖泡的干茶葉。茶香可分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葉一經(jīng)沖泡之后,其香味便會隨之從水中散溢出來,此時便可以聞香了。
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壺、茶海、茶盤、茶托、茶荷、茶針、茶匙、茶撥、茶夾、茶漏、過濾網(wǎng)、養(yǎng)壺筆、品茗杯、聞香杯等20余種,其中的聞香杯乃專供聞香用的。聞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著杯底,分三次將茶水細細品啜,這便是“品茗”了。
擴展資料:
品茶注意事項:
金屬器里的銀壺是蠻好的泡茶用具,密度、傳熱比瓷壺還好。「清茶」最重清揚的特性,而且香氣的表現(xiàn)決定品質(zhì)的優(yōu)劣,用銀壺沖泡最能表現(xiàn)這方面的風格。陶瓷器流行三分法,將高溫燒結(jié),但又不白,又不透光的一類稱為「火石」,這類壺具所表現(xiàn)的泡茶效果就介乎在「瓷」與「陶」之間。
凡色澤調(diào)和、光滑明亮,油潤鮮艷的紅茶與綠茶,通常稱為原料細嫩,或做工精良的產(chǎn)品,品質(zhì)優(yōu),反之則次。
紅茶與綠茶茶葉經(jīng)開水沖泡3-5分鐘后,傾出茶汁于評審?fù)雰?nèi),嗅其香氣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愛的香氣為佳。而煙、餿、霉,老火等氣味,往往是由于制造處理不良或包裝貯藏不良所致。
北方通常稱“茶口”凡茶湯醇厚、鮮濃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湯苦澀,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湯軟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紅茶與綠茶湯色:評審湯色主要的區(qū)別品質(zhì)的新鮮程度和鮮葉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綠茶要清碧濃鮮,紅茶要求紅艷而明亮。低級或變質(zhì)的茶葉,則水色混濁而晦暗。
紅茶與綠茶葉底:評審葉底主要是看它色澤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組織細密而柔軟的葉片愈多,表示茶葉嫩度愈高。葉質(zhì)粗糙而硬薄則表示茶葉粗老及生長情況不良。色澤明亮而調(diào)和且質(zhì)地一致,表示制茶技術(shù)處理良好。
-品茶(品味茶水的過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89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怎么分辨和判斷黑茶的真假和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