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耳又名茶耳朵、茶片,是病原菌入侵嫩葉(葉子變異)時發(fā)生膨大、卷曲現(xiàn)象,從而形成的白里泛綠、綠里泛紅、全紅色的肥大飽滿葉片,由于形狀似肥耳狀,所以稱之為茶耳。
當(dāng)病原菌入侵嫩葉,癥狀表現(xiàn)為一片葉子或者整個嫩梢所有葉片成叢病變腫大,形成肥耳狀,所以稱之為茶耳。
剛開始時,病變的葉片或呈淺紅色、或呈淡棕色、或呈玫瑰色、或?yàn)辄S綠色。而到了一定時間以后,外表皮就開始脫落,露出乳白色的外擔(dān)子層,孢子飛散,又為來年的入侵潛伏下來。
一般情況下,油茶樹在8年以下的,病原菌主要以入侵嫩葉為主,而8年以上的,主要以入侵花芽為主。
茶耳長得晶亮,胖乎乎的。
茶耳吃起來味甜,松脆爽口,是70、80后小時候的最愛。
清明時節(jié),茶樹的新葉、新果都還很小,一旦遇到寒流刺激,新葉與幼果就會異常生長,形成茶耳與茶泡。這種油茶樹的樹葉發(fā)生了異變,長出來的東西,看起來像一個個果子,是可以直接拿來吃的。
這種生長現(xiàn)象在生活著,我們經(jīng)??吹?,有點(diǎn)類似動物的腫瘤,對油茶樹來說,并不是好現(xiàn)象,不過,不正常的生長出來的東西,對人類來說,卻往往是極好的東西,自然界就這么奇怪!
小時候,看到茶泡和茶耳,往往從樹上直接摘下來擦一擦,就吃了,肉質(zhì)肥厚而松脆,味道甘甜或酸甜,帶著茶葉的清新味道,非常的清香爽口。不過,茶泡和茶耳是兩種不同的水果,它們的出身來源不同,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但由于形象接近,一些人就把它們混為一談。
茶耳有的地方也叫茶耳朵,是由油茶樹葉子病變形成的,有些葉子受到寒流的影響,變異膨大卷曲,形成特別肥大飽滿的葉片,白里泛綠或綠里泛紅或全紅色。
和茶泡一樣,成熟蛻皮后吃的,茶片不僅脆、而且甜而不澀,甚至比茶泡更加好吃。選茶耳時,肥厚乳白的最好吃,入口酸甜,還帶著點(diǎn)兒澀味兒,吃過之后就是滿口的回甜。
紅色、青色、微白的是沒有成熟的茶耳,入口苦澀,不過回味中又帶著絲絲的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91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十大名茶之——安溪鐵觀音為何獨(dú)具蘭花···
下一篇: 四大名樅是哪四大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