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樅指的是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東南部,方圓60公里,有36峰、99名巖,巖巖有茶,茶以巖名,巖以茶顯,故名巖茶,巖茶品種繁多,其中以大紅袍、四大名叢、肉桂、水仙尤為出名,除此之外,還有奇種,如不見天、金鎖匙、醉海棠、醉洞賓等。
武夷巖茶是烏龍茶中的一個分支,產(chǎn)于武夷山,因具有獨特的巖谷花香、巖韻特征,因此得名巖茶。
巖茶根據(jù)國家標準,《GB/T 18745-2006 地理標志產(chǎn)品 武夷巖茶》,又分為大紅袍、名縱、肉桂、水仙、奇種。
其中名縱以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尤為突出,所以我們稱之為四大名縱。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各自的特性:
武夷最早的名叢,產(chǎn)于里鬼洞,屬灌木型,中葉類,遲芽種。植株高大,樹姿半開展,分枝較密。
葉片呈上斜狀著生,葉形橢圓,葉面稍隆起,葉肉肥厚,葉色綠,富光澤,葉質(zhì)較軟,葉緣平。芽肥壯,幼嫩芽黃綠色,發(fā)芽整齊。產(chǎn)量高,制烏龍茶品質(zhì)優(yōu)異。
成品鐵羅漢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有明顯“巖韻”特征,飲后齒頰留香,經(jīng)久不退,沖泡9次猶存原鐵羅漢的桂花香真味,被譽為“武夷鐵羅漢王”。
揚名于清末,據(jù)說該茶樹原長于天心巖杜葛寨下。一日大雨傾盆,致使峰頂茶園邊岸崩塌,茶樹被大水沖至牛欄坑半巖石凹處。后來天心廟和蘭谷巖為爭此茶,訴訟多次,耗資千金,從此水金龜聲名大振。
屬灌木型,中葉類,遲芽種。植株較高,樹姿半開張,分枝較密,葉片呈上斜狀著生,葉形長橢圓,葉面稍隆起,葉色綠,富光澤,葉緣波狀。芽肥壯,幼嫩芽葉淡綠色,產(chǎn)量一般,制成烏龍茶,品質(zhì)優(yōu)異。
武夷四大茗叢之一。樹皮色灰白,枝條略有彎曲,葉長圓形,翠綠色,有光澤。成茶外形緊結(jié),色澤墨綠帶潤,香氣清細幽遠,滋味甘醇濃厚,湯色金黃,葉底軟亮。
武夷山傳統(tǒng)五大名叢之一,原產(chǎn)于九龍窠三花峰之第三峰絕頂崖上。
半天妖,長在險要懸崖峭壁上的茶樹,其茶湯滋味嫵媚妖艷,香氣迷離,令人不可捉摸而得名。相比之下,既沒有鐵羅漢的厚重,也沒有白雞冠的柔媚,更沒有水金龜?shù)纳衿妗?/p>
但它卻兼有其他三種名叢的特色。妖氣十足,多變的茶香,初時如蘭似花,繼而如粟像杏,再則焦香橫溢,時刻帶著一份妖媚。
在慧苑巖火焰峰下外鬼洞和武夷山公祠后山的茶樹,芽葉奇特,葉色淡綠,綠中帶白,芽兒彎彎又毛絨絨的,那形態(tài)就像白錦雞頭上的雞冠,故名白雞冠。
白雞冠樹高1.75米,分枝頗多,該樹葉色呈淡綠,嫩葉淺綠微黃,葉面開展,春稍頂芽微彎,茸毫顯露似雞冠。白雞冠產(chǎn)于外鬼洞。屬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植株中等,樹姿較直立,分枝密度中等。
葉片呈水平狀著生,葉形長橢圓,葉面隆起,葉色綠,富光澤,葉緣微波。發(fā)芽整齊,芽葉黃綠。產(chǎn)量較低,制成烏龍茶品質(zhì)優(yōu)異。
其成品茶具有顯著熟香,口感香氣高爽純正,滋味濃醇,回味甘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91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耳是怎么形成的
下一篇: 桑葉茶一天喝多少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