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也若橛株駒,吾執(zhí)臂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丈人曰:“汝逢衣徒也,亦何知問是乎?修汝所以,而后載言其上?!?/span> 孔子出游楚國,路過暗黑森林,當他們穿越出來時,見到個佝僂且矮小的老頭在捕蟬,他手持竹竿卻靈活得像用手,點出即中。 孔子說:“不要殺生啊?!?/span> “蟬太多會殺死樹木,破壞環(huán)境?!必E丈人手不停,剎那間粘了一網(wǎng)的蟬,轉手卻放生了。千萬只蟬叫著“知了知了”四處亂飛,卻有一群鳥兒飛過來,盡情啄食;不想天上來只鳳頭鷹,鋼爪撲撕之下,鳥群受到毀滅打擊;冷不防林子里又飛來一支冷箭射中鷹頭。丈人不動聲色地說:“食物不夠,城里的獵人都來這片森林狩獵了,老百姓怕是要鬧饑荒了。天生天殺,先守護規(guī)則,再順導而化,才是最好的護生?!?/span> 孔子也嘆息,復又對丈人點贊:“你手法靈巧如此,有道嗎?” 丈人說:“萬物皆道,我當然有道了。這片森林為很多動物提供了棲息的家園,我為了維護生態(tài),用竹竿苦練無傷驅(qū)蟬的方法。開始五六月,能在竹竿前面疊放兩個泥丸,這時失手就很少了;九月,能在竹竿頭疊放三個泥丸,則失手比例不過十分之一;兩年后,可以做到在竹竿頭疊放五個泥丸不掉下來,則使用竹竿粘蟬就像用手去捉。 “我站在地下就像直立的斷樹樁,手臂停留空中紋絲不動,猶如枯槁的樹枝。雖然天地廣大、萬物繁多,而我只知道有蟬的翅膀。我不以外物而破壞自身的安定,雖萬物紛亂卻不影響我專注于蟬翼,凝神至此,還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孔子回頭教育弟子:“你看,這就是無為法凝神之功。志向不分散,心意才能凝聚在神奇的至精上,丈人就是鮮活的教材?!?/span> 丈人說:“你們?nèi)迳趺匆矄栠@些?先清洗掉你們的學問知識再說吧?!?/span> 本文作者已經(jīng)申請版權保護,國作登字-2024-A-00210925,唯一作者黃紫檀??梢苑窒?,但謝絕商業(yè)用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ezi/621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第二卷 九重境界-9
下一篇: 第二卷 九重境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