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年間(公元1066 年),黃河發(fā)洪水,沖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濟縣)城外的一座浮橋,這浮橋原是用許多條空木船一艘緊靠一艘排起來,從這岸連到那岸,上面再鋪許多木板架起來的,為了不讓浮橋移動,人們鑄了八只大鐵牛,每只大鐵牛有上千萬斤重,放在兩岸,用來拴住浮橋。這座浮橋既可以走人,也可以通過牲口和車輛,是河中府的交通要道。這年洪水泛濫,不但把浮橋沖得一干二凈,而且連八只大鐵牛也沖到了河里。
洪水退去以后,交通要道需要馬上開通,河中府準備重建浮橋。連結兩岸的船只準備就緒,就缺拴牢木船的大鐵牛了。如果再鑄,既費時又費料。最好的辦法是把河中的鐵牛打撈上來??墒巧先f斤的大鐵牛不要說在河底里,就是在岸上,要移動它半步,也非易事。況且,鐵牛沉入河底后,已經陷進泥沙之中,誰有辦法把它打撈上來呢?
為了盡快重建浮橋,河中府在城墻上貼了一張《招賢榜》,寫的是廣請能人賢士,打撈鐵牛,重建浮橋,造福百姓等等。路過此地的行人,看了《招賢榜》,無不搖頭而走。
這一天,來了一個和尚,法號懷丙,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他在榜前看了一會,上前把《招賢榜》揭了下來。有人好心地勸他說:“師父,揭《招賢榜》不是鬧著玩的,一只鐵牛上萬斤重,你能把它們都撈上來嗎?難道你有神仙幫助?”
和尚笑了笑說:“我哪有神仙幫助,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就叫水把鐵牛送回來?!?/p>
懷丙和尚揭了榜后,先請熟悉水性的人潛到水底,摸清了八只大鐵牛的位置。河中府的老百姓聽說有個和尚揭榜,都跑到河岸上去看他怎么打撈大鐵牛。
這一天,河邊上觀看的人擠得水泄不通,只見懷丙和尚指揮著一班船工,用兩只大木船裝滿了泥沙,并排拴在一起,兩只木船之間用木頭搭了個架子,懷丙指揮著把船劃到鐵牛沉沒的地方,叫人帶著拴在木架上的繩索潛到水底下,縛綁牢鐵牛,再在木架上收緊繩索,然后叫船工把船上的泥沙鏟到河里去,隨著船中的泥沙的減少,船身一點一點地向上浮,待到兩船的浮力超過船身和大鐵牛的重量時,陷在沙中的大鐵牛就一點一點向上拔,直到船身浮到大鐵牛懸在水中時,懷丙就叫船工們把船劃到岸邊。這樣來回反復八次,終于把八只鐵牛全部打撈上來。
河中府百姓無不稱贊懷丙和尚智慧過人。
首先他能很清楚的認清現(xiàn)實,知道只用人力下去把鐵牛撈上來是不現(xiàn)實的,必須通過一定的方法才能有可行之路,其次他能很好的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比如河里的泥沙和現(xiàn)有的船,最后他很善于動腦,遇到問題想到可行的辦法
想告訴他,如果把土換成石頭或者是水會更環(huán)保一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diangu/153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侯叔獻巧用古城
下一篇: 畢升的活字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