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固,[元](約公元一三六八年前后在世)字伯堅,山東沂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太祖洪武初前后在世。工散曲。官至中書左參政事。
賈固,字伯堅,山東沂洲(今山東臨沂縣)人。曾任山東僉憲、西臺御史、揚州路總管、淮樂廉訪使、左司郎中、中書省左參政事。
滑縣目錄
地理位置:
氣 候:
歷史沿革:
行政區(qū)劃:
科教文衛(wèi):
滑縣經(jīng)濟:
滑縣歷史: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滑縣位于豫北平原,屬安陽市管轄,與濮陽、延津、??h、長垣、封丘、內(nèi)黃接壤??h城道口鎮(zhèn)南距鄭州市153公里,北距安陽市70公里,東北距濮陽市53公里,西南距新鄉(xiāng)市70公里,西北距鶴壁新市區(qū)25公里。全縣面積1814平方公 里,耕地面積171萬畝。轄10鎮(zhèn)12鄉(xiāng),1020個行政村,總?cè)丝?24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103萬人。
[編輯本段]氣 候:
氣候濕潤,雨量較充沛,平均氣溫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照2365.5小時,無霜期201天,適宜 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紅薯等農(nóng)作物生長。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滑縣之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至于“滑”,蓋因滑臺城而得名?!吨匦藁h志》記載:“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為滑伯?!被炯?,后裔改為滑氏?!对椭尽吩疲骸盎蠟閴?,后人增以為城,臨河有臺,故曰滑臺城。”《水經(jīng)注》曰:“舊說,滑臺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
秦漢之時,滑境稱白馬縣,隸屬東郡。隋明至初,滑縣稱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廢白馬縣入滑州。七年降滑州為滑縣。清雍正三年,滑縣改屬河南衛(wèi)輝府。中華民國3年(1914年),裁并府、州,滑縣隸屬豫北道。17年,改屬河南省第三行政區(qū)劃專區(qū)。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1月,縣政府自萬集村遷至道口鎮(zhèn),隸屬平原省濮陽專區(qū)。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縣復歸河南省,仍屬濮陽專區(qū)。1986年2月,改屬安陽市。
[編輯本段]行政區(qū)劃:
滑縣縣轄10鎮(zhèn)(道口鎮(zhèn) 城關(guān)鎮(zhèn) 白道口鎮(zhèn) 留固鎮(zhèn) 萬古鎮(zhèn) 高平鎮(zhèn) 上官鎮(zhèn) 牛屯鎮(zhèn) 王莊鎮(zhèn) 老店鎮(zhèn))12鄉(xiāng)(棗村鄉(xiāng) 四間房鄉(xiāng) 八里營鄉(xiāng) 趙營鄉(xiāng) 大寨鄉(xiāng) 老廟鄉(xiāng) 桑村鄉(xiāng) 慈周寨鄉(xiāng) 瓦崗寨鄉(xiāng) 焦虎鄉(xiāng) 半坡店鄉(xiāng) 小鋪鄉(xiāng)),1020個行政村,總?cè)丝?21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103萬人。
道口鎮(zhèn) 代碼:410526100
2006年,轄10個村:東關(guān)村、五星村、河西村、順南村、順北村、南街村、西街村、程文莊村、白莊村、軍莊村。
城關(guān)鎮(zhèn) 代碼:410526101
2006年,轄76個村: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四街村、五街村、七街村、八街村、九街村、韓莊村、趙莊村、寺莊村、前屯村、孫莊村、暴莊村、胡莊村、大景莊村、雙廟村、沙河頭村、焦莊村、三里莊村、東孔莊村、北滹沱村、盧莊村、耿園村、五里鋪村、董西南村、東唐村、小滹沱村、西唐村、軍旅莊村、東林頭村、西林頭村、中屯村、劉莊村、史莊村、謝莊村、安莊村、宣武村、薛莊村、什牌村、董西北村、董東村、北董固村、朱莊村、東關(guān)村、辛屯村、蘇莊村、前景莊村、后屯村、賈固村、野店村、沙沃村、大呂莊村、張莊村、小西關(guān)村、大西關(guān)村、南關(guān)村、北關(guān)村、睢莊村、史固村、雙村營村、珠照村、北孔莊村、牛莊村、東小莊村、北苗固村、南苗固村、寺東村、大滹沱村、張固村、孔林頭村、大林頭村、康莊村、西小莊村、夏莊村、劉店村。
白道口鎮(zhèn) 代碼:410526102
2006年,轄46個村:白道口村、西英公村、東英公村、韓河京村、李河京村、王河京村、前吾旺村、后吾旺村、秦劉拐村、周街村、前安村、民寨村、許村、楊店村、后安村、西河京村、李村、蔡胡村、王莊村、前趙湖村、后趙湖村、張莊村、馮莊村、大留營村、劉營村、西桃園村、東桃園村、東安村、西安村、郝村、黃村、崔郭莊村、北留村、前留村、郭留村、孟村、西小寨村、東小寨村、六十婆村、石佛村、溫村、周村、馮村、李營村、李虎寺村、陳營村。
留固鎮(zhèn) 代碼:410526103
2006年,轄71個村:東留固村、西留固村、倪村、白馬墻村、沙沃村、東莊瑩村、中莊瑩村、前莊瑩村、后莊瑩村、中周村、西琉璃村、路安村、路營村、李莊村、耿莊村、東冢頭村、西冢頭村、程新莊村、尹新莊村、楊新莊村、王新莊村、岳莊村、溫莊村、前莊村、柳沈村、沙崗村、周莊村、前五方村、后五方村、東盤邱村、西盤邱村、東信都村、中信都村、西信都村、小寨村、小營村、武莊村、周村、楊莊村、前范寨村、后范寨村、牛星邱村、馬莊村、第二寨村、寺后劉村、張莊村、康莊村、西王莊村、杜星落村、李星落村、陳星落村、武星落村、付集村、橫村集村、前橫村、西橫村、第三營村、沿村、東雙營村、中雙營村、西雙營村、許營村、王里村、東付村、中付村、西付村、東尖莊村、西尖莊村、大王莊村、南新莊村、北尖莊村。
上官鎮(zhèn) 代碼:410526104
2006年,轄57個村:上官村、陶家村、韓新莊村、丁莊村、東山峰村、中山峰村、前山峰村、西山峰村、袁莊村、胡莊村、干后村、干東村、干西村、干前村、河道村、西太和村、吳村、東太和村、西合村、華家村、趙莊村、逯堤村、永興營村、劉莊村、牛屯村、關(guān)帝廟村、蘭二村、蘭一村、蘭三村、郭固營村、西街村、車街村、后劉村、南北街村、大槐樹村、孟莊村、謝寨村、魏寨村、民王莊村、丁寨村、武安寨村、魯西村、魯中村、魯東村、閆柳里村、姬柳里村、殷柳里村、陸合村、李陽城村、崔陽城村、徐陽城村、郭新莊村、郝一村、郝二村、郝三村、趙關(guān)莊村、焦二寨村。
牛屯鎮(zhèn) 代碼:410526105
2006年,轄68個村:東街村、北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小莊村、周王莊村、高營村、李建村、河東灣村、老灣村、雪坡寨村、馬居寨村、于村、沙圪當村、白馬寺村、懋德林村、鄭莊村、西楊莊村、黃營村、大班村、小班村、高班村、杜莊村、齊莊村、鴨固集村、王鴨固村、后鴨固村、馮付村、寨外村、前樊村、何莊村、東楊莊村、張營村、米莊村、后寺村、前寺村、大王莊村、后街村、位園村、尹莊村、蘆村、暴莊村、徐莊村、前街村、聶家寨村、小王莊村、蔡村、晉營村、賀林村、丁林村、西常村、東朱村、大王村、小王村、王村、雙獅村、東姜村、馬小集村、尚劉莊村、前馬村、后馬村、大馬村、馬圪當村、西姜村、宋林村、申林村、程坡寨村、車夫屯村。
萬古鎮(zhèn) 代碼:410526106
2006年,轄42個村:東萬古村、西萬古村、馬成精村、忠厚村、辛寨村、范寨村、蘇莊村、郭莊村、武莊村、史寨村、玉駕莊村、王莊村、寺臺村、東喬莊村、西喬莊村、穆營村、東雙莊村、西雙莊村、東九營村、西九營村、今古營村、棘馬林村、新莊村、胡營村、雙井村、張營村、劉營村、徐王營村、李寨村、張莊村、杜莊村、風亭村、把里村、東妹村、中妹村、西妹村、袁莊村、梁村、前營村、后營村、田莊村、樵邱村。
高平鎮(zhèn) 代碼:410526107
2006年,轄48個村:高平集村、西高平村、有里村、蒙堤村、蔣堤村、李堤村、前子廂村、后子廂村、宋子廂村、三教堂村、梁北村、梁東村、梁西村、東起寨村、西起寨村、牟家村、河門頭村、前侯村、后侯村、石營村、張莊村、張堤村、張八寨村、趙莊村、前留寨村、后留寨村、東留寨村、同崗村、前禹村、東吳村、后胡村、葛村、后謝村、雷莊村、崔寨村、冉固村、苗東村、苗西村、西大廟村、苗前村、東大廟村、中大廟村、馮譚村、周譚村、劉譚村、肖譚村、前趕鵝村、后趕鵝村。
王莊鎮(zhèn) 代碼:410526108
2006年,轄39個村:莫莊村、豆莊村、前王莊村、后王莊村、車店村、魯莊營村、耿莊村、劉草灘村、郭草灘村、閆村、古岸村、北草灘村、沙北村、沙南村、西沙店村、沙東村、堤南村、路莊村、大柳樹村、龍村、汪店村、仝莊村、馮莊村、高郎柳村、郎柳集村、柴村、謝道口村、西申寨村、柳圈村、東申寨村、前邢村、后邢村、董村、小屯村、南村、什集村、新集村、丁堤口村、邢行村。
老店鎮(zhèn) 2007年,老店鄉(xiāng)撤鄉(xiāng)改鎮(zhèn)。
2006年,老店鄉(xiāng)(代碼410526207)轄60個村:老店集村、西老店村、小屯村、東馬莊村、桑寨村、落寨村、岳村集村、東悅莊村、東岳村、第三營村、王岳村、青口村、前小莊村、后小莊村、小石莊村、西杏頭村、東杏頭村、常屯村、張莊村、東馬胡村、西馬胡村、前馬胡村、西呂莊村、譚集村、泥馬廟村、青莊村、田莊村、耿范村、蘆外村、蘆內(nèi)村、王會村、白露村、曹固營村、河東村、大石莊村、小道口村、李井村、劉莊村、東呂莊村、馬蘭村、堯頭村、曹固村、焦莊村、長屯北街村、長屯南街村、吳河寨村、物頭集村、前物頭村、高莊村、小西南村、安上村、火店村、王新莊村、馬村、西馬莊村、任莊村、畢莊村、齊寨村、后物頭村、西悅莊村。
棗村鄉(xiāng) 代碼:410526200
2006年,轄40個村:滑古營村、牛莊村、小營村、什莊村、南留村、張古村、黃莊村、馮莊村、袁營村、井莊村、八里鋪村、西營村、于村、后村、南屯村、溫莊村、馬莊村、大屯村、靳莊村、付莊村、油坊村、堤上村、魚池村、胡井村、閻莊村、白莊村、耿莊村、西姜莊村、東姜莊村、宋林村、閻樓村、焦樓村、大羅村、湯營村、焦村、任屯村、西徐營村、東徐營村、棗村、新莊村。
四間房鄉(xiāng) 代碼:410526201
2006年,轄27個村:大呂莊村、魏南呼村、李南呼村、九間房村、曹村、四間房村、潘寨村、肖村、唐爾莊村、西呼村、北呼村、東呼村、大芬村、高寨村、朱店村、前趙拐村、后趙拐村、潘張村、李寨村、史寨村、花堤口村、王道口村、南召集村、陳莊村、王寨村、王三寨村、馬寨村。
八里營鄉(xiāng) 代碼:410526202
2006年,轄64個村:張苑村、姚寨村、李丁將村、謝寨村、焦莊村、南史莊村、秦莊村、康莊村、張冢上村、趙苑村、黃琉璃村、南楊柳村、西齊繼村、李冢上村、西苑村、郝苑村、東風村、李莊村、東苑村、東官寨村、樊丁將村、陳苑村、方路寨村、西萬集村、西黃店村、肖冢上村、前齊繼村、紅衛(wèi)村、后營村、衛(wèi)東村、王苑村、東郭莊村、南琉璃村、北史莊村、劉莊村、西官寨村、后黃店村、后齊繼村、周安上村、劉苑村、祝莊村、鐵爐村、前黃店村、關(guān)莊村、小丁相村、東萬集村、粱安上村、相村、前草坡村、付屯村、西郭莊村、孟莊村、楊丁將村、張路寨村、高墻營村、東草坡村、伍縣村、西草坡村、北楊柳村、程丁將村、徐莊村、西路寨村、中苑村、張莊村。
趙營鄉(xiāng) 代碼:410526203
2006年,轄26個村:趙營村、東新莊村、中新莊村、西新莊村、楊莊村、田莊村、蔡營村、邊營村、大王莊村、玉莊村、小韓村、劉莊村、秦寨村、新集村、魏寨村、蘇寨村、牛寨村、西單寨村、東單寨村、店子村、西南莊村、朱寨村、東亂革村、付亂革村、西亂革村、后陳家村。
大寨鄉(xiāng) 代碼:410526204
2006年,轄44個村:沙窩營村、大正村、韓亮村、東馮營村、西馮營村、聯(lián)合村、北延屯村、延屯村、大寨村、朱家村、蒲林村、李孤屋村、孟孤屋村、崔孤屋村、輝莊村、丁家村、杜家村、肖家村、東梁家村、西梁家村、馮家村、張家村、盧家村、常營村、小田村、前草坡村、后草坡村、朱草坡村、婁草坡村、段寨村、董寨村、潘家村、郭莊村、汴村、東劉莊村、西劉莊村、袁寨村、崗小田村、李家前街村、李家中街村、李家后街村、山木村、王莊村、張寨村。
桑村鄉(xiāng) 代碼:410526205
2006年,轄34個村:桑村集村、西桑村、南桑村、趙莊村、楊莊村、前胡莊村、后胡莊村、位莊村、孟莊村、華莊村、江馬廠村、前王馬廠村、繩馬廠村、周馬廠村、后王馬廠村、郭馬廠村、回木村、路金德村、賈金德村、李金德村、王金德村、貫道村、甘露村、高齊邱村、位齊邱村、馮齊邱村、北齊邱村、肖齊邱村、陳大召村、柳圍里村、東上村、西上村、楊大召村、邵大召村。
老爺廟鄉(xiāng) 代碼:410526206
2006年,轄58個村:李大廳村、南新莊村、朱莊村、王伍寨村、西大章村、平上村、張戶固村、劉莊村、南戶固村、郝寨村、劉戶固村、曹起營村、南莊村、西中冉村、鄭張街村、馬戶固村、聶莊村、北徐村、南徐村、鄭前街村、陳家營村、黃莊村、趙戶固村、候小寨村、袁小寨村、后石光村、大大章村、玉東村、玉西村、中寨村、西李家村、半坡店村、位莊村、孔村、姬屯村、第六營村、岳營村、南塔邱村、北塔邱村、蘇小寨村、韓小寨村、東大章村、桂莊村、鄭常街村、左莊村、王戶固村、鄭后街村、南屯村、北小寨村、六合村、西塔邱村、東中冉村、前石光村、孫戶固村、三義寨村、冢頭營村、后營村、東莊村。
慈周寨鄉(xiāng) 代碼:410526208
2006年,轄44個村:慈周寨第一村、慈周寨第二村、慈周寨第三村、慈周寨第四村、慈周寨第五村、后趙村、北李莊村、小果園村、高家莊村、尚寨第一村、尚寨第二村、尚寨第三村、郭屯村、西連屯村、東連屯村、棗科村、郝莊村、南尹莊村、前李方屯第一村、前李方屯第二村、后李方屯村、寺頭村、南李莊村、陳魏寨村、前大寨村、中大寨村、后大寨村、牛吳娘寨村、朱吳娘寨村、王吳娘寨村、林自頭第一村、林自頭第二村、西九女崗村、東九女崗村、方易寨村、小崗村、前柿園村、后柿園村、葉河道村、孫白社村、李白社村、毛白社村、閆家莊村、柴胡寨村。
瓦崗寨鄉(xiāng) 代碼:410526209
2006年,轄29個村:瓦崗寨村、東屯村、西屯村、東大操村、西大操村、周道村、赤水村、彭莊村、馬莊村、趙莊村、前百村、后百村、張虎莊村、小范莊村、大范莊村、鄧莊村、魏莊村、新鄉(xiāng)屯村、原東村、原西村、耿莊村、孟一村、孟二村、孟三村、孟四村、東孟村、劉莊村、倫莊村、馮寨村。
焦虎鄉(xiāng) 代碼:410526210
2006年,轄48個村:焦西村、焦劉村、焦王村、焦北東村、焦南街村、焦北西村、緱莊村、暴莊村、崔莊村、趙莊村、郝莊村、姚寨村、陳莊村、蒿莊村、樊莊村、關(guān)劉村、關(guān)鄧村、前張村、??茽I前街村、??茽I后街村、毛莊村、陶寺村、劉檔村、韓王村、田二莊后孔村、田二莊前王村、游莊村、青莊村、晏口村、滿村、米口村、馬村、東胡村、張胡村、西胡村、雙溝村、何莊村、沙河村、陽兆村、齊營村、祁屯村、鄧莊村、小宿村、曹莊村、小營村、陽店村、屯集村、小井村。
半坡店鄉(xiāng) 代碼:410526211
2006年,轄47個村:南村、半北村、黃塔村、劉堤村、陳玉莊村、程莊村、東孟虎寨村、西孟虎寨村、馬莊村、卜屯村、前營村、后營村、前周村、張莊村、柳村、車村、東常村、西常村、前邵屯村、后邵屯村、位屯村、前安虎寨村、石佛村、緱莊村、嚴莊村、蔣莊村、后安虎寨村、前汪莊村、后汪莊村、沙河村、段屯村、李屯村、古柳樹村、王林村、閆合屯村、零河村、伍官營村、羅堂村、秦屯村、石莊村、杏頭村、東明店村、西明店村、沙滹沱村、孫莊村、東老河寨村、西老河寨村。
小鋪鄉(xiāng) 代碼:410526212
2006年,轄41個村:三村、大鋪村、小鋪村、新莊村、胡營村、姜莊村、界河路村、小武莊村、常莊村、東楊莊村、申莊村、大武莊村、中寺村、牛莊村、楊趙莊村、后寨村、申堤下村、申堤上村、楊公店村、董村、李胡寨村、鄭莊村、東程寨一村、關(guān)店村、東程寨二村、西程寨村、前杜莊村、后杜莊村、陳莊村、許莊村、葦園村、大張莊村、前任莊村、后任莊村、薛店村、前油坊村、后油坊村、郭莊村、八里莊村、雙樓村、靳莊村。
[編輯本段]科教文衛(wèi):
滑縣有各級各類學校705所,其中普通高中8所,職業(yè)高中3所,初中91所,小學60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小學在校生共241290名。其中高中在校生14535名,普通高中階段在校生11549人,職業(yè)高中在校生2986人,初中在校生75523名。小學在校生138120名,其它學校(園)在校生13212名。全縣中小學教職工13186人,其中專任教師9967名。
全縣衛(wèi)生系統(tǒng)共有27家公立醫(yī)療機構(gòu),其中包括縣人民醫(yī)院、縣中醫(yī)院、縣中心醫(yī)院等3家縣級醫(yī)療單位,22個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和縣衛(wèi)生防疫站、縣婦幼保健院兩家防疫保健機構(gòu)。擁有1230張床位。全系統(tǒng)1671名衛(wèi)生工作人員中有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735名,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者23人,中級職稱者234人,初級職稱者455人。房屋總建筑面積90864平方米。固定資產(chǎn)總值3990萬元,萬元以上醫(yī)療設(shè)備價值866萬元。
[編輯本段]滑縣經(jīng)濟:
全縣2007年生產(chǎn)總值完成93.84億元,同比增長15.9%, 創(chuàng)13年來最好水平。 其中,第一產(chǎn)業(yè)37.16億元,增長6.1%;第二產(chǎn)業(yè)35.18億元,增長22%;第三產(chǎn)業(yè)21.5億元,增長23.9%。三次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達到了39.6:37.5:22.9,是最優(yōu)化的一年。財政一般預(yù)算收入2.03億元,首次突破兩億元大關(guān),增長23.8%,為歷史上增長最多的一年,其中稅收占財稅總收入的比重達到65.1%,財稅結(jié)構(gòu)也是最優(yōu)的一年。全社會固定資產(chǎn)投資總額40.3億元,增長42.2%,投資總額是歷史上最多的一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6億元,增長18.5%, 為11年來最好水平 。金融機構(gòu)各項存款余額57.6億元,較年初增加6億多元,是歷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0.68元,增長21.7% ,增幅是5年來最高的一年 。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400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7元,增長19.4%, 是12年來的最好水平 。
[編輯本段]滑縣歷史:
翟 讓(?~617),字子謙,出生于東郡韋城(今縣城東南妹村)一個農(nóng)民家庭。少時父母雙亡,讀書不多,卻練就一身好武藝,教了不少徒弟,愛打抱不平,在百姓中威望很高。官府為利用他的武藝和威望,邀他在東郡(郡治在白馬)衙門里當法曹(管理刑獄的小吏)。他為人忠厚,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剛直不阿,頗孚眾望,交有不少知心朋友。
楊廣稱帝后,賦稅繁重,徭役頻仍,加上黃河泛濫,民不聊生,很多農(nóng)民因?qū)λ宄粷M。隋大業(yè)七年(611年)春,翟讓便同兄翟弘、侄兒摩侯、街坊王儒信等一些青壯年,奔向距家鄉(xiāng)40里的瓦崗寨舉行起義。同郡人單雄信和翟讓原是好友,聽到翟讓起義的消息后,在本鄉(xiāng)召集一些青少年,投奔瓦崗寨。徐世績(字懋功),也帶著一些青少年投至翟讓麾下,加入義軍。瓦崗寨附近賈家樓(今滑縣赤水村西)人賈雄,雖出身于富門、卻同情貧民,不滿隋王朝的黑暗統(tǒng)治,被翟讓聘為軍師。
翟讓創(chuàng)建的瓦崗軍,西征不到半年,已擁兵數(shù)十萬,占據(jù)中原大部分地區(qū)。為團結(jié)各地義軍。共同推翻隋王朝,急需建立自己的政權(quán)。此時,李密為奪取義軍最高領(lǐng)導權(quán),暗中運籌,托翟讓的老友賈雄、王伯當出面, 說服翟讓推舉他為主。翟讓以大局為重,把瓦崗軍帥位讓給李密。
李密為了奪權(quán),殺害翟讓,嚴重地削弱了瓦崗軍的戰(zhàn)斗力。不久,瓦崗軍被王世充擊潰,翟讓所建立的瓦崗軍至此失敗
李 文 成(?~1831),出生于滑縣謝家莊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少年喪父,自幼從兄學木工,因排行第四,人稱“李四木匠”。家中田少瘠薄,故靠做工維持生活。他曾入塾就讀,但不嗜五經(jīng)四書,專研算術(shù),酷愛天文。
文成參加了反清秘密組織 —八卦陣。因他為人正派,辦事公道,很受教中群眾擁護,被推為教主,“兼掌九宮,統(tǒng)管八卦”成為“八卦教魁”。
在起義準備過程中,文成特意將八卦教改名為天理教。為籌集起義經(jīng)費,要求參加天理教的人先向教會繳納一些錢糧,稱為“種神錢”,也叫“根基錢”。明確規(guī)定:每錢百文,許地一頃;糧食數(shù)石,許給官職。這一做法在群眾中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廣大農(nóng)民紛紛入教。嘉慶十八年,旱災(zāi)嚴重,廣大農(nóng)民生活無著。文成認為發(fā)動起義的時機已到,遂于八月初在道口召開第三次首領(lǐng)會議,定于九月十五各地同時起兵。
嘉慶十八年九月七日,李文成領(lǐng)導的天理教農(nóng)民起義正式爆發(fā)。起義軍占領(lǐng)滑縣城,李文成在滑縣建立農(nóng)民革命政權(quán),稱“大明天順李真主”。
起義軍的攻勢嚇壞了嘉慶皇帝,他急令楊芳、特衣順保、色爾袞、德寧阿帶領(lǐng)黑龍江、吉林等地的馬隊尾追義軍;李文成指揮部下,同敵人展開肉搏巷戰(zhàn)。經(jīng)過激戰(zhàn),因寡不敵眾,文成毅然下令舉火自焚,他和50多位將士“群相擁抱而死”,李文成領(lǐng)導的天理教農(nóng)民起義失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6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紀君祥
下一篇: 孔文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