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干(1091—1170?)字仲宗,號蘆川居士、隱山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北宋政和初,為太學上舍生。宣和七年(1125),任陳留縣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圍汴,入李綱行營使幕府,李綱罷,亦遭貶逐。紹興元年(1131),以將作監(jiān)致仕,日福州。紹興八年,秦檜當國,力主和議,胡銓上書請斬秦檜等以謝天下,時李綱亦反對和議罷居長樂,元干賦《賀新郎》詞贈綱,對綱抗金主張表示積極支持。胡銓被除名送新州編管,元干持所賦《賀新郎》詞送行。后檜聞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爾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鄉(xiāng),卒年約八十。存詞180余首。至今,在福建永泰縣嵩口鎮(zhèn)鎮(zhèn)上還有保存完好的“張元干紀念館”。
漁家傲
樓外天寒山欲暮。溪邊雪后藏云樹。小艇風斜沙觜露。流年度。春光已向梅梢住。
短夢今宵還到否。葦村四望知何處??屠飶膩頍o意緒。催歸去。故園正要鶯花主。
漁家傲(奉陪富公季申探梅有作)
寒食西郊湖畔路。天低野闊山無數(shù)。路轉(zhuǎn)斜岡花滿樹。絲吹雨。南枝占得春光住。
藉草攜壺花底去。花飛酒面香浮處。老手調(diào)羹當獨步。須記取。坐中都是芳菲侶。
謁金門
鴛鴦渚。春漲一江花雨。別岸數(shù)聲初過櫓。晚風生碧樹。
艇子相呼相語。載取暮愁歸去。寒食煙村芳草路。愁來無著處。
謁金門(道山亭餞張椿老赴行在)
風露底石上岸巾愁起。月到房心天似水。亂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須記。今夕道山同醉。春殿明年人共指。玉皇香案吏。
謁金門(送康伯檜)
清光溢。影轉(zhuǎn)畫檐涼入。風露一天星斗濕。無云天更碧。
滿引送君何惜。記取吾曹今夕。目斷秋江君到日。潮來風正急。
瑞鷓鴣
雛鶯初囀斗尖新。雙蕊花嬌掌上身??偨鉂M斟偏勸客,多生俱是綺羅人。
回波偷顧輕招拍,方響底敲更合b541。豆蔻梢頭春欲透,情知巫峽待為云。
瑞鷓鴣(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韻)
白衣蒼狗變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塵。好是悲歌將進酒,不妨同賦惜余春。
風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須我輩人。雨后飛花知底數(shù),醉來贏取自由身。
好事近
老去更思歸,芳草正薰南陌。上巳又逢寒食,嘆三年為客。
吹花小雨濕秋千,閑卻好春色。天甚不憐人老,早教人歸得。
好事近
梅潤乍晴天,簾卷畫堂風月。珠翠共迷香霧,是長年時節(jié)。
瑤池清夜宴群仙,鸞笙未吹徹。西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結(jié)。
好事近
春色到花房,芳信一枝偏好。勾引萬紅千翠,為化工呈巧。
花姑玉貌笑東風,今朝放春早??慈◆W邊幡勝,永宜春難老。
好事近
斗帳炷爐熏,花露裛成薌澤??M透雪兒金縷,醉玉壺春色。
非煙非霧鎖窗中,王孫倦留客。不道粉墻南畔,也有人聞得。
怨王孫
小院春晝。晴窗霞透。把雨燕脂,倚風翠袖。芳意惱愉多。暖金荷。
多情不分群葩后。傷春瘦。淺黛眉尖秀。紅潮醉臉,半掩花底重門。怨黃昏。
怨王孫
如對營丘著色山。坐客有歌怨王孫者,請予賦其情抱,葉子謙為作三弄,吹云裂石,旁若無人,永福前此所未見也。老子于此,興復不淺
霽雨天迥。平林煙暝。燈閃沙汀,水生釣艇。樓外柳暗誰家。亂昏鴉。
相思怪得今番甚。寒食近。小砑魚箋信。屏山交掩,微醉獨倚欄干。恨春寒。
喜 遷鶯令(送何晉之大著兄趨朝,歌以侑酒)
文倚馬,筆如椽。桂殿早登仙。舊游冊府記當年。袞繡合貂蟬。
慶天申,瞻玉座,鹓鷺正陪班??淳€(wěn)步過花磚。歸院引金蓮。
喜遷鶯令(呈富樞)
云葉亂,月華光。羅幕卷新涼。玉醅初泛嫩鵝黃。花露滴秋香。
地行仙,天上相。風度世間人樣。懸知洗盞徑開嘗。誰醉伴禪床。
喜遷鶯慢(鹿鳴宴作)
雁塔題名,寶津f854宴,盛事簪紳常說。文物昭融,圣代搜羅,千里爭趨丹闕。元侯勸駕,鄉(xiāng)老獻書,發(fā)軔龜前列。山川秀,圜冠眾多,無如閩越豪杰。
姓標紅紙,帖報泥金,喜信歸來俱捷。驕馬蘆鞭醉垂,藍綬吹雪。芳月素娥情厚,桂花一任郎君折。須滿引,南臺又是,合沙時節(jié)。
鷓鴣天
不怕微霜點玉肌。恨無流水照冰姿。與君著意從頭看,初見東南第一枝。
人散后,雪晴時。隴頭春色寄來遲。使君本是花前客,莫怪殷勤為賦詩。
憶秦娥
桃花萼。雨肥紅綻東風惡。東風惡。長亭無寐,短書難托。
征衫辜負深閨約。禁煙時候春羅薄。春羅薄。多應消瘦,可b62c梳掠。
明月逐人來(燈夕趙禮端席上)
花迷珠翠。香飄羅綺。簾旌外、月華如水。暖紅影里,誰會王孫意。最樂升平景致。
長記宮中五夜,春風鼓吹。游仙夢、輕寒半醉。鳳幃未暖,歸去熏濃被。更問陰晴天氣。
小重山
誰向晴窗伴素馨。蘭芽初秀發(fā),紫檀心。國香幽艷最情深。歌白雪,只少一張琴。
新月冷光侵。醉時花近眼,莫頻斟。薛濤箋上楚妃吟。空凝睇,歸去夢中尋。
上西平
臥扁舟,聞寒雨,數(shù)佳期。又還是、輕誤仙姿。小樓夢冷,覺來應恨我歸遲。鬢云松處,枕檀斜、露泣花枝。
名利空縈系,添憔悴,謾孤恓。得見了、說與教知。偎香倚暖,夜爐圍定酒溫時。任他飛雪灑江天,莫下層梯。
春光好(為楊聰父侍兒切鲙作)
花恨雨,柳嫌風??统顫狻W盟讹w碎雪,一尊同。
勞煩玉指春蔥。未放箸、金盤已空。更與個中尋尺素,兩情通。
春光好
寒食近,踏青時。畫堂西。可是春來偏倦繡,乍生兒。
香綿輕拂胭脂。加文褓、初試班衣。誚沒工夫存問我,且憐伊。
清平樂
亂山深處。雪擁溪橋路。曉日乍明催客去。驚起玉鴉翻樹。
翠衾香暖檀灰。一枝想見疏梅。憑仗東風說與,畫眉人共春回。
清平樂
明珠翠羽。小綰同心縷。好去吳松江上路。寄與雙魚尺素。
蘭橈飛取歸來。愁眉待得伊開。相見嫣然一笑,眼波先入郎懷。
菩薩蠻
天涯客里秋容晚。妖紅聊戲思鄉(xiāng)眼。一朵醉深妝。羞渠照鬢霜。
開時誰斷送。不待司花共。有腳號陽春。芳菲屬主人。
菩薩蠻(戲呈周介卿)
拍堤綠漲桃花水。畫船穩(wěn)泛東風里。絲雨濕苔錢。淺寒生禁煙。
江山留不住。卻載笙歌去。醉倚玉搔頭。幾曾知旅愁。
菩薩蠻(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菩薩蠻
雨余翠袖瓊膚潤。一枝想像傷春困。老眼見花時。惜花心未衰。
釀成誰與醉。應把流蘇綴。淚沁枕囊香。惱儂歸夢長。
菩薩蠻(政和壬辰東都作)
黃鶯啼破紗窗曉。蘭缸一點窺人小。春淺錦屏寒。麝煤金博山。
夢回無處覓。細雨梨花濕。正是踏青時。眼前偏少伊。
菩薩蠻
甘林玉蕊生香霧。游蜂爭采清晨露。芳意著人濃。微烘曲室中。
春來瀛海外。沈水迎風碎。好事富余熏。頻分幾縷云。
樓上曲
樓外夕陽明遠水。樓中人倚東風里。何事有情怨別離。低鬟背立君應知。
東望云山君去路。斷腸迢迢盡愁處。明朝不忍見云山。從今休傍曲闌干。
樓上曲
清夜燈前花報喜。心隨社燕涼風起。云路修成寶月時。東樓悵望君先歸。
沆瀣秋香生玉井。畫檐深轉(zhuǎn)梧桐影??淳魅ナ堂鞴狻1械す鹨恢Ψ?。
豆葉黃(唐腔也,為伯南賦早梅,復和韻)
冰溪疏影竹邊春。翠袖天寒炯暮云。雪里精神淡佇人。隔重門。寶粟生香玉半溫。
豆葉黃
疏枝冷蕊忽驚春。一點芳心入鬢云。風韻情知似玉人。笑迎門。香暖紅爐酒未溫。
滿庭芳(壽)
梁苑春歸,章街雪霽,柳梢華萼初萌。非煙非霧,新歲樂升平。京兆雍容報政,金狨過、九陌塵輕。朝回處,青霄路穩(wěn),黃色起天庭。
東風,吹綠鬢,薄羅剪彩,小綰流鶯。比渭濱甲子,尚父難兄。滿泛椒觴獻壽,斑衣侍、云母分屏。明年會,雙衣對引,談笑秉鈞衡。
滿庭芳(壽富樞密)
韓國殊勛,洛都西內(nèi),名園甲第相連。當年綠鬢,獨占地行仙。文彩風流瑞世,延朱履、絲竹喧闐。人皆仰,一門相業(yè),心許子孫賢。
中興,方慶會,再逢甲子,重數(shù)天元。問千齡誰比,五福俱全。此去沙堤步穩(wěn),調(diào)金鼎、七葉貂蟬。香檀緩,杯傳鸚鵡,新月正娟娟。
滿庭芳(為趙西外壽)
玉葉聯(lián)芳,天潢分潤,壽筵長對熏風。間平襟度,濮邸行尊崇。忠孝家傳大雅,無喜慍、一種寬容。芝蘭盛,b237衣嬉戲,親睦冠西宗。
絲綸,膺重寄,遙防遷美,本鎮(zhèn)恩隆。應堂齊福,誕月仍同?;ㄈ锵銤鈿馀?,凝瑞露、滿酌金鐘。龍光近,星飛驛馬,宣入嗣王封。
滿庭芳
三十年來,云游行化,草鞋踏破塵沙。遍參尊宿,曾記到京華。衲子如麻似粟,誰會笑、瞿老拈花。經(jīng)離亂,青山盡處,海角又天涯。
今宵,閑打睡,明朝粥飯,隨分僧家。把木佛燒卻,除是丹霞。撞著門徒施主,驀然個、喜舍由他。廬陵米,還知價例,毫發(fā)更無差。
瑞鶴仙(壽)
倚格天峻閣。舞庭槐陰轉(zhuǎn),盆榴紅爍。香風泛簾幕。擁霞裾瓊佩,真珠瓔珞。華陽慶渥。誕蘭房、流芳秀萼。有赤繩系足,從來相門,自然媒妁。
游戲人間榮貴,道要元微,水源清濁。長生大藥。彩鸞韻,鳳簫鶴。對木公金母,子孫三世,婦姑為壽滿酌??辞g,舉家飛升,玉京更樂。
瑞鶴仙(壽)
????? 喜西園放鑰。對燕寢香潤,棠陰寒薄。東風夜來惡。禁煙時天氣,鶯啼花落。新晴共約。怕韶光、容易過卻。把銅壺、緩浮金杯,禊游行樂。
弦索。笙簧聲里,還記蘭房,正垂羅幕。初眠柳弱。梅如豆,玉如琢。向鳳凰池上,鴛鴦影里,他年何啻紫橐??戳鞣迹^踵韋平,盛傳鞏洛。
瑤臺第一層
寶歷祥開飛練上,青冥萬里光。石城形勝,秦淮風景,威鳳來翔。臘余春色早,兆釣璜、賢佐興王。對熙旦,正格天同德,全魏分疆。
熒煌。五云深處,化鈞獨運斗魁旁。繡裳龍尾,千官師表,萬事平章。景鐘文瑞世,醉尚方、難老金漿。慶垂芳。看云屏間坐,象笏堆床。
瑤臺第一層
江左風流鐘間氣,洲分二水長。鳳凰臺畔,投懷玉燕,照社神光。豆花初秀雨,散暑空、洗出秋涼。慶生旦,正圓蟾呈瑞、仙桂飄香。
肝腸。c37a文d461錦,駕云乘鶴下鹓行。紫樞將命,紫微如綍,常近君王。舊山同梓里,荷月旦、久已平章。九霞觴。薦刀圭丹餌,袞繡朝裳。
望海潮(癸卯冬為建守趙季西賦碧云樓)
蒼山煙淡,寒溪風定,玉簪羅帶綢繆。輕靄暮飛,青冥遠凈,珠星璧月光浮。城際踴層樓。正翠簾高卷,綠瑣低鉤。影落尊罍,氣和歌管共清游。
史君冠世風流。擁香鬟憑檻,霧鬢凝眸。銀燭暖宵,花光照席,譙門莫報更籌。逸興醉無休。賦探梅芳信,翻曲新謳。想見疏枝冷蕊,春意到沙洲。
望海潮(為富樞生朝壽)
麒麟圖畫,貂蟬冠冕,青毯自屬元勛。綠野舊游,平泉雅詠,霞舒煙卷朝昏。風月小陽春。照玳筵珠履,公子王孫。雪度崧高,影橫伊水慶生申。
早梅長醉芳尊。況中興盛際,宥密宗臣。琳館奉祠,金甌覆字,和羹妙手還新。光射紫微垣。看五云朝斗,千載逢辰。開取八荒壽域,一氣轉(zhuǎn)洪鈞。
十月桃
年華催晚,聽尊前偏唱,沖暖欺寒。樂府誰知,分付點化金丹。中原舊游何在,頻入夢、老眼空潸。撩人冷蕊,渾似當時,無語低鬟。
有多情多病文園。向雪后尋春,醉里憑闌。獨步群芳,此花風度天然。羅浮淡妝素質(zhì),呼翠鳳、飛舞斕斑。參橫月落,留恨醒來,滿地香殘。
十月桃(為富樞密)
蟠桃三熟,正清霜吹冷,愛日烘香。小試芳菲,時候無限風光。洛濱老人星見,□少室、云物開祥。丹青萬江,熊兆昆臺,鳳舉朝陽。
向元樞曾輔巖廊。記名著金甌,位入中堂。夢熟鈞天,屢驚顛倒衣裳。黃發(fā)更宜補袞,歸去定、軍國平章。管弦珠翠,蘭玉簪纓,歲歲稱觴。
感皇恩(壽)
綠發(fā)照魁星,平康爭看。錦繡肝腸五千卷。出逢熙運,早侍玉皇香案。禁涂揚歷遍,紆宸眷。
安養(yǎng)老成,十年蕭散。天要中興相公健。生朝開宴,長是通宵弦管。藕花香不斷,南風遠。
感皇恩(壽)
年少太平時,名園甲第。談笑雍容萬鐘貴。姚黃重綻,長對小春天氣。綺羅叢里慣,今朝醉。
臺袞象賢,元樞虛位。壯歲青云自曾致。流霞麟脯,難老洛濱風味。謝公須再為,蒼生起。
感皇恩(壽)
荔子著花繁,清微庭院。賀廈雙飛畫梁燕。綺羅叢里,百和爐煙祝愿。愿從今日去,身長健。
檀板競催,榕陰初轉(zhuǎn)。舞袖風前翠翹顫。明年開府,錫宴金鐘宣勸。壽星朝北斗,君王眷。
感皇恩(壽)
豹尾引黃幡,宣麻金殿。雨露恩濃自天遣。搢紳交譽,最樂至誠為善。信知宗姓喜,君王眷。
寶炬密香,玉卮波滟。醉擁笙歌夜深院。西清班近,雅稱元戎同燕。要看茅土相,貂蟬面。
夏云峰(丙寅六月為筠翁壽)
涌冰輪,飛沆瀣,霄漢萬里云開。南極瑞占象緯,壽應三臺。錦腸珠唾,鐘間氣、卓牽天才。正暑,有祥光照社,玉燕投懷。
新堂深處捧杯,乍香泛水芝,空翠風回。涼送艷歌緩舞,醉罥瑤釵。長生難老,都道是、柏葉仙階。笑傲,且山中宰相,平地蓬萊。
臨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原文: 露坐榕陰須痛飲,從渠疊鼓頻催。暮山新月兩徘徊。離愁秋水遠,醉眼曉帆開。 泛宅浮家游戲去,流行坎止忘懷。江邊鷗鷺莫相猜。上林消息好,鴻雁已歸來。
臨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注釋 1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宮苑,秦漢時都有上林苑,這里指行在之所。2鴻雁:漢蘇武系于匈奴,漢昭帝使者至匈奴,匈奴詭稱蘇武已死。使者對單于說,天子在上林苑射中一只大雁,腳上綁著蘇武寫的一封信,匈奴才把蘇武還給漢朝。
臨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詞。上片寫送別的情景。詞人的朋友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詞人為他餞行,坐在榕樹之陰,痛飲美酒,以壯其行。二人依依難舍,全然沒有顧及到疊鼓頻催,促人登舟。二人一直飲到暮色蒼茫新月已經(jīng)悄悄地徘徊于山巔。離愁縷縷,有如秋水,二人不忍遽別。友情之深,留戀之意盡在不言之中,場面由熱烈而漸次清靜,又為二人留下許多暢敘衷腸的機會。由月上暮山,到次日天明,曉帆將開,二人皆已醉意朦朧,縱然難舍,也到了不得不分手的時候。
換頭,化愁為慰,友人被召赴行,詞人對他寄予殷切的希望,也許可以為抗金貢獻力量,現(xiàn)在友人全家都歡歡樂樂地走了,江上行船要忘掉一切疑慮,江邊的鷗鷺也不要猜疑。最后他借蘇軾鴻雁歸來的典故說明南 宋朝 廷的形勢是好的,此去也許會一帆風順。詞人和他的友人都是主戰(zhàn)派,當時秦檜之流為了賣國求榮,陷害了許多愛國大臣,鑒于宇文德和被召、吉兇未卜,尚有隱憂,故詞人寫詞鼓勵他、寬慰他,同時也把抗金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詞人襟懷坦白,眼界開闊,憂國之意?,F(xiàn)于筆端,雖為送別之詞,卻未寫一般的離愁別緒,政治上的志同道合使全詞充溢著浩然正氣和豪放之情。
詩詞作品: 臨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詩詞作者:【 宋代 】 張元干 詩詞歸類: 【送別】、【友情】
共有兩首,不知道你要那首。
賀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作者:【張元干】 年代:【宋】 體裁:【詞】 類別:【未知】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厥讓Υ惨拐Z。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注釋】:
在北宋滅亡,士大夫南渡的這個時期,慷慨悲壯的憂國憂民的詞人們,名篇疊出;張?zhí)J川有《賀新郎》之作,先以“曳杖危樓去”寄懷李綱,后以“夢繞神州路”送別胡銓,兩詞尤為悲憤痛苦,感人肺腑。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因反對“和議”、請斬秦檜等三人而貶為福州簽判的胡銓,再次遭遣,除名編管新州(今廣東新興),蘆川作此詞以相送。
“夢繞神州路 ”,是說我輩靈魂都離不開未復的中原 ?!皭澢镲L”三句,寫值此金秋在蕭蕭的風聲之中,一方面號角之聲連綿不斷,似乎武備軍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涼。此句將南宋局勢,縮攝于尺幅之中。以下便由此發(fā)出強烈的質(zhì)問之聲,絕似屈原《天問》之風格。
首問 :“為何似昆侖天柱般的黃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潰,以致濁流泛濫,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陸 ?又因何使衣冠禮樂的文明樂土,變成狐兔盤踞橫行的慘境!須知狐兔者,既實指人民流離失所,村落空墟,只剝野獸亂竄,又虛指每當國家不幸陷于敵手之時,必然“狐兔”橫行,古今無異。
鄭所南所謂“地走人形獸,春開鬼面花 ”,讓國破家亡之人而視之,此情此景便會產(chǎn)生共鳴,筆者親歷抗戰(zhàn)時期華北淪陷的情景,故而被這情景深深感動。
下用杜少陵句“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 ”,言天高難問,人間又無知己,只得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胡公又離然分別,悲可知矣!——上片一氣寫成,全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兩句,其蒼勁有力,字字沉實,作擲地金石之響。
過片便預想別后情景,餞別是在水畔,征帆既去,但不忍離去,佇立到江邊以致柳枝隨風吹飄起,產(chǎn)生一絲涼氣 。天上的星兒一眨一眨地出現(xiàn)。“耿斜河”三句,亦如孟襄陽、蘇東坡,寫“微云渡河漢 ”,寫“疏星渡河漢 ”、“金波淡,玉繩低轉(zhuǎn)”,為什么情調(diào)如此相似?而對于蘆川,悲憤激昂之余,忽得此一二句,更顯示出了深摯的感情。如以“閑筆”視之,即如知大嚼,而不曉細品,淺人難得深味矣。
下言寫此別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之地 ,在何所,想像也感到困難,相距萬里 ,想在一塊兒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經(jīng)是不可能的!語云雁之南飛,不逾衡陽,而今新州距離衡陽幾許 ?賓鴻不至,書信將憑誰寄付?不但問天之意直連上片,而且痛別之情古今所罕。用此方法關心國家、社會,縱懷今古,沉思宇宙人生;所關切者絕非個人命運得失窮達,又豈肯談個人瑣事。韓愈《聽穎師彈琴》詩“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是此句的依據(jù)。
情懷既然這樣,何以作詞?所謂辭意俱盡,遂爾引杯長吸,且聽笙歌?!源撕肋~之言借以打發(fā)心頭之痛,作者用筆如夭矯之龍,不以陳言落套為比。
凡填《賀新郎 》,上下片有兩個仄起七字句,不得誤以為與律句全同 ,“高難問”“懷今古”,難、今二字,皆須平聲(與上三字連成四平聲),方為協(xié)律。又兩歇拍“送君去”“聽金縷”,頭一字必須去聲,此為定格。然而明清以后,理解此者已少,合律者百無一二人。故此說明,以示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賀新郎 寄李伯紀丞相
作者:【張元干】 年代:【宋】 體裁:【詞】 類別:【未知】
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云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燕落、寒蘆深處。悵望關河空吊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誰伴我,醉中舞。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
【注釋】:
李綱(字伯紀)是著名的愛國英雄,他在欽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圍攻京城的危急時刻,力主抗戰(zhàn),堅守開封 ,被欽宗任命為親征行營使最終擊退金兵。張元干當時是他的僚屬,后來李綱被罷免,元干也連帶獲罪,離京南下。高宗紹興七年(1137 ),宰相張浚被罷 ,以趙鼎為相。八年二月,秦檜第二次入相,趙鼎被罷免,四月,宋派王倫使金,力圖和議;十二月,李綱在洪州(州治在今江西南昌)上書反對議和,被罷回福建長樂。作者為此寫了這首詞,對李綱堅決主戰(zhàn)、反對議和的行動表示無限的敬仰并予以堅決支持。
上片寫詞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發(fā)出孤單無侶、眾醉獨醒的感慨。此顯示出自己的真實用意。
起首四句寫自己攜著手杖登上高樓,只見夜空星斗下垂,江面寬廣無邊,波濤萬頃,月光流瀉在蒙著煙霧的洲渚之上 ?!皰弑M”三句,是說江風極大,將天上浮云吹散,江面因風大而無人乘舟夜渡。沉思間又見雁兒飛落在蘆葦深處夜宿,并由此引起無限感觸。
“悵望 ”兩句,先是悵望祖國山河,徒然吊影自傷;這時正值深夜,“鼻息鳴鼉鼓”,是指人們熟睡,鼾聲有如擊著用豬婆龍(水中動物名)的皮做成的鼓,即有鼾聲如雷之意。這里以之喻苛安求和之輩,隱有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慨。“誰伴我”兩句,承上,“月流煙渚”、“悵望關河空吊影”,用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意,自傷孤獨(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結(jié)句之“誰共我,醉明月”,與此意同 )。李綱與己志同道合,而天各一方,不能在此月下同舞。同舞當亦包括共商恢復中原之事,至此才轉(zhuǎn)入寄李綱本題。
下片運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對明朝屈膝議和的強烈不滿,并表達了自己對李綱的敬仰之情。
“十年”這一句,是作者想到十年前,高宗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同時,當時為建炎元年(1127)。不久高宗南下,以淮南東路的楊州為行都;次年秋金兵進犯 ,南宋小朝廷又匆匆南逃,揚州被金人攻占,立刻被戰(zhàn)爭摧為一片空墟 ,昔日繁華現(xiàn)在猶如一夢,此處化用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遣懷》)詩句。如今只剩殘破空城,使人懷想之余,不覺加強了作者對高宗的屈膝議和感到不滿,也加強了作者堅決抵抗金人的南下的決心 ?!耙懈吆眱删?,繼續(xù)寫作者夜倚高樓,但覺寒氣逼人,遠眺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不由愁思滿腔,但又感到自己壯心猶在,豪氣如潮,足以吞滅敵人。驕虜是指金人 ?!稘h書·匈奴傳》說匈奴是“天之驕子”,這里是借指。“要斬”兩句,運用兩個典故反映出對宋金和議的看法。前一句是期望朝廷振作圖強,象漢代使臣傅介子提劍斬樓蘭(西域國名 )王那樣對付金人?!稘h書·傅介子傳》說樓蘭王曾殺漢使者 ,傅介子奉命“至樓蘭。??王貪漢物,來見使者。??王起隨介子入帳中,屏語,壯士二人從后刺之 ,刃交胸,立死 。”詞中以樓蘭影射金國,以傅介子比喻李綱等主戰(zhàn)之士。后一句是借漢嫁王昭君與匈奴和親事,影射和議最終是不可行的,必須堅決抵抗。杜甫《詠懷古跡》詩云:“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弊髡咴诖擞枚鸥υ娨?,說明在琵琶聲中流露出對屈辱求和的無窮遺恨與悲憤,以此暗示南宋與金人議和也將遺恨千古 。“謾暗澀”句,是嘆息如今和議已成定局 ,雖有寶劍也不能用來殺敵,只是使它生銅花(即銅銹),放棄于塵土之中。暗澀,是形容寶劍上布滿銅銹,逐漸失光彩,失去作用。這里運用比喻,以寶劍被棄比喻李綱等主戰(zhàn)人物的受到朝廷罷斥壓制 ?!皢救 眱删洌纫浴爸喯伞崩畎讈肀壤罹V,兼切李姓,這是對李綱的推崇。李綱自己也曾在《水調(diào)歌頭》中說:“太白乃吾祖,逸氣薄青云?!?br>作者對他評論,即發(fā)表意見,面對和議已成定局的形勢,愛國之士能否就此隱退苕溪(浙江吳興一帶),垂釣自遣而不問國事呢?結(jié)尾振起,指出要憑浩蕩長風,飛上九天,由此表示自己堅決不能消沉下去,而是懷著氣沖云霄的壯志雄心,對李綱堅持主戰(zhàn)、反對和議的主張表示最大的支持,這也就是寫他作本詞的旨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7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趙鼎
下一篇: 聶勝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