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綬(1754-1815),汀洲(今之福建寧化)人。清代書家。字祖似,號墨卿,晚號默庵。人稱“伊汀州”。官惠州、揚州知府,有政聲,士民稱慕。喜繪畫、治印,亦有詩集傳世。工書,尤精篆隸,精秀古媚。其書超絕古格,使清季書法,放一異彩。隸書尤放縱飄逸,自成高古博大氣象,與鄧石如并稱大家。蔣寶齡《墨林今話》稱其:“以篆隸名當代,勁秀古媚獨創(chuàng)一家”。趙光《退庵隨筆》稱“墨卿遙接漢隸真?zhèn)?,能拓漢隸而大之愈大愈壯?!敝小读舸翰萏眉?。傳世書跡甚富?!峨`書五言聯(lián)》,書于嘉慶二十年(1815),紙本墨跡。隸書。凡上下聯(lián)正文10字,款16字,共26字??v178厘米,橫33.3厘米。首都博物館藏。伊氏的隸書具有鮮明的個性,筆畫平直,分布均勻,四邊充實,方嚴整飭,有強烈的裝飾美術(shù)之意趣,沒有晚期漢隸的“蠶頭燕尾”的習(xí)氣。此隸書聯(lián),嚴格的中鋒行筆,藏頭護尾,法度森然,其筆畫粗細大致均等。圓潤率直,分明是地道的篆、籀筆意。結(jié)體左右平均勻稱。他的隸書,善用濃墨,墨色柔潤,烏亮如漆,筆劃光潔精到,此五言聯(lián),其筆力雄健,中畫沉厚挺拔,融合了《郙閣頌》、《張遷碑》、《衡方碑》等漢隸名碑的優(yōu)點,形成了自己嚴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韻致,夸張而合情理的隸書風(fēng)格。
◇作品賞析◇
伊秉綬隸書作品有《裴岑》、《韓仁銘》、《尹宙碑》、《孔宙碑》、《張遷碑》、《衡方碑》等。
1984年10月上海書店出版了《伊秉綬隸書墨跡選》。雖然他四體俱能,但以隸書為最。其隸書為漢碑中雄偉古樸的一類。
生平:
伊秉綬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出生于寧化城關(guān)。父伊朝棟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進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秉綬補生員,四十四年秋中舉人,史稱伊秉綬“通程朱理學(xué)”。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進士,初授刑部額外主事,擢拔為浙江司員外郎,歷任刑部主事、刑部員外郎、刑部郎中。
伊面的來源
曾任廣東惠州太守的清代書家伊秉綬,他家中常聚集文人墨客吟詠唱和,廚師往往忙不過來。伊秉綬于是讓廚師用面粉加雞蛋摻水和勻后,制成面條,卷曲成團,晾干后炸至金黃,儲存?zhèn)溆???腿藖砹?,只要把這種面加上佐料,放到水中一煮即可招待客人。一次,詩人、書法家宋湘嘗過覺得非常美味,又知道它還沒有名字,便說:“如此美食,竟無芳名,未免委屈。不若取名‘’伊府面如何?”從此,伊府面流傳開來,簡稱為“伊面”。這伊面就是現(xiàn)代方便面的鼻祖。
重修蘇軾故居
伊秉綬從政清正廉潔,愛護百姓,除暴安良。嘉慶四年(1799年)任惠州知府,一到任就問民疾苦,革除惡習(xí)陋規(guī),特別注意抑制豪強為非作歹,整頓社會秩序,維護地方治安。同時,他還重視教育和文化事業(yè)。除了重修豐湖書院以外,伊秉綬還重修了白鶴峰蘇文忠公故居和蘇軾侍妾朝云墓,被當時士林傳為風(fēng)雅盛事。
伊秉綬和豐湖書院
都說清朝官員腐敗,還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可那時的地方官很多都重視教育,和后來的貪官只認錢大不一樣。豐湖書院就是伊秉綬一手扶植起來的?;葜荽髮W(xué)校內(nèi)殘存的豐湖書院遺跡都是伊秉綬時代的。現(xiàn)存的楹聯(lián)“人文古鄒魯,山水小蓬瀛”,其實是宋湘為豐湖書院的二門所題。豐湖書院頭門上的楹聯(lián)是伊秉綬題寫的“學(xué)焉得其性之所近,覽者將有感于斯文”。豐湖書院修好后,伊秉綬請來當時的著名詩人宋湘主持豐湖書院。他還與宋湘一起制訂了豐湖書院的規(guī)章制度。宋湘的詩集里有《豐湖草》和《豐湖后草》各一卷,都是在書院擔任山長的兩年時間里寫的。在豐湖書院期間,宋湘鐘情惠州山水,從他的詩歌里,可以看到一個非常迷人的豐湖和同樣迷人的書院:敞敞亮亮的一大片水,清清靜靜的一座院落,清風(fēng)明月,春綠秋白的蘆葦,那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畫卷。伊秉綬死于揚州知府任上。由于他的努力,揚州大水之年無一災(zāi)民餓死,揚州人民為此深感其恩。伊秉綬死后未及一月,便被揚州百姓供奉于“三賢祠”(“三賢”指的歐陽修、蘇軾、王士禎三人)內(nèi),時至今日,在揚州人民的心目中,伊秉綬仍被尊稱為“揚州四賢”(原“三賢”加秉綬即“四賢”)之一。
相關(guān)事件
據(jù)《清史稿》載:伊秉綬“問民疾苦,裁汰陋規(guī),行法不避豪右,故練刑名,大吏屢以重獄委之,多所矜恤。”當時,陸豐一伙巨盜搶劫綁票,無惡不作。伊秉綬設(shè)計擒獲7名強盜,將他們繩之以法,為民除害。對所有訟牒,伊秉綬必定親自審理,受株連者當即遣釋?;葜萦幸桓缓榔廴韫涯溉踝?。伊秉綬將這個富豪拘留審問,嚴詞斥責富豪的不道德行為,民眾為之稱快。
同時,伊秉綬還致力于發(fā)展地方文化,造就人才,獎掖后學(xué)。嘉慶六年,伊秉綬重建豐湖書院。書院頗具規(guī)模,講堂、學(xué)舍一應(yīng)俱全,還配以亭、臺、樓、閣、榭、祠等景觀建筑;并且聘請“廣東第一才子”宋湘來主持教學(xué)。傳說,伊秉綬與宋湘之間有過一段不尋常的關(guān)系:嘉慶四年,宋湘入京參加會考,路過惠州時,因盤纏不夠,于是向惠州府太守伊秉綬商借。伊秉綬愛好風(fēng)雅,也扶持后進。他素聞宋湘的才名,便要求他寫一首詩,詩中鑲?cè)霒|南西北。宋湘立即提筆寫下:“南海有人瞻北斗,東坡此地即西湖?!币帘R見宋湘才思敏捷,十分賞識,贈他紋銀三百兩作路費。此事是否屬實,無從考證,但伊秉綬與宋湘交誼甚深,卻是事實。嘉慶四年,宋湘中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都螒?yīng)州志?宋湘?zhèn)鳌氛f他“襟抱豪邁,下筆具倜儻雄奇之概,詩磊磊落落,從真性坌涌而出”。新纂《云南通志·宋湘?zhèn)鳌芬舱f,他“才氣豪邁,工書能文,詩尤敏捷,每有所作,落筆立就,時稱‘真才子’?!边@樣一位“廣東第一才子”,如果沒有很深的交情,是不可能請得動的。豐湖學(xué)院有了宋湘這樣的杰出教師,又立有嚴謹?shù)慕虒W(xué)規(guī)章,很快成為惠州最高的學(xué)府。伊秉綬喜愛文化,也十分尊重文化。一次,他到端溪隨硯工一起下到40多丈深的坑洞,點著篝火采硯石。當他采得一塊佳石時,怕傷了佳石的神韻,竟不忍下刀雕鐫,只是在石的右側(cè)邊刻下“留與子孫耕,汀州伊秉綬題”十一個字。為此,大學(xué)士紀曉嵐特專門題寫了一篇硯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51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楊守敬
下一篇: 袁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