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蔥、姜不拘多少。
制法 : 上搗爛,炒熱,布包。
功能主治 : 傷寒結胸。
用法用量 : 熨胸,頻換。
摘錄 : 《絳囊撮要》
【溫建民(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骨科主任)、葉建新】生活中的爛姿勢 和壞習慣,不僅傷害頸椎和脊椎,同時,內(nèi)臟受壓迫、血液循環(huán)不順。人們因此出現(xiàn)椎間盤突出、脊椎側彎 、肩周炎,及肢體麻木、胸悶、胸痛、便秘,甚至是失眠、體力下降、疲勞等病癥。其實,只需每天隨時隨地的小習慣、小運動,就能輕輕松松養(yǎng)護脊椎、告別酸痛麻。防治肩周炎,試試姜蔥與熱鹽肩周炎,是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簡稱,指由于肩關節(jié)及其周圍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肌肉、關節(jié)囊等肩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廣泛慢性炎癥反應。與頸椎病一樣,肩周炎也屬于慢性積累性疾病,多由勞損或外感風寒引起,患者肩膀通常怕風怕涼。 肩周炎病程比較長,不易治愈,所以患者在初期表現(xiàn)出肩部酸楚疼痛時就應該及時正確治療,否則錯過這個最佳治療時期,再想治愈就比較困難了。關于肩周炎的治療,除了其他方法外,還有兩種簡單有效的小妙方,即利用姜蔥和熱鹽。姜蔥泥晚上睡前,取老生姜(老了之后才拔的生姜)、蔥頭各250?400克。將二者搗爛如泥,用小火炒熱后,加入高度白酒再炒片刻,關火。將姜蔥泥趁熱敷在肩膀疼痛處,用毛巾或布條包緊,次日早上取下。重復3?4個晚上即可。 取粗鹽粒500克,將其炒熱(也可用微波爐加熱5分鐘)后,裝入布口袋捆緊,不要讓鹽粒掉出。平時可放在肩部熨燙。 另外,合理調(diào)整生活習慣對治療肩周炎也非常重要,特別是以下5大習慣,大家要格外注意: 1. 注意防寒保暖。即便在炎熱的夏季也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diào)房里,以免肩部受寒而誘發(fā)肩周炎。 2. 合理運動。肩周炎患者可做功能性運動,如聳肩運動、展臂運動等。但是運動之前最好充分活動上肢,做做甩手動作,以免肩關節(jié)肌肉、組織損傷。非肩周炎患者可做柔軟體操、太極拳、八段錦等舒緩運動預防患病。 3. 注意糾正不良姿勢。經(jīng)常伏案、雙肩常處于內(nèi)扣狀態(tài)的人,要保持正確姿勢,避免對肩關節(jié)造成慢性勞損和積累性損傷。 4. 注重飲食調(diào)理。老年人由于骨骼鈣質(zhì)流失嚴重,最容易得肩周炎。所以老年人平時要加強營養(yǎng),補充鈣質(zhì),適量多吃牛奶、雞蛋、豆制品、蝦皮等。 5. 留心容易引起繼發(fā)性肩周炎的相關疾病?;加蓄i椎病、糖尿病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人,平時要密切觀察自己肩部是否有疼痛癥狀,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是否減小,并且加強肩關節(jié)功能性鍛煉,以保持肩關節(jié)的活動度。 本文摘自《告別酸痛麻:改掉爛姿勢,日日養(yǎng)脊椎,肩頸腰背好輕松》/溫建民、葉建新/啟動文化
將物品或藥品加熱后,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上來回地熨,就能治療一些病癥,這便是熱熨療法。本法通過溫熱刺激肌膚,能疏通經(jīng)脈、流暢氣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熱熨最常用于各種痛癥,如胃痛、腹痛、腰背痛、月經(jīng)痛等。如果病人是冷痛的感覺,又喜歡按的,則本法更為適宜。對風濕、扭挫傷引起的腫痛,亦能消腫止痛。還可用于受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久行或勞累之后,雙腿酸軟、腰背不適,熱熨之后,會使人迅速消除疲勞,并產(chǎn)生一種舒適、愉快的感覺。熱熨主要是將熱的物品,在患者身體的某個部位進行,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來回不停地熨。熱熨的方法有很多,現(xiàn)介紹如下:鹽熨法
用粗鹽堿250~500克,放在鐵鍋中炒熱,趁熱倒在紙上,包裹好后外面加上一層布,馬上在患處來回不停地熨燙。熱熨腹部,用于虛寒性胃痛、腹痛以及脾虛腹瀉;熱熨腰背,用于腎虛腰痛;熱熨前額,還有助于減輕體虛引起的頭昏。
蔥熨法
取新鮮蔥白500克,搗碎,加少量鹽放在鐵鍋中炒熱,趁熱放入布袋,扎緊口后熱熨患處。如小便不通、氣悶不舒、腹部氣脹,可在臍下、小腹部來回熱熨。
姜熨法
生姜250克洗凈搗爛,擠出姜汁入碗中備用,再將姜渣炒熱,趁熱用布包裹好,在患處熱熨。姜渣冷了再入鐵鍋中炒熱,并加些姜汁同炒,趁熱用布包再熱熨。如胸膈滿悶不舒,可在胸膈部來回熱慰。
醋熨法
先將粗鹽100克入鐵鍋內(nèi)炒熱,再取半小碗陳醋邊灑入鹽內(nèi)邊炒,趁熱用布包熨患處。如婦女月經(jīng)期腹痛,可在臍兩邊、臍下等處熱熨;小腿抽筋,關節(jié)疼痛也可用此法熱熨患處。
水熨法
熱水袋裝上熱水,趁熱熨患處。如腹痛、腰酸痛,久行后雙腳不適,可直擦熱熨疼痛不適處。
藥熨法
由醫(yī)生對癥處方下藥。將藥物蒸煮或炒熱布包熱熨患處。如風寒關節(jié)作痛或全身疼痛,可用橘葉、老姜、蔥白炒熱,布包熨患處;小兒流感咳嗽,可用蘿卜一只、生姜一塊、蔥一把,搗爛炒熱后加酒適量,趁熱布包慰患者前胸后背。
熱熨時醫(yī)者先用手試試溫度是否適宜,熱時熨的快一些,用的力輕一點;熱減時慢一些,用力重一點。熱熨時要注意熨包是否有漏,熨包最好多備幾個,以便輪換使用,勿使熱熨間斷。凡是熱證發(fā)燒、皮膚過敏或有瘡癤、損傷,都不能使用熱熨療法。
[配方] 鮮蔥頭30克,生姜30克,食用鹽5克,白酒1盅(約30~50毫升)。
[制法] 先將上藥共搗爛如泥成糊狀,再將白酒加入調(diào)勻,用紗布包好,備用。
[功用] 辛溫解表。
[主治] 感冒,尤以風寒感冒為佳。
[用法] 外用。取藥包涂擦前胸、背部、手足心及腋窩、肘窩處,以擦至局部發(fā)紅為度。一般每次涂擦20分鐘左右,然后讓患者安臥。每日涂擦1次。
[附記] 引自《百病中醫(yī)熏洗熨擦療法》驗之臨床,外治傷風、風寒、風熱感冒共118例,均在用藥1—2日內(nèi)熱退證失而告痊愈。本方對感冒初起者,用之甚驗,但熱而不惡寒者,欠佳。
提醒您:蔥姜鹽酒(感冒) 此民間偏方來源于網(wǎng)絡,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將韌品或藥品加熱后,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上來回地熨,就能治療一些病證,這便是熱熨療法。本法通過溫熱刺激肌膚,能疏通經(jīng)脈、流暢氣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熱熨最常用于各種痛證,如胃痛、腹痛、腰背痛。月經(jīng)痛等。如果病人是冷痛的感覺,又喜歡按的,則本法更為適宜。對風濕、扭挫傷引起的腫痛,亦能消腫止痛。還可用于受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久行或勞累之后,雙腿酸軟、腰背不適,熱熨之后,會使人迅速恢復疲勞,并產(chǎn)生一種舒適。愉快的感覺。熱熨主要是將熱的韌品,在患肴身體的某個部位進行,或上或下,或左或石來回不停地熨。熱熨的方法有很多,茲介紹如下:
(1)鹽熨潔。用粗鹽堿250~500克,放在鐵鍋中妙熱,趁熱倒在紙上,包裹好后外面加上一層布,馬上在患處來回不停地熨燙。熱熨腹部,用于虛寒性胃痛、腹痛以及脾虛腹瀉;熱熨腰背,用于腎虛腰痛;熱熨前額,還有助于減輕體虛引起的頭昏。
(2)蔥熨法。取新鮮蔥白500克,搗碎,加少量鹽放在鐵鍋中炒熱,趁熱放入布袋,扎緊口后熱熨患處。如小便不通、氣悶不舒。腹部氣脹,可在臍下、少腹部來回熱熨。
(3)姜熨洽。生姜250兌洗猙搗爛,擠出姜汁入碗中備用,再將姜渣炒熱,趁熱用布包裹好,在患處熱熨。姜渣冷了再入鐵鍋中炒熱,并加些姜汁同炒,趁熱用布包再熱熨。如胸隔滿悶不舒,可在胸院剖來回熱慰。
(4)醋熨法。先將粗鹽100克入鐵鍋內(nèi)炒熱,再取半小碗陳醋邊灑入鹽內(nèi)邊炒,趁熱用布包熨患處。如婦女月經(jīng)期腹癇,可在臍兩邊、臍下等處熱熨;小腿抽筋,關節(jié)疼痛也可用此法熱熨患處。
(5)水熨法。熱水袋裝上熱水,趁熱熨患處。如腹痛。腰酸痛,久行后雙腳不適,可直擦熱熨疼痛不適處。
(6)藥熨潔。由醫(yī)生對癥處方下藥。將藥物蒸煮或妙熱布包熱熨患處。如風塞關節(jié)作癇或全身疼痛,可用橘葉。老姜。蔥白炒熱,布包熨患處;小兒流感咳嗷,可用蘿卜一只。生姜一塊、蔥一把,搗爛炒熱后加酒適量,趁熱布包慰患者前胸后背。
熱熨時醫(yī)者先用手試試溫度是杏適宜,熱時熨的快一些,用的力輕一點:熱臧時慢一些,用力重一點。熱熨時妥注意慰包是否有漏,熨包最好多備幾個,以便輪換使用,勿使熱慰問斷。凡是熱證發(fā)燒、皮膚過敏或有瘡癤、損傷,都不能使用熱熨療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66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蔥姜煎
下一篇: 蔥尖簿荷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