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人屎1兩,貓屎1兩,狗屎1兩(用黍糠2升炒黃色,入前3味制過,各凈用6錢),山茨菰5錢,白犀角(銼)7錢,羚羊角(銼)7錢,火消7錢,黃連(去毛)6錢,血竭5錢,沒藥5錢。
制法 : 上為細末,將小棗剖開去核,每一個入藥末2分,合上,用針將棗刺遍眼,烏金紙包裹,入陽城罐內(nèi)封固,打火線香1炷,取出冷定,去棗上皮。每棗連棗稱1錢研細,入好片腦3分,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 : 傷寒大頭瘟腫項,瘧疾,痘疹。
用法用量 : 如傷寒,點男左女右大眼眥,汗出即愈;如傷寒12日無汗者,用藥吹入男左女右鼻孔,汗出即愈;如陰癥瘟疫,頭項俱腫者,俱如上點,汗出即愈。
摘錄 : 《魯府禁方》卷一
中國神仙大全
盤古氏-又稱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記里也稱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稱為 西王母
北方北極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
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極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帥,五極戰(zhàn)神(天空戰(zhàn)神,大地戰(zhàn)神,人中戰(zhàn)神,
北極戰(zhàn)神和南極戰(zhàn)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極觀音
東方崇恩圣帝
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大帝君(即東王公,名金蟬氏,號木公)
北方北極玄靈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中央天宮仙位表
千里眼 | 順風(fēng)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電母(金光圣母) |
風(fēng)伯 | 雨師 | 游奕靈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
赤腳大仙 | 廣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 玉兔 | 玉蟾 | 吳剛 | 天蓬元帥 |
天佑元帥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釵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陰星君 |
太陽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壇海會大神哪吒 | 巨靈神 |
月老 | 左輔右弼 | 二郎神楊戩 | 太乙雷聲應(yīng)化天尊王善王靈官 | 薩真人 |
真人(張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聾 | 地啞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長天王、持國天王、多聞天王與廣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黃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時神劉洪
四大天師:
張道陵、許遜(字敬之,號許旌陽)、邱弘濟、葛洪
四方神
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jiān)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zhí)明神君。
四瀆龍神
黃河 | 長江 | 淮河 | 濟水河神
馬趙溫關(guān)四大元帥:
馬元帥 又名馬天君,又稱華光天王、華光大帝
趙元帥 即武財神趙公明,又名趙玄壇
溫元帥 溫瓊,東岳大帝部將
關(guān)元帥 關(guān)羽。
五方謁諦: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五炁真君:
東方歲星木德真君 | 南方熒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鎮(zhèn)星土德真君
五岳
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華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東岳帝君,名金虹氏,東華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為東華帝君的四個
兒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東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為陰神玉女 | 丁卯神司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張文通 | 丁丑神趙子玉 |
六甲為陽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長 |
甲午神衛(wèi)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
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
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
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
第六天機宮: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獅駝國》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陽明貪狼星君
北斗第二陰精巨門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北斗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關(guān)破軍星君
(《獅駝國》中的北斗七星君為北斗星君的另一個稱號:天樞、天璇、天璣
、天權(quán)、玉衡、開陽、搖光。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合起來又稱為斗魁或璇,后三星組成斗柄,稱杓
八仙:
鐵拐李、漢鐘離、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張果老
增長天王手下八將:龐劉荀畢、鄧辛張?zhí)?,其全名?br>劉俊、荀雷吉、龐煜、畢宗遠;
鄧伯溫、辛漢臣、張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
羅睺(蝕星) | 計都星 | 紫炁星 |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奎木狼、
婁金狗、胃土彘、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三十六天將
蔣光 | 鐘英 | 金游 | 殷郊 | 龐煜 | 劉吉 | 關(guān)羽 |
馬勝 | 溫瓊 | 王善 | 康應(yīng) | 朱彥 | 呂魁
方角 | 耿通 | 鄧伯溫 | 辛漢臣 | 張元伯 | 陶元信 |
荀雷吉 | 畢宗遠 | 趙公明 | 吳明遠 | 李青天 | 梅天順 |
熊光顯 | 石遠信 | 孔雷結(jié) | 陳元遠 | 林大華 | 周青遠 |
紀雷剛 | 崔志旭 | 江飛捷 | 賀天祥 | 高克
(三十六天將的版本是最多,以上僅供參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為東華帝君,估計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萊三仙:
福祿壽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說是西漢楊成,又一說中是唐陽城
財神趙公明、(一說比干范蠡為文財神);
壽星南極仙翁,女壽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師、玄武元帥。
龜蛇二將(又名太玄水精黑靈尊神、太玄火精赤靈尊神)
小張?zhí)优c五大神龍
黎山老母、鎮(zhèn)元子
龍王:東海龍王敖廣 | 南海龍王敖欽 | 西海龍王敖閏 | 北海龍王敖順 | 井海王
神霄派諸神
紫微北極大帝
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為道教虛構(gòu)),玉清真王與神霄八帝合起來又稱為神霄九宸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yīng)元雷聲普化天尊(黃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太乙天帝、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韓真君、采訪真君)
九司三省與北極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謝、天雷上相、玉樞使相、
斗樞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豪做┦?、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極四圣:
天蓬元帥(豬八戒) 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殺童大將(北斗第八星,又稱天殺大神)、
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帥
翊圣元帥
玄武元帥 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陰曹地府
北陰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 鬼門關(guān)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云,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羅酆六天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
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地藏菩薩
十殿閻王: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zhuǎn)輪王
其這將、臣:
首席判官崔府君、鐘魁、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
上古神話諸神
混沌天神--較正式的說法,盤古為開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傳說中,混沌早于盤古
而生。
創(chuàng)世神
天吳、畢方、據(jù)比、豎亥、燭陰、女媧
上古四方天帝與輔神:
太陽神炎帝與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與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顓頊與海神禺強(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與九河神女華胥氏及屬神句芒治理天東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黃帝時代的諸神
陸吾、英招、離珠、金甲神(此神應(yīng)是其它神的一種化身說,根據(jù)他我虛擬了
獅駝國中的金甲雷神)
蚩尤、風(fēng)伯雨師、赤松子、力牧、神皇、風(fēng)后、應(yīng)龍、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
大庭氏、五龍氏
炎帝,又稱為神農(nóng)氏
炎帝的女兒
女娃(后化身精衛(wèi)鳥)
瑤姬,在《獅駝國》中又名婉華仙子。
還有一個小女兒,其名不可考,(拙著《獅駝國》中為炎天圣母)
少昊母為皇娥、長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
顓頊的后代
四子:虐鬼、魍魎、送窮鬼、梼杌
后代:老童、太子長琴、黎、重、彭祖(孫)
帝俊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間妻子(省略)
女丑、羿
鯀 妻:女喜。
堯 又名:放勛,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華,妻娥皇,女英;
禹,父鯀,妻女嬌,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別是伏羲、神農(nóng)與女媧。
五帝:
通常指 黃帝 | 顓頊 | 帝俊 | 堯 | 舜
其它--后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彭祖 | 縱橫始祖--鬼谷子 | 文始真人--尹喜 | 南華真人--莊子
求仙使者--徐福 |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 萬古丹王--魏伯陽 | 太極真人--劉安
詼諧歲星--東方朔 | 太平教主--于吉 | 役使鬼神--費長房 |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 凈明教主--許遜 | 蓬萊(都)水監(jiān)--陶弘景 | 天師--寇謙之
情仙--裴航 | 扶搖子--陳摶 | 顯化真人--張三豐
王重陽與全真七子(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
清凈散人孫不二、長生子劉處玄、長真子譚處端、丹陽子馬鈺)
其它--民間神靈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 城隍 | 土地神 | 門神 秦叔寶、尉遲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前者又稱九天監(jiān)生明素真君,后者又稱九天衛(wèi)房圣母天君)
喜神 | 廁神紫姑 | 石敢當 | 小兒神項橐 | 朱天大帝崇幀 | 茶神陸羽 |
花神 | 染織二圣梅、葛 | 酒神杜康 | 土工祖師神魯班 | 紡織神黃道婆 |
蠶神馬頭娘(山海經(jīng)載為西陵氏,嫘祖) | 獄神皋陶 | 梨園神唐明皇
馬神 | 青蛙神白玉蟾 | 驅(qū)蝗神劉猛(取猛將軍之意) | 蛇王施相公(施全) |
痘神張帥 | 農(nóng)神后稷
瘟神:又稱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間又有稱五瘟,其中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
秋瘟趙公明、冬瘟鐘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yè)。
窯神太上老君 | 賊神時遷 | 窮神 | **神管仲 | 武穆王岳飛 | 周公、桃花女 |
歡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純本書虛構(gòu)主要仙魔表
太古猿君 | 魔佛老人 | 千面天妖 | 地心古龍 | 圣手仙王 | 圣手文王 |
天羅王(道教中為三清的一種化身)
乾坤大仙 | 顛倒老祖 | 穹天老祖 | 先天老祖 | 無極老祖 | 無為老祖 |
霹靂老祖 | 藤祖 | 幻仙子 | 清彌天諸神 | 陰陽法王
毒龍山千毒沼沼底---蟒神(有雙翼)| 南海深處一千里以下的---?;?章魚怪);
獸帝(九蛇頭加龜背)(九嬰與相柳借天地交合之氣所造怪物)
霸王(長白山天池的箭恐龍) | 天子梼杌(顓頊之子,住在北方玄冰宮)|
不壞林王狻猊(住在南方熱帶密林中,身堅勝鐵,刀槍不入)
平天大圣牛魔王 | 覆海大圣蛟魔王 | 移山大圣獅駝王 | 驅(qū)神大圣野象王 |
渾天大圣鵬魔王 | 通風(fēng)大圣彌猴王 | 齊天大圣美猴王
西天靈山仙佛表
三世佛:南無過去、現(xiàn)在、未來 注:通常三世佛分橫三世佛與豎三世佛。
豎三世佛:
過去佛的燃燈上古佛,加上現(xiàn)在世的釋迦佛(原名:悉達多),以及未來
世的彌勒佛
橫三世佛:
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薩,左立普賢菩薩;
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兩旁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左邊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兩旁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
(因都有如來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這個名詞.西游原著里,提
及了南無過去現(xiàn)在未來佛,本書中稱之為三世佛。)
四大金剛:
五臺山秘魔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
峨眉山淸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
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
昆侖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五方佛:
東方不動(身)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薩:
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
靈吉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 | 目犍連神通第一 | 阿難陀多聞第一 | 優(yōu)波離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 大迦葉頭陀第一 | 富樓那說法第一 | 迦旃延論議第一
羅睺羅密行第一 | 須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羅漢:
托塔羅漢 | 探手羅漢 | 過江羅漢 | 芭蕉羅漢 | 靜座羅漢 |
騎象羅漢 | 看門羅漢 | 降龍羅漢 | 舉缽羅漢 | 布袋羅漢 |
長眉羅漢 | 開心羅漢 | 喜慶羅漢 | 挖耳羅漢 | 笑獅羅漢 |
伏虎羅漢 | 沉思羅漢 | 騎鹿羅漢 |
十八伽藍
美音 | 梵音 | 天鼓 | 嘆妙 | 嘆美 | 摩妙 | 雷音 | 師子 | 妙嘆
梵響 | 人音 | 佛奴 | 頌德 | 廣目 | 妙眼 | 徹聽 | 徹視 | 遍視
二十諸天:
日天(又名日宮天子)| 大梵天 | 多聞天 | 金剛密跡 | 鬼子母神;
月天 (又名月宮天子) | 帝釋天 | 持國天 | 大自在天 | 摩利支天;
(大)辯才天 | (大)功德天 | 增長天 | 散脂大將 | 婆竭龍王;
韋馱天(戰(zhàn)神塞犍陀) | 堅牢地神 | 廣目天 | 菩提樹神 | 閻摩羅王。
盤古氏-又稱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記里也稱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稱為 西王母
北方北極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
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極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帥,五極戰(zhàn)神(天空戰(zhàn)神,大地戰(zhàn)神,人中戰(zhàn)神,
北極戰(zhàn)神和南極戰(zhàn)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極觀音
東方崇恩圣帝
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大帝君(即東王公,名“金蟬氏“,號木公)
北方北極玄靈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中央天宮仙位表
千里眼 | 順風(fēng)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電母(金光圣母) |
風(fēng)伯 | 雨師 | 游奕靈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
赤腳大仙 | 廣寒仙子(?鶼勺櫻╂隙?| 玉兔 | 玉蟾 | 吳剛 | 天蓬元帥 |
天佑元帥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釵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陰星君 |
太陽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壇海會大神哪吒 | 巨靈神 |
月老 | 左輔右弼 | 二郎神楊戩 | 太乙雷聲應(yīng)化天尊王善王靈官 | 薩真人 |
紫陽真人(張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聾 | 地啞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長天王、持國天王、多聞天王與廣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黃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時神劉洪
四大天師:
張道陵、許遜(字敬之,號許旌陽)、邱弘濟、葛洪
四方神
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jiān)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zhí)明神君。
四瀆龍神
黃河 | 長江 | 淮河 | 濟水河神
馬趙溫關(guān)四大元帥:
馬元帥 又名馬天君,又稱華光天王、華光大帝
趙元帥 即武財神趙公明,又名趙玄壇
溫元帥 溫瓊,東岳大帝部將
關(guān)元帥 關(guān)羽。
五方謁諦: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五?耪婢?
東方歲星木德真君 | 南方熒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鎮(zhèn)星土德真君
五岳
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華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東岳帝君,名金虹氏,東華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為東華帝君的四個
兒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東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為陰神玉女 | 丁卯神司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張文通 | 丁丑神趙子玉 |
六甲為陽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長 |
甲午神衛(wèi)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
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
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
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
第六天機宮: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獅駝國》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陽明貪狼星君
北斗第二陰精巨門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北斗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關(guān)破軍星君
(《獅駝國》中的北斗七星君為北斗星君的另一個稱號:天樞、天璇、天璣
、天權(quán)、玉衡、開陽、搖光。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合起來又稱為“斗魁“或“璇“,后三星組成斗柄,稱“杓“)
八仙:
鐵拐李、漢鐘離、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張果老
增長天王手下八將:龐劉荀畢、鄧辛張?zhí)?,其全名?
劉俊、荀雷吉、龐煜、畢宗遠;
鄧伯溫、辛漢臣、張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
羅睺(蝕星) | 計都星 | 紫?判?|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奎木狼、
婁金狗、胃土彘、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三十六天將
蔣光 | 鐘英 | 金游 | 殷郊 | 龐煜 | 劉吉 | 關(guān)羽 |
馬勝 | 溫瓊 | 王善 | 康應(yīng) | 朱彥 | 呂魁
方角 | 耿通 | 鄧伯溫 | 辛漢臣 | 張元伯 | 陶元信 |
荀雷吉 | 畢宗遠 | 趙公明 | 吳明遠 | 李青天 | 梅天順 |
熊光顯 | 石遠信 | 孔雷結(jié) | 陳元遠 | 林大華 | 周青遠 |
紀雷剛 | 崔志旭 | 江飛捷 | 賀天祥 | 高克
(三十六天將的版本是最多,以上僅供參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為東華帝君,估計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萊三仙:
福祿壽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說是西漢楊成,又一說中是唐陽城
財神趙公明、(一說比干范蠡為文財神);
壽星南極仙翁,女壽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師、玄武元帥。
龜蛇二將(又名太玄水精黑靈尊神、太玄火精赤靈尊神)
小張?zhí)优c五大神龍
黎山老母、鎮(zhèn)元子
龍王:東海龍王敖廣 | 南海龍王敖欽 | 西海龍王敖閏 | 北海龍王敖順 | 井海王
神霄派諸神
紫微北極大帝
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為道教虛構(gòu)),玉清真王與神霄八帝合起來又稱為神霄九宸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yīng)元雷聲普化天尊(黃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太乙天帝、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韓真君、采訪真君)
九司三省與北極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謝、天雷上相、玉樞使相、
斗樞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豪做┦?、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極四圣:
天蓬元帥(豬八戒) 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殺童大將(北斗第八星,又稱天殺大神)、
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帥
翊圣元帥
玄武元帥 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陰曹地府
北陰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 鬼門關(guān)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筅I健?
北方鬼帝張衡、楊云,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
炎帝,又稱為神農(nóng)氏
炎帝的女兒
女娃(后化身精衛(wèi)鳥)
瑤姬,在《獅駝國》中又名婉華仙子。
還有一個小女兒,其名不可考,(拙著《獅駝國》中為炎天圣母)
少昊母為皇娥、長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
顓頊的后代
四子:虐鬼、魍魎、送窮鬼、杌
后代:老童、太子長琴、黎、重、彭祖(孫)
帝俊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間妻子(省略)
女丑、羿
鯀 妻:女喜。
堯 又名:放勛,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華,妻娥皇,女英;
禹,父鯀,妻“女嬌“,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別是伏羲、神農(nóng)與女媧。
五帝:
通常指 黃帝 | 顓頊 | 帝俊 | 堯 | 舜
其它--后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彭祖 | 縱橫始祖--鬼谷子 | 文始真人--尹喜 | 南華真人--莊子
求仙使者--徐福 |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 萬古丹王--魏伯陽 | 太極真人--劉安
詼諧歲星--東方朔 | 太平教主--于吉 | 役使鬼神--費長房 |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 凈明教主--許遜 | 蓬萊(都)水監(jiān)--陶弘景 | 天師--寇謙之
情仙--裴航 | 扶搖子--陳摶 | 顯化真人--張三豐
王重陽與全真七子(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
清凈散人孫不二、長生子劉處玄、長真子譚處端、丹陽子馬鈺)
其它--民間神靈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 城隍 | 土地神 | 門神 秦叔寶、尉遲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前者又稱“九天監(jiān)生明素真君“,后者又稱“九天衛(wèi)房圣母天君“)
喜神 | 廁神紫姑 | 石敢當 | 小兒神項橐 | 朱天大帝崇幀 | 茶神陸羽 |
花神 | 染織二圣梅、葛 | 酒神杜康 | 土工祖師神魯班 | 紡織神黃道婆 |
蠶神馬頭娘(山海經(jīng)載為西陵氏,嫘祖) | 獄神皋陶 | 梨園神唐明皇
馬神 | 青蛙神白玉蟾 | 驅(qū)蝗神劉猛(取猛將軍之意) | 蛇王施相公(施全) |
痘神張帥 | 農(nóng)神后稷
瘟神:又稱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間又有稱五瘟,其中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
秋瘟趙公明、冬瘟鐘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yè)。
窯神太上老君 | 賊神時遷 | 窮神 | **神管仲 | 武穆王岳飛 | 周公、桃花女 |
歡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純本書虛構(gòu)主要仙魔表
太古猿君 | 魔佛老人 | 千面天妖 | 地心古龍 | 圣手仙王 | 圣手文王 |
天羅王(道教中為三清的一種化身)
乾坤大仙 | 顛倒老祖 | 穹天老祖 | 先天老祖 | 無極老祖 | 無為老祖 |
霹靂老祖 | 藤祖 | 幻仙子 | 清彌天諸神 | 陰陽法王
毒龍山千毒沼沼底---蟒神(有雙翼)| 南海深處一千里以下的---?;?章魚怪);
獸帝(九蛇頭加龜背)(九嬰與相柳借天地交合之氣所造怪物)
霸王(長白山天池的箭恐龍) | 天子杌(顓頊之子,住在北方玄冰宮)|
不壞林王狻猊(住在南方熱帶密林中,身堅勝鐵,刀槍不入)
平天大圣牛魔王 | 覆海大圣蛟魔王 | 移山大圣獅駝王 | 驅(qū)神大圣野象王 |
渾天大圣鵬魔王 | 通風(fēng)大圣彌猴王 | 齊天大圣美猴王
西天靈山仙佛表
三世佛:南無過去、現(xiàn)在、未來 注:通常三世佛分橫三世佛與豎三世佛。
豎三世佛:
過去佛的燃燈上古佛,加上現(xiàn)在世的釋迦佛(原名:悉達多),以及未來
世的彌勒佛
橫三世佛:
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薩,左立普賢菩薩;
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兩旁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左邊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兩旁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
(因都有如來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這個名詞.西游原著里,提
及了南無過去現(xiàn)在未來佛,本書中稱之為三世佛。)
四大金剛:
五臺山秘魔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
峨眉山?[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
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
昆侖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五方佛:
東方不動(身)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薩:
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
靈吉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十大****:
舍利弗智慧第一 | 目犍連神通第一 | 阿難陀多聞第一 | 優(yōu)波離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 大迦葉頭陀第一 | 富樓那說法第一 | 迦旃延論議第一
羅睺羅密行第一 | 須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羅漢:
托塔羅漢 | 探手羅漢 | 過江羅漢 | 芭蕉羅漢 | 靜座羅漢 |
騎象羅漢 | 看門羅漢 | 降龍羅漢 | 舉缽羅漢 | 布袋羅漢 |
長眉羅漢 | 開心羅漢 | 喜慶羅漢 | 挖耳羅漢 | 笑獅羅漢 |
伏虎羅漢 | 沉思羅漢 | 騎鹿羅漢 |
十八伽藍
美音 | 梵音 | 天鼓 | 嘆妙 | 嘆美 | 摩妙 | 雷音 | 師子 | 妙嘆
梵響 | 人音 | 佛奴 | 頌德 | 廣目 | 妙眼 | 徹聽 | 徹視 | 遍視
二十諸天:
日天(又名日宮天子)| 大梵天 | 多聞天 | 金剛密跡 | 鬼子母神;
月天 (又名月宮天子) | 帝釋天 | 持國天 | 大自在天 | 摩利支天;
(大)辯才天 | (大)功德天 | 增長天 | 散脂大將 | 婆竭龍王;
韋馱天(戰(zhàn)神塞犍陀) | 堅牢地神 | 廣目天 | 菩提樹神 | 閻摩羅王。
其它:
金頂大仙、阿儺、伽葉。
婆羅門教諸神
佛祖摩訶婆羅佛與婆羅三世佛(此四佛全部為虛構(gòu)、以下人名為與如來有關(guān)的仙、人)
頻婆娑、阿羅藍、郁陀、提婆達多
主要大神:大梵天、濕婆樓陀羅、雪山女神杜爾迦、群主
婆羅八部(婆羅門天龍八部)-(婆羅八部為虛構(gòu),以下諸神為印度創(chuàng)世諸神)
水神伐樓那 | 土神陀濕多 | 風(fēng)神伐由 | 日神蘇里耶 | 天帝因陀羅
道神普善 | 保護神毗濕奴 | 阿修羅:底提耶與檀那婆 | 火神婆由
《第一名:黃帝
簡評:《山海經(jīng)》說黃帝是“天帝”,兒子禺號、孫子禺京都是海神,曾孫顓頊也做過天帝。戰(zhàn)國時又貴為五帝之首,還發(fā)明了一大堆東東。雖然黃帝本人神格不明顯,介于神人之間,但兒孫爭氣,父以子貴,祖以孫貴,登上首席。
第二名:帝俊
簡評:帝俊只見于《山海經(jīng)》,但聲名極其顯赫,為東方第一天神。與其妻羲和生十日、常羲生月十有二,連日月都為其子女,近乎創(chuàng)世神??上浜蟠笊倘瞬粻帤猓瑢⒋蠛媒剿陀谖髦?,遂使豎子成名。帝俊后被改造為人王舜,從此湮沒無聞。嗚呼!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第三名:西王母
簡評:西王母在先秦時還是個糙老爺們,豹尾虎齒,而且蓬頭垢面。這種神原本難以上榜,但他憑借兩大優(yōu)勢勝出:一是掌管生死,后來擁有不死之藥,油水之豐厚無人可比。二是占據(jù)了神話界第一旺鋪——昆侖山(昆侖和蓬萊為中國神話兩大發(fā)源地)。黃帝得人和,西王母得了地利,因此沖入三甲。
第四名:顓頊
簡評:顓頊是黃帝的曾孫(或曰孫子),為北方天帝。安排日月星辰之位次,顓頊下屬最多,三個兒子都是疫鬼。最大神跡是命令下屬重和黎“絕地天通”,就是斷絕了神界與凡界的通道。革命的首要問題是分清敵我,此乃神話界第一重要之大事。不過從此天人隔絕,引出后人無限遐想。
總評:先秦時期創(chuàng)世神與始祖神均不明顯,而且記述駁雜不堪,條理殊為不易。其余神農(nóng)、炎帝、祝融、蚩尤等,或基本為人王,或神格太低,不予入榜。
秦 漢 期
第一名:伏羲、女媧(并列)
簡評:伏羲與女媧在漢代以人類始祖神身份直竄榜首,漢代畫像石中,伏羲女媧大多作人首蛇身以夫婦姿態(tài)出現(xiàn),手中或捧日月,或持圓規(guī)、曲尺,象征陰陽結(jié)合。女媧又有造人、補天之功(均見于《淮南子》),還是婚姻之神。伏羲又有作八卦、結(jié)網(wǎng)、作琴瑟之功。
第二名: 西王母
簡評:西王母在漢代轉(zhuǎn)為女性,成為一皓然白首之慈祥老太。嫦娥奔月即因后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而起,周穆王也向她求取不死藥(見《穆天子傳》),漢武帝也設(shè)祠祭祀。漢代還曾出現(xiàn)席卷全國的崇拜西王母熱潮,大家奔走相告,連官府也制止不住,雖只片言記載,但其規(guī)模顯然超過去年被取締的某邪教。真是“一招鮮,吃遍天”。
第三名:老子(太上老君)
簡評:漢代全國性的追求“長生久視”使黃老學(xué)盛極一時,老子由周代的圖書管理員一躍成為修煉成仙之榜樣,東漢后期道教興起后,老子更“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成為超越眾神的開天辟地創(chuàng)世神,坐上仙界第一把交椅。真是羨煞凡夫俗子。一時間,滿城爭誦五千言。可惜出現(xiàn)晚了點,漢代快結(jié)束了,只好屈居第三。
第四名:黃帝
簡評:黃帝排名下滑主要是神話的歷史化造成的。原本高高在上的天帝,一下成為“人文初祖”。當然也很牛,但到底不是神了。不過還有條后路,由于神仙方士的鼓吹,黃帝也開始服食煉氣,最終羽化登仙。不過,比起太上老君在道與器之間的自由行走,黃帝從神界下至人間再返仙界,氣勢上終究有些弱了。
總評:漢代人很喜歡追問世界本源,還不腳踏實地。于是只好疊床架屋,天上加天,帝下加帝,還有什么“一氣化三清”。不過,所造之神太過縹緲。什么天皇、地皇、人皇,連名都沒有。雖然動不動就各自當上幾萬年的皇帝,但上榜是別想了。
三 國 魏 晉 南 北 朝
第一名:元始天尊 (法力超天,無所不能)
簡評:三國時出現(xiàn)盤古開天辟地神話,盤古于是一舉登上首位。不過這名字實在太土(據(jù)說是從苗族的盤觚神話中轉(zhuǎn)來),所以著名煉丹道士葛洪替他取了個藝名“元始天王”(后來逐漸變成“元始天尊”),還給找了個老婆“太元圣母”,門人、弟子無數(shù)。這家就算置辦起來了,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第二名:太上老君
簡評:元始天王一出,老君只好退居二線。不過還有個僅次于上清宮的中清宮住著,名字也改了,叫“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道教的好詞全用上了,聽著就顯得有本事。
第三名:西王母
簡評:西王母又上榜了,不過這次身份變了。成了元始天王的女兒。還住在昆侖山上,所有西部全歸她管,整個一位女“西北王”。而且宮殿金碧輝煌,下屬眾仙無數(shù)。還有個老公——扶桑大帝東王公,住在東海的蓬萊,掌管東部各路神仙。不過葛洪老先生一不小心,把東王公也安排成元始天王之子,結(jié)果和西王母又是夫妻又是兄妹,可苦壞了后來的圓謊者。
總評:這一時期是道教大發(fā)展且逐漸體系化的時期,位子安排好后,比較穩(wěn)定了。最慘的是黃帝,修煉成功之后再上仙界,主席臺已經(jīng)坐滿了。只好再和原來的四帝呆在一塊,排名也基本跌出前十。道教神譜最大特點是不嫌神多,于是孔子、顏回也被拉上榜單,當然名次就更靠后了,已在二十名以外。
唐 宋 至 明 清
第一名: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即原來的西王母)
簡評:玉皇大帝由原來排名十一的玉皇道君和排名十九的高上玉帝,再加上黃帝形象混合而成。中晚唐時以獨立面目出現(xiàn),宋真宗時不斷尊封玉皇大帝,此后蔚為風(fēng)氣。元始天尊地位逐漸下降,最終只剩下縹緲虛無的影子。西王母又搖身變?yōu)榛屎螅辉俟苁裁磭掖笫?,只是像家庭主婦一樣經(jīng)常主持些“蟠桃會”。神界從此安定。 總評:隨著國家政權(quán)的集中和強大,世俗權(quán)力對宗教勢力取得了壓倒性優(yōu)勢。神界也完全按照人間模式建造,元始天尊自然位置不穩(wěn)。至于其他神仙,也翻不出多少花樣,第一名以下就從略了。
1、中國道教神仙體系 一:至尊三清及諸尊神
三清
元始天尊(也稱玉清大帝)
靈寶天尊(也稱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
道德天尊(也稱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五老君
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君(簡稱青靈始老蒼帝君)
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君(簡稱丹靈真老赤帝君)
中央玉寶元靈元老君(簡稱元靈元老黃帝君)
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簡稱皓靈皇老白帝君)
北方洞陰朔單郁絕五靈玄老君(簡稱五靈玄老黑帝君)
二:天地日月星宸等諸大神
四御
玉皇大帝(又稱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后土皇地只
五星七曜星君
五星為歲星(木星)
熒惑星(火星)
太白星(金星)
辰星(水星)
鎮(zhèn)星(土星)
北斗七星君
第一天樞
第二天璇
第三天璣
第四天權(quán)
第五玉衡
第六闿陽
第七搖光
第一至第四為魁
第五至第七為標
合而為斗。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
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
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
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
第六天機宮:上生星君
四靈二十八宿
蒼龍(東):角、亢、氐、房、心、尾、箕
白虎(西):奎、婁、胃、昴、畢、觜、參
朱雀(南):井、鬼、柳、星、張、翼、軫
玄武(北):斗、牛、女、虛、危、室、壁
十方諸天尊: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
南方玄真萬福天尊
西方太妙至極天尊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東北方度仙上圣天尊
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
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
上方玉虛明皇天尊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圓明道母天尊:斗姆,北極坎宮
三官大帝
天官:紫微大帝
地官:清虛大帝
水官:洞陰大帝
降魔護道天尊:亦稱高明大帝.祖天師,即道教創(chuàng)立者張道陵
真武大帝:亦即佑圣靈應(yīng)真君.翊圣保德真君.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蕩魔天尊
文昌帝君:文昌帝君:亦即梓潼帝君.保德宏仁大帝.更生永命天尊.元皇大帝
太乙救苦天尊:亦稱青玄上帝
太乙雷聲普化天尊:亦稱都天糾察大靈官.王善天君
南極長生司命真君:亦稱南極真人.壽星.老人星
東岳大帝:全稱為東岳天齊仁圣大帝,又稱東岳天齊大帝,東岳泰山君,酆都大帝
三:靈官.太歲諸神及人身中之神
靈官:有所謂十天靈官.九地靈官.水府靈官.五百靈官.五顯靈官
功曹:亦稱四值功曹,為道教所奉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神
城隍:據(jù)說由《周禮》蠟祭凡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來
土地:由古代之社稷神衍化而來
灶君
門神
財神
瘟疫神
2、四:真人和仙人 四:真人和仙人
四大真人(莫生莫死,莫虛莫盈,是謂真人)
南華真人:即先秦道家學(xué)者莊周
微妙元通真君:沖虛真人:即先秦道家學(xué)者,鄭人列御冠
通玄真人:據(jù)傳為文子,姓辛名钘,一名計然
洞靈真人:即亢倉子,亦稱亢桑子.庚桑子
仙人(超脫塵世.有神通變化.長生不死,是謂仙人)
赤松子:神農(nóng)時雨師
寧封子:黃帝時人
赤*:顓頊時人
彭祖:顓頊帝之玄孫
容成公:黃帝之師
安期生:海上仙人
三茅真君:即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
許真君:晉代道士許遜
北五祖:
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君王玄甫
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鐘離權(quán)
純陽演正警化采佑帝君呂洞賓
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劉海蟾
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王重陽
南五祖:
紫陽真人張伯端
翠玄真人石杏林
紫賢真人薜道光
翠虛真人陳泥丸
紫清真人白玉蟾
北七真:
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馬鈺
長真凝神玄靜溫德真君譚處端
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君劉處玄
長春全德神化明應(yīng)主教真君邱處機
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晤王處一
太古廣寧通玄妙極真君郝大通
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孫不二
八仙:
鐵拐李
漢鐘離
張果老
何仙姑
藍采和
韓湘子
曹國舅
呂洞賓
混沌天神--較正式的說法,盤古為開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傳說中,混沌早于盤古而生。
創(chuàng)世神
天吳、畢方、據(jù)比、豎亥、燭陰、女媧
上古四方天帝與輔神:
太陽神炎帝與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與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顓頊與海神禺強(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與九河神女華胥氏及屬神句芒治理天東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黃帝時代的諸神
陸吾、英招、離珠、金甲神(此神應(yīng)是其它神的一種化身說,根據(jù)他我虛擬了獅駝國中的金甲雷神)
蚩尤、風(fēng)伯雨師、赤松子、力牧、神皇、風(fēng)后、應(yīng)龍、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大庭氏、五龍氏
炎帝,又稱為神農(nóng)氏
炎帝的女兒
女娃(后化身精衛(wèi)鳥)
瑤姬,在《獅駝國》中又名婉華仙子。
還有一個小女兒,其名不可考,(拙著《獅駝國》中為炎天圣母)
少昊母為皇娥、長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
顓頊的后代
四子:虐鬼、魍魎、送窮鬼、梼杌
后代:老童、太子長琴、黎、重、彭祖(孫)
帝俊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間妻子(省略)
女丑、羿
鯀 妻:女喜。
堯 又名:放勛,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華,妻娥皇,女英;
禹,父鯀,妻"女嬌",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別是伏羲、神農(nóng)與女媧。
五帝:
通常指 黃帝 | 顓頊 | 帝俊 | 堯 | 舜
3、其它--后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 房中之祖--彭祖 | 縱橫始祖--鬼谷子 | 文始真人--尹喜 | 南華真人--莊子
求仙使者--徐福 |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 萬古丹王--魏伯陽 | 太極真人--劉安
詼諧歲星--東方朔 | 太平教主--于吉 | 役使鬼神--費長房 |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 凈明教主--許遜 | 蓬萊(都)水監(jiān)--陶弘景 | 天師--寇謙之
情仙--裴航 | 扶搖子--陳摶 | 顯化真人--張三豐
王重陽與全真七子(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
清凈散人孫不二、長生子劉處玄、長真子譚處端、丹陽子馬鈺)
其它--民間神靈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 城隍 | 土地神 | 門神 秦叔寶、尉遲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前者又稱"九天監(jiān)生明素真君",后者又稱"九天衛(wèi)房圣母天君")
喜神 | 廁神紫姑 | 石敢當 | 小兒神項橐 | 朱天大帝崇幀 | 茶神陸羽 |
花神 | 染織二圣梅、葛 | 酒神杜康 | 土工祖師神魯班 | 紡織神黃道婆 |
蠶神馬頭娘(山海經(jīng)載為西陵氏,嫘祖) | 獄神皋陶 | 梨園神唐明皇
馬神 | 青蛙神白玉蟾 | 驅(qū)蝗神劉猛(取猛將軍之意) | 蛇王施相公(施全) |
痘神張帥 | 農(nóng)神后稷
瘟神:又稱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間又有稱五瘟,其中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
秋瘟趙公明、冬瘟鐘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yè)。
窯神太上老君 | 賊神時遷 | 窮神 | **神管仲 | 武穆王岳飛 | 周公、桃花女 |
歡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純本書虛構(gòu)主要仙魔表
太古猿君 | 魔佛老人 | 千面天妖 | 地心古龍 | 圣手仙王 | 圣手文王 |
天羅王(道教中為三清的一種化身)
乾坤大仙 | 顛倒老祖 | 穹天老祖 | 先天老祖 | 無極老祖 | 無為老祖 |
霹靂老祖 | 藤祖 | 幻仙子 | 清彌天諸神 | 陰陽法王
毒龍山千毒沼沼底---蟒神(有雙翼)| 南海深處一千里以下的---?;?章魚怪);
獸帝(九蛇頭加龜背)(九嬰與相柳借天地*之氣所造怪物)
霸王(長白山天池的箭恐龍) | 天子梼杌(顓頊之子,住在北方玄冰宮)|
不壞林王狻猊(住在南方熱帶密林中,身堅勝鐵,刀槍不入)
平天大圣牛魔王 | 覆海大圣蛟魔王 | 移山大圣獅駝王 | 驅(qū)神大圣野象王 |
渾天大圣鵬魔王 | 通風(fēng)大圣彌猴王 | 齊天大圣美猴王
西天靈山仙佛表
三世佛:南無過去、現(xiàn)在、未來 注:通常三世佛分橫三世佛與豎三世佛。
豎三世佛:
過去佛的燃燈上古佛,加上現(xiàn)在世的釋迦佛(原名:悉達多),以及未來世的彌勒佛
橫三世佛:
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薩,左立普賢菩薩;
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兩旁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左邊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兩旁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
(因都有如來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這個名詞.西游原著里,提
及了南無過去現(xiàn)在未來佛,本書中稱之為三世佛。)
四大金剛:
五臺山秘魔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
峨眉山淸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
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
昆侖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五方佛:
東方不動(身)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薩:
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
靈吉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4、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 | 目犍連神通第一 | 阿難陀多聞第一 | 優(yōu)波離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 大迦葉頭陀第一 | 富樓那說法第一 | 迦旃延論議第一
羅睺羅密行第一 | 須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羅漢:
托塔羅漢 | 探手羅漢 | 過*漢 | 芭蕉羅漢 | 靜座羅漢 |
騎象羅漢 | 看門羅漢 | 降龍羅漢 | 舉缽羅漢 | 布袋羅漢 |
長眉羅漢 | 開心羅漢 | 喜慶羅漢 | 挖耳羅漢 | 笑獅羅漢 |
伏虎羅漢 | 沉思羅漢 | 騎鹿羅漢 |
十八伽藍
美音 | 梵音 | 天鼓 | 嘆妙 | 嘆美 | 摩妙 | 雷音 | 師子 | 妙嘆
梵響 | 人音 | 佛奴 | 頌德 | 廣目 | 妙眼 | 徹聽 | 徹視 | 遍視
二十諸天:
日天(又名日宮天子)| 大梵天 | 多聞天 | 金剛密跡 | 鬼子母神;
月天 (又名月宮天子) | 帝釋天 | 持國天 | 大自在天 | 摩利支天;
(大)辯才天 | (大)功德天 | 增長天 | 散脂大將 | 婆竭龍王;
韋馱天(戰(zhàn)神塞犍陀) | 堅牢地神 | 廣目天 | 菩提樹神 | 閻摩羅王。
其它:
金頂大仙、阿儺、伽葉。
婆羅門教諸神
佛祖摩訶婆羅佛與婆羅三世佛(此四佛全部為虛構(gòu)、以下人名為與如來有關(guān)的仙、人)
頻婆娑、阿羅藍、郁陀、提婆達多
主要大神:大梵天、濕婆樓陀羅、雪山女神杜爾迦、群主
婆羅八部(婆羅門天龍八部)-(婆羅八部為虛構(gòu),以下諸神為印度創(chuàng)世諸神)
水神伐樓那 | 土神陀濕多 | 風(fēng)神伐由 | 日神蘇里耶 | 天帝因陀羅
道神普善 | 保護神毗濕奴 | 阿修羅:底提耶與檀那婆 | 火神婆由。
中國神仙大全
盤古氏-又稱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記里也稱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稱為 西王母
北方北極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
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極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帥,五極戰(zhàn)神(天空戰(zhàn)神,大地戰(zhàn)神,人中戰(zhàn)神,
北極戰(zhàn)神和南極戰(zhàn)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極觀音
東方崇恩圣帝
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大帝君(即東王公,名金蟬氏,號木公)
北方北極玄靈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中央天宮仙位表
千里眼 | 順風(fēng)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電母(金光圣母) |
風(fēng)伯 | 雨師 | 游奕靈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
赤腳大仙 | 廣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 玉兔 | 玉蟾 | 吳剛 | 天蓬元帥 |
天佑元帥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釵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陰星君 |
太陽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壇海會大神哪吒 | 巨靈神 |
月老 | 左輔右弼 | 二郎神楊戩 | 太乙雷聲應(yīng)化天尊王善王靈官 | 薩真人 |
真人(張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聾 | 地啞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長天王、持國天王、多聞天王與廣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黃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時神劉洪
四大天師:
張道陵、許遜(字敬之,號許旌陽)、邱弘濟、葛洪
四方神
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jiān)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zhí)明神君。
四瀆龍神
黃河 | 長江 | 淮河 | 濟水河神
馬趙溫關(guān)四大元帥:
馬元帥 又名馬天君,又稱華光天王、華光大帝
趙元帥 即武財神趙公明,又名趙玄壇
溫元帥 溫瓊,東岳大帝部將
關(guān)元帥 關(guān)羽。
五方謁諦: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五炁真君:
東方歲星木德真君 | 南方熒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鎮(zhèn)星土德真君
五岳
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華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東岳帝君,名金虹氏,東華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為東華帝君的四個
兒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東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為陰神玉女 | 丁卯神司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張文通 | 丁丑神趙子玉 |
六甲為陽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長 |
甲午神衛(wèi)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
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
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
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
第六天機宮: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獅駝國》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陽明貪狼星君
北斗第二陰精巨門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北斗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關(guān)破軍星君
(《獅駝國》中的北斗七星君為北斗星君的另一個稱號:天樞、天璇、天璣
、天權(quán)、玉衡、開陽、搖光。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合起來又稱為斗魁或璇,后三星組成斗柄,稱杓
八仙:
鐵拐李、漢鐘離、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張果老
增長天王手下八將:龐劉荀畢、鄧辛張?zhí)?,其全名?
劉俊、荀雷吉、龐煜、畢宗遠;
鄧伯溫、辛漢臣、張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
羅睺(蝕星) | 計都星 | 紫炁星 |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奎木狼、
婁金狗、胃土彘、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三十六天將
蔣光 | 鐘英 | 金游 | 殷郊 | 龐煜 | 劉吉 | 關(guān)羽 |
馬勝 | 溫瓊 | 王善 | 康應(yīng) | 朱彥 | 呂魁
方角 | 耿通 | 鄧伯溫 | 辛漢臣 | 張元伯 | 陶元信 |
荀雷吉 | 畢宗遠 | 趙公明 | 吳明遠 | 李青天 | 梅天順 |
熊光顯 | 石遠信 | 孔雷結(jié) | 陳元遠 | 林大華 | 周青遠 |
紀雷剛 | 崔志旭 | 江飛捷 | 賀天祥 | 高克
(三十六天將的版本是最多,以上僅供參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為東華帝君,估計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萊三仙:
福祿壽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說是西漢楊成,又一說中是唐陽城
財神趙公明、(一說比干范蠡為文財神);
壽星南極仙翁,女壽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師、玄武元帥。
龜蛇二將(又名太玄水精黑靈尊神、太玄火精赤靈尊神)
小張?zhí)优c五大神龍
黎山老母、鎮(zhèn)元子
龍王:東海龍王敖廣 | 南海龍王敖欽 | 西海龍王敖閏 | 北海龍王敖順 | 井海王
神霄派諸神
紫微北極大帝
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為道教虛構(gòu)),玉清真王與神霄八帝合起來又稱為神霄九宸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yīng)元雷聲普化天尊(黃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太乙天帝、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韓真君、采訪真君)
九司三省與北極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謝、天雷上相、玉樞使相、
斗樞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極四圣:
天蓬元帥(豬八戒) 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殺童大將(北斗第八星,又稱天殺大神)、
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帥
翊圣元帥
玄武元帥 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陰曹地府
北陰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 鬼門關(guān)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云,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羅酆六天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
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地藏菩薩
十殿閻王: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zhuǎn)輪王
其這將、臣:
首席判官崔府君、鐘魁、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
上古神話諸神
混沌天神--較正式的說法,盤古為開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傳說中,混沌早于盤古
而生。
創(chuàng)世神
天吳、畢方、據(jù)比、豎亥、燭陰、女媧
上古四方天帝與輔神:
太陽神炎帝與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與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顓頊與海神禺強(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與九河神女華胥氏及屬神句芒治理天東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黃帝時代的諸神
陸吾、英招、離珠、金甲神(此神應(yīng)是其它神的一種化身說,根據(jù)他我虛擬了
獅駝國中的金甲雷神)
蚩尤、風(fēng)伯雨師、赤松子、力牧、神皇、風(fēng)后、應(yīng)龍、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
大庭氏、五龍氏
炎帝,又稱為神農(nóng)氏
炎帝的女兒
女娃(后化身精衛(wèi)鳥)
瑤姬,在《獅駝國》中又名婉華仙子。
還有一個小女兒,其名不可考,(拙著《獅駝國》中為炎天圣母)
少昊母為皇娥、長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
顓頊的后代
四子:虐鬼、魍魎、送窮鬼、梼杌
后代:老童、太子長琴、黎、重、彭祖(孫)
帝俊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間妻子(省略)
女丑、羿
鯀 妻:女喜。
堯 又名:放勛,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華,妻娥皇,女英;
禹,父鯀,妻女嬌,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別是伏羲、神農(nóng)與女媧。
五帝:
通常指 黃帝 | 顓頊 | 帝俊 | 堯 | 舜
其它--后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彭祖 | 縱橫始祖--鬼谷子 | 文始真人--尹喜 | 南華真人--莊子
求仙使者--徐福 |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 萬古丹王--魏伯陽 | 太極真人--劉安
詼諧歲星--東方朔 | 太平教主--于吉 | 役使鬼神--費長房 |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 凈明教主--許遜 | 蓬萊(都)水監(jiān)--陶弘景 | 天師--寇謙之
情仙--裴航 | 扶搖子--陳摶 | 顯化真人--張三豐
王重陽與全真七子(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
清凈散人孫不二、長生子劉處玄、長真子譚處端、丹陽子馬鈺)
其它--民間神靈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 城隍 | 土地神 | 門神 秦叔寶、尉遲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前者又稱九天監(jiān)生明素真君,后者又稱九天衛(wèi)房圣母天君)
喜神 | 廁神紫姑 | 石敢當 | 小兒神項橐 | 朱天大帝崇幀 | 茶神陸羽 |
花神 | 染織二圣梅、葛 | 酒神杜康 | 土工祖師神魯班 | 紡織神黃道婆 |
蠶神馬頭娘(山海經(jīng)載為西陵氏,嫘祖) | 獄神皋陶 | 梨園神唐明皇
馬神 | 青蛙神白玉蟾 | 驅(qū)蝗神劉猛(取猛將軍之意) | 蛇王施相公(施全) |
痘神張帥 | 農(nóng)神后稷
瘟神:又稱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間又有稱五瘟,其中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
秋瘟趙公明、冬瘟鐘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yè)。
窯神太上老君 | 賊神時遷 | 窮神 | **神管仲 | 武穆王岳飛 | 周公、桃花女 |
歡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純本書虛構(gòu)主要仙魔表
太古猿君 | 魔佛老人 | 千面天妖 | 地心古龍 | 圣手仙王 | 圣手文王 |
天羅王(道教中為三清的一種化身)
乾坤大仙 | 顛倒老祖 | 穹天老祖 | 先天老祖 | 無極老祖 | 無為老祖 |
霹靂老祖 | 藤祖 | 幻仙子 | 清彌天諸神 | 陰陽法王
毒龍山千毒沼沼底---蟒神(有雙翼)| 南海深處一千里以下的---?;?章魚怪);
獸帝(九蛇頭加龜背)(九嬰與相柳借天地交合之氣所造怪物)
霸王(長白山天池的箭恐龍) | 天子梼杌(顓頊之子,住在北方玄冰宮)|
不壞林王狻猊(住在南方熱帶密林中,身堅勝鐵,刀槍不入)
平天大圣牛魔王 | 覆海大圣蛟魔王 | 移山大圣獅駝王 | 驅(qū)神大圣野象王 |
渾天大圣鵬魔王 | 通風(fēng)大圣彌猴王 | 齊天大圣美猴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12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點眼古字錢煎
下一篇: 點眼地黃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