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川芎6克,白芷6克,細辛3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防風10克,蒼術(shù)10克,黃芩10克, 菊花10克,當歸10克,麥冬10克,藁本10克,蔓荊子10克,蜈蚣2條。水煎服,一日一劑。7劑1療程,服用2~3個療程即可治愈。
功效:散風清熱,通絡(luò)止痛,平肝熄風,用于風熱上擾清竅,清陽被遏之各種頭痛,不論頭痛新舊部位均可用此方加減治療可獲良效。
給你提供一個偏方,
試試吧。
桑葉雞蛋
組成:霜桑葉6克,雞蛋1枚。
制用法:以桑葉、雞蛋同煮至蛋熟,飯后服食。每日兩次,病重者可連服數(shù)日。
適應(yīng)癥:清風熱,補肝血,主治頭痛。
方中桑葉有清風熱之功,雞蛋有甘平補肝血之功,二味相合,木得伸,肝得養(yǎng),少陽經(jīng)氣和,是醫(yī)治風熱外襲或肝經(jīng)郁熱所致頭痛之良方。
一、偏頭痛:發(fā)作時可盡早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止痛:口服麥角胺咖啡因0.1-0.2g,半小時后如無效可再服0.1g,一日總量不超過0.6g。肌注麥角新堿0.2-0.5mg,無效時1小時后可重復(fù)一次。肌肉注射樟柳鹼4-5mg或緩慢靜注2-6mg(放入50%葡萄糖40ml中)。0.5%奴佛卡因皮下封閉擴張的顳動脈周圍等等。動脈硬化、心腦或末梢血管疾患以及妊娠者忌用麥角制劑。間歇期為防止發(fā)作可選用谷維素(20-30mg)、心得安(10-20mg)、樟柳鹼(1-4mg)或苯噻啶(0.5-1mg),三次/d。也可服用麥角胺丁醇酰胺(首劑0.5mg,逐漸增加為1-2mg,2次/d,不超過6個月,禁忌癥同麥角胺)、樟柳鹼(1-4mg)、苯噻啶(0.5-1mg),三次/d。葛根片、川芎注射液、活血化瘀中藥、靜脈注射0.5%奴佛卡因(每次10ml,共20-30次)等,也均有一定的療效。對病程較長、發(fā)作頻繁、藥物治療無效和顳動脈擴張明顯的嚴重患者,也可酌情試行顳淺動脈結(jié)扎手術(shù)。二、叢集性頭痛:發(fā)作時可使用麥角制劑。間歇期也可試用上述藥物,或用潑尼松30mg頓服,連續(xù)3天后改為5-20mg,每天或隔日一次,3次后停藥。三、頸性偏頭痛:頸椎牽引,同時服用擴張血管藥或活血化瘀中藥,并治療并存的頸胸神經(jīng)根炎。亦可試用星狀神經(jīng)節(jié)封閉。保守治療無效而癥狀嚴重者,可考慮作椎勾關(guān)節(jié)切除術(shù)。四、肌收縮性頭痛:按摩、熱敷、電興奮療法以及服用安定、安寧片等肌肉松弛劑和鎮(zhèn)靜劑。也可在肌肉壓痛點處用2%奴佛卡因1-2ml封閉。急性頸肌勞損引起者可用醋酸可的松1ml(加1%奴佛加因1-2ml)封閉。因頸椎增生或損傷引起者應(yīng)加頸椎牽引,并加用頸托以鞏固牽引療效。五、神經(jīng)炎性頭痛:除按神經(jīng)炎原則治療外,可在眶上切跡、“風池”穴等處多次用2%奴佛加因0.5-1ml(或加入Vi.t B1 50mg或Vit.B12 100μg)封閉,或一次用無水酒精0.5ml封閉??诜酵子⑩c或卡馬西平也對止痛有效。對頸椎增生引起的枕大神經(jīng)痛應(yīng)加用頸椎牽引。頭痛是有顱內(nèi)炎癥、缺氧、出血、腫瘤、機械損傷、顱神經(jīng)、副鼻竇病變等神經(jīng)、精神因素引起的一種病癥,中醫(yī)又稱“頭風”、“腦風”。 頭痛癥范圍很廣,涉及內(nèi)、外、神經(jīng)、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分外感和內(nèi)傷兩大類。 各種頭痛癥的中藥治療偏方:一、偏頭痛:多見于女性,常于青春期起病,呈周期性發(fā)作,更有部分病人的頭痛與月經(jīng)周期有密切關(guān)系。 典型發(fā)作前病人常常先有嗜睡、倦怠、憂郁感,并可能在眼前出現(xiàn)閃光、暗點還可出現(xiàn)面、唇、肢體麻木、失語等。這些先兆癥狀大約經(jīng)過20-30分鐘后消退,然后出現(xiàn)劇烈頭痛,痛得好像鉆子鉆和針刺一樣。這種頭痛常常偏于一側(cè),常從眼眶或前額部開始,向半側(cè) 部擴展,也可遍及整個頭部。頭痛發(fā)作持續(xù)數(shù)小時或數(shù)日后逐漸減輕,常常在入睡后完全緩解。可用下列方劑治療: ①葛根片(每片含葛根素100毫克),每次5片,一日三次,開水吞服,邊服兩個月以上。②柴胡12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白芷12克,捍附10克,杏仁10克,細辛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③防風通圣丸(成藥),照說明服用。 ④山羊角(刮屑)20克,川芎6克,制川烏3克,白芷6克,水服,每日一劑。⑤蘿卜汁(加少量冰片)滴鼻。 二、高血壓頭痛:這種頭痛是高血壓病人的常見癥狀。頭痛常為深部搏動樣鈍痛,有時伴有頭部緊壓感。痛的部位常在額部和枕部。頭痛程度常與血壓突然升高有關(guān)。對高血壓頭痛可用下列方劑治療: ①六味黃酮茶(成品食用茶,每袋4克),視血壓情況每日一到三袋,95度開水沖飲(此方來自于健康生活網(wǎng): )。 六味黃酮茶 降血壓、降血脂、降血液粘稠中草藥的茶。對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頭暈、頭脹效果明顯。②天麻鉤藤飲:天麻10克,鉤藤20克,夜交藤30克,石決明30克,炒山梔10克,黃芩10克,牛膝10克,杜仲12克,益母草30克,寄生30克,茯神10克。 三、頭部器官及鄰近組織病變所致的頭痛又分為:眼源性頭痛、耳拳性頭痛、鼻或鼻竇炎癥引起的頭痛、齒源性頭痛、頸錐病引起的頭痛。 1、眼源性頭痛: 青光眼引起的頭痛可用下列方劑治療:①羌活12克,防風12克黃芩10克,甘草10克,白芷10克,藁本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②龍膽草10克,蔓荊子10克,牛膝10克,捍附12克,茺蔚子10克,赤芍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③是生石決明30克,白術(shù)20克,澤瀉20克,蒼術(shù)10克,楮實子10克,桂枝10克,菊花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眼部炎癥引起的頭痛可用下列方劑:①川芎12克,桑葉20克,菊花20克,牛蒡子20克,茺蔚子10克,蒲公英15克,銀花12克,谷精珠10克,車前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②赤芍12克,黃芩10克,青蒿10克,山梔1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敗醬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2、耳拳性頭痛:耳 部炎癥引起的頭痛,可用下列方劑治療:葛根30克,菖蒲10克,龍膽草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山梔10克,黃芩10克,木通10克,野菊花20克,蚤休10克,白芍12克,細辛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3、鼻或鼻竇炎癥引起的頭痛:用下列方劑治療:辛夷12克,蒼耳子10克,黃柏10克,桑葉15克,菊花15克,蔓荊子10克,露蜂房10克,菖蒲12克,白芷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4、齒源性頭痛:牙髓炎、牙周炎、牙齦炎等引起的頭痛可用下列方劑治療:①銀花10克,生地15克,玄參30克,砂仁6克,生石膏30克,細辛6克,川芎10克,水煎 服,每日一劑。 ②升麻20克,白芷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薄荷10克(后下),蒼耳子12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5、頸錐病引起的頭痛:服中藥可以使疼痛緩解:鹿含草30克,仙靈脾30克,蓯蓉12克,骨碎補10克,海桐皮20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木瓜15克,雞血藤30克,茜草根10克,玄胡10克,郁金10克。水煎 服,每日一劑。 四、三叉神經(jīng)痛:多見于40歲以上患者。疼痛部位限于三叉神經(jīng)痛分部區(qū),疼痛呈突然陣發(fā)性閃電樣劇痛,如刀割、鉆刺、火燙一樣。每次疼痛時間短,從數(shù)秒鐘到數(shù)分鐘,突然作,突然停止。發(fā)作時可引起同側(cè)肌肉抽搐、眼結(jié)膜充血、流淚或流涎等癥狀。三叉神經(jīng)痛可由說話、吃飯刷牙、洗臉、吹風等誘發(fā),因而患 者不敢說話、洗臉或吃東西。三叉神經(jīng)痛呈周期性發(fā)作,病程初期發(fā)作較少、間歇期較長。隨著病程進展,發(fā)作頻繁,間歇期短。 三叉神經(jīng)痛可用下列方劑治療: ①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玄參20克、延胡索6克、白芷10克、細辛6克、防風10克、牛膝12克、麥冬12克、三七3克,每日一劑。 ②守宮(壁虎),文火炕干,研成細末,干燥消毒,分裝密封備用,每次2克,一日三次,開水吞服,邊服15日為一療程。③川芎12克,防風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地龍10克,水蛭6克,姜黃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五、頭顱外傷后慢性頭痛:患者有頭顱外傷史。這種頭痛多伴有頭暈、乏力、失眠、易激動、思想不集中。在情緒緊張、用力、彎腰的時候,可使頭痛加重。治療方劑: ①黃芪30克,當歸10克,桑枝3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地龍10克,全蝎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②當歸10克,白芍30克,土鱉蟲10克,蜈蚣6克,磁石30克,夜交藤30克,琥珀粉6克,菖蒲10克,遠志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③骨碎補10克,川斷30克,菊花15克,紅花10克,丹參30克,釣藤15克,血竭6克,延胡索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以上談的是幾種常見的頭痛病癥的中藥治療,至于急性感染性疾病、顱內(nèi)炎癥引起的頭痛,應(yīng)抓緊時機,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隨著原發(fā)疾病的治愈或好轉(zhuǎn),頭痛癥狀也會消失或減輕。 民間治療頭痛的絕招有: 1:處方:孩兒參30克,野菊花20克,赤芍、蔓荊子各15克,蚤體10克,川芎88克,蜈蚣3條。 用法:日1劑,水煎,服2次,藥渣用布包,熱敷患處,服藥期禁房事,避風寒,忌辛辣。 療效:用藥5-10劑,有效率達93.6% 2:治偏頭疼 處方:川芎30克,白芍、酸棗仁、葛根各15克,天麻、僵蠶各10克,白芥子、細辛各3克。 用法:水煎,日1劑,服2次。 療效:用藥5-10天,有效率為95% 頭痛可以分為神經(jīng)性頭痛(包括神經(jīng)衰弱性頭痛、緊張性頭痛、更年期性頭痛、偏頭痛)、顱內(nèi)占位性病變頭痛、感染性頭痛、感冒頭痛。 區(qū)別神經(jīng)性頭痛與顱內(nèi)占位性病變頭痛、感染性頭痛、感冒頭痛的顯著標志就是時間長短,神經(jīng)性頭痛時間長,往往是頑固性的,各種檢查查不出問題,后三者頭痛起病急,各種檢查可以查處問題。神經(jīng)性頭痛患者不僅有頭痛癥狀,還有其它癥狀如頭暈、腸胃不舒服等,因此,神經(jīng)性頭痛是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引起的癥狀之一。 “植物神調(diào)膠囊”是治療各種檢查查不出問題的頭痛,如果患者經(jīng)CT頭顱、CT頸椎、頭部血管核磁共振、血常規(guī)檢測均正常,“植物神調(diào)膠囊”就可以很快治愈。(需要說明的是有的患者多普勒
1、 頭痛(各種頭痛均可):生白蘿卜汁,每次滴鼻孔兩滴(兩鼻孔都滴),一日兩次,連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
2、 頭暈(頭昏眼花、暈眩):鴨蛋一個、赤豆20粒,攪勻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此,連用7天有特效。忌吃酒、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79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治療失眠的小驗方
下一篇: 中藥外洗法治療面癱(治療面癱特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