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陽浮中氣虛,熱汗口渴喜熱飲。
頭痛惡寒食則脹,面色萎黃倦無力。
少氣懶言形體瘦,舌淡苔薄軟弱脈。
甘溫除熱補中氣,補中益氣湯最宜。
當歸白術黃芪草,黨參升麻柴胡陳。
方藥:
補中益氣湯為主方:
黃芪15g
黨參13g
甘草5g
當歸10g
陳皮9g
白術10g
升麻6g
柴胡10g
注: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之源。飲食勞倦傷及脾胃,則氣血虛損。中氣不足,氣虛陽浮,故身熱汗出。脾虛津液不生,氣滯納呆,故渴喜熱飲,食少腹脹。水谷精微乃氣血之源,食少納呆則氣血來源不足,身體失養(yǎng),故少氣懶言,形體消瘦,倦怠無力,面色萎黃。中氣虛衰,衛(wèi)陽不固,故頭痛畏寒。舌淡苔薄,脈象軟弱,乃中氣不足,氣血虛弱之象。
黨參,黃芪,甘草補氣健脾,和中固表,補肺益氣。脾為生化之源,肺統(tǒng)一身之氣,二臟強健,則正氣自充,白術,陳皮燥濕健脾,理氣和中,促進脾胃消化吸收,柴胡,升麻升舉清陽,輕松發(fā)散祛熱。當歸養(yǎng)血和陰,使所補之氣和所升之陽有所依附而不致空越。諸藥協(xié)和,補中益氣,補健脾胃,溫陽輕散,則虛熱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50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葛花解酲湯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 布袋丸的制法與功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