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邪壅塞氣血阻,急性化膿皮肉癰。毛囊皮脂膿感染,好發(fā)頸腹腰背間。初起局部膚腫疼,粟狀膿頭表面出。膿頭繼增疼痛劇,狀如蜂窩色紫紅。發(fā)熱惡寒身乏力,中心壞死膿外流。膿液稠厚色黃白,氣血充足癥屬實。膿雜赤紫色血塊,外傷血瘀不須疑。膿暢腫消痛亦止,數(shù)日收口愈可期。膿出不暢或稀薄,氣血耗損收口遲。臨床實癥較多見,虛癥虛中常夾實。
注:平素過食膏梁厚味,或飲食不節(jié),外感六淫之邪,濕熱火毒內(nèi)蘊,又復感毒熱之邪,以致營衛(wèi)不和,毒熱壅阻經(jīng)絡,氣血凝滯,壅塞不通,紅腫灼痛,急性化膿,逐成癰癥。
部分病例也有因腎水虧損,陰虛火熾,復感外邪而發(fā)病的。
此病為多個相鄰的毛囊,皮脂腺急性化膿感染,好發(fā)于頸項,腹,背,腰等處。
初起局部皮肉突然腫脹,表面有粟狀膿頭。繼而膿頭增多,疼痛加劇,形如蜂窩,表面顏色紫紅。此時可有發(fā)熱惡寒,困倦乏力等全身癥狀。最后中心壞死。如膿栓和壞死組織脫凈,則逐漸愈合。
如化膿迅速,流出膿汁稠厚,其色黃白,膿排通暢,若治療得當,愈合亦速。如膿雜赤紫色血塊,多為外傷血瘀之象。若潰后膿出稀薄,膿流不暢,瘡面腐物難去,新肉不生,為氣血虧損,其收口亦較遲緩。臨床實癥較為多見,但也不乏虛中夾實之象。
初期
初期惡寒發(fā)熱渴,便干尿黃脈滑數(shù)。局部紅腫和焮熱,粟狀膿頭根底堅。毒熱熾盛阻經(jīng)絡,清熱解毒化瘀血。銀翹芩連芷花粉,赤芍歸貝公英菊。外敷消腫拔毒散,威力瘡瘍膏可貼。
方藥:
金銀花30g 連翹15g 黃芩10g 天花粉10g 黃連8g 白芷10g 當歸尾10g 赤芍10g 貝母9g 蒲公英30g 野菊花15g
注:病毒初期,惡寒發(fā)熱,口渴脈數(shù),尿黃便干,局部紅腫焮熱,膿頭根底較堅等,屬毒熱熾盛,經(jīng)絡被阻。治宜祛邪解毒,兼以化瘀。
銀花,連翹,公英,野菊,黃連,黃芩清熱解毒;赤芍,歸尾活血化瘀,疏通經(jīng)絡;貝母,花粉、白芷清熱散結,透膿解毒。在服用上藥的同時,將拔毒散用凡士林調(diào)和攤于消毒紗布敷塊上外敷,或用威力瘡瘍膏直接敷于瘡面亦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60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癰瘡成膿的中醫(yī)治療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