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①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癥,甲、乙型肝炎等病引起右脅脹痛,兼見口苦、納減、舌邊尖紅苔黃膩或淡白膩,脈弦或兼數(shù)。②慢性淺表性胃炎所致胃脘痛,證屬肝胃濕熱兼氣滯。③子宮附件炎之腹痛,證系濕熱蘊阻,氣滯血瘀。④外傷性胸痛,證屬氣滯血瘀,兼郁熱。
處方:虎杖15克,黃芩15克,枳殼10克,廣木香(后入)10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溫服,每天1劑。病重者可每天2劑,分4次溫服。若氣虛者加太子參、白術,減苦寒藥藥量;若兼陰虛者加沙參、麥冬、玉竹或含一貫煎;痛甚加延胡索、制乳香,制沒藥;有黃疸者加茵陳、金錢草;大便秘結(jié)者加大黃、芒硝;濕甚者加蒼術、藿香、半夏;發(fā)熱加柴胡、青蒿。
療效:筆者用此方治療上述病癥近20年,經(jīng)初步統(tǒng)計有效率達90%以上,可謂屢試屢驗。
按語:方中虎杖味苦性寒,功擅活血定痛、清熱利濕、解毒,兼瀉下通便為君藥;黃芩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臣藥;兩者合用清熱燥濕之功尤甚;郁金、廣木香行氣解郁,一則助君藥活血止痛,蓋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二則能顧護胃氣,俾苦寒之藥不敗胃;白芍、甘草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以上5種病在病程某一階段都以熱蘊、濕沮、瘀停、氣滯四者為主要病理表現(xiàn),而本方功專清熱燥濕,行氣活血,故效如桴鼓。使用時應注意以下2點:①要辨證準確,靈活加減。②以上處方藥量系成人常用量,臨證時需根據(jù)患者年齡大小,病情輕重加以增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65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