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 楊某
按:葉天士說(shuō):“夏暑發(fā)自陽(yáng)明?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标?yáng)明主肌肉
案2 李某,女
,38歲,干部。初診:1979年8月20日。兩周前,因小孩生病勞累,自感頭昏悶,畏寒,發(fā)熱汗出,全身酸痛,尤以腰部為甚(宿患腰椎骨質(zhì)增生)脈癥合參
白曬參4.5g 麥門(mén)冬10g 炒知母10g 黃連4.5g 北五味子10g 荷葉10g 釵石斛10g 六一散12g 薏苡仁18g 西瓜皮10g 金銀花(后下)10g 扁豆10g
二診:8月31日
潞黨參18g 焦白術(shù)10g 茯苓10g 砂仁殼6g(因當(dāng)時(shí)缺砂仁) 白蔻仁45g 神曲10g 炒麥芽10g 陳皮6g 甘草1.5g 粳米30g 灶心土60g
三診:9月3日。服3劑后
潞黨參24g 茯苓18g 法夏10g 焦術(shù)10g 甘草3g 陳皮6g 旋覆花(包煎)10g 赭石(先煎)15g 生姜4.5g 大棗2枚
4劑。
按:本例元?dú)馑靥?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值酷暑氣溫高達(dá)36℃~37℃
——本文摘自《宋鷺冰60年疑難雜癥治驗(yàn)錄》一書(shū)
王氏清暑益氣湯
【方源】《溫?zé)峤?jīng)緯》卷四
【組成】 西洋參5g
【功用】清暑益氣
【主治】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汗多
【用法用量】將上藥浸入清水中
【加減法】
A.如果暑熱較甚
B.如果夾有濕濁,舌苔呈白膩者,可去麥冬
C.如果用于治療小兒夏季熱,可去川連
【方歌】王氏清暑益氣湯,暑熱氣津已兩傷
【備注】如果是素體虛弱的患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80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