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某,女,45歲,在某社隊企業(yè)局工作。初診:1973年10月20日。主訴近兩年來腹痛、腹瀉,大便黏涎,中夾白色黏凍,反復(fù)難愈。經(jīng)某院確診為慢性結(jié)腸炎,服中西藥治療年余未效?,F(xiàn)脘腹脹滿,左側(cè)小腹脹痛,尤以飯后2~3小時后為甚,觸之感覺有食指狀條形硬物。便秘與腹瀉交替發(fā)生,腹瀉時為黏液膿凍便,墜脹不爽,伴頭暈、氣短、心累心悸、全身畏寒、肢冷、面色萎黃,舌質(zhì)淡、舌苔根部白膩,脈沉細而弦。病屬痢久中氣虛寒,濕毒痼積深伏腸道,先擬溫陽益氣、破結(jié)行滯。
紅人參6g 大黃10g 制附片(先煎)18g 細辛6g 薏苡仁30g 紅藤30g 炒枳實10g 炒地榆18g 白芍18g 甘草6g
4劑。
二診:11月2日?;颊咦苑戏?0劑,頭昏、心累、短氣消除,寒冷大減,但仍腹痛、腹瀉黏液膿凍大便,舌苔白膩,脈沉弦。中寒漸消,而濕毒痼積仍留滯未去,擬化腐濁、去濕毒,兼疏肝理氣。
柴胡10g 白芍12g 枳殼10g 紅藤30g 敗醬草30g 蒲公英18g 滑石(先煎)18g 苦參12g 延胡索12g 小茴香12g
并以苦參30g,黃柏30g,紅藤60g,蒲公英180g,白頭翁180g,煎水取汁灌腸。
三診:11月24日。服上方近20劑,并堅持每日灌腸,病情恢復(fù)良好,腹痛腹瀉已止,大便成形,左側(cè)小腹條形物觸之消失,精神轉(zhuǎn)佳,飲食亦增,面色較前光澤,白膩苔基本退凈,脈細緩。后以四君加懷山藥、滑石、地榆炭、白芍,配合健脾丸每日服用,稀米粥調(diào)理月余,完全康復(fù)。
——本文摘自《宋鷺冰60年疑難雜癥治驗錄》一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81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