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某某,男,37歲,四川名山縣永興鄉(xiāng)農民
1978年10月29日初診。
自訴:去年農歷10月18日因乘坐拖拉機翻車,跌傷頭部,當即昏迷,經縣醫(yī)院搶救,七天后方省人事。頭部傷口愈合后,在農歷11月初5日自行出院,但頭痛終未停止。自今年6月份以來,幾乎每月昏倒一次,每次持續(xù)3-4小時才蘇醒轉來。每天早上起床就開始頭痛,并逐漸加劇,至12點以后,自行緩解。服西藥、中藥、草藥若干劑俱不效,因來求治。
檢查:診脈沉弱弦澀,舌質紫暗,面罩黑暈,形體瘦削,食欲欠佳,近來常做惡夢。頭痛處即受傷之處,固定不移,一般為脹痛,晚上常有刺痛現象,近兩月來已昏倒三次。
辯證:氣虛氣瘀,瘀阻經絡。
治法:補氣活血,祛瘀通絡。
處方:血府逐瘀湯加減
黃芪30克 歸尾10克 赤芍10克 桃仁10克 紅花10克 柴胡10克 甲珠10克 花粉10克 大黃6克 川芎6克
水酒各半煎服。二劑
11月1日二診:病人服上方二劑后,既無明顯效果,又無不良反映。按原方加黃芪至60克,連服四劑。
11月19日三診:病人自覺頭腦比過去清醒,右側頭痛推遲到12點開始,到下午2點即緩解,自服藥到現在未昏倒過。服藥后亦無腹痛腹瀉現象,舌質紫暗漸轉紅潤,但兩手脈仍沉弦而澀,有結代之象。因按上方續(xù)服,至11月26日,自覺有以下好轉:沒有昏倒過,頭腦比過去更加清醒;頭痛推遲到下午4-6時;痛的程度已大大減輕,晚上針刺樣的疼痛消失;已能從事一些家務勞動;過去幾次昏倒,都是突然發(fā)作,現在在家務勞動中已有預感,隨即休息,故未再昏倒過;面部黑暈消失,但左脈仍結代。因加黃芪至100克,改歸尾為全當歸,去大黃,加丹參20克,每天服完二劑,連續(xù)服用。
1979年1月6日,他已諸癥消失,臉色顯著好轉,精神大振,自行停藥。3月26日又昏倒10余分鐘,昏倒之前曾偶爾出現頭痛,又來就診。這是由于停藥過早,除惡未盡,因而改用散劑。
處方:黃芪60克 當歸30克 廣三七20克 川芎20克 延胡索25克 地鱉蟲20克 升麻10克 肉豆蔻10克 白芷20克
上藥共碾細末,分為36份,每日早晚各服-份,白開水送服,囑其連服三劑、據其鄉(xiāng)鄰談,他已能做較輕農活。
按:腦震蕩后遺癥,瘀阻經絡固然是主要的,但此類病人往往有氣虛的現象,癥狀上常見懶言懶動,脈象上常見弱脈或結代脈。在本人臨床治療40余例腦震蕩后遺癥病人中,幾乎都不同程度的出現氣虛現象,都使用補氣活血祛瘀通絡的方法治愈。本例病人開始治療時,黃芪用30克,效果不明顯,用到60克即出現明顯效果,用到100克,于47天中連續(xù)服藥32劑,諸癥消失?!秲冉洝氛f:“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焙筚t又提出“氣足則血行”的理論,這確是實踐經驗的總結。
——本文摘自《中國當代中醫(yī)專家臨床經驗薈萃 4 疑難雜病治驗錄》
相關文章:
血府逐瘀湯加味治療冠心病、高血脂
血府逐瘀湯的功效與運用
血府逐瘀湯的功效與應用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血府逐瘀丸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血府逐瘀丸的功效與作用和適用人群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1、血府逐瘀丸有什么作用?2、血府逐瘀丸的藥理作用3、《血府逐瘀丸》4個主要作用,4個注意,一般人我不告訴他4、血府逐瘀丸有什么作用5、血府化瘀丸功效如何6、血府逐瘀丸說明書血府逐瘀丸有什么作用?血府逐瘀丸屬于中成藥,其藥物組成有柴胡,當歸,赤芍,紅花,桃仁,川芎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的藥物。
故其主要的功效是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因氣滯血瘀以后所引起的疼痛,如頭痛,腰痛,脅痛,肌肉關節(jié)的疼痛,胸悶,胸痛,痛如針刺以及心悸失眠,煩躁易怒,晚上咽干口燥等。
臨床醫(yī)學上多用于治療失眠,血管神經性頭痛,抑郁癥焦慮癥,冠心病等。
血府逐瘀丸的藥理作用血府逐瘀丸主要治療色素沉著、尿血、多汗癥、低熱、乳房纖維瘤、癢疹、慢性咽炎、盜汗、哮喘、等等。
一起來了解下血府逐瘀丸的藥理作用有什么吧。
血府逐瘀丸的藥理作用
主要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變性,改善微循環(huán),抗炎,降血脂及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吞噬作用。
1、將血府逐瘀湯制成靜脈注射液,在試管內有縮短復鈣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凝固時間的作用,但有抑制二磷酸腺甙誘導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促進血小板解聚,并能復活肝臟的清除能力。
2、服用本方患者,其全血比粘度、血漿比粘度、血球積、血沉、纖維蛋白原含量以及體外血栓形成等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均見明顯改善。
此外,有關實驗還證明該方能使腸系膜細動脈及靜脈口徑明顯擴張,毛細血管數量開放明顯增多血流速度加快,紅細胞聚集及白細胞貼壁、滾動及堆積等現象明顯改善,血流停滯現象消失。
血府逐瘀丸的禁忌
1、果汁、牛奶、茶水等,可能與藥物發(fā)生相互作用,影響療效。
服藥最好用溫白水,以保證藥效和用藥。
2、躺著吃不少人還有躺著吃藥的習慣,這種姿勢很可能使部分藥物停留在食道中溶化或附著在食道壁上,不但影響藥物吸收,還會刺激食管,引起食道發(fā)炎,甚至潰瘍。
正確的服藥姿勢應該是以正坐位置服藥。
3、服藥跟飯點注明飯前(或空腹)服用藥物,是由于食物會影響藥物吸收。
注明飯后或餐時服用,多是因為此類藥物對消化道有刺激,食物或可減輕這種不適,或其中含有的脂類物質能促進藥物吸收。
一般飯前指的是在飯前0.5~1小時,空腹指的是進餐2~4小時后。
一日3次可以安排在早上7點,下午2~3點,晚上10點;一日兩次則應該安排在早上7點和晚上7點。
血府逐瘀丸的相關知識
1、血府逐瘀丸的功效
1.1、血府逐瘀丸,適用于心肝腎失調證多動癥。
1.2、氣滯血瘀型高血脂的治療:患者除血清血脂異常外,可見胸悶心痛,痛有定處,入夜尤甚,或見頭暈頭痛,或項強肢麻,舌質黯紅,有瘀點瘀斑,舌下脈絡迂曲,脈澀或弦澀。
治療以疏肝理氣,活血通脈。
中成藥可選用血府逐瘀丸。
1.3、月經數月不來,精神抑郁不樂,煩躁易怒,兩脅脹悶,少腹脹痛或拒按,脈沉弦而澀,宜選用理氣活血化瘀的中成藥。
如血府逐瘀丸,活血理氣,化瘀調經,可常服。
1.4、血瘀型痤瘡主要表現為痤瘡日久不消,質地堅硬。
觸壓有疼痛。
顏面皮膚粗糙。
治宜活血化瘀。
軟堅散結,給以化瘀湯水煎服,配合血府逐瘀丸6克,黃柏丸4粒。
每日3次,連服10天為一療程。
1.5、血府逐瘀丸可以輔助治療帶狀孢疹。
2、血府逐瘀丸的副作用
血府逐瘀丸也不例外,難免會對人體有一定毒副作用的,但血府逐瘀丸的副作用小,一般建議在相關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效果好,同時,副作用是藥物所固有的,一般正確用藥也能避免,建議使用時,仔細閱讀說明書或者應該咨詢相關醫(yī)生。
3、血府逐瘀丸怎么吃
血府逐瘀丸常用于治療腦損傷后綜合征、腦梗塞、冠心病心絞痛、血管性頭痛、高血壓、慢性活動性肝炎、肝內膽管結石、周期性精神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支氣管哮喘、爆震性耳聾、慢性咽炎、聲帶息肉、急性視神經炎、外傷性玻璃體積血、視網膜震蕩、肋骨骨折等屬血瘀氣滯者。
血府逐瘀丸空腹,用紅糖水送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血府逐瘀丸》4個主要作用,4個注意,一般人我不告訴他《血府逐瘀丸》,中成藥名。
由柴胡、當歸、地黃、赤芍、紅花、桃仁、麩炒枳殼、甘草、川芎、牛膝、桔梗組成。
具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的作用。
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痛、頭痛日久、痛如針刺而有定處、內熱煩悶、心悸失眠、易躁易怒。
照例進行組方分析:
君藥:
桃仁:破血行滯而潤燥。
紅花:活血祛瘀以止痛。
臣藥
赤芍、川芎:助君藥活血祛瘀。
牛膝:活血通經,祛瘀止痛,引血下行。
佐藥
生地、當歸:養(yǎng)血益陰,清熱活血。
桔梗、枳殼:一升一降,寬胸行氣。
柴胡:疏肝解郁,升達清陽,與桔梗、枳殼同用,尤善理氣行滯,使氣行則血行。
使藥
桔梗:并能載藥上行,兼有使藥之用。
甘草:調和諸藥。
合而用之,使瘀去氣行,則諸證可愈。
《血府逐瘀丸》的4個主要作用:
頭痛類疾癥
如神經性頭痛、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頭痛、三叉神經痛、外傷性頭痛、腦震蕩后遺癥頭痛、偏頭痛、癲癇、顱腦創(chuàng)傷等。
頭痛多呈慢性化、頑固化。
婦產科疾癥
如月經不調、痛經、盆腔炎、輸卵管不通、不孕癥、子宮外孕、閉經、更年期綜合征、流產后腰痛出血、乳腺增生癥等有瘀血指征者。
辨證時除注意全身癥狀以外,月經方面的癥狀也不可忽視。
如經期提前或推后、月經前乳房脹痛結塊疼痛、腰酸重墜、月經色暗或血塊等,可以幫助本方證的診斷。
神經精神疾癥
如頑固性失眠、神經癥、夜游癥、癲癇、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癥。
主訴癥狀大多重而復雜,病程亦較長,但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并不見得很差。
《血府逐瘀丸》有較好的鎮(zhèn)靜、解痙等作用。
胸脅痛類疾癥
如冠心病心絞痛、肺心病、胸膜炎、肋軟骨炎、胸部外傷、肋間神經痛、矽肺等。
胸脅苦滿本是柴胡證,若疼痛不止而見舌質暗者,必用本方。
注意:
1、有咳血、嘔血、便血等出血癥者慎用。
2、頭痛伴有目赤,多眵,小便黃赤者不宜用。
3、失眠惡夢,心悸,膽小易驚,舌苔白厚膩者不宜用。
4、大便溏稀,次數多,解而通暢者不宜用。
溫馨提示:中成藥雖好,還需要辨證論治,只有對癥的、適合自己的才是好藥。
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巨大,大多保持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身體健康或多或少會受影響。
身體諸多表癥皆發(fā)于五臟,五臟不安就會導致:心腎不交,肝火郁結,脾胃虛弱,血不足,痰熱上擾等五行失守,繼而導致:失眠,多夢,易驚醒,乳腺增生、便秘或便溏、月經不調、痰濕肚腩肥大,更年期綜合征等五臟相關癥狀,調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亂投醫(yī)一股腦的出現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單一調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調,方可事半功倍。
血府逐瘀丸有什么作用血府逐瘀丸是丸劑型中藥,具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主治瘀血內阻之頭痛或胸痛,內熱瞀悶,失眠多夢,心悸怔忡,急躁善怒。
血府化瘀丸功效如何血府逐瘀丸是血府逐瘀湯劑改成,是活血化瘀治則的基本方劑之一,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
有抗炎消腫,調節(jié)人體免疫功能,行氣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周圍微循環(huán)暢通,解除組織郁血,缺血,促進滲出物吸收,恢復視力功能等作用。
血府逐瘀丸說明書血府逐瘀丸(黃梔花)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用于瘀血內阻,頭痛或胸痛,內熱瞀悶,失眠多夢,心悸怔忡,急躁善怒。
下面是我整理的血府逐瘀丸說明書,歡迎閱讀。
血府逐瘀丸商品介紹
通用名:血府逐瘀丸
生產廠家:吉林黃梔花藥業(yè)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2025645
藥品規(guī)格:9g10丸
藥品價格:¥16元
血府逐瘀丸說明書
【通用名稱】血府逐瘀丸
【商品名稱】血府逐瘀丸(黃梔花)
【拼音全碼】XueFuZhuYuWan(HuangZhiHua)
【主要成份】柴胡、當歸、地黃、赤芍、紅花、桃仁、枳殼(麩炒)、甘草、川芎、牛膝、桔梗。
【性狀】血府逐瘀丸(黃梔花)為褐色的小蜜丸;味甜、辛。
【適應癥/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用于瘀血內阻,頭痛或胸痛,內熱瞀悶,失眠多夢,心悸怔忡,急躁善怒。
【規(guī)格型號】9g10s
【用法用量】空腹,用紅糖水送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忌】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忌食辛冷。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貯藏】密封。
【包裝】復合膜袋,9g/袋×6袋/盒。
【有效期】24月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2025645
【生產企業(yè)】吉林黃梔花藥業(yè)有限公司
血府逐瘀丸(黃梔花)的功效與作用血府逐瘀丸(黃梔花)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用于瘀血內阻,頭痛或胸痛,內熱瞀悶,失眠多夢,心悸怔忡,急躁善怒。
血府逐瘀丸服用常見問題
血府逐瘀丸主治本方為王清任用于治療“胸中血府血瘀”諸癥之名方。
即由于肝郁氣滯、氣滯血瘀所致頭痛、胸痛、憋悶、急躁、肝氣病及用歸脾治療無效的心跳心忙、胸不任物或胸任重物、夜睡多夢、失眠不安、發(fā)熱、飲水即嗆、干嘔、呃逆、食從胸后下等癥,均可用本方治療。
那么,血府逐瘀丸有哪些用法用量?
血府逐瘀丸口服,一次6粒,一日2次。
一個月為一個療程,一般來說,服用三個月就有良好的效果。
要注意的是,孕婦禁忌服用,一定要在醫(yī)生的叮囑下使用藥用。
血府逐瘀丸由桃仁、紅花、當歸、生地實、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諸藥組成。
用于胸中瘀血,阻礙氣機、兼肝郁氣滯之瘀血證,證見胸痛、頭痛曰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舌質黯紅,脈澀或弦緊等。
有活血_瘀、行氣止痛之功。
如當歸、生地、柴胡養(yǎng)血活血,清熱疏肝,適用于血瘀熱證;桃仁、赤芍、紅花逐瘀活血;血不得氣不活,氣不得血不行,川芎為血分氣藥,枳殼擅長理氣疏肝,二者合用,助本方理氣活血,并有調理肝脾作用,諸藥配伍,共成活血逐瘀,理氣疏肝之劑。
血府逐瘀丸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血府逐瘀丸的功效與作用和適用人群、血府逐瘀丸的功效與作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很多長年耳聾的患者,服用了像補益肝腎的藥物,如《耳聾左慈丸》等,耳聾并沒有治療好?!抖@左慈丸》是中醫(yī)臨床上,用于治療 肝腎陰虛,引起耳鳴耳聾的常用藥物,可一談起療效來,就如患者所說,他本人吃了近十盒,一點效果也沒有。這顯然是診斷有誤,才導致的治療藥物有誤,治療毫無效果。
其實導致耳聾的原因很多,治療上除了考慮補益肝腎,清瀉肝膽之火之外,還要考慮清除耳內血管的血瘀等治療方法。王清任在《醫(yī)林改錯》中講道:“耳孔內小管通腦,管外有瘀血,靠擠管閉,故耳聾。”
通竅活血湯是個非常好的方子,臨床使用治療諸藥不效的耳聾,效果顯著。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么好的一個方子,使用者并不多,而且患者所知者也甚少。反倒是使用中成藥《耳聾丸》、《補腎益腦丸》、《龍膽瀉肝丸》,甚至是《六味地黃丸》等藥物,治療耳聾者居多。想必是以上藥物,在藥店隨時都可以買得到,又得店員大力推薦或者是有的患者,不愿意去醫(yī)院看病,不知醫(yī)生手中握有,通竅活血湯這個奇方的結果。
我所講的“通竅活血湯”,出自清代名醫(yī)王清任所著的《醫(yī)林改錯》。王清任 對于血瘀證、半身不遂等病證的治療有獨到之處,所載活血化瘀等方劑,如【補陽還五湯】、【血府逐瘀湯】、【少府逐瘀湯】等,至今在中醫(yī)臨床上,均具有很極高的治療價值,不少疑難雜癥加減用之,常見奇效。
通竅活血湯的處方組成是:
赤芍一錢(3克) 川芎一錢(3克)
桃仁三錢研泥(6克) 紅花三錢(9克)
老蔥三根切碎 鮮姜三錢切碎(9克)
紅棗七個去核 麝香五厘絹包(0.15克)
【煎煮方法】用黃酒半斤,除麝香外,其他七味共煎一小時,去渣后,將麝香放入酒內,再煎二沸,臨臥服。大人一連三晚,吃三付,隔一日再吃三付;若七、八歲小孩,兩晚吃一付;三二歲小孩,三晚吃一付。麝香可煎三次,再換新的。
從功效上講,方中赤芍 性酸斂陰,能行瘀止痛,涼血消腫; 川芎性辛溫,能活血行氣,袪風止痛;桃仁性甘、味苦,能破血行瘀,潤腸通便;紅花性辛、溫,能活血通經,散瘀止痛;麝香性辛、溫,能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黃酒能載藥上行,活血通絡,袪風散寒,行藥勢;鮮姜味辛辣,能發(fā)汗解表,散寒解毒,和中開痰;老蔥味辛辣,能發(fā)汗解表、散寒;大棗性甘、溫,能緩、能和,能補氣血,有調和諸藥之功。
從藥性上講,方中紅花與桃仁配伍相須之用,行血中之瘀,川芎仍血中之氣藥,相使配合紅花、桃仁以行氣活血,可增強紅花、桃仁的活血化瘀之功,赤芍味酸,相佐為用可緩其他藥物辛溫之性,又可行瘀消腫,這四樣藥物與麝香合用,可增強麝香通竅之功。
從全方配伍上講,君藥為麝香,臣藥桃仁、紅花、赤芍、川芎,佐藥為鮮姜、老蔥,辛溫而上行,佐使為大棗,調和諸藥,加之活血通絡的黃酒。故全方藥物合用,具有通竅活血,散瘀通絡之功。
本方名為通竅活血湯,顧名思義“通竅”就是指的口、耳、鼻、目等人體七竅。七竅之中,尤其是以頭部居多,方中還用具有載藥上行的黃酒煎煮,并謂之“黃酒半斤可多不可少”,故此方以治療我們身體頭部的疾患為主。
歌訣中說:
通竅全憑好麝香,桃紅大棗老蔥姜,
川芎黃酒赤芍藥,表里通經第一方。
表明此方治療效果好不好,全憑麝香好不好??商烊击晗悻F今貴到800—1000元/克。一付藥價格上百元,不是一般百姓能夠承受得了的。湘中名醫(yī)彭堅教授,根據他個人多年的臨床經驗,用九香蟲替代麝香使用,療效也非常好。另當代名醫(yī)龔士澄,用白芷8克、石菖蒲6克來代替麝香,據說藥效也頗佳。
王清任在《醫(yī)林改錯》中,講道:“晚服此方,早服通氣散,一日兩付,三、二十年耳聾可愈?!?/p>
據此, 在確診為 氣滯血瘀型, 可單用通竅活血湯,或者是配合通氣散用,治療效果常常會有奇效。
通氣散:柴胡 香附各30克 川芎15克,上藥共研為末。每用9克,早上用開水沖服。
【注】本方主治瘀血證。頭痛昏暈,耳聾年久,頭發(fā)脫落,酒渣鼻,白癜風。舌質黯或有瘀斑、瘀點。在臨床上,常用來治療血管性頭痛、急性腦血管病、腦震蕩及其后遺癥、嗜睡癥、脫發(fā)、過敏性紫癜、慢性蕁麻疹、多形性紅斑等,屬于瘀血壅于頭面者。
因方中麝香走竄力強,故孕婦及年老體弱者慎用。
血府逐瘀湯: 當歸、生地、桃仁、紅花、枳殼、赤芍藥、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功能與主治: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治瘀血凝滯而致的經閉不行,或行經腹痛,或頭痛胸痛日久不愈,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內熱煩悶,心悸失眠,日晡潮熱等。
本方系由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脈,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達清陽;桔梗開宣肺氣,載藥上行,又可合枳殼一升一降,開胸行氣,使氣行則血行;生地涼血清熱,合當歸又能養(yǎng)陰潤燥,使祛瘀而不傷陰血;甘草調和諸藥。全方的配伍特點是既行血分瘀滯,又解氣分郁結,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瘀去氣行,則諸癥可愈。
現代常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胸部挫傷與肋軟骨炎之胸痛,以及腦震蕩后遺癥之頭暈、頭痛,精神抑郁屬血瘀氣滯者。
膈下逐瘀湯 :五靈脂、當歸、 川芎、 桃仁、丹皮、赤芍、烏藥、玄胡索、甘草、香附、紅花、枳殼
功能與主治: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治膈下瘀阻氣滯,形成痞塊,痛處不移,臥則腹墜;腎瀉久瀉?,F用于慢性活動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宮外孕、不孕癥等屬血瘀氣滯者。
方中當歸、川芎、赤芍養(yǎng)血活血,與逐瘀藥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傷陰血;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桃仁、紅花、靈脂破血逐瘀,以消積塊;配香附、烏藥、枳殼、元胡行氣止痛;尤其川芎不僅養(yǎng)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氣,增強逐瘀之力;甘草調和諸藥。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氣藥物居多,使氣帥血行,更好發(fā)揮其活血逐瘀,破癥消結之力。
少腹逐瘀湯: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沒藥、當歸、川芎、官桂、赤芍、蒲黃、五靈脂
功能與主治:活血祛瘀,溫經止痛。主治少腹瘀血積塊疼痛;或有積塊不疼痛,或疼痛而無積塊;或少腹脹滿;或經期腰酸少腹脹;或月經不調,其色紫黑,或有瘀塊;或崩漏粉紅兼白帶,少腹疼痛等癥。
方中當歸、川芎,赤芍活血散瘀,養(yǎng)血調經;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陽,溫暖沖任;蒲黃、五靈脂、延胡索、沒藥活血祛瘀,散結定痛。諸藥相配,共成化瘀散結、溫陽散寒、調經止痛之功。
身痛逐瘀湯: 秦艽、 川芎、桃仁、紅花、甘草、羌活、沒藥、當歸、五靈脂、香附、 牛膝、 地龍
功能與主治:活血祛瘀,祛風除濕,通痹止痛。主治瘀血挾風濕,經絡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經久不愈者。
本方以川芎、當歸、桃仁、紅花活血祛瘀;牛膝、五靈脂、地龍行血舒絡,通痹止痛;秦艽、羌活祛風除濕;香附行氣活血;甘草調和諸藥。共奏活血祛瘀,祛風除濕,蠲痹止痛之功。
通竅活血湯: 麝香、赤芍、川芎、 桃仁、紅棗、紅花、 老蔥、生姜
功能與主治:活血化瘀,通竅活絡。主治偏頭痛,日久不愈,頭面淤血,頭發(fā)脫落,眼疼白珠紅,酒渣鼻,久聾,紫白癜風,牙疳,婦女干血勞,小兒疳證等。
方中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紅花活血通絡,蔥、姜通陽,麝香開竅,黃酒通絡,佐以大棗緩和芳香辛竄藥物之性。其中麝香味辛性溫,功專開竅通閉,解毒活血,因而用為主藥;與姜、蔥、黃酒配伍更能通絡開竅,通利氣血運行的道路,從而使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更能發(fā)揮其活血通絡的作用。
總之,五個逐瘀湯中,其中血府逐瘀湯配有行氣開胸的枳殼、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故宣通胸脅氣滯,引血下行之力較好,主治胸中瘀阻之證;通竅活血湯配有通陽開竅的麝香、老蔥、生姜等,故辛香通竅作用較好,主治瘀阻頭面之證;膈下逐瘀湯配有香附、延胡索、烏藥、枳殼等疏肝行氣止痛藥,故行氣止痛作用較好,主治瘀阻膈下,肝郁氣滯之兩脅及腹中脹痛;少腹逐瘀湯配有溫里祛寒之小茴香、官桂、干姜,故溫經止痛作用較優(yōu),主治血瘀少腹、月經不調、痛經等;身痛逐瘀湯配有通絡宣痹止痛之秦艽、羌活、地龍等,故多用于瘀血痹阻經絡所致的肢體痹痛或周身疼痛等,臨床可合理選用。
#真相來了# #大家 健康 超能團# #中醫(yī)來了#@大家 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82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