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麥門冬70g 半夏10g 人參6g 甘草6g 粳米5g 大棗4枚
【主治】肺痿,咳唾涎沫,短氣喘促,咽喉干燥,舌干紅少苔,脈虛數(shù)。
【病案】患者,女,72歲,農(nóng)民,2005年11月初診。患者咳嗽少痰3個月,夜間為甚。3個月前因感冒后咳嗽,胸悶而痛,無咳痰、無咯血,在當(dāng)?shù)鼐歪t(yī),予肌注“頭孢唑啉鈉”,口服“克拉霉素"治療數(shù)周效不佳,遂來我科門診就診。查:面色微黃,精神差,胸廓對稱。聽診:雙肺呼吸音粗糙,未聞及干濕性啰音。X線檢查:雙肺紋理增粗紊亂,右肺下野可見片狀陰影。CT檢查報告:右肺下葉后段可見5cm×6cm類圓形高密度陰影,界限清楚,邊緣光整,內(nèi)部密度均勻。提示:右肺下葉肺癌可能。赴烏魯木齊某醫(yī)院檢查,仍擬診肺癌,建議手術(shù)治療。因本人年齡大,懼怕手術(shù),遂返回本院,要求保守治療。詢問癥狀仍有干咳少痰,夜間尤甚,無咳血,咽干口燥,不欲飲,食欲差,五心煩熱,小便黃,大便干。追溯病史曾患慢性胃炎20余年,經(jīng)常服藥治療(藥名不詳)。證屬肺胃陰虛,虛火上炎,肅降失司。方用麥門冬湯加味:麥冬15g,沙參15g,太子參15g,山藥15g(代粳米),半夏6g,大棗10g,玄參15g,百合15g,百部15g,馬兜鈴10g,五味子15g,黃精15g,炙甘草6g。水煎服,服5劑。二診:精神好轉(zhuǎn),咳嗽,口干癥狀減輕,惟有夜間咳嗽,無咳痰,食欲差。查:舌質(zhì)紅,苔薄,少津,脈細(xì)數(shù)。仍予服上方5劑。三診:咳嗽明顯減輕,精神好轉(zhuǎn),食欲增加,大小便正常。上方去馬兜鈴,繼續(xù)服5劑,咳嗽瘥,精神好,予上方去百部服50余劑后,自覺癥狀消失,再做 X線檢查,右肺下葉片狀陰影與前片比較明顯縮小,隨訪1年余生活自理,無任何癥狀。 (摘自《臨床論著》)
【分析】本病例患者乃年邁體弱,痼疾久留,耗傷津液,脾胃虛弱生化之源不足,陰虛內(nèi)燥,肺失滋潤,以致肅降無權(quán),肺氣上逆而久咳不止。雖然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診斷尚未明確,可疑肺癌,但從中醫(yī)來看,“干咳少痰,夜間尤甚,無咳血,咽干口燥,不欲飲,食欲差,五心煩熱,小便黃,大便干”,且患者“曾患慢性胃炎20余年”,則辨證審機為肺胃陰虛,虛火上炎,清肅失司而致。治則采用滋陰清熱,潤肺止咳,予以麥門冬湯加味治療。因切中病機,故使肺金得潤,肅降正常。
此乃本虛標(biāo)實之證,病標(biāo)雖在肺,病本實為胃。此時不宜苦寒直折,恐傷胃氣,而甘寒之品中,麥冬最為適宜,“其味大甘,得坤土之正而膏脂濃郁……故專補胃陰,滋津液……本是甘藥補益之上品……凡胃火偏盛,陰液漸枯,及熱病傷陰,病后虛羸,津液未復(fù),或炎暑燥津,短氣倦怠,秋燥逼人,肺胃液耗等證,麥冬寒潤,補陰解渴,皆為必要之藥”。麥冬長于益胃生津,在養(yǎng)陰清胃的同時,又能清肺潤肺,“在提曳胃家陰精,潤澤心肺,以通脈道,以下逆氣,以除煩熱”。麥冬清潤相合,肺胃同治,恰能切中肯綮。又根據(jù)臟腑相互資生的生理關(guān)系,胃氣為肺之母氣,肺胃之間以經(jīng)脈相通,肺之氣津均由胃而來,“凡肺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強調(diào)了胃氣的有無對于疾病的轉(zhuǎn)歸具有重要的意義。仲景深明此理,于方中加入人參、大棗、粳米、甘草等甘溫潤澤之品,溫而不燥,補益脾胃之氣,以培土生金,益胃以養(yǎng)肺,有益于肺經(jīng)氣陰的恢復(fù),此乃虛則補母之法。而在本病例中,醫(yī)者根據(jù)患者年老體弱,陰虛較為明顯,咳嗽較重,而加入了沙參、玄參、百合、百部、馬兜鈴、五味子、黃精以潤肺止咳,清金制火,肅降逆氣。如此精當(dāng)配伍,雖然不能確切地說其可以使可疑癌消,但確是從本而論,使癥而緩。五劑之后即“精神好轉(zhuǎn),咳嗽,口干癥狀減輕”;再五劑之后,已是“精神好轉(zhuǎn),食欲增加,大小便正?!?,可見,患者陰虛確是有所改善了。但是因為是年老體弱者,所以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半途而廢,這一點很重要。去止咳作用較強的馬兜鈴、百部之后,方中藥物則功專益胃潤肺,滋陰補虛以治其本,患者服了50余劑后,便“自覺癥狀消失,再做X線檢查,右肺下葉片狀陰影與前片比較明顯縮小,隨訪1年余生活自理,無任何癥狀”,本愈則標(biāo)何以持?
——本文摘自《方劑學(xué)案例分析》
王某,女,14歲?;寄X膜炎,經(jīng)西醫(yī)治愈后,經(jīng)??谕孪涯恢?,吃東西時尤著,且伴有性情急躁,易怒,舌淡紅,苔薄白,脈平不數(shù)。據(jù)《傷寒論》:“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當(dāng)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之意,給以理中丸治之,效果不顯。又據(jù)《金匱要略》“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之意,給以苓桂術(shù)甘湯治之,仍無效果。繼欲用甘草干姜湯治之,因上述溫補無效,遂按虛熱肺痿,用麥門冬湯治療。
麥冬,黨參,半夏,炙草,大棗,粳米,水煎,3劑。
服3劑后,初見療效,口吐涎沫有所減少。上方加重半夏、麥冬之用量,每日1劑,連服 20余劑,病況穩(wěn)定。
該方主治證是肺胃陰虛,肺氣上逆。半夏能降逆下氣,你可以看一下原方麥冬和半夏的用量是7:1,麥冬的滋潤之性完全能抑制半夏的燥性,而半夏的理氣作用又使全方補而不滯,這個配對是全方最精妙的地方。
咳而上氣,咽喉不利,脈數(shù)者,麥門冬湯主之。
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炙) 粳米三合? 大棗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三服。
所以麥門冬湯呢,如果照這樣子內(nèi)容來說的話,麥門冬湯它大概可以是治很嚴(yán)重的咳嗽,但是你要它大材小用的話也是可以,比如說我們一般用什么,痰若吐不出來,就含一口麥門冬湯,反正甜甜的,非常好吃,然后呢,含下之后,你會覺得痰變的滑滑的,就吐的出來了。就是好像你的肺太干了,痰動不了,那你吃了麥門冬湯,它就會能夠滑的出來。那可能你會問說,那這個跟皂莢丸有什么不一樣?那皂莢丸是“但坐不得眠”,就是他那個咳嗽是那口痰的那個位置會讓你躺著會特別咳的厲害。
治療肺萎的方劑呢,有麥門冬湯跟炙甘草湯,整個肺都已經(jīng)萎縮不會作用了,這樣的一個現(xiàn)象呢是一個肺的陰虛的狀態(tài)哦。
煮法:他說用七碗的麥門冬,然后用12碗的水,煮成6碗水。那麥門冬泡12碗的水,大概就可以把那12碗水給吸干了。
【14.20】? 咳逆倚息,不得臥,脈浮弦者,小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 甘草三兩(炙)?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兩? 半夏半升? 細(xì)辛三兩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14.21】? 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此為肺癰,桔梗湯主之。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肺癰就是這個人的肺已經(jīng)發(fā)炎到后來化膿了,所以他就會開始吐出膿了。
【14.22】? 咳而氣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此為肺脹,越婢加半夏湯主之;小青龍加石膏湯亦主之。
大概主癥是:肺脹,咳的時候到眼睛都有點凸凸的。
越婢加半夏湯方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五枚? 半夏半升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小青龍加石膏湯方
即前小青龍湯加石膏二兩。
【14.23】? 咳而氣逆,喘鳴迫塞,胸滿而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出清涕,不聞香臭,此為肺脹,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葶藶大棗瀉肺湯方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 大棗十二枚
右二味,以水三升,先煮大棗取二升,去棗,納葶藶,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14.24】? 似咳非咳,唾多涎沫,其人不渴,此為肺冷,甘草干姜湯主之。
甘草干姜湯方
甘草四兩(炙)? 干姜二兩(炮)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他的主癥是什么呢,是“似咳非咳”,
甘草干姜湯的辯證點就是不怎么咳,然后有吐稀痰,然后這個人不渴,那抓住這個三個辯證點用這個方的話,就蠻容易處理的,當(dāng)然這個方劑的效果是弱一些。
【12.42】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當(dāng)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理中湯方
人參三兩? 白術(shù)三兩? 甘草三兩? 干姜三兩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這里是傷寒的尾巴哦,他說傷寒好了之后呢,這個人“喜唾,久不了了”,就是這個人呢,感冒已經(jīng)好了,可是常常呢都會吐的出一口痰來。
【14.25】? 咳而唾涎沫不止,咽燥,口渴,其脈浮細(xì)而數(shù)者,此為肺痿,炙甘草湯主之。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炙)? 桂枝三兩? 麥門冬半升? 麻仁半升? 地黃一斤? 阿膠二兩? 人參二兩? 生姜三兩? 大棗三十枚
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納膠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這個主癥是看的到的,就是咳然后吐很多稀痰,可是呢,你的喉嚨跟嘴巴卻很干,那這個時候你的脈是浮細(xì)而數(shù)哦,那基本上陰虛的話浮細(xì)而數(shù)這個脈是跑不掉的,是比之前麥門冬湯這個脈數(shù)還要更嚴(yán)重點的陰虛的時候會有這個浮細(xì)而數(shù)的脈。
你要想他有沒有可能是炙甘草湯癥,那你要問他說,你有沒有吐很多稀痰,可是嘴巴有沒有干對不對?如果同樣是吐很多稀痰,那你看他嘴巴干不干嘛,不干是的是肺冷是甘草干姜湯對不對?那有干的是肺痿是炙甘草湯嘛對不對?那就是我們用一層一層的排比法呢,要處理這些張仲景的原文是不會很難的,即使沒有很理解他在做什么事情,都不會很難。那像是如果要用喉嚨的感覺來說,喉嚨感覺到不舒服,如果是這個咳嗽的時候會牽動氣管發(fā)出這種啵羅啵羅的聲音,那我們就知道這個是氣管有很多痰對不對?那是射干麻黃湯;如果是覺得喉嚨塞塞的,平常這樣子咳咳咳……那這樣子的話,那這個是食道這邊有很多痰,那是半夏厚樸湯;那如果你是咳嗽咳的很兇,然后很努力覺得有痰要咳出來,可是你很努力你都咳不出來,那就是咽喉不利對不對?那是麥門冬湯。所以同樣是一個在喉嚨這邊有感覺的時候,你可以這樣子去分他。那如果是,同樣是咳的很兇的話,那你也可以說咳的很兇你看是有喉嚨不利,如果咳的很兇有喉嚨不利的感覺那可能是麥門冬湯;那如果是咳的很兇是伴隨著你一面咳一面喘,都透不過氣來一樣,那個是肺脹對不對?那就是肺脹給他選方子。那同樣是咳的不能躺下來,那如果是有這個很濃很黏的痰,那就是皂莢丸;那如果是沒有很濃很黏的痰,然后呢脈是浮弦的,那就是小青龍湯,就是比較稀的痰飲。
那所以這邊就是講到說是大青龍湯證哦,他這個可以是看起來很像溫病的,那當(dāng)然他的主證結(jié)構(gòu)是大青龍湯的主證結(jié)構(gòu)。
寒包火的大青龍湯證,其實是有一些變化的狀態(tài)的,比如說現(xiàn)在臨床上活用大青龍湯證,除了溢飲是標(biāo)準(zhǔn)的使用之外,還有就比如說有一種頭痛是所謂的寒包火頭痛,就是這個頭痛是天氣冷的時候發(fā)作,而你在頭痛的時候呢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牙齦是腫腫的,可能有嘴巴破,就是里面有上火,那這個外面吹冷風(fēng)頭而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83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玉液湯組成,主治,醫(yī)案分析
下一篇: 養(yǎng)陰清肺湯醫(yī)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