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丹
出自《醫(yī)效秘傳》
【組成】 飛滑石十五兩(450g) 淡黃芩十兩(300g) 綿茵陳十一兩(330g) 石菖蒲六兩(180g) 川貝母 木通各五兩(各150g) 藿香 連翹 白蔻仁 薄荷 射干各四兩(各120g)
【用法】 生曬研末
【功用】 利濕化濁
【主治】 濕溫時疫,邪在氣分
【方歌】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陳滑石木通菖
【方解】 本方主治濕溫
本方與三仁湯均為清熱利濕之劑,治療濕熱留滯氣分之證
。三仁配伍滑石、通草、竹葉,三焦分消,重在祛濕,宣暢氣機,故宜于濕多熱少,氣機阻滯之濕溫初起或暑溫夾濕證。本方重用滑石、茵陳、黃芩,配伍悅脾和中,清熱解毒之品,清熱利濕并重,兼可化濁解毒,故宜于濕熱并重,疫毒上攻之證。【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治療濕溫時疫
,濕熱并重之證。為夏令暑濕季節(jié)常用方,故王士雄譽之為“治濕溫時疫之主方”2.加減法:若黃疸明顯者,宜加梔子
、大黃清泄?jié)駸?咽頤腫甚,可加山豆根、板藍根等以解毒消腫利咽。3.現(xiàn)代運用:常用于腸傷寒
、急性胃腸炎、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鉤端螺旋體病、膽囊炎等,證屬濕熱并重者。【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醫(yī)效秘傳》卷1:“時毒癘氣
,病從濕化,發(fā)熱目黃,胸滿,丹疹,泄瀉,其舌或淡白,或舌心干焦,濕邪猶在氣分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2.方論選錄
王士雄《溫熱經(jīng)緯》卷5:“此治濕溫時疫之主方也……溫濕蒸騰
,更加烈日之暑,爍石流金,人在氣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氣,留而不去,乃成濕溫疫癘之病,而為發(fā)熱倦怠【臨床報道】
用甘露消毒丹為主治療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低熱
【實驗研究】
采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
,在培養(yǎng)細胞中觀察甘露消毒丹全方、殘方Ⅰ(藿香、白豆蔻、薄荷、石菖蒲)、殘方Ⅱ(黃芩、連翹、射干、川貝、茵陳、滑石)、甘露消毒丹加味方(甘露消毒丹加板藍根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900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