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
出自《金匱要略》
【組成】 桂枝 茯苓 丹皮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藥各等分(9g)
【用法】 右三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3g),不知,加至三丸(現(xiàn)代用法,共為末,煉蜜和丸,每日服3~5g;亦可水煎,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活血化瘀,緩消癥塊。
【主治】 瘀阻胞宮證。婦人素有癥塊,妊娠漏下不止,或胎動不安,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或經(jīng)閉腹痛,或產(chǎn)后惡露不盡而腹痛拒按者,舌質(zhì)紫黯或有瘀點,脈沉澀。
【方解】 本方原治婦人素有癥塊,致妊娠胎動不安或漏下不止之證。證由瘀阻胞宮所致。瘀血癥塊,停留于胞宮,沖任失調(diào),胎元不固,則胎動不安;瘀阻胞宮,阻遏經(jīng)脈,以致血溢脈外,故見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瘀血內(nèi)阻胞宮,血行不暢,不通則痛,故腹痛拒按等。治宜活血化瘀,緩消癥塊。方中桂枝辛甘而溫,溫通血脈,以行瘀滯,為君藥。桃仁味苦甘平,活血祛瘀,助君藥以化瘀消癥,用之為臣;丹皮、芍藥味苦而微寒,既可活血以散瘀,又能涼血以清退瘀久所化之熱,芍藥并能緩急止痛;茯苓甘淡平,滲濕祛痰,以助消癥之功,健脾益胃,以扶正氣,均為佐藥。丸以白蜜,甘緩而潤,以緩諸藥破泄之力,是以為使。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緩消癥塊之功,使瘀化癥消,諸癥皆愈。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為既用桂枝以溫通血脈,又佐丹皮、芍藥以涼血散瘀,寒溫并用,則無耗傷陰血之弊。二為漏下之癥,采用行血之法,體現(xiàn)通因通用之法,俾癥塊得消,血行常道,則出血得止。
《婦人良方》引本方更名為奪命丸,用治婦人小產(chǎn),子死腹中而見“胎上搶心,悶絕致死,冷汗自出,氣促喘滿者?!薄稘幘V目》將本方改為湯劑,易名為催生湯,用于婦人臨產(chǎn)見腹痛、腰痛而胞漿已下時,有催生之功。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瘀血留滯胞宮,妊娠胎動不安,漏下不止的常用方。以少腹有癥塊,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為辨證要點。婦女經(jīng)行不暢、閉經(jīng)、痛經(jīng),以及產(chǎn)后惡露不盡等屬瘀阻胞宮者,亦可以本方加減治之。但對婦女妊娠而有瘀血癥塊者,只能漸消緩散,不可峻猛攻破。原方對其用量、用法規(guī)定甚嚴,臨床使用切當注意。
2.加減法:若瘀血阻滯較甚,可加丹參、川芎等以活血祛瘀;若疼痛劇烈者,宜加元胡、沒藥、乳香等以活血止痛;出血多者,可加茜草、蒲黃等以活血止血;氣滯者加香附、陳皮等以理氣行滯。
3.現(xiàn)代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子宮肌瘤、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卵巢囊腫、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等屬瘀血留滯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婦人宿有癥病,經(jīng)斷末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jīng)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后斷三月衃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p>
2.方論選錄
徐彬《金匱要略論注》卷20:“藥用桂枝茯苓丸者,桂枝、芍藥,一陰一陽,茯苓、丹皮、一氣一血,調(diào)其寒溫,扶其正氣。桃仁以之破惡血,消癥癖,而不嫌于傷胎血者,所謂有病則病當之也,且癥之初,必因寒,桂枝化氣而消其本寒;癥之成,必挾濕熱為窠囊,苓滲濕氣,丹清血熱;芍藥斂肝而膚脾,使能統(tǒng)血,則養(yǎng)正即所以去邪耳。然消癥方甚多,一舉兩得,莫有若此方之巧矣。每服甚少而頻,更巧。要之癥不礙胎,其結(jié)原微,故以漸磨之。此方去癥之力不獨桃仁。癥者,陰氣也,遇陽則消,故以桂枝扶陽,而桃仁愈有力矣。其余皆養(yǎng)血之藥也?!?/p>
【臨床報道】
錢氏將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23例,用桂枝茯苓丸加血竭粉、淫羊霍,煎湯服,每天1劑,每周服5天,3個月為1療程。結(jié)果:服藥1~2療程,顯效9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1.3%。對照組22例,用西藥丹那唑,亦服藥3個月為1療程。結(jié)果:服藥1~2個療程,顯效6例;有效9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68.2%。經(jīng)X2檢驗,兩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 <0.05)。1年后隨訪,中藥組復發(fā)率僅17.4%,西藥組復發(fā)率為31.8%。[錢錚.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療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的臨床研究。遼寧中醫(yī)雜志 2000;27(4):170]
【實驗研究】
家兔靜脈注射或口服本方1.5小時后,經(jīng)血液流變學測定,全血還原比粘度(高切、低切),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血漿比粘度及纖維蛋白原濃度均明顯降低,紅細胞電泳時間減少,但對紅細胞數(shù)、白細胞數(shù)、血紅蛋白含量及血漿中膽固醇均無明顯影響。表明本方降低血粘度的作用與血細胞數(shù)量或血中膽固醇濃度降低無關(guān),而與血漿中鏈狀高分子物質(zhì),尤其纖維蛋白原濃度降低有關(guān)。[謝家駿,等.桂枝茯苓丸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中成藥研究 1986;(5):24]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902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大秦艽湯方歌方解,有哪些作用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