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薏苡附子敗醬散治療盆腔積液臨床效果。方法:收治盆腔積液患者30例
,依據(jù)證候分為4個證型
,然后以薏苡附子敗醬散為基礎處方依證遣藥
,加味施治
,觀察療效
。結(jié)果:不同證型療程不同
,最后30例病例全部治愈
。結(jié)論:薏苡附子敗醬散治療盆腔積液有著廣闊的前景
。
關鍵詞 薏苡附子敗醬散 盆腔積液 療效觀察
盆腔積液在婦科雜病中很常見
,當前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選用西藥治療效果不甚滿意
,在臨床中常選用中藥治療
,方用薏苡附子敗醬散為主,隨癥加減
,收到滿意效果
,現(xiàn)將療效觀察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4~10月收治盆腔積液患者30例
,年齡22~24歲
,平均28.5歲,治療前均經(jīng)B超檢查示盆腔積液
。
30例患者中
,從病因上分析,工作壓力大
,精神緊張12例
;工作環(huán)境差,體力勞動強度過大10例
;不潔性生活和人流術后8例
。從既往史分析:患慢性盆腔炎22例,患不同程度貧血12例
,同時伴精神焦慮12例
。
辨證分型:30例患者基本癥狀為小腹隱痛,腰骶痠痛
,經(jīng)期紊亂
,白帶量多。其呈現(xiàn)的基本病機為陽氣不足,水濕內(nèi)停
。臨床中根據(jù)其具體癥狀辨證分為4型:①陽虛寒凝型
;基本癥狀+小腹冷痛,甚者牽及腰脊冷痛
,得熱則舒
,月經(jīng)量少,畏寒肢冷
,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膩,脈沉緊
。②氣血不足型:基本癥狀+小腹綿綿作痛
,按之痛減,經(jīng)色淡質(zhì)清稀
,面色蒼白
,神倦少氣,心悸氣短
,舌淡苔薄
,脈虛或細。③肝氣郁結(jié)型:基本癥狀+小腹脹痛
,經(jīng)行不暢
,精神抑郁,胸悶不舒
,乳房脹痛
,舌淡脈澀。④濕邪內(nèi)盛型:基本癥狀+面色白或萎黃
,肢倦乏力
,小腹墜脹,白帶量多質(zhì)細白
,舌質(zhì)淡胖邊有齒痕
,苔白膩脈濡細。
治療方法:基本處方選用《金匱要略》的薏苡附子敗醬散
,藥物組成為薏仁
、附子、敗醬草
。然后依據(jù)證型進行加味:陽虛寒凝型加桂枝
、茯苓、附子
、小茴香
、吳萸
;氣血不足型加黃芪、黨參
、白術
、升麻、當歸
;肝氣郁結(jié)型加柴胡
、白芍、郁金
、香附
、fo手;濕邪內(nèi)盛型加車前子
、萆薢
、芡實、茯苓
、澤瀉。水煎服
,日1劑
,分早晚2次服。
結(jié) 果
陽虛寒凝型病例服藥3~4周
,肝氣郁結(jié)型服藥3~6周
,濕邪內(nèi)盛型服藥4~6周,氣血不足型服藥6~10周
,治療后均臨床癥狀消失
,經(jīng)B超檢查,盆腔積液消失
。
例1:患者
,女,40歲
,2010年10月20日就診
。患慢性盆腔炎5年
。5年來自覺胸中氣向下行
,小腹下墜,伴白帶清稀量多
,食欲差
,大便三、五天一行
,質(zhì)不干量少
,診時見身體羸瘦,面色白,氣短懶言
,言語多則氣不接續(xù)
,小腹壓之不適,腰骶冷疼
,月經(jīng)延期 7~15天
,量少色晦暗如黑豆汁,B超檢查見子宮直腸陷窩積液
,舌淡略胖
,脈弱,診為氣血不足
、水濕停聚
,處以薏苡附子敗醬散加味。薏苡仁30g
,附子10g
,敗醬草15g,黃芪30g
,黨參20g
,升麻10g,白術12g
,甘草6g
,水煎服,日1劑
。服藥5劑后自覺精神好轉(zhuǎn)
,說話底氣增加。大便也較前暢順
,囑患者若無不良反應或新增病變
,照方繼服2個月。2個月后來診
,精神正常
,飲食及二便正常,經(jīng)期基本規(guī)律
,經(jīng)血量較前增加
,舌淡脈弱,B超復查顯示盆腔積液消失
,又處以八珍湯調(diào)理半個月停藥
。
討 論
盆腔積液多是由盆腔炎癥、附件炎癥或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引起
。盆腔炎或附件炎多與患者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有關
,如經(jīng)期
、產(chǎn)后1個月內(nèi)性生活、婦科手術后1個月內(nèi)洗盆浴等
。人工流產(chǎn)
、引產(chǎn)消毒不嚴引起的醫(yī)源性感染,也可引起盆腔積液
。
盆腔炎在急性感染期
,應用抗菌藥物往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而遷延日久
,盆腔內(nèi)結(jié)締組織粘連
,成為慢性炎癥,應用抗菌藥物治療效果就不明顯了
,其所并發(fā)的盆腔積液也會經(jīng)年累月地存在
。
對于盆腔積液的治療,中醫(yī)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安√碉嫞斠詼厮幒椭?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選用溫陽利濕法為基本治療法則
,根據(jù)患者伴隨的不同癥狀和不同病機,又分為4個證型
,并給予相應的加味,收到了較好療效
,體現(xiàn)了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優(yōu)勢
。
薏苡附子敗醬散源自《金匱要略》,原意用于治療腸癰已成而陽氣不足
,不能鼓邪外出
。功能為溫陽利濕、排膿化瘀
。作者選擇的30例盆腔積液病例
,雖然病種不同于腸癰,但其病機相吻-陽氣不足
、氣化失常
、不能鼓邪外出是其共同的病機,經(jīng)治療后
,患者陽氣旺盛
,氣化功能恢復,通過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
,推動了積液的重新輸布和轉(zhuǎn)化
,故頑疾向愈
。
本文來源: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 作者:蔡元龍
薏苡仁的功效
薏苡仁,又名薏米
、苡仁
、六谷子,為禾本科植物惹米的種C
。其性涼
,味甘、淡
,人脾
、肺、腎經(jīng)
,具利水健脾
、清熱排感、除痹抗癌之功能
。薏苡仁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
。既可治療小便不利、水腫
、腳氣
、脾虛泄瀉,也可以用于肺癰
、腸癰等病的治療
。薏苡仁比大米、小麥熱量高
,且富含脂肪
、多種氨基酸、大量的維生素B
;
、維生素B。以及鈣
、鎂
、鉀、鐵
、錳
、銅、鋅
、磷
、硒等。
作為食物
,薏苡仁的營養(yǎng)堪稱豐富
。每100g薏苡仁含蛋白.質(zhì)12.8g
,超過大米、面粉
、玉米
、高粱、小米等糧食作物
。每100g薏苡仁還含有3.3g脂肪
、2g膳食纖維、69.1g糖類
,此外還有煙酸和維生素E
。
正因為薏苡仁營養(yǎng)豐富,所以有“嘉禾”之美稱
。薏苡仁可煮飯
、熬粥、作羹
,也可以用薏苡仁燉雞
、燉排骨、燉豬蹄
,亦可做甜食
,如八寶飯、健脾糕等
,對老
、弱、病人均十分相宜
。薏苡仁還有美容的效果
。久食可以使人皮膚潤澤光亮。無怪乎有人稱薏苡仁為“生命 健康 之禾”
。故民間小調(diào)曰:“薏苡勝過靈芝草
,藥用營養(yǎng)價值高
,常吃可以延年壽
,返老還童立功勞?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敝鞄熼L年食用薏苡仁
,方法:薏苡仁為主料,適當加黃芪(布包)
、枸杞子
、百合,冬加大棗
,夏增綠豆
,適量即可
。諸品洗凈,同入鍋熬至爛熟
。每日下午佐用半小碗
。除出差不便,數(shù)年如此
,現(xiàn)朱老已91高齡仍然紅光滿面
、精神抖擻。薏苡仁同時又是珍貴的藥材
。早在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
。
《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記載,將其列為上品
,說其“主筋急拘攣
,不可屈伸、風濕痹
、久服輕身益氣”
。主要功能是補肺、清熱
、利濕
,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董改仁可降低血脂
。實踐證明
,高脂血癥病人每日吃60g惹過仁,輕2~4周后
,血中膽固醇
、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
。
薏改仁還有抗癌作用
。藥理研究指出,其抗癌的有效成分是可降低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翱喟湃手焙汀盎圮尤蕛?nèi)脂”等。故朱師在臨床治療腫瘤處方
中蔗改仁必不可少
,既扶正
、健脾、化濕
,又祛邪
、解毒、消瘤
,他又多以薏苡仁粥作為癌癥的輔助治療
。由于薏苡仁甘淡無毒
,是正常的食品,又能清補脾胃
,沒有“化療”那樣的毒副作用
,病人易于接受,用于癌癥病人是很適宜的
。常吃薏苡仁也有預防癌癥的作用
。
藥理研究證明:薏苡仁中含的薏苡素對橫紋肌有抑制作用,在大鼠實驗(尾部電刺激法)中
,有鎮(zhèn)痛作用
,其強度與氨基比林相似。
薏苡仁藥
、食皆可
,為現(xiàn)代人樂意接受并深人研究。其實歷代醫(yī)家均對此有所闡述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侗静菥V目》載:“薏苡仁,陽明藥也
,王能勝水除濕
,故泄瀉、水腫用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端幮员静荨罚骸爸畏勿簟⒎螝夥e膿血
、咳嗽涕唾
、上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敝x海洲對薏苡仁作過一番絕妙的
詮釋:薏苡仁的主要功效有兩個方面可以概括
,一為三仁湯,一為二妙散
。前者宣暢三焦以下焦為主
,尤以濕熱蘊藏時,用薏苡仁可以宣通
,尤其在濕溫初起之時
,后者淡滲利濕健脾
,在風濕拘攣時
,薏苡仁確有疏筋展肌的伸筋作用,在風濕病祛濕中常用
;在肺痿
、肺癰
、腸癰中亦常用,取其祛濕
、消腫
、解毒、消癰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肌峨s病源流犀燭》薏苡丸用薏苡仁、當歸
、秦艽
、防風、羌活
、酸棗仁各等份
,研細末,煉蜜為丸
,每服6g
,每日2次、以荊芥3g煎湯送下
,功能祛風活血
,養(yǎng)肝益脾,治小兒肝脾氣弱
,不能榮養(yǎng)筋脈
,以致四肢孿縮,伸展無力
。更兼《金匱要略》之薏苡附子敗醬散功能排膿消腫
,治腸癰化膿,身無熱或微有低熱
,肌膚甲錯
。古今醫(yī)家所論,不謀而合
,充分闡明薏苡仁功效之確切
。
敗醬草的功效與作用
敗醬草為草本植物,味辛
、苦
,用于中藥熬煮時有濃烈的腳臭味,有清熱解毒
,祛瘀排膿等功效
。
臨床新作用
敗醬草為敗醬科草本植物黃花和白花敗醬的帶根全草。《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
,為常用的清熱解毒藥
。其性味辛、苦
、微寒
,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
、祛瘀止痛之功
。習慣用于治療腸癰(闌尾炎)、肺癰(肺膿瘍)
、癰腫瘡毒和產(chǎn)后瘀阻腹痛等癥
,常用量6~15克。通過臨床驗證
,本品還有許多新的功用
。
1.治胃酸
泛酸、吐酸為脾胃及腸道疾病的常見癥狀
。無論病屬寒屬熱
,皆可隨方加入敗醬草15克,有良好的制酸作用
。效不顯者
,重用至20—30克。
2.治療神經(jīng)衰弱
據(jù)報道
,本品有降低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作用
。用法:取本品300克,加水1500毫升
,文火煎至250毫升
。上下午各服1次,每次50毫升
,晚上睡前服150毫升
。7天為1個療程。一般服藥當天見效
,3個療程后癥狀消失
。
3.治療皮膚瘙癢癥
先重用本品50克配白癬皮、地膚子
、百部
、蛇床子、苦參各30克
,加水4000毫升
,煎沸20分鐘
。待溫后用藥液擦洗全身,每日1次
,每次20分鐘。另取本品50克
,當歸20克煎水內(nèi)服
,每日1次。
擴展資料:
敗醬草(拉丁學名:Thlaspi arvense Linn.)
,又叫菥蓂
、遏藍菜,是罌粟目菥蓂屬 下的植物
,生于山坡草地
、路旁。除西北外
,中國各地均有分布
。
臨床應用
1.臨床上常與紅藤、苡仁
、桃仁
、丹皮、大黃等配伍
,用治腸癰(急性闌尾炎)
;與魚腥草、桔梗
、苡仁
、冬瓜子、蘆根等配伍
,用治肺癰(肺膿瘍)
;
2.與銀花、連翹等配伍
,用治瘡癰腫毒
,同時用本品鮮草搗爛外敷。
3.配紅花
、山楂等藥
,治產(chǎn)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癥
。
4.與魚腥草
、桔梗、苡仁
、冬瓜子
、蘆根等配伍
,用治肺癰(肺膿瘍);
5.用于腸癰
、肺癰及瘡癰腫毒
。本品辛能散結(jié),寒可泄熱
。臨床上常與紅藤
、苡仁、桃仁
、丹皮
、大黃等配伍;與銀花
、連翹等配伍
,用治瘡癰腫毒,同時用本品鮮草搗爛外敷
。
6.用于實熱瘀滯所致的胸腹疼痛
,產(chǎn)后瘀滯腹痛等癥。敗醬草又有活血行瘀的功效
,配紅花
、山楂等藥,治產(chǎn)后瘀血
,腹中刺痛等癥
。
藥方選錄
1. 治療腸癰之為病 其身甲錯 腹皮急 按之濡如腫狀 腹無積聚 身無熱 脈數(shù) 此為腸內(nèi)有癰膿: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敗醬草五分.上三味 杵為末 取方寸匕 以水二升 煎減半 頓服 小便當下.(《金匱要略》薏苡附子敗醬散)
2. 治療產(chǎn)后惡露七、八日不止:敗醬草
、當歸各六分 續(xù)斷
、芍藥各八分 芎藭、竹茹各四分 生地黃(炒)十二分.水二升 煮取八合 空心服.(《外臺秘要》)
3. 治療產(chǎn)后腰痛 乃氣血流入腰腿 痛不可轉(zhuǎn)者:敗醬草
、當歸各八分 芎藭
、芍藥、桂心各六分.水二升 煮八合 分二服.忌蔥.(《廣濟方》)
4. 治療產(chǎn)后腹痛如錐刺:敗醬草五兩 水四升 煮二升 每服三合 日三服.(《衛(wèi)生易簡方》)
:敗醬草
薏苡附子敗醬散的服用要求
1
,用量沒錯
。
2,附子都磨成粉了還怎么先煎
?其實以現(xiàn)在的制附子質(zhì)量
,6克絕對沒事。當然理論上附子都要先煎
。不過你都吃了幾次了
,既然沒事,就說明你有耐受力
,按照你先前的煎煮方法就行
,不必先煎
。
3,頓服
。意思是按患者自身病情來決定次數(shù)
。只要疼痛不明顯了,一天就不必再服了
。
4
,大黃牡丹湯適應癥是急性腸癰,比如說急性闌尾炎
,急性腹膜炎之類的
,與你的情況不適合
。你既然誤診了
,說明拖的時間也有些長了,建議你多喝一段時間的薏苡附子敗醬散再看
。
關于藥的用量問題
,其實以你的量加一倍也沒問題。所以要是你覺得止痛效果不夠
,可以等比加量
,作湯劑服,附子先煎
。書上有醫(yī)案甚至開薏苡90附子30敗醬30的
,當然你的情況不需要這么大。有什么問題可以再問我
。愿早日康復
。
腸癰仲景提出了兩個很有效的方劑是什么?
仲景對外科病證也有著深刻的研究
。如他說:“諸浮數(shù)脈,當發(fā)熱
,而反灑淅惡寒
,若有痛處,當發(fā)其癰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边@是他從經(jīng)驗中總結(jié)出來的診斷癰腫的原則。他對腸癰和肺癰作了比較正確的描述
,而且確立了有效的療法
。比如腸癰(大致相當現(xiàn)代醫(yī)學的闌尾炎)一證,他不但對其發(fā)病過程
,各個時期的癥狀等都作了較具體而確切的描述
,而且提出了兩個很有效的方劑——大黃牡丹皮湯與薏苡附子敗醬散
,至今仍有效地運用于治療闌尾炎。從現(xiàn)代醫(yī)學來講
,一旦確診為闌尾炎
,即禁用瀉劑,而大黃一藥
,歷來認為有明顯的瀉下作用
,即使少用也有輕微的瀉下作用,但據(jù)現(xiàn)代藥理實驗研究
,微量的大黃卻有減少腸蠕動的作用
。由此可見,仲景治療闌尾炎創(chuàng)用大黃牡丹皮湯是很有科學道理的
。外科醫(yī)療技術方面
,仲景創(chuàng)用了豬膽汁灌腸法。他還記有“大腿腫痛
,堅硬如石
,疼苦異常,欲以繩系足高懸梁上
,其疼乃止
,放下疼即如斫”的抬高患肢的治療方法。在婦產(chǎn)疾病中
,仲景最先記載了陰道直腸瘺
,由于此病陰道有氣體排出,故名為“陰吹”
,可見觀察之仔細
。在急救技術方面,《金匱要略》中記載搶救自縊者時
,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了人工呼吸法
。其方法和要領與現(xiàn)代臨床應用的人工呼吸法基本一致。他強調(diào)搶救時必須“徐徐抱解
,不得截繩
,上下安被臥之,一人以腳踏其兩肩
,手少挽其發(fā)
,常弦弦,勿縱之
。一人以手按據(jù)胸上
,數(shù)動之。一人摩捋臂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