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薈集了道家功法典籍中的傳統(tǒng)秘法,包括防治衰老、強化臟腑、內養(yǎng)功、吸斂術、按摩法等的功法,并介紹了經絡學入門。
<中華秘傳道家功>目錄
絕傳晨功
仙道八卦拳
太乙辰功
太乙五行功
四季養(yǎng)生功
道家養(yǎng)生長壽術
中華不老童子功
道家不老回春行法
華佗五禽戲
站樁功
道家丹鼎派氣功
道統(tǒng)太極氣功
道家鶴翔樁動功
中華道家吸斂術
中華足心大道
內功十三勢
中華道家雄壯秘法
中華道家洗髓經
附:經絡學入門
我給你套武當派的,你練練試試。
武當鐵布衫功法
武當鐵布衫功法氣功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武當鐵布衫為武當?shù)澜虄燃覀鹘y(tǒng)的上乘功法秘技之一,被歷代高人圣道所珍練,視為秘中之秘,從不肯輕易授人。
武當鐵布衫將武術、氣功融為一體,以呼吸吐納、動作導引、修煉內氣為基礎,是內達于外的高級功法。旨在鍛煉人的筋骨肌肉強壯,靈活關節(jié)樞紐,流通經絡血脈,調攝氣機順楊,內實臟腑器官,新陳代謝旺盛。該功功法獨持,功效神速,練習三個月即見成效。久練此功,人體內在的阻力和能量會逐步被調動起來,真氣也隨之日漸充盈。
不但可以達到增強全身爆發(fā)力,祛病延年,強身健體之功效,還能使全身堅硬如鐵而不畏拳打腳踢,棒擊不損皮肉筋骨,練時武林界盛傳的“金剛下壞之軀”,而且對培養(yǎng)習練者勇敢進取的精神和武術技擊水平皆起著一定程度的報名作用。在練習此功的同時,還可以并練出鐵頭功、鐵臂功、大力功等,可謂:一功多能。用在氣功表演上,能進行頭頂開磚碎石、臂斷頑鐵、銀槍刺喉、滾臥釘床、氣繃鋼絲和金剛銅體等。
本功以“內筋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為主,用意引氣,直到氣至,氣到力達,漸步練至陰平陽秘、意氣通神,使氣內行五勝六腑,外及四肢百骸,最終達到渾元一體、天人合一的地步。
預備式
兩腳左右自然開立,與肩同寬,腳尖朝向正前方,膝部挺直。雙手自然垂臂于身體兩側,雙肩放松,手心朝里,手背向外。雙目上下輕閉,舌尖抵住上腭,全身放松。神態(tài)安詳,排除一切雜念,集中思想,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半分鐘。
一、降龍伏虎
兩腳向兩側微微移動,中間距離對比肩寬,腳尖朝前。兩手由兩側向身前直臂緩緩上抬,雙手指呈自始爪形,與肩同寬;同時,用口吸氣,吸氣時舌尖輕抵上腭,用口齒縫吸氣,全身須放松(每式吸氣均同〕,當雙手拍起至肩平時,氣也正好吸滿。然后用鼻將氣呼出,雙腿漸慢屈膝微蹲成高馬步姿勢,同時雙手屈肘漸慢下落按至小腹前,手心朝下,此刻氣正好呼出一半。用停半種鐘后,迅速閉氣。閉氣時不能呼吸氣。全身繃緊用力,十趾用力抓地,雙腿用勁力內扣,緊收肛門(象忍大便狀),沉肩,同時雙手向左、右兩側并稍向下分別用勁力慢慢外分,好象有千斤重物在往兩邊枯似的,分至與兩腳相寬時,恰好閉不住氣(閉氣時間5至7秒左右)。緊接著一下子把閉住之氣從鼻中故出,同時全身放松站起,意守丹田,自然呼吸二口,不必再做預備式半分鐘,接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下去。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后練至以做49次為宜。
二、雙鷹齊飛
一切向身體前方邁出一堆踏實,前腿屈膝前弓,后膝挺膝伸直,成高弓步;兩臂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全身自然放松,舌尖輕抵上腭,雙目輕輕閉合,神態(tài)安詳,排除一切雜念,意守丹田。雙手朝身前緩慢抬起,手指成自然爪形,與肩相寬,同時用口吸氣,雙手抬至與肩用平時,再向下徐臍放落、落至腹前時手心翻轉向上,再向上抬至與肩同志時,翻轉手心朝下,遂慢下落至丹田前時,正好氣吸滿,稍停半秒鐘,迅速閉氣,全身繃緊,雙手用力下按,雙日用曲,同時十趾用力抓地,緊收肛門,收胸腹、沉肩、雙上臂夾緊兩肋,雙手用力向身后慢慢接按至胯部兩側,兩腿前后用力內扣,閉下住氣時,從鼻將氣放出三分之一,然后雙手再用力慢慢向后拉五厘米左右,閉氣二至四秒鐘,從鼻放氣三分之一,然后再雙手用力慢慢往后拉至五厘米左右,閉氣二至四秒鐘,從鼻將剩下三分之一的氣全部放出,同時全身放松(閉住的一口氣要分三次均順放出)。最后恢復成預備式,自然呼吸兩口,開始接著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左右弓步式互換。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后左右弓步式要各作25次為宜。
5、霸王敬酒
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用寬,兩掌在腹前交叉,上下相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吸氣,雙手直臂由下向身前上方交叉劃弧,劃至與頭相高時,翻轉手心朝前,手背離頭約25厘米;雙手不停,繼續(xù)向上、向左右兩側劃弧分開,分至與肩平時,兩手心略向下;上勢不停,雙手直臂繼續(xù)向身體兩側下落劃弧,雙小臂朝里劃至于腹前,肘部彎屈成直角90度,肘尖放至腹部兩側,雙手手心相對,十指尖向前,同時兩腿隨雙手劃弧下落而屈腰半蹲成四平馬步式,此刻正好吸氣滿;稍停半秒鐘,迅速閉氣,同時括輔轉手心朝上,雙日用力向內夾緊肋部,兩手相距16厘米左右;思想高度集中意守丹田,雙手好象如同托著千斤重物緩慢直膝站起,兩腳十趾用力抓地緊扣,提肛、收腹收胸,全身繃緊,雙腿用力往上使勁;兩腿快站直時,雙手正好上托至與肩相平高度;兩手小臂慢慢內旋轉動,學心朝上漸轉至掌心向前,此時正好閉不住氣,從鼻一下將氣迅速放出,全身放松。雙手向下垂臂自然收于兩胯處,接著開始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逐漸增至49次為宜。
四、青龍擺尾
先進行預備式意守丹田半分鐘,然后身體側臥,左臂屈肘用前臂尺骨一側撐地,左手成拳,拳眼朝上;兩腿成交的狀伸直膝部以腳靠在地上,右腿在上,左腿在下;全身保持平直呈一斜向直線,右手伸直置于右胯處,身體僅以左臂和雙腳著地支撐體重,舌尖輕抵上腭,排除一切雜念。開始吸氣,同時身體上下一起由右向左下緩緩轉動,至右肩將要與左拳相互接觸時,吸氣滿,成俯臥式。然后身體猛然向右上方轉動恢復成側臥式,同時配合從鼻迅速將氣一下項出;噴氣時,意守丹田,提肛縮陰,全身用力,噴氣須短促有力,有氣有聲,身體始終保持平直。接著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左側練完換右側練習,隨著功力的逐漸長進,以后須左、右兩臂各做25次為宜。
五、野馬抖
身體面對墻壁站立,兩腳左右分開并距墻二尺左右遠近,兩手在身體背后相疊,手心朝后,右手抓握左手腕部;然后上身直背向前彎腰屈體成90度,以頭頂正中百會穴前一寸部位為中心抵在墻壁上(百會穴:后發(fā)際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頭頂正中的部),臉面朝地;二目輕輕閉合,舌尖抵住上腭,全身放松,排除一切雜念,用口齒縫吸氣,吸氣時要意守百會穴。吸氣滿后用停半秒鐘,然后以腰頸為軸用力向左轉動90度,頭不可以離開墻壁,下肢動作保持下變,臉面向左轉動時迅速用鼻噴氣,并且提肛內收,意念集中至丹田部位。全身上下保持原姿勢固定不動,用口吸氣滿后,意守百會;以腰頸為軸用力向右擰轉180度,使臉面朝右,同時全身用力以鼻向外噴氣,且提肛、意守丹田。接著再吸氣后向左轉動180度嚙氣,如此左右轉動腰頸上身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后要練至左右各轉25次為宜。
六、老君登位
身體后背對墻直膝站立,距墻以用下四平馬步為準。兩手相互交叉相疊于腹前,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手心朝里;身體正直,二目輕閉,舌尖抵住上腭,意守丹田,全身放松。開始以口吸氣,兩手由腹前向上屈臂劃弧,當劃至與頭齊高時手心翻轉朝外向前;上勢不停。兩手繼續(xù)向上、向左右兩側直臂劃弧外分,至于肩平時兩手手心轉向朝下,兩腿隨雙手向下動作微屈膝略蹲;雙手繼續(xù)向下、向身前劃弧屈肘成交叉狀,雙掌變成拳。拳眼朝里,同時兩腿彎屈下蹲成四平馬步,此刻氣正好吸滿。緊接著,兩腿用力蹬勁,雙日曲肘向兩側后帶,以整個背部向墻壁后撞;同時用鼻迅速朝外噴氣,全身用力、勾頭屈預、收肛提陰。噴氣后,要及時利用撞擊墻壁的反彈力將身體推離墻面,雙手下垂于胯部兩側,身體正直站立,成預備勢,接做第二次。整個動作過程中,必須要注意有念緊緊守住丹田的位,不可分心。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后漸增至能做50次為宜。
七、仙客撣塵
兩腳左右自然開立,稍比肩寬;兩手由體側直臂上托至肩乎,掌心朝上,開始以口吸氣。身體以極為軸,上身由右向左擰轉90度,臉面朝左,鼻尖與左腿外側褲縫對直,此刻氣正好吸滿。緊接著,右手屈臂以掌心一面拍打左腋,左臂保持不變;同時猛然配合以鼻噴氣,全身用力,提肛內收。然后全身放松,以口齒縫向內吸氣,雙手左右平托,以腰為軸向右擰轉180度,同時以鼻噴氣,收肛,左手屈肘拍打右腋,右手保持托物狀不變。呼吸始終意守丹田,接著再吸氣向左轉噴氣拍打左腋下一掌位置,再吸氣向右轉成氣拍打右腋下一掌位置,如此練習五次,從腋下一掌一掌往下拍打5次至軟肋部,左右一樣;再按同樣的吸、囚方法從小腹兩側由下一掌一掌往上拍打5次至乳上,然后再按同樣的吸、噴方法從雙乳中間上邊兩手交替互換由上往下拍打至丹田,左右手共5次。如此是一遍共25次,以后要做兩遍拍打50次為宜。
注:練功一月后,兩手要套上裝有細沙或綠豆砂袋(沙袋長短按自己的手掌大小和力量來決定,沙袋中間橫縫一條小帶以防貸脫手);二月后。袋內換裝半沙半小石子(要圓且沒有鋒利帶棱的小石于);三月后,袋內應全裝小石子或不帶鋒榜的小鐵砂;練至能托石子袋用力擊打身上而不覺痛,則初有火候。
八、蜻蜓點水
兩腿伸直站立,自然靠膝并攏;兩手下垂于體側左、右兩胯處,指尖朝下,手心向里;全身放松,舌尖輕抵上腭,排除一切雜念,然后雙腳腳后踉抬起,以前腳掌著地,雙腿盡量保持直膝,腳掌用力用地使身體向上彈跳,同時吸氣,隨彈跳時向左轉身擰動彈跳三至五下旋轉一田,正好轉回原來的位置,此時氣吸滿;雙腳同時落地,腳尖先著地,同時全身用力猛噴氣。接著做第二次,如此練下去,左右相互交替轉動,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后要左右轉身彈跳各25因為宜。
九、員貓捕鼠
兩腿并攏,兩手左右伸直肘臂,趴在地上,腳尖、手心、臉面朝地;全身放松,舌尖輕抵上腭,排除一切雜念,意守丹田,然后從口齒縫處往里吸氣。吸氣將滿時,雙手和兩臂直肘用力向內攏回收,使腰胸上挺離開地面,全身要直,身體離地切勿大局,約5寸左右。此刻氣已吸滿,然后雙手、雙日向兩側松(滑)開,胸腹部向地上撞壓;同時迅速以鼻向外噴氣,噴氣時全身用力,收肛上提。噴氣后全身自然放松,接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后要做至56次為宜。在整個動作過程中,要始終注意意念集中守在丹田部位。
十、威虎尋食
兩腳左右開立,屈膝下蹲成馬步式;雙手屈臂抱拳收于腰間左、右兩側,拳心朝上,肘尖向后。雙腳大拇趾抬起上翹,其余八趾抓地;吸氣時全身放松,吸氣滿后全身用力以鼻猛噴氣,噴氣的同時雙拳要用勁緊握,八趾用力抓地,提肛,整個動作過程始終意守丹田。如此反復練習,以后能練50次為宜。
十一、兩儀雙峰
兩腿屈膝下坐成雙盤式、單盤式或散盤式均可;雙手屈肘抱于腹前,雙手十指相互交叉插入,手心朝上;全身自然放松,舌尖輕抵上腭,雙目輕閉,排除一切雜念,意守丹田。然后用口吸氣,意守頭頂百會大;吸氣滿后雙手猛扣屈肘上抬于面前,手心相帖,手指相互抓緊手背,大拇指與鼻尖同高,離鼻三寸遠左右,雙臂內夾,同時全身用力以鼻猛然向外噴氣,提肛,意守腹部中央的丹田處。接著噴氣完后,全身及時放松,開始吸氣,意守百會;氣吸滿后快速以鼻噴氣,雙手小臂同時用力向兩側開撐上抬,雙掌下落至胸前乳平處,掌心朝外,拇指一側朝下。然后雙手慢慢向下落至腹前,同時意念將氣往下循行于丹田,全會放松自然。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后動作能做50次為宜。
二、懷中抱月
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略寬,膝部伸直,兩手自然垂臂于身體兩側,手心朝里;全身正直,百會穴與會陰大成一豎直線,呼吸自然,排除一切雜念,舌尖輕抵上腭。兩手隨吸氣交叉至腹前,接著向上直日劃弧,劃至與頭同高時手心翻轉朝前;上勢不停,兩臂向左右分開至肩平處時,手心向下。兩掌由兩側向身前擺臂劃弧屈肘環(huán)抱,雙掌掌心朝內,對準丹田,十指指尖相對,兩臂成抱球狀,手心距丹田約人寸遠左右;同時。兩腿隨雙臂劃弧環(huán)抱之勢緩慢屈膝微蹲成高烏步姿?勢,腳尖朝前。此刻氣已吸滿,停止呼吸(不呼不吸)且全身放松,雙手往里合攏,攏至接近小腹時翻轉手心朝上,十指指尖保持相對狀態(tài)。雙掌動作繼續(xù)曲臂上托至心窩,肘尖朝向左右;兩腿慢慢站直,不呼不吸。然后,翻轉手心朝下,進行吞氣,連口水唾液一塊送下;吞氣時,十趾緊抓地,提肛內收。氣吞下喉嚨后,即刻全身放松展開,呼氣,雙掌隨呼氣緩緩由心窩處下落按至體前,接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后能練50次為宜。
注意事項
練此功必須技練功要求和嚴禁注意事項去練,否則不但達不到目的,還易出偏差。
1、練功以早三點至六點,晚五點至八點為最好,每天早晚各練一次,也可根據(jù)個人的工作時間自己安排。
2、飯后1小時后再練功,練功前要排除大小便,過饑過飽均不可練功。
3、在練功中思想不要緊張,或急于求成情緒,不要垂頭伸頸,使內氣通不過去,容易造成頭暈。
4、練功中不允許練別種氣功。因為每種氣功都有自己的經絡路線,同練幾種功法會使內氣在體內互相干擾易出偏差,但是靜功可以練。
5、練功時一定要心專意靜,不要受外界的干擾影響而散心,切忌心猿意馬,雜念叢生。
6、練功一定要精力充沛旺盛,禁忌色情房事后練功,煉精化氣,挖為氣母,傷精則傷氣。
7、禁忌酒后練功(酒使氣散),此時練功,必然傷身和出偏差。
8、子、午時辰勿練功。午時指中午ll點至1點,子時指晚上ll點至1點。
9、禁止在風雨中和雷鳴電閃時或穿濕衣練功。
10、練功時必須嚴格按照練功功法要求去做,不準隨便增加或減少練功次數(shù),思想要高度集中,內外兼修,將丹田之氣引向雙手沖出時,不要意想從經絡穴位經過,快速自然地用意領氣就行。
ll、練本功結束后,不宜用冷水及冷毛巾擦汗、擦身,必須用于毛巾或熱水擦身,一小時內不許洗冷水澡、游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gong/578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道醫(yī)窺秘—道教醫(yī)學康復術
下一篇: 內養(yǎng)功治療失眠的臨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