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緯書《易傳》數(shù)學
《易緯》是孔子弟子八家之一派所記孔子之學
,其中也有孔子的數(shù)學思想。如《乾坤鑿度.象成數(shù)生》說:“《易》 起無,從無人有,有理若形,形及于變而象,象成而后數(shù)陽變七之九
天數(shù):一
地數(shù):二
卦數(shù):三千八百四
爻數(shù):三百八十四
衍天地合和數(shù):天地合一二得三,合九六
策數(shù):乾策二百一十六(一策三十六,策滿六千九百一十二)
八象大盡數(shù):二百二十八萬二千四百盡九百八十七分
生天數(shù):天本一而立
天地合策數(shù)五十五
。孔子在《乾坤鑿度》中說“運天地之數(shù),萬源由也”,不但陰陽數(shù)出于天道“大衍之數(shù)”
,五行數(shù)也出于此天道“大衍之數(shù)”,總之,孔子認為萬事萬物的根本都在于此“大行之數(shù)”。那么孔子是怎樣運算這些“數(shù)”的呢?是以卦“數(shù)”為基礎整合宇宙萬物秩序的
,即《乾坤鑿度》所說“八卦變策象數(shù),庶物老,天地限以為則”,鄭注:“太易行于乾坤, 乾坤作用于太易,八卦變?nèi)f匯,隨卦爻之用,盡天地之老,代限古極也。《易》理順時變化,不著一方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易緯》卦氣說在《通卦驗》、《乾鑿度》
、 《乾元序 制記》等書中都有具體闡述。如《通卦驗》載孔子說:“凡 《易》八卦之氣,驗應各如其法度,則陰陽和,六律調(diào),風雨時,五谷成熟,人民取昌,此圣帝明王所以致太平法。故設卦觀象,以知有亡。夫八卦繆亂,則綱紀壞敗,日月星辰失其行,陰陽不和,四時異政。八卦之氣不效,則災異氣臻,八卦氣應失常。”觀八卦氣,即“臨觀八極“之意“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四時者
總之,孔子認為數(shù)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而數(shù)學源于天道,故孔子強調(diào)要知“天命”,這個“天命”指天道規(guī)律,不是迷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二、《詩經(jīng)》數(shù)學
《詩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詩歌集,不但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結(jié)晶
,也是當時中國古人科學思想的光輝產(chǎn)物。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審孫關龍先生說,《詩經(jīng)》里的詩句閃爍著數(shù)學的情趣,為今天的人們展現(xiàn)了一個神秘的、被遺忘了2000余年的數(shù)學世界。據(jù)統(tǒng)計,《詩經(jīng)》 中一至九的9個基本數(shù)字在159首詩篇中,出現(xiàn)286次;十、百、千、萬、億、秭的位數(shù)數(shù)字在99首詩篇中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enjichu/402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孔子論物理學
下一篇:
?我國歷代對太極的探討" rel="prev">
什么是太極,山水蒙">
,火命的人缺什么">
?五行起名筆畫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