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記孔子世家》說:“孔子不仕, 退而修《詩》、《粥》、《禮、《樂》 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yè)焉?!庇终f:“古者的》余篇, 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禮義, 上采哭、后傻,中述股、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于衽席,故日關唯之后亂以為《以》始,地鳴》為《小雅》始、 《文王》為《大雅始,《儲廟為公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介》武》《雅》 《師》 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還記載孔子為師已唱歌,歌日:“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yōu)哉游哉,維以卒歲。”
(《史記此節(jié)又見《家調(diào)》) 孔子曾學樂于萇弘?!墩撜Z.述而》說:“子于是日哭,則不歌。”換個說法,是H不哭則唱歌。又說:“子與人歌而善, 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同上)
《論語.陽貨》說:“孺悲欲見孔子, 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可知孔子是天天在唱歌。《論語 .述而》還說:“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崩[《論語.八脩》說:“子語魯 太師樂日:‘樂其可知也。
始作,翕如也;從之,純?nèi)缫?,暾如也,繹如也,以成?!薄墩撜Z子罕》說:“子日: ‘吾自衛(wèi)反魯, 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p>
孔子還會吹奏樂器,會彈瑟琴及擊磬等樂器,《論語.憲問》說“取瑟而歌”“子擊磬于衛(wèi)”, 使記記載孔子向子襄學琴,文化大革命中曾罵孔子是吹鼓手。請看,孔子不但修《樂》, 還能自彈自唱,有非常高的音樂修養(yǎng),是- 一個大音樂家,經(jīng)常唱歌,又是一個大歌唱家。有關孔子在音樂方面的修養(yǎng),可以閱讀《孔子家語.辨樂解》。其中說:
孔子學琴于師襄子。襄子曰:“吾雖以擊磬為官, 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習,可以益矣?!?/p>
孔子日:丘未得其數(shù)也?!虚g。日:“已習其數(shù),可以益矣?!?/p>
孔子日:“丘未得其 志也?!庇虚g。日:“已習其志,可以益矣?!?/p>
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庇虚g。日:“孔子有所謬然思焉,有所革然高望而遠眺?!?/p>
曰:“丘迨得其為人矣,近默而黑,頎然長,曠如望羊,奄有四方,非文王其孰能為此?!?/p>
師襄子避席葉拱而對曰:“君子圣人也, 其傳曰《文王操》?!?/p>
文中記載孔子向師襄子學彈琴,學得何等的認真,不但要把琴彈好,還要掌握好歌曲的節(jié)奏,歌曲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曲作者的體質(zhì)和人品,這就涉及到中醫(yī)的藏象理論了。藏象的“藏”,是指藏于體內(nèi)的各個臟腑;而“象” ,是指表現(xiàn)于外的病理、生理現(xiàn)象。藏象即是指臟腑生理或病理表現(xiàn)于外的征象。藏象學說即是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臟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說。
聲音是比音樂更廣的概念,比如《四庫全書.相書篇》就專門有相聲一章。相聲,也可以說是聲相,或聲象,概為音象,樂象。到了中醫(yī)成為藏象。在中醫(yī)的引申,無非望聞切而得本。音樂作為物理現(xiàn)象,卻有具體音樂形象,或說內(nèi)涵。脈象作為物理!現(xiàn)象,也有具體的病理現(xiàn)象,或說病根。藏變象變,象變藏變。
作為音樂同理。所以中醫(yī)講藏象,音樂同樣要講求藏象。所以音樂藏象其有小大乎,而其根詩歌也。演奏技藝其末其載之舟。而協(xié)同無暇鮮矣。若非造化天成,其至者寥寥也。古云師今不若古,師古不若自然,而日月推移,天地轉(zhuǎn)運豈人力藝技所可摹擬所可盡其象盡其道體之意哉?! (網(wǎng) 上佚名作者)
《素問●五藏生成論》說:“夫脈之小、大、滑、 澀、浮、沉,可以指別;五藏之象,可以類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色脈,可以完全?!毕嘁?,張景岳注:
“相是形相,如陰陽二十五人形。音是五音,如肝音角、心音徵、脾音宮、肺音商、腎音羽?!薄鹅`樞.陰陽二十五人》 詳細討論了陰陽二十五人之形相與二十五音的相應關系,由此可知,《孔子家語.辨樂解》記載孔子從樂曲能辨出作者的體形和品德并非虛語。畢達哥拉斯就做不到這一點。另外,《靈樞.五音五味》 還講了按二十五音調(diào)理陰陽二十五人的經(jīng)絡、飲食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深人探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enjichu/405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人用聲音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jù)
下一篇: 孔子不僅是一個易學大家,也通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