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們說過,孔子是殷人的后代,屬東夷族,東夷族的祖先是少魄,又稱少昊?!邦?、 皓、昊、腺同”,又與皋、高通。
《說文段注》:“皓旰謂潔白光明之兒 (貌), ...古者大魄、少嗥蓋皆以德之明稱?!毙煨裆舱J為:“皋、 昊本義為白?!室笕松邪住B勔欢嗾f鳥神帝俊是“殷人東夷之天帝”。根據(jù)《世本》記載:“三皇世系: 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nóng)氏,黃帝有熊氏。五帝世系:帝少昊金天氏,帝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笨装矅渡袝颉?和皇甫謐《帝王世紀》均采用《世本》 的觀點。說明“五帝”都是黃帝的子孫,依次是少昊、顓頊、嚳、堯、舜?!妒酚浾x》記載:“黃帝有熊國君,乃少典國君次子,號有熊氏,又日縉云氏,又曰帝鴻氏,亦日帝軒氏,母曰附寶。”《國語.晉語四》 記載:“昔少典娶于有嬌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薄妒酚?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集解》: “有 熊國君,少典之子也。”這樣就將孔子的祖先追到了少典氏。何光岳說:“ 《伏羲廟殘碑》:‘東遷少典君于顓頊,以奉伏羲之祀?!俚浞铎敕?,知為伏羲裔。
神農(nóng)出于少典,知神農(nóng)與伏羲同族。”由此可知,孔子的祖先追到了人類始祖伏羲。伏羲氏是太陽神,以太陽鳥為圖騰,又創(chuàng)作了八卦,因此孔子作《易傳》是繼承了他的祖業(yè)。
《史記殷本紀》說:“殷契, 母日簡狄,...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 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庥谏蹋n姓子氏。契興于唐虞、大禹之際,功業(yè)著于百姓,百姓以平?!闭f明契是帝嚳的后代,舜的大臣,姓子氏。《史記. 五帝本紀》說:“契為商, 姓子氏。
《索隱》:“而契姓子氏者, 亦以其母吞配子而生?!卑喙獭栋谆⑼?姓名》引之日:“殷姓子氏, 以玄鳥子生也?!薄墩摵?●奇怪》說:“契母 吞燕卵而生契,故殷姓日子?!薄抖Y緯》 則合二說日:“祖以玄鳥生子,故賜姓子氏也?!鄙碳唇裆糖?。
所以孔子的族系是:
伏羲-→黃帝→帝嚳→契→湯→微子→孔防叔→叔梁紇→孔子
其國籍是:
夏→商→毫→殷→宋→魯
孔子是殷人的后代,《侍經(jīng). 玄鳥》記載殷人的始祖就是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史記.殷本紀》也說:
“殷契,母日簡狄,有娥氏之女,為帝嚳次妃。因孕生契。”這說明殷商的始祖契,是玄鳥的子孫。玄鳥即是太陽鳥,從而形成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殷商太陽鳥族。殷人的高祖有叫王亥者,《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有人日王亥, 兩手操蛇?!边@也說明殷商早期施行過太陽歷歷法。
不但東夷人是太陽鳥的子孫,南方吳越人也是太陽鳥的子孫。仙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 說:“羽民國 在其東南,其為人長頭,身生羽。”郭璞注:“能飛不能遠, 卵生,畫似仙人?!薄渡癞惤?jīng).南荒經(jīng)》說:“南方有人, 人面鳥喙而有翼,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魚,有翼不足以飛。”
從太陽鳥的形狀來看,一是鷙鳥與太陽合體,一是雞與太陽合體。這種鳥文化現(xiàn)象在《倜易》中也有記載,如《易經(jīng)》中有明夷、飛鳥、鶴、鴻、隼的記載。春秋緯說題辭》 說:“雞為積陽,南方之象。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雞鳴,以類感也?!庇终f:“鶴知夜半?!?《說卦傳》說巽為雞,離為雉(野雞)。解卦(三)上六記載:“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 獲之,無不利?!泵饕?雪)是六十四卦中的一個卦名。李鏡池注說,明夷即鳴鶇鳥,也就是南方的水鳥鵜鶘。高亨注說,是鳴雉,即一種野雞。李炳海先生則概稱之為“鳥名”。 明夷卦描述了這種!鳥被打獵者射傷的情況。漸卦則描述了大雁(鴻)飛臨水邊選擇棲息地時的境遇情況。中孚卦九二爻辭記有鳴鶴的情況。還有小過卦(室)說的“飛鳥”。不難看出,這些卦象都與巽、離為雞有關,因為雞屬鳥類,是太陽鳥。解卦中有震卦和互離卦,明夷卦中有離卦,漸卦中有巽卦和互離卦,中孚卦中有巽卦和互震卦,小過卦中有震卦和互巽卦。震為雷, 而雷與雞又有密切關系。
《廈小正》 春正月:“雉震響?!?傳日:“正月必雷,雷不必聞,唯雉為必聞之。何以謂之?雷則雉震鳴,相識以雷?!?見王籬 《廈小正義》)《說文》: “雛, 雄雌鳴也。.雷始動,雉鳴而雛其頸?!倍斡癫米?“正月雷震雉雛。雛也者, 鳴鼓其翼也。正月必雷,雷不必聞,唯雉必聞之。何以謂之雷震?則雉雒相識以雷。....雞鳴必鼓其翼,雛其頸皆狀其鳴也。洪范《五行傳》日:‘ 正月雷微動而雉雛,雷通氣也?!兑?通卦驗》:雉鴝、雞乳在立春節(jié)。....季冬雉雛,皆謂雷鳴地中時也?!迸f稱陰歷正月初一為雞生日。《荊楚歲時記》 轉(zhuǎn)引董勛《問禮俗》說:“正月一日為雞?!?這一日即為“雷微動”“雷通:氣”之日。離卦為日為雞,體現(xiàn)了太陽鳥的意蘊?!吨芤住?作于殷周之際,正是崇拜太陽鳥的時代。
巽為風,而甲骨卜辭中有風即是鳳鳥的記載,而鳳鳥又被說成是帝的使者。其間的關系是:
太陽、太陽神=陽鳥、玄鳥、鳳凰的主宰=風的主宰
《山海經(jīng)》還記載帝俊的另一個妻子“常羲生月十二”,則是將十月歷改為十二月歷了。
孔子對其以前太魄、少典、黃帝、神農(nóng)、少魄、顓頊、堯、舜、夏、商、周等時代的歷法都進行過認真深人地研究,為的是為其后的君王制定出一套治理國家的歷政大法??鬃舆@種“治歷明時”用政的思想在《易傳》中得到了充分發(fā)揮,把鳥紀太陽歷改造為八卦太陽歷。
葉舒憲先生說,古人“把太陽(神)視為火神或火的來源是一個十分普遍的象征類比”,中國神話中的火神祝融就是太陽神炎帝的重孫。岫此便引出了火神主司火歷的說法。有學者認為,火歷比太陽歷早,是中國最早的歷法。我們認為這種說法欠妥,《系辭傳》說天上最大最明亮的天象是日月而不是滿天的星星,:古人觀天象首先看到的是8月,最早建立起來的應該是太陽歷。古人在觀察日月運動變化時逐漸才發(fā)現(xiàn)了偕日出的大火星及朱雀鳥星,然后才建立了火歷。
為了反映古人創(chuàng)建太陽歷的艱辛,古人創(chuàng)作了“夸父逐日”和“羿射日”的神話故事。
《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記載:
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日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于此。
《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記載: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葉舒憲先生認為,“夸父逐 日”是講太陽循環(huán)運動的故事。
尹榮方先生認為,“ 夸父逐日”神話的底蘊是原始先民立表測日影、掌握季節(jié)、制定歷法。
關于“羿射日”,《灘南子●本經(jīng)訓》 是這樣記載的:
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乃使......上射十......
《山海經(jīng)》和《天問》對此也有記載。何新先生認為,羿射十日神話的真相是一次古代歷法改革。葉舒憲、江林昌二先生認為,羿射十日神話的真相是講太陽的循環(huán)運動??傊?,這些認識都與天文歷法有關,講的是天道運動規(guī)律。僅書藝文志 說:
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兇之象,圣王所以參政也。
孔子在《系辭傳》中說:“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變化見矣",“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逼淠康氖恰疤齑瓜螅币娂獌?,圣人象之”。充分體現(xiàn)了“歷政”之說。
《左傳.哀公十二年》還記載了孔子校正歷法的史實:
冬十二月,季孫問諸仲尼,仲尼曰:“丘聞之, 火伏而后蟄者畢,今火猶西流,司歷過也?!?/p>
這是周歷十二月,相當于夏歷的十月。說是在魯哀公十二年冬天發(fā)生了蝗災,季孫就請教于孔子,問蝗災為什么發(fā)生在冬天?孔子回答說:“十月 當火星伏而轉(zhuǎn)寒,蟄蟲伏而不出?,F(xiàn)在火歷失調(diào)不正,不能正確反應天時了。”說明孔子很精通歷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enjichu/406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孔子早年是太廟祭祀官
下一篇: 陰陽五行八卦都與十月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