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奇門術(shù)數(shù) >> 奇門基礎(chǔ)

      漢代對“河圖”“洛書”的認識

      國學小客堂 2023-06-19 19:35:29

      漢代學者對“河圖”“洛書”的認識,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繼承了自《尚書》《論語》《墨子》《管子》以來的帝王

      、圣人受命說
      ,視“河圖”“洛書”為帝王
      、圣人秉承天命的祥瑞
      。徐興無先生指出:接受《河圖》
      、《洛書》的圣王除了黃帝時的倉頡和堯時的皋陶之外
      ,都是統(tǒng)有天下的圣人或帝王
      。可以說
      ,《緯書》中絕大部分關(guān)于“河圖”“洛 書”的內(nèi)容
      ,是關(guān)于五帝、三代等帝王應(yīng)天命得“河圖”“洛書”中所呈現(xiàn)的祥瑞的

      二是“河圖”“洛書”的傳授方式和內(nèi)容說法不一

      。如《河圖●挺佐輔》:

      黃帝告天老日:“余昔夢兩龍以白圖授予?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碧炖显?“河有河圖
      ,洛有龜書,天其授帝圖乎?”帝乃齋往河洛
      ,有大魚溯流而泛白圖
      ,帝跪受.....

      天授元始建帝號,黃龍負圖

      ,鱗甲成字
      ,從河中出,付黃帝
      。令侍臣寫
      ,以示天下。

      如《龍魚河圖》:

      帝伐蚩尤

      ,乃睡夢西王母遣道人
      ,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日:“太乙在前
      ,天乙備后
      ,河出符信,戰(zhàn)則鬼矣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秉S帝寤,思其符,不能悉啻
      ,以告風后
      、力牧。日:“此兵應(yīng)也
      ,戰(zhàn)必自勝
      。”力牧與黃帝俱到盛水之側(cè)
      ,立壇
      ,祭以太牢。有玄龜銜符出水中
      ,置壇而去
      。黃帝再拜稽首,受符視之
      ,乃夢所得符也

      如《尚書中候》:

      帝堯即政,榮光出河

      ,休氣四塞
      。龍馬銜甲,赤文綠色
      。甲似龜背
      ,五色,有列星之分
      ,斗政之度
      ,帝王錄紀,興亡之數(shù)
      。①

      如《洛書.靈準聽》:

      湯臂有四肘

      ,在亳能修其德,東至于洛
      ,觀帝堯之壇
      ,沉璧退立。黃魚雙躍
      ,黑烏隨于止于壇
      ,化為黑玉
      ,又有黑龜,并赤文成字
      ,言:“夏桀無道
      ,湯當代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這說明《緯書》的創(chuàng)制者當是一個龐大的群體

      , 其創(chuàng)制《緯書》的目的也不盡相同。

      三是受《系辭》的影響

      ,認為伏羲受河圖的影響畫八卦
      。如《龍魚河圖》:伏羲氏王天下,有神龍負圖出于黃河
      。法而效之
      ,始畫八卦,推陰陽之道
      ,知吉兇所在
      ,謂之河圖。

      通過以上的分析

      ,似乎很難證明漢人知五十五數(shù)之河圖
      、四十五數(shù)之洛書。但筆者以為
      ,這是由三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河圖”“洛書”從它產(chǎn)生的意義上看,本身就是一種符命說, 正好迎合了兩漢之際改朝換代的政治需求
      ,故造作新的符命是其重點內(nèi)容
      ,而不會關(guān)心“河圖”“洛書”的原始內(nèi)容;二是“河圖”“洛書”中的兩種數(shù)字的圖式皆已固定化,對于《緯書》制作者來說
      ,這種固定化的數(shù)字并不一定適應(yīng)新的符命;三是易學本身就是專門之學
      ,《系辭》本身對“河圖”“洛書”之數(shù)也說得比較含蓄,易學之外的人士很難獲知“河圖”“洛 書”的秘密

      但仍有文獻可以證明漢人其實對“河圖”“ 洛書”之圖式是知道的

      《易緯●河圖數(shù)》:

      一與六共宗,二與七同道

      ,三與八為明
      ,四與九為期,五與十同宗
      。東方
      、南方生長之地,故其為少陽,八為少陰
      。西方
      、北方成熟之方,故九為老陽
      ,六為老陰

      其中“一與六共宗

      ,二與七同道
      ,三與八為明,四與九為期
      ,五與十同宗”一句
      ,又見于揚雄《太玄圖》,文字大同小異
      ,但論述的圖式有差異
      ,難以辨別孰先孰后,當皆是兩漢之際的產(chǎn)物
      。此處《易緯●河圖數(shù)》所說的圖式
      ,正是《管子●幼官圖》的圖式,也即是河圖的圖式

      此外

      ,《易緯●河圖數(shù)》:

      龜取生數(shù),一三五七九

      。筮取成數(shù)
      ,二四六八十。

      說的仍是“河圖”之數(shù)

      。推原漢代假托“河圖”“洛書” 之名進行符命的造作
      ,則關(guān)于“河圖”“洛書”之數(shù),必當有人研究
      。但兩漢時期的《緯書》在后來流傳的過程中大都散佚了
      ,否則關(guān)于“河圖”“洛書”之數(shù)的記載,應(yīng)該能見到更多

      再說洛書

      。《易緯.乾鑿度卷上》:

      陽動而進

      ,陰動而退
      ,故陽以七,陰以八為彖
      ,易一陰一陽
      ,合而為十五,之謂道
      。陽變七之九
      ,陰變八之六
      ,亦合于十五,則彖變之數(shù)若之一也
      。五音六律七變
      ,由此作焉。故大衍之數(shù)五十
      ,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易緯●乾鑿度卷下》:

      陽動而進,陰動而退

      ,故陽以七
      ,陰以八為彖,易一陰一陽
      ,合而為十五
      ,之謂道。陽變七之九
      ,陰變八之六
      ,亦合于十五,則彖變之數(shù)若一
      。(陽動而進
      ,變七之九,象其氣之息也
      。陰動而退
      ,變八之六,象其氣之消也
      。故太一取其數(shù)
      ,以行九官,四正四維,皆合于十五
      。五音六律七宿
      ,由此作焉。...大行之數(shù)必五十
      ,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這兩處文字,所講的內(nèi)容是一件事

      ,就是太一-行九宮圖
      , 是五音六律七宿_大衍之數(shù)的根源, 其論證方式正是四正四維三個數(shù)之和都是十五
      ,與四象之數(shù)之變相合
      ,與大衍之數(shù)五十相諧。就漢代接受“河圖”“洛書”為易卦之源的思想來看,能夠作為大衍之數(shù)之源的
      ,當然只有洛書了
      。此外還有《春秋.考異郵》:

      陽立于五,極于九

      ,五九四十五日
      ,且變以陰合陽。故八卦主八風
      ,距同各四十五日
      。艮為條風,震為明庶風
      ,巽為清明風
      ,離為景風,坤為涼風
      ,兌為閶闔風,乾為不周風
      ,坎為廣莫風
      。其構(gòu)建的九宮八風八卦的圖式,即是《靈樞經(jīng).九宮八風》中的圖式在漢代的流傳
      ,也是本源于洛書

      可見,盡管兩漢時期“河圖”“洛書”說主要為造作符命

      、改朝換代服務(wù)
      ,但已經(jīng)有以五十五數(shù)為河圖、以四十五數(shù)為洛書的說法;就易學本身來看
      ,學者仍執(zhí)著于“河圖”“洛書”之數(shù)對大衍之數(shù)的證明
      。乃至揚雄在模擬《周易》作《太玄》時,從彌合“河圖”“洛書”之數(shù)的角度
      ,提出了數(shù)字為五十的宇宙新圖式
      ,以之與《易經(jīng)》大衍之數(shù)相統(tǒng)一,并作為《太玄》產(chǎn)生的根源?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短?shù)》:

      三八為木

      ,為東方,為春...四仇為驗
      ,為西方
      ,為.....七為火,為南方
      ,為...一六為水
      ,為北方,為...五五為土,為中央,為四維

      對于中央土行之數(shù)

      ,從《管子●幼官圖》以來一直以“五”“十與之相配,揚雄卻以“五”“五” 之數(shù)配之
      ,這或與其以一至九構(gòu)建《太玄》八十一首的體系有關(guān)
      ,但其根本的目的,則是為了解決西漢易學一直未論證完美的大衍之數(shù)五十的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enjichu/407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火命人特性與歸類
      ,不同季節(jié)的火命運命理特征
      火命人特性與歸類
      ,不同季節(jié)的火命運命理特征火命人、火型人體質(zhì)應(yīng)如何養(yǎng)生?火命人
      、火型人體質(zhì)之人在八卦中屬離卦
      ,《易經(jīng)》中說:離為火,為日
      ,火型人大多陽氣偏盛
      ,易患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
      、動脈硬化等
      如何劃分一年中的五行
      ?五行起名筆畫規(guī)則
      如何劃分一年中的五行天地萬物總有自己的一套規(guī)律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以人們最為熟悉的四季為例。四季循環(huán)變換
      ,往復(fù)不爽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學說的關(guān)系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學關(guān)的關(guān)系《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陽偏陰之謂疾
      。原文云:“夫萬物負陰而抱陽
      ,沖氣以和?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焙沃^“沖氣”呢
      太極圖——天下第一圖
      當今流行的赫赫有名的太極圖(見圖1)
      。這個太極圖的圖象
      ,是在圓圈內(nèi)畫著兩條陰陽魚,一邊從大到小
      ,另一邊從小到大
      ,頭尾交接形成妙合而凝的狀態(tài)。太極圖的創(chuàng)作
      ,通天人之極
      先天八卦歷詳談
      要想了解先天八卦歷
      ,必須先明白先天八卦圖的來歷?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断缔o傳》 中說:“《易》 有太極
      ,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