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對“太極圖”的破譯,是用現(xiàn)代科學來解釋“太極圖”,把“太極圖”說成是對某種現(xiàn)代科學思想與原理的描述,對“太極圖”的破譯也就歸結為尋找它同某種現(xiàn)代科學原理之間的符合。這種破譯可以不顧及古人(如發(fā)明“太極圖”的人)是否有那么同的現(xiàn)代科學水平和知識,而盡可以從“太極圖”、上發(fā)現(xiàn)與與解讀出最先進的現(xiàn)代科學思想來,把自己的現(xiàn)代科學知識加給“太極圖”,以我注圖。這樣,“太極圖”被現(xiàn)代科學化了,這些詮釋者把對“太極圖”的破譯變成了一種現(xiàn)代科學的詮釋學。而這神現(xiàn)代詮釋又往往是借用古老的易學為中介來完成的,現(xiàn)伐科學詮釋又變成了七種“易學解釋”,現(xiàn)代科學也被易學化了。例如,有一篇題為“現(xiàn)代物理學一些問題的易學解釋”的文章,就用“易學解釋”的詮釋方法,把《周易》中的“乾卦”與“坤卦”詮釋和破譯次現(xiàn)代物理學說的“波”與,“粒子”:
乾,元亨利貞。波頻從小到大的過程。元是初始,亨,發(fā)展,利,鼎盛,貞,性質發(fā)生改變。元亨利,說的都是波的頻率增加的過程。而貞是說當頻率到足夠大的時候,波會有粒子性質出現(xiàn)。在量子力學中,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tài)是用波函數來表征的。
初九,潛龍勿用,波的能量不高,勿用不是指不能用,而是描述一種低能量的狀態(tài)。按公式E=hv,波的能量和頻率成正比。頻率低才叫“潛龍”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頻率高一些的電磁波,
能量高了?!袄姶笕恕笔敲黠@的意思,容易體現(xiàn)出一些性質來,比如微波和遠紅外線的熱幅射性質。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悔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這兩爻說的都是波的頻率的增加。無咎,大概指的是沒有什么實質性的變化。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像X射線,R射線,雖然是電破波,但能量很高,穿透力極所謂“無往而不利?!?/p>
上九,尤龍有悔,頻率越來越高,則粒子性越來越強。因此叫做“有悔”,性質在連續(xù)過程中發(fā)生相反的轉變?!?/p>
迄今為止那些凡宣布自己用現(xiàn)代科學破譯了“亙始一圖”的,都可以說是這樣的對“太極圖”的現(xiàn)代科學詮釋,而不是揭示“太極圖”原始起源的真相。1987年國內幾十家報刊報道了王錫玉先生“終于靈悟和破譯‘伏羲太極八卦圖,的全部奧秘”。王先生轟動一時的對“太極圖”的現(xiàn)代數理破譯如下:
“大極困”甶兩部分構成:中心部分陰陽相交,歸于太極,是捎示宇宙場的物理成因;外圍部分奇偶數(素)相交,歸于太極,是揭示宇宙數的數理成因?!疤珮O困”的全部內蘊就在于宇宙場與宇宙數的統(tǒng)一。
無疑,這種對“太極圖”進行的現(xiàn)代科學解讀,主要是從“太極圖〃中發(fā)現(xiàn)一種新的自然科學理論,而不是從“太極圖”中揭示古人原有的科學哲學思想,與其說是破譯,毋寧說是途釋,與其說是揭示“太極圖”原始起'源真相,毋寧說是借“太極圖”建立自己的新科學理論。借助于對“太極圖”的解讀,豐先生創(chuàng)立了“宇宙統(tǒng)一場數(素)生成與轉換理論”,創(chuàng)立了“宇宙大統(tǒng)一理論”,用以修正和完善了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在核物理、天體物運等眾多領域提出了一系列嶄新的理論學說,對海洋潮汐學說、太陽能源學說、中子星成因理論、彗星學說直至萬有引力理論提出了有力挑戰(zhàn)。由此,王錫玉先生認為許多現(xiàn)代尖端的科技成果今不與狀羲文化有密切關系?!比欢宋幕敝辉谒麄兊脑忈屢曇爸写嬖?,在王錫玉先生對“太極圖”的破解中,包含了他自己的科學發(fā)現(xiàn)和用自己的科學理論對“太極圖”的“改塑”例如,他的“六十四卦方位圖”的卦位結構,就同古代的“伏釋六十四卦方位圖”大異,李仕澂先生指出:“王錫玉(玄子),先生的‘六十四卦方位圖(伏羲),的卦位結構,不論你如何正看反讀也悟不出它跟‘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有任何共同之處,它只能是王錫玉先生自創(chuàng)的‘玄子六十四卦圓圖,,咎其錯誤原因是,王先生的讀卦方法違反了古訓,把朱熹總結前人讀卦經驗而作的‘八卦取象歌,顛倒了,他把‘兌上缺、巽下斷,籐仰盂、艮復碗'讀成了‘兌下斷、巽上缺,震復碗、艮仰盂’,完全混淆了視聽!”問題并不在于“混淆視聽”,而在于這種詮釋與解讀包含有“自創(chuàng)”和“改塑”,成為對“太極圖”的現(xiàn)代科學洽釋式的破譯的方法論通病。
既然把對“太極囹”的破譯變?yōu)橐环N現(xiàn)代科學的詮釋,我們在幾乎所有那些用現(xiàn)代科學對“太極圖”進行的破譯中都可以看到這種“自創(chuàng)”與“改塑'如有一種用現(xiàn)代正物質反物質說物理思想對“太極圖”原始起源的破譯。
在對“太極圖”的現(xiàn)代科學詮釋上,比較多的破譯是集中在探討標準太極圖形的畫法上,提出了各種精密的現(xiàn)代數學的作圖法9他們認為“太極圖”作為一種數學模型,是一種精確的、定形的、定量的描述,因此他們用一種數學方程與公式來計算“太極圖”的陰陽曲線、陰陽魚眼的位置及其大小等,以還太極圖形的本來面目。著名的有姬競竣、談祥伯的“洛書太極圖”作圖法,韓永賢的“經解太極圖”作圖法,徐子評的“立夏運動曲線圖”作圖法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李士澂先生提出的數學作圖法。他認為太極曲線是卦位幅長的運動軌跡,取0為卦位幅長P與子午線之間的夾角(幅角),則陰陽魚均適的卦位幅長P(即P點運動軌跡)為:
這種精確的作圖法被認為揭示了“太極圖”的數學原理。但是事實表明,古人用“太極圖”來描述陰陽對立消長進退的思想,從來沒有把“太極圖”看成是一種標準定形的、定量的描述,從“太極圖”出現(xiàn)以后千百年來人們所作的“太極圖”形態(tài)各異、無一固定模式,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在“太極圖”的作法上,古人并沒有那種精密定量的現(xiàn)代數學計算觀念,張行成留下的最早的一張“太極圖”證實了了一點,李士澂先生自己收集到的各種太極圖形也生動地證實了這一點(圖22)。楊力先生的《周易與中醫(yī)學》中收集了三十來幅形態(tài)各異的“陰陽魚太極圖”,李士澂先生說“使人無法判斷何者是真正的‘太極圖’?!笔聦嵣蠌膩砭筒淮嬖谝环N用現(xiàn)代數學公式計算出來的統(tǒng)一的“標準太極圖”或“真正的太極圖”。既然古人是用“太極圖”對陰陽對立互補思想作動態(tài)的、概率的描述,這就決定它不可能只有一種作圖法和一種標準的圖形。古人作太極圖形的方法有多種(詳下),但也沒有譯種或代數學方程的作圖法,因此,這種破譯仍然沒有揭示出“太極圖”原始起源的真相。
科學需要重新發(fā)現(xiàn),科學需要重新認識。在人類科學發(fā)展史上,常常是一種科學發(fā)現(xiàn)、科學思想、科學認識的真理價值,在一個長時期內沒有為人所認識,而是被后來的人從中發(fā)現(xiàn)和重新認識到的。因此,對一種科學發(fā)現(xiàn)或科學之謎的破譯包含了三個層次一是對它的原始起源與原來思想的掲示(古人原來已認識到的二是對它的潛在或內在真理價值的發(fā)現(xiàn)(古人并未認識到的三是新的科學_釋。在對太極圖”之謎的破譯上,離開了對它原始起源與原來思想的揭示的現(xiàn)代科學詮釋,還不能說是一種真正的破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enjichu/407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易學解釋:太極八卦圖起源于易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