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中與《易經(jīng)》有關的學科
占卜——《易經(jīng)》獨成中國占卜傳統(tǒng)的一個流脈
“占”意為觀察,“卜”是以火灼龜殼,認為就其出現(xiàn)的裂紋形狀,可以預測吉兇福禍。原始民族對于事物的發(fā)展缺乏足夠的認識,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來指示行動。但自然征兆并不常見,必須以人為的方式加以考驗,占卜的方法便隨之應運而生。
占卜是由外界事物的動向和變化向非人的靈體探詢想要知道的事物,它和預言不同的地方在于,通常會出現(xiàn)模棱兩可的答案,讓占者去找出一種合理的解釋,于是,解卦成了占卜師層次最大的區(qū)分。
常見的占卜方式有詢問性占卜(如中國民間的求簽)、雞卜、鳥卜、鳥占、水占、星占、紙牌占卜等。
一般認為中國占卜術有兩個流脈:一是以八卦為基本符號的“易經(jīng)”,起源于上古時代的龜甲獸骨占卜;另一個是以天干地支為基本符號的“術數(shù)”,起源于中國古代天文學。
《易經(jīng)?系辭》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p>
通常意義上提到《易經(jīng)》,民間一般認為它首先是一本算命的書,傳說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李斯把《周易》列為占卜書,從而使得此書保存下來。而且,現(xiàn)在各種以《周易》之名算卦的民間占卜師、網(wǎng)站比比皆是,足見其在占卜方面影響之深。
《易經(jīng)》六十四卦本為占卜之術,各種卦辭的解釋不斷得到豐富,能夠穿越時間的長河,綿延幾千年,甚至更久,不失為一種神奇的智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enjichu/410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十二消息卦、文王十二月卦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