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典籍的使用方法
《易經(jīng)》典籍的使用方法,在以前只有兩種:第一、是當為一種經(jīng)義,把里面記載的現(xiàn)實理想化了演成了玄妙的抽象觀念,以為行為的準則。第二、是用作卜筮之用。古代人只有這種使用的方法,而《周易》真正的使用價值遂顯不出來。到現(xiàn)在,那些固有使用的方法,已給近世社會科學發(fā)展擊得體無完膚了,由社會科學帶來的新的使用方法,比以前正如天壤之殊了。所以此后的《周易》便負了社會史研究上一個重要任務。
《周易》里面“卦”的形式,由“八卦”演成了“六十四卦”,有人說:“八卦”是始于伏羲時代,《尸子》卷下:“伏羲氏始畫八卦?!庇窒鄠髦^根據(jù)《河圖》、《洛書》而畫的,如“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而畫八卦?!敝痢傲呢浴?,是由八卦演化而來,把每一卦乂化成了八個,于是八八成了“六十四卦”?!傲呢浴笔悄膫€時代演化出來的呢?有人說又是伏羲,據(jù)《淮南子》:“伏羲為之六十四變?!焙鬂h鄭玄以為是神農;司馬遷以為是文王,這樣各說紛紜,已充分表現(xiàn)“八卦”與“六十四卦”之來歷不明了?!鞍素浴迸c“六十四卦”是誰作的,還是不要緊,我們所要研究的是里面的《卦辭》與《爻辭》。卦有六十四,故《卦辭》有六十四項,一卦有六爻,每爻有爻辭,共有爻辭三百八十四項。馬融等以為《卦辭》是文王所作;《爻辭》是周公所作。在上文,我們已說過了,《卦辭》、《爻辭》所記載事實,大多是周代封建組織未成立以前的現(xiàn)象,故它的產(chǎn)生,決不會在文王以后。
現(xiàn)在說到《易傳》,《易傳》有七種,一是《彖辭》;二是《象辭》;三是《系詞》;四是《文言》;五是《說卦》;六是《卦序》;七是《雜卦》,《彖辭》是解釋《卦辭》的,《象辭》是解釋《卦辭》與《爻辭》?!跺柁o》與《象辭》相信必是成于周代,如果說是周公所作,也有可能。此外,《系辭》及其他如《文言》……等,是孔子或為春秋戰(zhàn)國時的人所作,從里面的記載,我們就可以看出。
實在,《周易》之所以成為經(jīng),完全是靠《易傳》的介紹力而已。《卦辭》與《爻辭》的記載,只是些零星的社會現(xiàn)象,而《彖辭》、《象辭》、《系辭》……等,便把他演成“出天入地”的玄妙觀念,譬如:
《易經(jīng)》典籍的使用方法,乾元亨利貞。
“乾”是卦名,“元”是表示開始的意義。閔為“乾”卦是六十四卦之開始?!袄憽保?,是說“固守”,這卦辭的解義是:“乾卦的開始是利于固守的”。大概當時各部族為了土地牲畜常有搶奪擄掠之事發(fā)生,故反映于思想上,乾之開始即注重保守土地牲畜,為第一要義。進一步便勉不要妄自侵害別個氏族,故隨著的《爻辭》“初九”,即說:“潛龍勿用”,大概是說,如龍一般潛伏固守便了,不要妄自發(fā)動。再進一步有“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等,是將上面的意義反轉來說的。但《彖辭》是怎么說呢?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這樣把“乾元”解釋為萬物的開始,說到了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萬物的終始,說到了乘龍御天,再歸結到社會現(xiàn)象的萬國咸寧?!断筠o》又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蜍S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糊堄谢冢豢删靡?。……
這樣把“潛龍勿用”,解釋為“陽在下”,見了龍在田上,又解釋為“德施普也”,或躍在淵,解為進而無咎。如此之類,《易傳》完全把《卦辭》與《爻辭》演成種種妙論,說得天花亂墜了。
我們現(xiàn)在研究殷代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必要舍棄了《易傳》,而單看《卦辭》與《爻辭》,才能切實地領略到當時社會的現(xiàn)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enjichu/410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