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現(xiàn)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食豐富也導致胃炎胃下垂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那么胃炎胃下垂如何飲食調(diào)理呢?接下來了解一下相關知識吧。
1、少食
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弱,每餐切忌過飽,可少食多餐,每日4~6餐為宜,主餐主食不宜多,輔以蔬菜,加餐可加牛奶、米粥、餅干、豆?jié){等。俗話說“飯吃八成飽,到老胃口好”。
2、多食蓮子山藥粥
材料:豬肚1只,蓮子、山藥各50克,糯米100克。做法:將豬肚去除脂膜,洗凈切碎,蓮子、山藥搗碎,和糯米同放鍋內(nèi),加水文火煮粥,早晚2次食完,隔日1劑。
3、要細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蠕動緩慢,如果狼吞虎咽,食物就會填在胃中,所以用餐速度要相對緩慢些。另外,口腔對食物的咀嚼過程還會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動,增加胃壁張力。
4、食物要細軟
若食物干硬或質(zhì)地偏硬,如牛排、炸丸子、花生、蠶互等,進入胃內(nèi)不易消化,還可能損傷胃黏膜而促進胃炎發(fā)生率增高。因此,胃下垂患者在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清淡、易消化。主食應以軟飯為佳,如面條要煮透煮軟,少吃又厚又硬的夾生面條,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應注意的是,肉不可過熟,因為魚肉在半生不熟時最嫩和易消化,對胃的負擔最小。
5、減少剌激
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姜、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燒心癥狀加重,影響病情改善,故而這些食物應盡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同時少量飲些果酒和淡茶是有益的,有利于減緩胃下垂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目前,對胃下垂患者的治療尚無特異方法。西醫(yī)除對癥處理和必要時用手術(shù)治療外,并無針對胃下垂治療的特效藥,以補中理氣藥物為主,配合辨證加減用藥,雖有一定療效但不十分可靠。但無論西醫(yī)還是中醫(yī)。真正看重的卻都是飲食上的調(diào)理。強調(diào)飲食調(diào)理效果看起來不像藥物、手術(shù)那樣直接,但卻對改善或消除癥狀,預防并發(fā)癥是十分有益的,經(jīng)濟、實惠,且療效可靠、安全,故絕對不能輕視。
下面介紹幾個方面的飲食調(diào)理方法,這些對胃下垂患者來說,應當必須遵循且長期堅持才能有效。
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過多的食物入胃,必然會滯留于胃面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飲食調(diào)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數(shù)可以增加,每日4—6餐為合適。進餐的類別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經(jīng)濟條件較好者可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吃幾塊餅干作為正餐的補充。
細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張力減低,蠕動緩慢,如果狼吞虎咽那吃下去的食物就會填在胃中。另外,口腔對食物的咀嚼過程還會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動,增強胃壁張力。所以,用餐速度要相對緩慢些,細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緩解腹脹不適。
食物細軟 若食物干硬或質(zhì)地偏硬,如牛排、炸丸子、花生、蠶豆等,進入胃內(nèi)不易消化,還可能損傷胃粘膜而促進胃炎發(fā)生率增高。因此,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清淡、易消化。主食應以軟飯為佳,如面條要煮透煮軟,少吃又厚又硬的夾生面條;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應注意的是,魚肉不可過熟,因為魚肉在半生不熟時最嫩和易消化,對胃的負擔最小。
營養(yǎng)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體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產(chǎn)生機體營養(yǎng)失衡,故較正常人更感到疲勞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礎上力求使膳食營養(yǎng)均衡,糖、脂肪、蛋白質(zhì)三大營養(yǎng)物質(zhì)比例適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因為脂肪特別是動物脂肪在胃內(nèi)排空最慢,若食脂過多,就會使得本已排空不暢的胃承受壓力增加,加重食物潴留,故而要適當限制。而蛋白質(zhì)食物應略有增加,如雞肉、魚肉、瘦豬肉、半熟雞蛋、牛奶、豆腐、豆奶等,將其做得細軟些并不會影響消化吸收。通過增加蛋白質(zhì)攝入,可增加體力和肌力,緩解易疲勞等癥狀,也可改善胃壁平滑肌的力量,促進胃壁張力提高,蠕動增強。
減少刺激 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姜、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燒心癥狀加重,影響病情改善,故而這些食物應盡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侗少量飲些果酒和淡茶是有益的,有利于減緩胃下垂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防止便秘 胃下垂患者的胃腸蠕功往往都比較緩慢,若飲食不當或飲水不足則容易發(fā)牛便秘,而便秘又會加垂胃下垂程度,所以,患者應特別注意防止便秘。日常飲食中多調(diào)配些水果蔬菜,因為水果蔬菜中含有較多維生素和纖維素,尤其是后者可促進胃腸蠕動,使糞便變得松軟潤滑,防止便秘發(fā)生。如清晨喝杯淡鹽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緩解和消除便秘。
動靜相宜 胃下垂患者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有助于防止胃下垂繼續(xù)發(fā)展,還可因體力和肌力增強而增強胃張力,胃蠕動,改善癥狀。但要注意的是餐后不宜立即運動,應保證餐后有30~60分鐘的休息,因為餐后即運動會因食物的重力關系而使胃下垂程度加重。
胃下垂明顯者常見腹都不適、飽脹重墜感,于餐后、站立或勞累后癥狀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噯氣、消化不良、便秘等現(xiàn)象。介紹一款胃下垂的食療方法:紅參12克,黃芪30克,母雞肉500克。加水適量,食鹽少許,共放入瓷碗內(nèi),隔水燉2小時,分早晚兩次喝湯吃雞肉,每周服1劑,連服5~6劑有顯著療效。
方中參、芪甘溫補中益氣,雞肉性味甘溫調(diào)補脾胃
,與參、芪合用,共奏補脾益氣,升舉胃體之效。
另外飲食上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過多的食物入胃,必然會滯留于胃面引起消化不良。
2、細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張力減低,蠕動緩慢,如果狼吞虎咽那吃下去的食物就會填在胃中。
3、食物細軟
若食物干硬或質(zhì)地偏硬,如牛排、炸丸子、花生、蠶豆等,進入胃內(nèi)不易消化,還可能損傷胃粘膜而促進胃炎發(fā)生率增高。
4、營養(yǎng)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體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產(chǎn)生機體營養(yǎng)失衡,故較正常人更感到疲勞和精神不振。
5、減少刺激
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姜、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燒心癥狀加重,影響病情改善,故而這些食物應盡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侗少量飲些果酒和淡茶是有益的,有利于減緩胃下垂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對體瘦者,應增加營養(yǎng)。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預防該病,還必須保持樂觀情緒。也可采用簡便易學的健身法,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應積極徹底治療,以減少該病的發(fā)生。
大家對于食療都不陌生,大部分人也對胃病不陌生,如何食療治胃病呢?食療既與藥物療法不同,也與普通的膳食有著較大的差別。那么胃病食療法有哪些方法呢?胃病食療吃什么是最好的呢?下面給大家推薦胃病的五種食療方法,一起了解下!
胃病的五種食療方法
食療方法1:黃芪內(nèi)金粥
用料:生黃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雞內(nèi)金粉7克,金橘餅1個,糯米80克。
制法:將生黃芪加水煮20分鐘,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雞內(nèi)金粉即可。
功用:消食和胃。用于脾虛濕滯食停所致的脘腹脹悶、食欲不振、體困便溏等。
食物功效:黃芪能補氣固表,斂瘡生肌。薏米健脾滲濕,除痹止瀉。赤小豆能利濕退黃,清熱解毒。雞內(nèi)金消食健脾,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胃的運動機能增加,排空加速。糯米能補中益氣。
食療方法2:淮山蜂蜜煎
用料:淮山30克,雞內(nèi)金9克,蜂蜜15克。
制法:淮山、雞內(nèi)金水煎取汁,調(diào)入蜂蜜,攪勻。日1劑,分兩次溫服。
功用:健脾消食。用于脾胃虛弱,運化不健之食積不化、食欲不振等。
食物功效:淮山能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用于消化不良,小兒厭食癥?;瓷剿福艽龠M蛋白質(zhì)和淀粉的分解,故有增進食欲的作用。蜂蜜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對創(chuàng)面有收斂、營養(yǎng)和促進愈合作用。
食療方法3:砂仁黃芪豬肚
用料:砂仁6克,黃芪20克,豬肚1個。
制法:豬肚洗凈,將砂仁、黃芪裝入豬肚內(nèi),加水燉熟,調(diào)味食用。
功用:益氣健脾,消食開胃。適用于脾胃虛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捎糜谖赶麓辜奥晕秆撞∪恕?br>食物功效:砂仁能行氣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滯。臨床服用砂仁適量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和增強胃腸蠕動的作用。豬肚能健脾胃、補虛損。
食療方法4:木瓜鯇魚尾湯
用料:番木瓜1個,鯇魚尾100克。
制法:木瓜削皮切塊,鯇魚尾入油鑊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許,放適量水,共煮1小時左右。
功用:滋養(yǎng)、消食。對食積不化、胸腹脹滿有輔助療效。
食物功效: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均有療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于對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還能夠促進和調(diào)節(jié)胰液的分泌,對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療作用。鯇魚,味甘,性溫。功能暖胃和中、消食化滯。
食療方法5:參芪猴頭燉雞
用料:猴頭菌100克,母雞1只(約750克),黃芪、黨參、大棗各10克,姜片、蔥結(jié)、紹酒、清湯、淀粉各適量。
制法:將猴頭菌洗凈去蒂,發(fā)脹后將菌內(nèi)殘水擠壓干凈,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燉盅內(nèi),加入姜片、蔥結(jié)、紹酒、清湯,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凈的黃芪、黨參、大棗,用文火慢慢燉,直至肉熟爛為止,調(diào)味即成。
功用:補氣健脾養(yǎng)胃。
食物功效:猴頭菌又名猴頭菇,有助消化及利五臟的功能。適用于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竇炎、胃痛、胃脹及神經(jīng)衰弱。母雞益氣養(yǎng)血,健脾胃,療虛損,善補五臟。黃芪能補氣固表,斂瘡生肌,促進造血,抗?jié)?、抗炎等。黨參補中益氣,益血生津。大棗能健胃補血,滋養(yǎng)強壯。
胃下垂是指胃體下垂,以脘腹墜脹作痛,食后或站立時為甚的勞病類疾病。胃下垂多影響患者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輕癥脫垂患者在腹壓減輕或臥床即可回復;重者終日脫垂在外不能回納,而影響正常的生活。胃下垂屬于中醫(yī)學中“胃緩”范疇。
胃下垂的食療方法如下:
升麻燉烏龜
【原料】烏龜肉120克,升麻12克。
【制法】新鮮烏龜肉120克切片,升麻12克用紗布包好,同入沙鍋,加適量水,隔水用大火燉至熟爛,去藥袋,調(diào)味后飲湯食肉。
【功效】補益氣血,升提舉陷。主治老年性臟器下垂;癥見腰膝酸軟無力,頭暈心悸,失眠耳鳴。
人參黃芪粥
【原料】炙黃芪30克,人參5克,粳米100克,白糖、水適量。
【制法】炙黃芪、人參切薄片,用清水浸泡30分鐘后煮沸,再用小火濃縮藥汁;取汁后,再如上法煎取藥汁,兩者合并。粳米加適量水煮爛粥,入白糖適量,早、晚用藥汁與米粥調(diào)勻食。
【功效】主治老年性中氣不足型內(nèi)臟下垂;癥見氣短神疲,腹脹,自汗。
芪豆羊肚湯
【原料】黃芪15克,黑豆50克,羊肚1個。
【制法】黃芪、黑豆、羊肚加適量水同入燉盅,小火燉羊肚爛熟,去黃芪,取出羊肚切片,再入湯中,調(diào)味略煮,飲湯食肉。
【功效】益氣升提。主治老年性胃下垂。
枸杞黃芪燉乳鴿
【原料】乳鴿1只,枸杞子30克,黃芪20克。
【制法】乳鴿宰殺,去毛、內(nèi)臟,切塊,入枸杞子、黃芪及適量水,同入燉盅,隔水燉至爛熟,去藥渣后飲湯食肉。
【功效】補氣固腎,升陽補血。主治老年性體弱臟器下垂;癥見疲倦乏力,腰膝酸軟無力。
茯苓香菇飯
【原料】茯苓10克,干香菇10個,油豆腐3塊,粳米500克,醬油、精鹽、葡萄酒適量。
【制法】茯苓制成粉狀,干香菇溫水泡發(fā)后切細絲,油豆腐切丁。粳米淘凈,入醬油、精鹽、葡萄酒及適量清水,投茯苓粉、香菇、油豆腐混勻,置鍋中煮至快熟時,入青豌豆30克煮熟服食。
【功效】健脾益胃。主治老年性胃下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renqun/891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