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詩人、教育家、文學家?!吨煳墓矣枴酚址Q《朱子家訓》,原收在朱氏家譜,是朱子訓誡家族子弟的私家文件,只供家族內部使用,后來一經公諸于世,便廣為流傳。
《朱子家訓》全文317字,26句,精辟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該訓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深厚的人生智慧,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道德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全文通俗易懂,內容簡明賅備,朗朗上口,問世以來,不脛而走,成為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經典家訓。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仆人丫鬟不要用俊俏美麗的,妻妾一定要忌諱太過艷麗的妝容。意思是太過于注重外表艷麗的東西容易讓人產生惰性,而且容易惹是生非。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自奉:對自己的奉養(yǎng),也就是自己的生活消費。勿:不要。流連:留戀不已,舍不得離去。日常生活必須節(jié)儉,到別人家做客千萬不要流連忘返。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臨渴掘井: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沒有準備,臨時才想辦法。綢繆:緊密纏縛。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國課早完,囊橐無余,自得其樂。
“國課”就是國家的課稅、稅收,“囊橐”就是講口袋、錢袋子。這句話是說,盡快的繳完給國家的賦稅,即使是自己口袋里所剩無余了,也自得其樂。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早上要早起,不睡懶覺。打掃房屋,要掃干凈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既是已經,已經到了晚上,我們就應該休息,休息之前要關鎖好門戶,而且必須親自檢查。
君之所貴者,仁也。
臣之所貴者,忠也。
感悟:本家訓開筆便直言了君臣關系。作為國君,最重要的是懷有仁慈的心,管理大小事務,只有施仁政,修仁心,去愛人,政權才能穩(wěn)固。而作為臣子,最重要的則是忠誠,朱熹說的做為臣子的“忠”,一是指的忠君愛國,二是指的做人忠厚、善良,做事認真、具有篤實的品行,這一品性主要體現(xiàn)在愛崗敬業(yè)上。
父之所貴者,慈也。
子之所貴者,孝也。
感悟:通常情況下,人們習慣用慈母、嚴父來形容雙親。而朱熹卻一反常規(guī),他說,當父親應珍貴的品德是“慈”,要學會疼愛子女。身為父母者,理應盡到父母的責任——教育子女?!肮靼舻紫鲁鲂⒆印辈皇秦煷蚝⒆拥幕献樱嬲慕逃龅綇埑谟卸?。以慈愛之心感化孩子,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在精神上樹立起一個標桿。
為人子女者必須要盡一份孝心,用以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所謂孝,不僅僅是吃穿用度之養(yǎng),這是最基本的底線,理想之孝應該是和顏悅色以奉雙親。
兄之所貴者,友也。
弟之所貴者,恭也。
感悟:人生在世,不但有兄弟姐妹,還分先來后到,就算孿生兄弟,也有哥哥弟弟之分。當兄長,最珍貴的品德是“友”,既然先到人間一步,就要事事做出表率,要愛護弟弟妹妹們。當弟弟應珍貴的品德是“恭”,要敬兄長?!肮А本葱珠L,就是對兄長,謙遜而有禮貌,恭敬也是兄弟之間一種謙讓之舉。
夫之所貴者,和也。
婦之所貴者,柔也。
【感悟】夫婦之道,以和為貴。當丈夫所珍貴的是“和”,對妻子和睦。當妻子所珍貴的是“柔”,對丈夫溫順。
夫之所貴者,和也。
婦之所貴者,柔也。
感悟:夫婦之道,以和為貴。當丈夫所珍貴的是“和”,對妻子和睦,和,是指一種平穩(wěn)、和緩、均衡的關系。當妻子所珍貴的是“柔”,對丈夫溫順,雖“溫順”在一詞在今人看了有些封建主義色彩,但可以肯定的是,溫柔賢惠的女人,古往今來,都被大眾視其為美。夫妻之間的這種“和”與“柔”,其中也是一種互相尊重的表現(xiàn)。
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
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
【感悟】對待師長應該以禮相敬,朋友之間貴在一個“信”字,人無信不立。敬老愛幼,人之常情。
有德者,年雖下于我,我必尊之;
不肖者,年雖高于我,我必遠之。
【感悟】年齡并不是待人的唯一標準,不能做好好先生、鄉(xiāng)愿,見到什么人都點頭哈腰。只要是有德君子,雖然比我小,也要尊敬對待。對于那些無德之人,即使比我年長,也要遠離三尺。
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
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
隨所遇而安之。
【感悟】不要輕易談論別人的長短,不可到處炫耀自己的長處。對有仇隙的人,用講事實擺道理的辦法來解除仇隙。對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誠正直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不論是得意或順意或困難逆境,都要平靜安詳,不動感情。
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
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
感悟:別人有小過失,要諒解容忍;別人有大錯誤,要按道理勸導幫助他。只有這樣,才是大度之人,明智之舉。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
感悟:不要因為是細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為是細小的壞事就去做。別人做了壞事,應該幫助他改過,不要宣揚他的惡行。別人做了好事,應該多加表揚。為善,就是要辦善事、好事和實事,做有益于人的事。大善是由小善積聚而成的,積小成大,量變最終會引起質變。這就是為什么惡雖小不能為,善雖小卻要為之的原因。
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
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
勿稱忿而報橫逆,勿非禮而害物命。
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
感悟:待人辦事沒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務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賢才和嫉視有能力的人。不要聲言忿憤對待蠻不講理的人,不要違反正當事理而隨便傷害人和動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義的財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擁護。
詩書不可不讀,禮義不可不知。
子孫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
感悟:不可不勤讀詩書,不可不懂得禮義。子孫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憐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學識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難的人。
守我之分者,禮也;
聽我之命者,天也。
感悟:謹守本分,必須有賴于了解做人的基本規(guī)范;而我們一生的命運,則是由老天來決定。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
若衣服之于身體,飲食之于口腹,
不可一日無也,可不慎哉!
感悟:一個人能做到以上各點,老天必定會來相助的。這些基本的道理,都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做的。就像衣服之于身體,飲食之于口腹,是每天都不可離開,每天都不可缺少的。我們對這些基本的生活道理,怎可不重視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rujia/1417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朱熹的生命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