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距今已2000多年歷史,是我國醫(y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yī)學經典書籍,系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方法和預防法則,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黃帝內經”不僅被中炎黃子孫關注和傳承,而且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極大關注,其價值被不斷挖掘并越來越凸顯?!饵S帝內經》,是我國最早的醫(yī)學典籍,是在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yī)學經典,被稱為醫(yī)之始祖。今天分享其中的十句名言,與大家共享祖國醫(yī)學的博大精深。
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上古時代,有些明道的人,能夠效法陰陽之道,采用各種養(yǎng)生方法保養(yǎng)身體,在飲食上有節(jié)制,在作息上有規(guī)律,不輕易使身心受到傷害,身體與精神保持和諧一致,所以他們才能夠活到應該到的壽命,到一百歲才去世。
二、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上古時期的圣人教導百姓:對于一年四季中的各種病邪,要根據節(jié)氣變化而謹慎躲避;同時在精神上要清心寡欲,不貪不求,做到體內真氣和順,精神內斂,這樣的話,又怎么會遭到病邪的侵襲呢?
三、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圣人在春夏保養(yǎng)陽氣,以適應生長的需要;在秋冬季節(jié)保養(yǎng)陰氣,以適應收藏的需要。順從了生命發(fā)展的規(guī)律,就能與自然萬物一樣,在生、長、收、藏的循環(huán)往復中健康成長。如果違逆這個規(guī)律,就會扼殺生命力,破壞生命本源。
四、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圣人不是等待病癥已經發(fā)生再去治療,而是在疾病發(fā)生之前就開始治療;就如同不要等到國家昏亂了再去治理,要在混亂之前就 治理好。如果等疾病發(fā)生了之后再去用藥物治療,等國家開始動蕩混亂了再去治理,就好比口渴了才想起打井,上了戰(zhàn)場才想起制造武器,那一切不都顯得晚了嗎、
五、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黃帝說:陰陽變化是宇宙間的自然規(guī)律,是一切事物的綱紀,萬物變化的起源,生長毀滅的根本,其中有很深的道理。所以凡是醫(yī)治疾病,必須求得病情變化的根本。
六、冬傷于寒,春必溫??;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必痎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
冬季受了寒氣的傷害,春天就容易發(fā)生溫病;春天受風傷害,夏天就容易發(fā)生大便泄瀉清稀的情況;夏天受了暑氣的傷害,秋天就容易發(fā)生瘧疾;秋天受了濕氣,冬天就容易咳嗽。
七【衛(wèi)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于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
釋文:衛(wèi)氣在白天行于陽分,人處于清醒狀態(tài),夜間衛(wèi)氣入于陰分,人就能入睡。如果衛(wèi)氣不能入于陰分,而經常停留在陽分,就會使衛(wèi)氣在人體的陽分處于盛滿狀態(tài)。相應的陽蹺脈就偏盛,衛(wèi)氣不能入于陰分,就會形成陰氣虛,陰虛不能斂陽,所以就不能安睡。
八【喜則氣和志達,榮衛(wèi)通利,故氣緩矣?!?/p>
釋文:人的心情高興時,營衛(wèi)之氣運行通暢,但過度喜悅可以使心氣渙散,所以說喜則氣緩。
九【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p>
釋文:人生長到十歲的時候,五臟發(fā)育到一定的健全程度,血氣的運行完全均勻,人體生長發(fā)育的根源是腎臟的精氣,精氣從下部而上行,所以喜愛跑動。
十【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p>
釋文:人體臟腑的功能各不相同,它們之間的關系,如果拿一個君主制的朝廷君臣職能做比喻的話,那么心臟就好像地位最高的“君主”,它具有主導和統率全身各臟腑功能活動,并且使它們相互協調,人們的聰明智慧,都是從心臟產生出來的。
十一【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p>
釋文:到了四十九歲左右,任脈空虛,沖脈的氣血衰弱,天癸竭盡,經閉不行,機體衰老,便沒有生育能力了。
十二【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于目而為睛。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別氣者,心主之氣也?!?/p>
釋文:周身的十二經脈以及與之相通的三百六十五絡脈,其所有的血氣都是上達于頭面部而分別入于各個孔竅之中的。其陽氣的精微上注于眼目,而使眼能夠看見東西;其旁行的經氣從兩側上注于耳,而使耳能夠聽。
十三. "言志傷情,過則酒肉傷形,不過則觀聽傷形。” - 表示言語和思維對身心健康的重要影響,提倡適度的飲食和觀聽。
十四. "不以陽養(yǎng)陽,不以陰養(yǎng)陰,是謂逆天行?!?- 提倡均衡飲食和生活方式,遵循自然規(guī)律。
這些經典句子涵蓋了《黃帝內經》對人體、情緒、環(huán)境和道德修養(yǎng)的關注,對于傳統中醫(yī)理論和實踐都有著深刻的指導意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rujia/1467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讀《太上感應篇》,明人生禍福之路
下一篇: 透視南懷瑾的人際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