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馬同學(xué):邱祖回到燕京,駐太極宮,尊為“大宗師”,被人們稱之為“帝者之尊師,亦天下之教父”,受命掌管天下道門。成吉思汗曾遣使慰問邱祖,詔書中寫道:“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其對邱祖的信任之情可見一斑。
“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能讓暴君能承認(rèn)神仙的存在,并如此尊崇,證明邱祖師非凡的人格魅力和遠(yuǎn)超常人之智慧手段,徹底震撼了成吉思汗。體現(xiàn)了全真“仁愛無私、尊道貴德、包容通和、堅毅忠勇”的高尚品質(zhì)。
圖片僅作為配圖使用,與原對話場景無關(guān)
黃老師答:至誠可以動天,何況人乎?
龍門(尤其是早期龍門)通過苦修來煉心的作風(fēng),非常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直到王常月時代,龍門之戒律還是非常嚴(yán)格。甚至從中衍生出一個“律宗”,以戒律而成就。其代表是:初真十戒,中極三百戒,天仙三千大戒。
戒律規(guī)范到人的方方面面,在律宗興盛時期,依戒律而成就者,不計其數(shù)。
濟南馬同學(xué):全真龍門派是全真道最主要也是最興盛的一個支派,由全真七子之一的邱處機所創(chuàng),因邱處機曾隱修隴州龍門(今寶雞市)山,故取名“龍門”。龍門派奉其為開派祖師。
龍門派教義思想承全真道教祖王重陽之傳,以清心寡欲為修道之本;至清代王常月中興,力圖恢復(fù)全真初宗,強調(diào)真功真行,以持戒為基,見性為主;閔一得進一步融攝儒佛,開“龍門方便法門”,以三教同修,修身寡過。“懲忿窒欲、融匯儒佛、遵行戒律、勤練內(nèi)丹”,此四者大體上是現(xiàn)今龍門派最基本的修煉觀點。
黃老師答:是的。龍門派發(fā)展到閔一得這里,甚至提出“治世功法,不由身外體制,并勿念外維持,惟自盡已以為功,即使人人盡已以為學(xué),何等簡易”這樣的以道治國的社會,人人自律,甚至不需要法制――這樣的思想,是龍門律宗的極致,與大成凈土的“人間理想凈土”如出一轍,有力的輔助了社會的教化,因而龍門大師王常月在打壓漢傳本土文化的清朝,還能夠成為清世祖順治的國師,不是沒有緣由的。
濟南馬同學(xué):祖師們的慈悲才有這樣強大的普化力量,我們還要努力。祖師們的慈悲就像太陽,普照天地。我們的慈悲還只是燭光,時不時要經(jīng)受風(fēng)雨的考驗。
黃老師答:慈悲!慈悲!
轉(zhuǎn)發(fā)請聲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tyxsdy/62472.html.
下一篇: 紫陽祖師七言四韻十六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