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紫檀老師的三門生命學課程:
原文:
關尹子曰:“無有一物不可見,則無一物非吾之見;無有一物不可聞,則無一物非吾之聞。五物可以養(yǎng)形,無一物非吾之形;五味可以養(yǎng)氣,無一物非吾之氣。是故吾之形氣,天地萬物?!?/p>
太易先生曰:
沒有一樣后天事物是不可以被看見的,既然被“看見”并覺知到,就成為吾之元神“知見”的一部分,那么沒有一樣事物是不能轉化為吾之元神“知見”記憶而儲存的。同理,沒有一樣后天事物是不可以被聽聞的,既然被“聽聞”并覺知到,成為吾之元神的“知聞”的一部分,那么沒有一樣事物是不能轉化為吾之元神“知聞”記憶而儲存的。
五谷之類的物種可以生養(yǎng)形體,這些食物里面包括了天地之間的所有元素,所以說沒有一種元素不是吾之形體所有的。五種味道可以滋養(yǎng)吾之后天元炁,這五種味道是天地之間所有事物在人類嗅覺器官的外顯,有象之事物皆可以化為味道融合入吾之后天元炁,所以說沒有一種事物不是吾之后天元炁。
是故,吾身體之基本物質形態(tài)和后天元炁,同時也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物質形態(tài)和后天元炁。
從理論上說,借助各類工具的放大,人的器官可以感知天地萬物的所有信息。實際上,如果沒有觀察者的存在,天地萬物本身并不具備意義;而依據(jù)觀察者的不同,天地萬物呈現(xiàn)的意義,也是截然不同。因此,天地萬物無非是一系列信息的集合體,這些信息體依據(jù)觀察者的不同,分別呈現(xiàn)了多角度多層面的意義。人與天地并立為三,通過觀天察地的行為,讓天地變成對“我”而存的一系列聽、聞、覺、知信息。站在“我”的立場,天地無非如此,所以,把天地稱為“我”的見聞覺知,并無不可。
形體與天地具有同構性,構成形體之元素,與構成天地的元素是一致的。因此從最理想的角度來說,天地之間的五谷百物,只要有合適的烹飪手段,都可以成為能滋養(yǎng)人的食物,再經(jīng)過消化吸收,變成人的形體之一部分。站在“我”的立場,從元素的角度出發(fā),無非是“我”的一部分。同理,從醫(yī)理看來,“氣”與“味”無非是食物、藥物同一種性質的兩種表現(xiàn)。食物所具有的味道,經(jīng)過脾胃功能的轉化,可以成為“我”身體元氣的一部分。既然萬物皆可為食,則萬物也皆可為化為“我”之氣。
構成“我”形體和元氣,其中蘊藏的元素和信息,解化開來就是天地萬物和其間的種種無形規(guī)律。天地與“我”不二,“我”與天地為一。
“我”為假我,指后天元神;在有形體元氣的后天元神層面,天地與我是一體的。先天元神為真我,為“吾”。后天元神生于先天元神,先天元神包括后天元神;先天元神不但是包括“我”在內(nèi)的一切生命之源頭母體,還是所有沒有生命的物質的源頭母體。因此,在先天元神之根本高度,“吾”更是與天地萬物吻合無間。
證此無間,則合道;別此無間,則復命。
添加至大師兄(微信:17896392836),獲取更多黃紫檀老師著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wszjdpf/61935.html.
上一篇: 6-5 分合延隱
下一篇: 6-7萬物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