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紫檀老師的三門生命學課程:
原文:
關尹子曰:“天不能冬蓮春菊,是以圣人不違時;地不能洛桔汶貉,是以圣人不違俗。圣人不能使手步足握,是以圣人不違我所長。圣人不能使魚飛鳥馳,是以圣人不違人所長。夫如是者,可動可止,可晦可明,惟不可拘,所以為道?!?/p>
太易先生曰:
上天不能夠使得在冬天蓮花開放而在春天菊花開放,是以圣人觀天之道遵守之,而不會違背天時。土地不能夠在洛河出產(chǎn)南方桔子而在汶河生活東北的貉子,是以圣人察地之情而不違背生物習俗。圣人不能夠用手掌來步行,也不能拿腳足來攥握東西,人體器官各有特定形態(tài)和適宜之功能,圣人通曉之,是以不違背自己本身的特長,用己之特長來彌補社會短缺。圣人也不能使得魚蝦飛上天空而飛鳥在地上奔馳,萬物如我一般,都是各有自己的長處,圣人順從之,是以用人之長不用人之短,不違背他人的特長,故能事半功倍。
能如此順應天地萬物本來屬性與情態(tài),借其勢用其力,才能既可在進行武術運動對抗時能見獨,也可在靜坐如山安穩(wěn)時還能見獨,既可隱藏氣息退卷密地也可放任光明照耀四方。惟有順從到極點,才能逆反到極致;順逆由心,故鬼神不可拘束。只有如此,才能成為合格的道學學者。
天時與地理結合,讓先天元神被分格,而形成具體某物種的后天元神;后天元神形成之后具有一定形體特長和大眾化屬性,這些特長及屬性是生物和環(huán)境磨合過程本能形成的,不會也很難一下子轉(zhuǎn)變。先天元神是所有物種共同的自然本性,后天元神則是本性被分格之后形成的后天氣質(zhì)之性,簡稱“性格”。
何謂性格?蓮花喜愛高溫多雨,故夏天開花。菊花喜好秋高氣爽,故秋天盛開,桔子生于南方偏暖之處,貉生于北方高原山野。魚天生可以游泳,鳥天然善于飛翔。手的特性適宜用來拿、抓、握的,足的特性適宜用來走路、踢蹬的。
先天元神如同理想中的水,后天元神是一個個被分格之水。后天元神包括精神魂魄意五大部分,五大部分的不一樣,造成性格的不一樣;包括形體特性、胎光記憶帶來的情感偏好,都是性格的一部分。
不同物種有不同物種的性格。物種的性格一旦形成,幾乎不可改變。即使是同一物種,因為過往世記憶、今生記憶的不同,及所使用的形體的不一樣,不同的個體性格,也是千差百異。
先天元神的分隔造就后天元神,后天元神成形帶來性格,性格帶來價值觀。性格和價值觀,基本決定了該個體的后天命運。性格先于價值觀而形成,比價值觀還要頑固,是牢牢束縛每個個體局限于后天的重要因素和堅韌繩索。
圣人知道這個原理,是以不會違背天時,讓蓮花冬天開、菊花春天開;也不會違背地理,讓桔子種到北方洛水,讓貉子生活到南方溫暖潮濕之地;不會用手去走路,用腳去握、拿東西,也不會嘗試讓魚兒飛上天空、鳥兒潛下水里生活……能不能做到?可以。但是要花費巨大的時間成本和精力,而收效與付出不成正比。
是以,圣人度人和用人非常靈活圓融,都是因事物之特長而用之,也是因事物的習性而說法做事;圣人知道眾生性格比金石還頑固,是以都是想著如何更好地順應對方,在此之后再嘗試扭轉(zhuǎn),順之至極,逆也就開始了。
改變別人性格和價值觀都是非常費力而未必討好的事情,但這正是圣人的職責,不能不做;所謂弘道度人,無非改變、統(tǒng)一別人價值觀,最終改易性格。圣人之改易性格,不是用爭辯、吵架、戰(zhàn)爭、打壓等等手段——性格之堅固,炮彈都不能摧毀,何況其他?是以圣人而是把有限精力用于做有效之事上面,以最小力量,成就最大功果。時機成熟可以說法,則雷厲風行,度人無量;不到時機,即使擦肩而過親如家人,也只可默然止語而已。圣人處身一群正在凸顯性格、顯耀性格、執(zhí)著性格之俗人的包圍圈里,老老實實閉嘴不談隱晦藏身,而處于一群求道若渴追尋道學真理的人群里面,則公開透明直指天機。
圣人一大特點是真正的沒有性格,不沾滯貪戀一切事物。正因為性格不可拘束圣人,是以圣人才可以冷靜從容地為道學之弘揚盡心盡力。沒性格的圣人才可以最終引領大家進入沒性格的自由王國。
添加至大師兄(微信:17896392836),獲取更多黃紫檀老師著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wszjdpf/61980.html.
上一篇: 9-15伏天下勇
下一篇: 9-17不為人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