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主要分析了問題兒童的形成以及我們?nèi)绾螏椭徒逃龁栴}兒童
。
關鍵詞: 問題兒童?家庭教育?自閉癥兒童?臨界兒童? ? 行為前言
孩子不是天使,只是個孩子
。不是所有孩子從出生就和父母想要的乖寶寶一樣
,一點也不用父母操心,每個人都是從孩子時候過來的
,會頑皮
、會不理解父母……你有沒有想過現(xiàn)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為什么問題兒童卻層出不窮
,物質越來越高
,卻少了點陪伴、傾聽和足夠的安全感
。我們都說孩子是上帝派來的天使
,這沒錯,但是別用你自己的想當然強加于他
。讓我們對孩子多點愛和包容
,給與他們一個健康的人生。
一
、什么是問題兒童問題兒童是指具有經(jīng)常擾亂他人或阻礙自己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行為
,不能遵守社會公認的兒童行為規(guī)范與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
、參加學習與活動的兒童
。所謂“問題兒童”也是指具有問題行為的兒童,而問題行為是“兒童擾亂他人或障礙自己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行為,即那些經(jīng)常引起麻煩的行為”。問題兒童存在著兩種表現(xiàn)行為
,攻擊型
,如活動過度、行為粗暴
、不遵守紀律
、欺騙或偷竊等;退縮型,如神經(jīng)過敏
、過度焦慮
、自卑、冷漠等
。問題兒童有如下幾種分類:
1. 自閉癥兒童又稱為兒童孤獨癥
,廣泛性發(fā)育障礙的一種疾病,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fā)育障礙
,人際交往障礙
,和行為方式刻板,四分之三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fā)育遲滯
,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
,在某方面有較好的行為能力。有人給這類孩子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來自天堂的孩子
,他們不敢輕易走出自己的世界
,就好像他們的肉體存于現(xiàn)實,但靈魂始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2.臨界兒童它比自閉癥兒童更難治愈而且他們的基本自理能力是有問題的
,不管是三歲還是六歲,他們的智商始終停留在一歲寶寶的層面上,只會用哭和笑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走路需要人扶或聲音指引
。年齡越大,恢復的可能性就越小
。
? ?如果“問題兒童"的問題得不到矯正,順其發(fā)展,不僅給家長造成煩惱,嚴重的還會危害社會如果對“問題兒童”針對的問題,引導有方
、教育得法,同樣可以把他們教育培養(yǎng)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有利于家庭,有益于國家。
二
、問題兒童的行為特征
(一)兒童的外化性行為(反社會行為)
1. 兒童多動多動又稱活動過度
,指自主或不自主的動作異常性增多。幼兒常表現(xiàn)為不安靜
、活動量大
、奔跑蹦跳、見什么都要摸一下
、在家里翻箱倒柜
、破壞東西等。其中兒童孤獨癥患兒中多動行為異常也很常見
,它也常見于兒童多動癥
。
2. 兒童攻擊性指對他人或其他目標采取的破壞性行為,可表現(xiàn)為具體行動
,也可以表現(xiàn)為語言
、文字攻擊,客觀上使別人受到軀體或心理的傷害
,如幼兒表現(xiàn)為打人
、撞人、咬人
、抓人
、摔東西;學齡兒童多表現(xiàn)為爭吵、斗毆
、破壞物品
,威脅、騷擾他人甚至虐待動物
。違紀行為逃學
、離家出走、縱火
、偷竊
、撒謊等。這些問題輕則造成品行障礙
,重則害人害己
,這個時候家長應找到原因解決這些問題。
(二)兒童的內(nèi)化性行為問題
其中包括退縮、焦慮
、抑郁
、恐懼、強迫
、軀體化癥狀等
。
1. 退縮當遇到陌生的環(huán)境或意外遭遇時,表現(xiàn)短暫的退縮
、膽小、害怕
、局促或焦慮
。部分個性內(nèi)向的兒童在社交場合較為退縮,是因為他們還未能學會如何與人和睦交往的技能
,對人際往來感到焦慮
。
2.恐懼正常兒童在發(fā)育過程中會對某些事物發(fā)生恐懼、害怕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謶值膶铱梢允悄承┚唧w事物,如怕動物
、怕陌生人
、怕水、也可以是一些抽象概念
,如:怕被丟失
、帕死、怕被拐騙等
。
三
、問題兒童的形成
?孩子身上的癥狀,正反映著父母雙方或一方
,甚至是社會環(huán)境的疾病
。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后往往都會有一個問題家庭或者問題父母。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研究問題兒童形成的原因:
1.父母關系
、親子關系
? ? 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币粋€積極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
,一段和諧、恩愛的夫妻感情
,一段積極向上的親子關系……這些不可避免的關系和環(huán)境都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它所帶給孩子的可能是創(chuàng)傷,也可能是銘記一生的快樂童年。實然
,據(jù)一些研究表明
,問題兒童的形成與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或父母關系密切相關。心理健康的父母會為孩子營造一個人際關系和諧
、輕松愉快的家庭氣氛
,這樣的孩子極少出現(xiàn)心理不健康的現(xiàn)象;而心理不健康的父母則導致家庭氣氛緊張、不和諧
,這也存在著父母關系的不協(xié)調(diào)
,如時常吵架,家暴等
。
?據(jù)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對周圍家庭的觀察
,我可以來假設這樣一種情況,一個兒童從出生開始就不被家人期待
,父母時常吵架甚至打算離婚
,并且常用他來做出氣筒,他一直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壓抑和暴力的環(huán)境里
,那么他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他有兩條路,要么他會努力通過其他途徑改變自己的處境
,但是他內(nèi)心里同樣存在著心里問題;要么受父母影響
,成為一個暴力的人,價值觀扭曲
,這也是我一開始說的攻擊型人格
,不及時引導,極有可能成為反社會型人格
。如果一對父母關系不和諧
,一方強勢,另一方弱勢
。孩子不知道應該認同誰
,就像內(nèi)在的自己否定真實的自己一樣。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們?nèi)狈Π踩?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沒有主見性
,或變得強勢,或變得懦弱
,不愿與他人溝通合作
,也會影響到他們將來的親密關系。
?著名大咖溫尼科特與一些問題兒童接觸
,并記錄下了所有案例
,其中大多數(shù)問題兒童的家庭里父母雙方或者親子關系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例如,案例中一個九歲的小男孩時常出現(xiàn)情緒混亂并伴隨身體疼痛
,在交流過程中
,發(fā)現(xiàn)他有怯懦退縮的現(xiàn)象不愿意敞開心扉,在與他的母親交談后就發(fā)現(xiàn)
,他的父母并不愿意接納他(多手指)并且準備再生一個孩子
,他總是壓抑自己的情感來討好父母,害怕被送走
。其實許多因素都有跡可循
,和諧的父母關系和親子關系是影響重大的。
2.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思維
、性格、人生觀和價值觀
,甚至影響孩子一生的命運
,也因此家庭教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這之中
,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養(yǎng)成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父母如何教育、如何引導孩子都是作為父母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
? 首先
,在比較傳統(tǒng)、父母權威
、專制的家庭中
,常會有自卑這類孩子的出現(xiàn)。因為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不能用自己優(yōu)異的好成績來博得家長對自己的重視和關注
,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jīng)被貼上了愚笨的標簽
。他們在學校感到似乎是在證實這些預言或謾罵,他們也缺乏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來糾正這種錯誤的看法和預言
。因為他們甚至在做出努力之前
,就已經(jīng)放棄努力。他們力爭通過一些怪異的搞壞行為
,引起家長對他的重視
,能夠引起家長對他的關注。這也導致了孩子的錯誤觀念和想法
,甚至會影響到他們?nèi)粘I钪械娜穗H交往
,如自卑引起孩子封閉自我
,不敢與外界接觸等心理影響。
?其次
,幼兒的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種消極情緒,處理不當會成為幼兒心理健康成長的一種障礙
,如果幼兒長期處于這種消極情緒狀態(tài)中
,其內(nèi)心就會產(chǎn)生壓抑和憤懣感,久而久之會導致幼兒產(chǎn)生不良的性格
。其實造成這種現(xiàn)象
,與孩子身邊的環(huán)境以及身邊長輩灌輸?shù)乃枷胗嘘P。調(diào)查中也發(fā)現(xiàn)
,85%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有嫉妒心
,看到小伙伴的職能、名譽
、地位
、成就或者其他條件比自己強比自己優(yōu)越時,就會產(chǎn)生不安
、痛苦或怨恨的情緒
。當一個老師對孩子進行不恰當?shù)墓膭顣r會偶然觸發(fā)孩子的嫉妒心,如有一天
,一個老師發(fā)現(xiàn)一個孩子穿了一雙特別漂亮的新鞋
,然后就夸贊了一下,但是被別的小朋友看見了
,班級里就掀起了一股攀比之風
,還造成了一些孩子因為嫉妒引發(fā)的攻擊性行為;另外還有一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就灌輸一種比較的思想,尤其成績是最多的比較因素
,處理不當自然就打擊許多孩子的自尊心
,甚至自卑。
? 另外
,幼兒的模仿
。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
。幼兒正處于一個不穩(wěn)定易改變、好奇
、愛模仿的階段
。學校、家庭
、社會中不缺榜樣
,但也存在著一些不文明
、不健康行為的典范,這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始終存在著消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