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炒是烹飪過程中非常不錯的一個技巧,我們可以利用滑炒的方法來炒菜吃,可以讓食物的味道更好,所以說我們應該對滑炒的烹飪方法有所了解才行,在滑炒的時候還需要用到勾芡的操作,那么具體來說滑炒的時候我們要如何勾芡,一起跟著大道家園網養(yǎng)生網來看看吧。
滑炒怎樣勾芡
滑炒的時候是需要勾芡的,首先需要把調料以及粉汁,一起放到小碗里面,完全攪勻。等到材料滑熟,而且底油也熗鍋了,就可以倒入芡汁,快速的進行翻炒攪拌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這種滑炒的方法,比較適合在制作原料不容易散碎的菜肴時進行。
還有一種勾芡的方法,我們把滑炒滑熟的食材下鍋之后,加入調料以及湯汁,等到湯汁燒開之后,再選擇淋入水淀粉進行勾芡的工作。勾芡的時候湯汁必須燒開,而且粉液需要朝著水泡翻滾的地方淋入,然后開始翻拌的工作,這樣勾芡的工作就完成了。
把滑炒時所要用到的調料和湯汁,一起加到鍋中,燒開勾芡的時候,放入之前滑熟的原材料。也可以直接淋在食材上。有些食材是比較容易碎斷的,這樣的食材比較適合用這樣的勾芡方法,因此在下芡之前就要把味道調好。而且這樣勾芡的適合,芡汁應該稍微薄一些,等到原料下鍋之后,鹵汁中很大一部分水分發(fā)揮掉,等到芡汁薄厚恰到好處的時候就完成了。
滑炒的方法
滑炒的時候要掌握方法,首先我們要把鍋洗干凈,燒熱之后用食用油滑鍋。等到鍋燒熱的時候,這時候會把鍋底中的水分全部蒸發(fā)干凈,這時候我們用油滑鍋,可以讓鍋底變得滑潤,還可以避免食材粘在鍋底的情況產生。當然這時候鍋也不能燒的太熱,否則會導致原料下鍋之后,出現(xiàn)沉入鍋底的情況,遇到高溫之后容易粘鍋。
下入食材的時候要控制好油溫變化,可以讓滑炒更容易進行,食材放入鍋中之后,需要滑散原料,可以避免脫漿、結團的情況產生。在油溫比較低的時候,食材在油鍋中是最容易進行脫漿工作的。稍微等一下,在食材邊緣出現(xiàn)冒油泡的時候再開始滑散。如果油溫過高,這時候原料就容易出現(xiàn)粘結成團的情況,這時候不妨把鍋端起來,等到滑炒完成之后,馬上出鍋,瀝干油就可以了。
滑炒的技巧
滑炒的時候是有不少技巧的,首先食材要放到小碗中,然后再小碗中,放上適量的淀粉和食用油,然后再加一點水,調成糊抓拌好,讓肉絲全部都包上面糊就可以了。這時候一定不要放鹽等調味品,之用淀粉腌一下就足夠了??梢宰屛兜栏刍?。
開火,等到鍋燒熱的時候,在鍋中加入適量的食用油,快速轉動一下鍋,讓食用油粘到鍋周圍就可以了,把食材放到鍋里,用小火炒變色,轉成大火爆炒一下,這樣烹飪出的食物味道非常好。
滑炒魚片的做法
滑炒魚片是的味道不錯,制作起來也不算難,準備好新鮮的魚肉,我們把魚肉放到案板,去掉魚皮之后切成魚片。放到碗中,加適量清水,我們把魚片中殘留的血水完全清洗干凈,撈出來控干水分就可以了。魚片中可以加食用鹽和雞粉,還要加些胡椒粉,用手抓勻之后再加水,讓魚片吸收足夠的水分,加入少許雞蛋清和少許玉米淀粉順時針攪拌均勻。攪拌均勻之后放置一邊腌制五分鐘。
五分鐘之后準備適量泡發(fā)好的木耳,將木耳放在案板上切成片放入盆中備用。接著再準備青紅椒各一根清洗干凈切成菱形片放入盆中。之后把小蔥清洗干凈切成段,生姜也要切成片備用。
鍋中加水。大火燒開把魚片下入鍋中焯水。焯水之后撈出瀝干水。青椒紅椒還有黑木耳也要焯水,鍋中放油,大火燒開,蔥和姜炒出香味的時候加水,再放食用鹽、雞粉還有料酒,攪拌均勻之后放入青椒、紅椒、黑木耳還有魚片,翻炒之后再鍋中加些淀粉水以及香油,炒好之后就可以出鍋吃了。
滑炒作為烹飪中的一個技巧,相信大家對滑炒是比較熟悉的,尤其是在炒菜的時候往往都會用到滑炒的烹飪方法,而且滑炒的時候還要勾芡,上面就對滑炒時勾芡的技巧進行了介紹,掌握方法之后以后炒菜吃的味道會好非常多。
1.做飯小常識有哪些
1、羊肉去膻味:將蘿卜塊和羊肉一起下鍋,半小時后取出蘿卜塊;放幾塊桔子皮更佳;每公斤羊肉放綠豆5克,煮沸10分鐘后,將水和綠豆一起倒出;放半包山楂片;將帶殼的核桃兩三個洗凈打孔放入;1公斤羊肉加咖喱粉10克;1公斤羊肉加剖開的甘蔗200克;1公斤水燒開,加羊肉1公斤、醋50克,煮沸后撈出,再重新加水加調料。
2、煮牛肉:為了使牛肉燉得快,燉得爛,加一小撮茶葉(約為泡一壺茶的量,用紗布包好)同煮,肉很快就爛且味道鮮美。 3、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于湯中,并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
4、煮牛肉和其他韌、硬肉類以及野味禽類時,加點醋可使其軟化。 5、煮肉湯或排骨湯時,放入幾塊新鮮桔皮,不僅味道鮮美,還可減少油膩感。
6、煮咸肉:用十幾個鉆有許多小孔的核桃同煮,可消除臭味。 7、將綠豆在鐵鍋中炒10分鐘再煮能很快煮爛,但注意不要炒焦。
8、煮蛋時水里加點醋可防蛋殼裂開,事先加點鹽也可。 9、煮海帶時加幾滴醋易爛;放幾棵波菜也行。
10、煮火腿之前,將火腿皮上涂些白糖,容易煮爛,味道更鮮美 11、煮水餃時,在水里放一顆大蔥或在水開后加點鹽,再放餃子,餃子味道鮮美不粘連;在和面時,每500克面粉加拌一個雞蛋,餃子皮挺刮不粘連。 12、煮水餃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鍋開時水也不外溢。
13、煮面條時加一小湯匙食油,面條不會沾連,并可防止面湯起泡沫、溢出鍋外。 14、煮面條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煮出的面條不易爛糊。
15、熬粥或煮豆時不要放堿,否則會破壞米、豆中的營養(yǎng)物質。 16、用開水煮新筍容易熟,且松脆可口;要使筍煮后不縮小,可加幾片薄荷葉或鹽。
17、豬肚煮熟后,切成長塊,放在碗內加一些鮮湯再蒸一會兒,豬肚便會加厚一倍。 18、煮豬肚時,千萬不能先放鹽,等煮熟后吃時再放鹽,否則豬肚會縮得象牛筋一樣硬。
19、燉肉時,在鍋里加上幾塊桔皮,可除異味和油膩并增加湯的鮮味。 20、燉雞:洗凈切塊,倒入熱油鍋內翻炒,待水分炒干時,倒入適量香醋,再迅速翻炒,至雞塊發(fā)出劈劈啪啪的爆響聲時,立即加熱水(沒過雞塊),再用旺火燒十分鐘,即可放入調料,移小火上再燉20分鐘,淋上香油即可出鍋;應在湯燉好后,溫度降至80~90攝氏度時或食用前加鹽。
因為雞肉中含水分較高,燉雞先加鹽,雞肉在鹽水中浸泡,組織細胞內水分向外滲透,蛋白質產生凝固作用,使雞肉明顯收縮變緊,影響營養(yǎng)向湯內溶解,且煮熟后的雞肉趨向硬、老,口感粗糙。 21、燉老雞:在鍋內加二三十顆黃豆同燉,熟得快且味道鮮;或在殺老雞之前,先灌給雞一湯匙食醋,然后再殺,用文火煮燉,就會煮得爛熟;或放3~4枚山楂,雞肉易爛。
22、老雞鴨用猛火煮,肉硬不好吃;如果先用涼水和少許食醋泡上2小時,再用微火燉,肉就會變得香嫩可口。 23、煮老鴨:在鍋里放幾個田螺容易爛熟。
24、燒鴨子時,把鴨子尾端兩側的臊豆去掉,味道更美。 25、燒豆腐時,加少許豆腐乳或汁,味道芳香。
26、紅燒牛肉時,加少許雪里紅,肉味鮮美。 27、做紅燒肉前,先用少許硼砂把肉腌一下,燒出來的肉肥而不膩,甘香可口。
28、油炸食物時,鍋里放少許食鹽,油不會外濺 29、在春卷的拌餡中適量加些面粉,能避免炸制過程中餡內菜汁流出糊鍋底的現(xiàn)象。 30、炸土豆之前,先把切好的土豆片放在水里煮一會兒,使土豆皮的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膠質層,然后再用油炸。
31、炸豬排時,在有筋的地方割2~3個切口,炸出來的豬排就不會收縮。 32、將雞肉先腌一會兒,封上護膜放入冰箱,待炸時再取出,炸出的雞肉酥脆可口。
33、煎荷包蛋時,在蛋黃即將凝固之際澆一點冷開水,會使蛋又黃又嫩。 34、煎雞蛋時,在平底鍋放足油,油微熱時蛋下鍋,雞蛋慢慢變熟,外觀美,不粘鍋。
35、煎雞蛋時,在熱油中撒點面粉,蛋會煎得黃亮好看,油也不易濺出鍋外。 36、用羊油炒雞蛋,味香無異味。
37、炒雞蛋時加入少量的砂糖,會使蛋白質變性的凝固溫度上升,從而延緩了加熱時間,加上砂糖具有保水性,因而可使蛋制品變得膨松柔軟。 38、炒雞蛋時加入幾滴醋,炒出的蛋松軟味香。
39、炒茄子時,在鍋里放點醋,炒出的茄子顏色不會變黑。 40、炒土豆時加醋,可避免燒焦,又可分解土豆中的毒素,并使色、味相宜。
41、炒豆芽時,先加點黃油,然后再放鹽,能去掉豆腥味。 42、炒波菜時不宜加蓋。
43、炒肉片:肉切成薄片加醬油、黃油、淀粉,打入一個雞蛋,拌勻,炒散;等肉片變色后,再加佐料稍炒幾下,肉片味美、鮮嫩。 44、炒牛肉絲:切好,用鹽、糖、酒、生粉(或雞蛋)拌一下,加上生油泡腌,30分鐘后再炒,鮮嫩可口。
45、炒肉菜時放鹽過早熟得慢,宜在將熟時加鹽,在出鍋前再加上幾滴醋,鮮嫩可口。 46、肉絲切好后放在小蘇打溶液里浸一下再炒,特別疏松可口。
不論做什么糖醋菜肴,只要按2份糖1份醋的比例調配,便可做到甜酸適度。 47、炒糖醋魚、糖醋菜幫等,應先放糖,后放鹽,否則食鹽的“脫水”作用會促進菜肴中蛋白質凝固而“吃”不進糖分,造成外甜里淡。
48、做肉餅和肉丸子時,一公斤肉。
2.關于做飯美食的小知識
烹調蔬菜的竅門
1.煮菜時應將菜放在熱水中煮,不應放在冷水中煮。如土豆放在熱水中煮熟,維生素C損失約10%,放在冷水中煮要損失40%。
2.烹調蔬菜時,加點菱粉類淀粉,使湯變得稠濃,不但可使食品美味可口,而且由于淀粉含谷胱甘肽,對維生素有保護作用。
一、識別種豬肉法
公、母種豬劁后育肥的豬,肉質較低劣,煮不爛,味道差。識別方法是:
帶肉皮的,肉皮厚而硬,毛孔粗,皮膚與脂肪之間幾乎分不清界限,這種現(xiàn)象在肩胛骨部位最明顯。如去皮、去骨后皮下脂肪又厚又硬,幾乎和帶皮一樣。瘦肉顏色呈深紅色,肌肉纖維粗糙,紋路清,水分少,結締組織較大。
二、識別注水豬肉法
看:如瘦肉淡紅帶白,有光澤,很細嫩,甚至有水外浸則是打水的,若顏色鮮紅則未灌水。
摸:用手摸瘦肉不粘手即打水的,如用手摸瘦肉粘手則未打水。
貼紙:取一塊白紙粘在肉上,如紙很快被水濕透,是打了水的,若不容易濕透,上沾有油跡的表明未打水。貼紙法還可用于牛、羊肉。
三、識別再凍肉法
凍肉解凍后銷售不完,再凍后銷售,這種肉的質量大降,其識別方法是:
看外形:脂肪呈深紅色,肉表紅色;劈開處齊整,指壓可濕手指。
摸硬度:肉無彈性,指壓下陷后難以恢復。
刀除腥味
切過魚、肉的菜刀總有一股腥味,如果再切蔬菜其他食品如水果等,會使水果等沾上腥氣,影響食欲。除去腥氣最簡單的方法是,用生姜片擦一遍刀即可。
鋁鍋除污垢
鋁鍋沾染污垢后,極難擦洗,若將鍋放入熱水中浸泡,用雞鴨的羽毛擦洗,效果佳。亦可趁鍋在火上時,用濕布在其表面擦洗,可使鋁鍋清潔明亮。
巧切洋蔥
切洋蔥時,先把刀放在冷水中浸泡,再切洋蔥,就不會被洋蔥的強烈揮化物將眼 *** 得流淚。
香菇洗沙粒
先用60℃的溫水將香菇浸泡1小時,然后用手朝一個方向攪拌約10分鐘,讓香菇的“鰓頁”慢慢張開,沙粒便會下落沉入盆底。
烹調中使用酒的八個小竅門
1、炒雞蛋時,加點兒白酒,炒出的雞蛋會更松軟芳香。
2、當紅燒羊肉開鍋時,倒入少許白酒,可去除膻味,并有助于將肉燉爛。
3、洗魚時弄破了苦膽,若立即用白酒洗刷,就不會有苦腥味了。
4、在烹調脂肪較多的肉和魚時,加一杯啤酒可去除油膩味。
5、用油煎魚時,向鍋內噴上半杯葡萄酒,能防止魚皮粘鍋。
6、做菜時,如果醋放多了,加一點酒就會調輕酸味。
7、在冰凍過的魚身上遍灑米酒,魚很快會解凍,且不會有異味。
8、如果面條結成團,噴一點米酒,面條就會散開。
巧用蛋殼
1.煮鈣質米飯。蛋殼洗凈后放在鍋中用微火焙酥,然后碾成粉末,摻入米中煮成飯,便是“鈣質米飯”,對缺鈣者和正常的人都有好處。
2.煮咖啡。煮咖啡時,加一些蛋殼(約兩杯咖啡加半個雞蛋殼),可以使咖啡澄清味甘。
3.除炸食物后油的黑色。炸食物的油使用幾次后,油會發(fā)黑,可在油罐里放一小塊雞蛋殼,蛋殼會把掉在油中的炭粒吸附掉,使油變清。
4.洗衣服。把蛋殼搗碎,裝在薄布袋里,放入盆中,加熱水浸泡5分鐘左右。然后用這種水洗衣服,就能把衣服洗得格外白凈。一般5只雞蛋殼泡的水可洗7件~8件衣服。
5.潔陶瓷器皿。將蛋殼碾成碎末,可以用它代替去污粉,用來清潔陶瓷器皿,效果比肥皂還要好。
烹調小竅門
把豆腐放在淡鹽水里泡20-30分鐘,再拿出來烹食,豆腐便不會破碎。
3.炒菜小常識
炒就是以油或金屬為主要導熱體,將小形原料用中、大火在較短時間內加熱成熟,調味成菜的一種烹調方法。
炒的原料一般都選擇鮮嫩易熟的,除自然小形者外,都需要加工成片,頂,絲,條,球,末,粒等形態(tài),這是使原料自愛較短時間內成熟的先決條件。炒菜的加熱時間比較短,原料脫水不多,因此炒菜具有鮮嫩滑爽的特點,但不易入味,所以除了以一些強調清脆爽口的蔬菜菜肴,一般都要勾芡。
1.什么是火候 炒菜時,火力大小和時間長短變化情況叫火候。火候從字面上來解釋,就是指燃料燒的火力情況。
但是,炒菜中所指的火候卻不僅僅如此,除火力本身,更重要的是指菜肴原料在不同火力、不同時間加熱中所產生的結果。總的來說,火候就是在適宜的切配之后,精確熟練的控制和調節(jié)烹調菜品所需要的適宜溫度與時間,保證菜肴色、香、味形俱全。
2.火候的分類 火候可分為大火、中火、小火、微火四種。 【大火】是一種最強的火力,用于“搶火候”的快速烹制,它可以減少菜肴在加熱時間里營養(yǎng)成分的損失,并能保持原料的鮮美脆嫩,適用于熘、炒、烹、炸、爆、蒸等烹飪方法 【中火】也叫文火,有較大的熱力,適于燒、煮、炸、熘等烹調手法。
【小火】也稱慢火、溫火等。此火火焰較小,火力偏弱,適用于煎等烹飪手法。
【微火】微火的熱力小,一般用于酥爛入味的燉、燜等菜肴的烹調。 3.什么是勾芡 勾芡就是之菜肴在接近成熟的時候,將調好的汁芡澆淋或潑撒在菜中,使菜具有光潔潤滑的色澤,醇厚的滋味。
芡汁是一種粘稠狀液體,一般是用水淀粉和各種調料對成的。在炒菜的過程中,分解出的水分。
營養(yǎng)成分和液體調料一起形成滋味鮮美的湯汁,如經勾芡,這些湯汁就能依附在菜的原料上,變成湯汁稠厚、湯菜融合的佳肴。 4.炒菜怎樣加水 含水量燒的素材在烹制時可加一些水,以彌補自身水分的不足。
但是添加冷水會使蔬菜不易軟爛,所以必須添加煮沸過的熱水,而且煮沸過的水中鈣、鎂離子含量不會與蔬菜細胞黏結。 5.什么是滑炒 滑炒就是指經過精細刀工處理或自然形態(tài)小的原料,在溫油鍋內加熱成熟,再拌炒入調料,這種烹飪方法就是滑炒。
滑炒的原料大多數(shù)都需要上漿?;此玫脑洗蠖际酋r嫩的動物性原料,比如雞、鴨、魚、肉、野味等,且都選用其中最嫩的部位。
這些原料又大多加工成丁、絲、篇、粒,這樣就縮短了菜成熟的時間。 6.滑炒的原則 第一,必須將鍋洗干凈,燒熱,并用油滑過。
鍋燒熱,能使鍋底的水分蒸發(fā)干凈,用油滑過,可使鍋底滑潤,防止原料粘在鍋底、要注意的是,鍋不能燒的太熱,否則原料下鍋沉入鍋底后驟遇高溫,也會粘在鍋底上。 第二,下料時要掌控油溫的變化。
原料數(shù)量多,油溫也要高些;原料體型較大,易碎散的,油溫應低些。 具體來說,容易滑散。
且不易斷碎的原料可以在溫油燒至4、5成熱時下鍋,如牛肉片、肉丁、雞球等; 容易碎散,體型又相對較大的原料,如魚片,則應在油溫二三成熱時下鍋,且最好能用手抓,分散下鍋; 一些絲、粒狀的原料,一般都不易滑散,有些又特別容易碎斷,可以熱鍋冷油下料,如魚絲、雞絲、芙蓉蛋液等。 第三,下料后要及時滑散原料,防止脫漿、結團。
油溫過低,原料在油鍋中沒有什么反應,這時最容易脫漿。應稍等一下,不要急于攪動,等到原料邊緣冒油泡時在滑散。
油溫過高,則原料極易粘結成團,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把鍋端起來,或添加一些冷油。 第四,滑散的原料要馬上出鍋,并瀝凈油。
形態(tài)細小的原料不太容易瀝凈油,要用勺子翻撥幾次,倘若油瀝不干凈,很可能導致在炒拌和調味階段勾不上芡,會影響菜的味道。 7.滑炒怎樣勾芡 滑炒勾芡有三種方法: 第一,對汁芡 對汁芡及時將所有需要加的調料及粉汁一起放在小碗中攪勻,待材料滑熟,底油熗鍋之后,倒入調料即迫入對好的芡汁,快速翻拌即成。
要注意的是,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所用原料不易散碎。數(shù)量不多的菜肴 第二,投料勾芡 投料勾芡就是將滑熟的原料下鍋后依次加入調料,湯汁,燒開后淋入水淀粉勾芡。
勾芡時湯汁要燒開,粉液要朝水泡翻滾處淋下——淋在湯水里,然后馬上翻拌。 第三,勾芡投料 就是先將所有需要的調料及湯汁加在鍋里,燒開后勾芡后再放入滑熟的原料。
或者淋于原料上。這種方法多用于容易碎斷的原料。
應注意下芡前味道必須調準。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方法的芡汁應略薄一些,待原料下鍋后,鹵汁中部分水分已發(fā)揮,芡汁薄厚恰到好處。
4.健康烹調技巧有哪些呢
加醋很多維生素怕堿而不怕酸,醋可保護食物中的維生素,使之少受氧化破壞。
涼拌蔬菜或烹制魚、肉時宜提前加醋,能使維生素少受損失。 漿掛糊食物先用淀粉和雞蛋上漿,烹調時食物表面可形成一保護層,減少營養(yǎng)素與空氣、熱油接觸的機會,營養(yǎng)素的損失就會明顯減少,同時可防止蛋白質過分變性。
酵母發(fā)酵制作面食時盡量使用酵母發(fā)酵的方法,可增加面粉所含的植酸鹽。同時酵母本身也是一種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的食物。
清洗淘米次數(shù)應盡量減少,不要用流水沖洗或熱水淘洗,避免用力搓洗,以減少維生素的無機鹽流失。但當發(fā)現(xiàn)米面有可疑霉變或農藥殘留時,應用溫水多次搓洗。
蔬菜、肉類等食物應在切細前先清洗,不要在水中浸泡,洗的次數(shù)也不宜過多。
做菜勾芡是營養(yǎng)專家提倡的烹調方式,它不但能“鎖住”菜肴中的營養(yǎng)成分,還能保護胃黏膜。那么在炒菜的時候可以使用哪種勾芡淀粉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炒菜使用的勾芡淀粉,希望能幫到你。
炒菜使用的勾芡淀粉
現(xiàn)在市面上不僅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還有綠豆淀粉等,讓消費者挑花了眼。
這些淀粉都是從糧食作物中提取加工得到的。不同的淀粉中,支鏈和直鏈結構的比例不同,影響勾芡的黏度和亮度。其中,玉米淀粉應用最廣,吸溼性強。主要用于滑炒、滑熘、醋熘、氽、爆等技法成菜的烹制中,使食材的口感更為軟滑。尤其對于細嫩部位的雞、鴨、鵝“三禽”和豬、牛、羊“三畜”,以及魚、蝦、蟹等海河鮮原料,玉米淀粉的上漿效果很好。而土豆淀粉黏性足,質地細膩,色潔白,尤其是透明度很好,常用羹類勾芡。因此,家庭烹調中備好這兩種淀粉就已經足夠了。
此外,綠豆淀粉透明度比玉米淀粉好,穩(wěn)定性比土豆淀粉好,但黏度特別大,極容易成塊,一般用來做涼粉和粉絲;木薯淀粉口感很有彈性,一般多用于精調味道的食品,比如蛋糕布丁等,西米露里面的西米也是由它加工成的;小麥淀粉是麥麩洗面筋后加工而成的,用來勾芡容易沉淀,一般作水晶透明中式點心用,比如水晶冰皮月餅等。
炒菜芡汁的用法
1.包芡 一般用于爆炒方法烹調的菜肴。粉汁最稠,目的是使芡汁全包到原料上,如魚香肉絲、炒腰花等都是用包芡,吃完菜后,盤底基本不留鹵汁。
2.糊交 一般用于熘、滑、燜、燴方法烹制的菜肴。粉汁比包芡稀,用處是把菜肴的湯汁變成糊狀,達到湯菜融合,口味滑柔,如:糖醋排骨等。
3.流芡 粉汁較稀,一般用于大型或整體的菜肴,其作用是增加菜肴的滋味和光澤。一般是在菜肴裝盤后,再將鍋中鹵汁加熱勾芡,然后澆在菜肴上,一部分沾在菜上,一部分呈琉璃狀態(tài),食后盤內可剩余部分汁液。
4.奶湯芡 是芡汁中最稀的,又稱薄芡。一般用于燴燒的菜肴,如:麻辣豆腐、蝦仁鍋巴等。目的是使菜肴湯汁加濃一點而達到色美味鮮的要求。
勾好芡的注意問題
一是掌握好勾芡時間,一般應在菜肴九成熟時進行,過早勾芡會使鹵汁發(fā)焦,過遲勾芡易使菜受熱時間長,失去脆、嫩的口味;
二是勾芡的菜肴用油不能太多,否則鹵汁不易粘在原料上,不能達到增鮮、美形的目的;
三是菜肴湯汁要適當,湯汁過多或過少,會造成芡汁的過稀或過稠,從而影響菜肴的質量;
四是用單純粉汁勾芡時,必須先將菜肴的口味,色澤調好,然后再淋入溼淀粉勾芡,才能保證菜肴的味美色艷。
淀粉吸溼性強,還有吸收異味的特點,因此應注意保管,應防潮、防霉、防異味。一般以室溫15C和溼度低于70%的條件下為宜。
做菜勾芡的好處
1、一般的菜肴,其湯比菜味濃,而且湯中還有許多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勾芡會使湯汁裹在原料上,減少食物中營養(yǎng)素的損失。
2、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勾過芡的菜適合有胃病的人吃。因為淀粉是由多個葡萄糖分子縮合而成的多糖聚合物,它可與胃酸作用,形成膠狀液,附在胃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或減少胃酸對胃壁的直接 *** ,保護胃黏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118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