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高溫,解渴神器不是水,也不冰棍,而是大西瓜。沒錯,炎熱的夏天,能吃上一個大西瓜,又甜,水分又十足,吃了一天不渴不餓,解決吃飯喝水問題,。所以說在夏天吃西瓜,是家家戶戶必須做的一件事,雖說西瓜四季都有上市,超市天天可以買得到,但是惟獨在這夏季里讓人吃得最為酣暢淋漓。人們愛吃西瓜不僅為了領略其味兒美,更多的還在于它能夠清涼解渴、消暑除煩,令人心情舒暢。那么吃西瓜到底對我們身體有什么好處呢?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到西瓜瓜瓤部分的94%是水分,還有糖、維生素、多種氨基酸以及少量的無機鹽,這些物質(zhì)最能在高溫時節(jié)有效地補充人體所需的水分和營養(yǎng),這也就是吃個西瓜解渴又不餓的原因所在吧;
其次,所攝入的水分和無機鹽通過代謝成小便,還能帶走多余的熱量,達到清暑益氣的作用。這樣的降溫效果,堪比身體里裝了一個空調(diào),隨時運轉(zhuǎn)著給你降溫;
那么專業(yè)點來講,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吃西瓜的好處敘述得非常詳盡,他說到西瓜甘寒無毒,不僅“消煩止渴,解暑熱”,而且“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瘡”。醫(yī)書中還把西瓜稱作“天生白虎湯”,白虎湯是中醫(yī)治療高熱、煩渴等實熱病征的得力良方,說吃西瓜就能達到這一方劑的作用,足見醫(yī)家對它的重視程度了。
那么在今天我們看來,夏季中暑或其他急性熱病出現(xiàn)的發(fā)熱、口渴、尿少、汗多、煩躁等征,可通過吃西瓜來進行輔助治療。 此外,西瓜的入藥部分還有被中醫(yī)稱作“西瓜翠衣”的瓜皮。其實,瓜皮在清暑滌熱、利尿生津方面的作用遠勝于瓜瓤,只是我們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是非。
瓜皮也有很大的效果,只要經(jīng)過稍加修制,就能成為夏季里一道難得的解暑菜品。最簡單的方法莫過于削掉其外面的粗硬綠皮和殘留的瓜瓤,切成條狀,以麻油、精鹽及糖、醋拌食;也可與蔥姜肉片等物一起爆炒,淋薄芡起鍋,均清香宜人,嘗后使人胃口大開。
但是,西瓜雖然很不錯,但它總歸屬寒涼食物,所以素體虛寒胃弱之人如若貪食過多,易引起腹痛、腹瀉;并且不宜與油膩之物一同食用;錯過了夏季吃西瓜更應該少一些,天氣溫度的下降,人們對于西瓜的喜好也慢慢下降,其主要原因為人的胃對于西瓜的消化越來越困難,所以天冷少吃瓜是不錯的選擇。
西瓜是夏季吃的應季水果,含糖量和水分都是非常高的,適合補充炎熱夏季流失的體液,還可以去除體內(nèi)濕氣,解暑去燥,總之夏季吃西瓜的好處還是非常多的。但是西瓜不要當飯吃哦,不然含糖量會攝入超標,這樣會容易長胖的。
2、西瓜中不含脂肪和膽固醇,但其他營養(yǎng)成分非常豐富:葡萄糖、維生素C、果糖、蛋白質(zhì)、氨基酸等。
3、其瓜皮、瓜子為天然藥材,可入藥。中醫(yī)還認為它可以解酒解毒。
4、夏天吃西瓜好處多多,因為不僅是西瓜的果肉,還有西瓜的皮也能解暑。將西瓜皮切成小絲狀,用水洗凈,放入鍋中煮沸,然后放入一些西紅柿。是很好的清熱湯品,放入冰箱冷藏后味道更佳。此外,西瓜皮還可以治療腎炎、水腫和糖尿病。
5、西瓜子還有降血壓的作用。無論是做成湯品還是油炸食品,都有一定的降血壓作用,可治療嘔吐、咳嗽。
如果想通過吃西瓜減肥,要在保證均衡飲食的同時,適量食用西瓜,適當減少主食,但不要完全用西瓜代替主食。 同時,需要注意肉、蛋、奶的攝入量,以確保減肥不損害健康。
你可以一只手捧著瓜,另一只手輕輕一彈,發(fā)出清脆的“咚咚”聲音,捧著瓜的手感覺有些顫抖,是熟瓜; “突突”的聲音是更高成熟度的體現(xiàn); “噗噗”的聲音是過熟的瓜; “嗒嗒”的聲音是生瓜。
另一種挑選西瓜的方法是掂重。如果西瓜大小相近、藤蔓新鮮程度相同,建議選擇較輕的西瓜。越重說明西瓜的含水量越高,也說明糖分被稀釋了。在同一品種產(chǎn)地的情況下,選擇較輕的更容易選到甜甜的西瓜。
夏天吃西瓜有什么好處?
1、夏天吃西瓜的好處很多,它可以很好地排出人體內(nèi)的濕氣,通過尿液,將人體內(nèi)的毒素以及多余的水分一起排泄出去。
2、西瓜里沒有脂肪和膽固醇,而其他的營養(yǎng)倒是很豐富:葡萄糖、維生素C、果糖、蛋白質(zhì)、氨基酸等。
3、作為一種天然的藥材,它的瓜皮和瓜子兒都能人藥,中醫(yī)還認為它能解酒毒。
食用西瓜的禁忌
上面了解了夏天吃西瓜有什么好處,另外,吃西瓜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1、不宜與羊肉一起吃。
2、多吃會傷害脾胃健康,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
3、不要在飯前和飯后吃。西瓜中水分豐富,吃過以后會沖淡胃里的消化液,影響食物的吸收。
4、冰鎮(zhèn)西瓜不要多吃。在炎熱的夏天吃幾塊冰鎮(zhèn)的西瓜固然很解渴,很清爽,但對胃的傷害很大,極易引起脾胃損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134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蠶蛹和大蠶蛹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