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瓜薏米煲水鴨
材料:冬瓜500克,薏米30克,水鴨250克,生姜2片。
做法:水鴨洗凈斬塊,氽燙后用清水沖干凈,與薏米、生姜一起放入砂鍋,加水5000ml。先用武火煮15分鐘后改為文火,再煮1~1.5小時,調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這款湯清熱利尿解暑。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可以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薏米即薏苡仁,味甘淡,性涼,健脾滲濕、清熱利水。水鴨性平涼而味甘,補中益氣、養(yǎng)陰利水。
注意:薏米洗凈后在冷水時入煲,這樣煮出來的薏米就易軟入味;冬瓜必須連皮煮,因為冬瓜清熱祛暑的功效主要集中在瓜皮而并非瓜肉。
2、番茄土豆排骨湯
材料:番茄150克,土豆250克,排骨300克。
做法:先將排骨洗凈氽燙后用清水沖干凈,與切塊的土豆一起放入砂鍋,加水5000ml,先用武火煮15分鐘后改為文火,煮40分鐘后,加入番茄,再煮20分鐘,調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健胃消食,生津止渴。番茄味甘、酸,性涼,微寒,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和增進食欲的功效;土豆味甘,性平,能補脾益氣、通利大便。此湯酸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老少皆宜,尤其適宜天氣炎熱胃納不佳者食用。
3、桂圓粥
食材:桂圓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桂圓同粳米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熬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尤其適用于勞傷心脾、思慮過度、身體瘦弱、健忘失慮、月經不調等癥。
4、山藥棗豆糕
食材:山藥50克,扁豆30克,陳皮絲5克,大棗肉50克,粘粉1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山藥、扁豆洗凈放入鍋內煮熟,大棗肉切絲,將粘粉加適量水和成漿,放入山藥、扁豆、大棗肉拌勻,加入適量白糖,倒在盤中,放入鍋內隔水蒸熟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
5、山楂麥芽飲
食材:山楂15克,生麥芽30克,太子參15克,竹葉芯10克。
做法:將山楂、麥芽、太子參、竹葉芯洗凈,用水煮沸,浸泡15分鐘即可,代茶飲。
功效:益氣清心,健脾消滯。
立夏養(yǎng)生4大護心食物
每年5月5日前后,是我國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夏”。此時,“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蔽覈怨帕晳T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此時天氣漸熱,植物繁盛,人體的心臟機能處于旺盛時期,要重點養(yǎng)護心臟。下面,我給你介紹立夏養(yǎng)心護心的4款好食物。
立夏養(yǎng)心護心的'佳品
1、豬心
豬心性平、味甘咸,有養(yǎng)心補血、安神定驚之功。富含蛋白質和較多鈣、磷、維生素等成分,脂肪含量少,能加強心肌營養(yǎng)、增強心肌收縮力。
2、雞蛋
雞蛋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潤燥、補氣養(yǎng)血、定驚安胎等功效。不僅富含蛋白質和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而且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還含有能增強和改善記憶功能的卵磷脂,并經現代實驗研究證實確實具有清除體內膽固醇、降低血脂、保護血管作用。
故每日食用不超過2個,不僅無增加血脂的害處,還能夠防治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對老年性癡呆癥也益處。
3、蜂蜜
蜂蜜性平味甘,具有滋陰養(yǎng)血、補心潤肺之功。富含糖類、有機酸、多種維生素、礦物質、酶類、蛋白質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有強健、滋補、強壯等功效,能提高腦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功能。但不宜多食久服,忌與其他滋補藥、土獲荃、威靈仙等中藥同服。
4、蓮子
蓮子性微涼、味甘澀,功能養(yǎng)心補脾、補腎固攝。除含蛋白質、糖類、少量脂肪、多種維生素外,還富含磷、鈣、鐵等礦物質。所含蓮心堿有強心降壓、平靜性欲之功。
推薦2款養(yǎng)心藥膳
1、益氣養(yǎng)心粥
太子參30克,山藥30克,蓮子30克,粳米200克。將太子參、山藥、蓮子、粳米洗凈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同煮至米爛粥成,溫熱服食,有健脾益氣、養(yǎng)陰清心的功效。
2、山楂麥芽飲
山楂15克,生麥芽30克,太子參15克,竹葉10克。將山楂、麥芽、太子參、淡竹葉洗凈,用水煮沸,浸泡15分鐘即成,代茶飲,隨意飲用,有益氣清心、健脾消滯的功效。
小叮嚀:立夏節(jié)氣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fā)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fā)作。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
面對溽暑夏季,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養(yǎng)生需先養(yǎng)心」。由于夏季為「心」所屬,尤其要清心熱、養(yǎng)心陰。中醫(yī)師指出,天氣炙熱,出汗過多容易增加心臟負擔,建議飲食宜清淡,多喝水、多吃些紅色食物,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
臺北市中醫(y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中醫(yī)師陳潮宗指出,夏日養(yǎng)生需先養(yǎng)心,首先應避免大量出汗,因為「汗」出傷陽。飲食方面要掌握「增酸減苦」原則,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同時要掌握夏日養(yǎng)生3原則,輔助心肺腎功能。
夏日養(yǎng)生 中醫(yī)3原則
1.健脾除濕: 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癥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之物。如藿香、蓮子、佩蘭等,或是酸性食物,如酸梅、檸檬等。
2.清熱消暑: 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材,如菊花、薄荷、金銀花、荷葉等來祛暑。
3.補養(yǎng)肺腎: 中醫(yī)認為,按五行規(guī)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yǎng)肺腎之陰??蛇x用枸杞子、生地、紅棗等來補養(yǎng)腎肺。
紅色入心 心靜自然涼
中醫(yī)師陳潮宗強調,高溫酷熱的夏天,容易動肝火,常常會覺得心煩意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等,俗語說:「心靜自然涼」,越是天熱心態(tài)越要調整到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以避免心浮氣躁的產生暴飲暴食的行為出現。
除了酸性食物外,也建議多吃紅色食物,有益養(yǎng)血。因為紅色入心,所以夏天盛產的桑葚、紅西瓜、葡萄柚、胡蘿卜、番茄也是養(yǎng)心好食物。其他紅色食物, 如紅棗、紅豆、紅薏仁、紅扁豆等,都有益養(yǎng)血、降血脂、改善心血管和血液循環(huán)。
解暑藥膳1:西瓜姜汁
材料:西瓜600g、老姜 9g。
作法:
1.西瓜洗凈,刮除綠皮,保留白色果瓢及果籽;老姜洗凈,保留皮。
2.將所有食材置入調理機容杯,過程中使用攪拌棒協助調理,打約40秒鐘即可完成。
叮嚀:要去濕,可加嫩姜;擔心過涼或想增加風味,可加老姜。
解暑藥膳2:冬瓜蛤蜊湯
材料:冬瓜200克、蛤利100克、姜絲10克、蔥段10克、鹽適量、水。
做法:
1.蛤蜊先泡鹽水吐沙,冬瓜去皮,洗凈切成塊備用。
2.將冬瓜放入鍋中,放入8分滿的水,開中小火煮。冬瓜煮至變透明時,放入蛤蜊繼續(xù)煮,大概煮個5分鐘后,把姜絲給放進去一起煮。熄火之前,再放入蔥段,再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冬瓜含豐富的維生素C、B1、B2,能預防感冒、清熱病毒、養(yǎng)顏美容、利尿、消腫;蛤蜊含豐富的維生素B12、E、?;撬岬葼I養(yǎng)素。?;撬崮苄Ы档腿梭w血液中的膽固醇,對視力和肝臟都有保護作用、有助延緩細胞老化。
保健 *** 穴:內關穴
位置:手腕橫紋正中上二寸,建議采一手握著另一手前臂的姿勢,以大拇指按壓。
功效: *** 心包經上的內關穴位,可以為心臟補氣血,預防心肌梗塞,另外有對減輕胃脹有幫助。
中醫(yī)認為,冬吃蘿卜夏吃姜,姜可驅走身上寒氣,對溽暑夏日養(yǎng)生有加分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189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什么時段喝蜂蜜水最養(yǎng)人(蜂蜜水什么時···
下一篇: 孕婦可以吃沙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