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食物即使非常的有營養(yǎng)價值,而且有非常多的功效與作用,但是在吃這種食物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注意很多事的,我們要將食物與我們自身的身體狀況想結合來挑選適合我們去吃的食物,那么吃葫蘆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一一列舉一下。
1.首先我們要注意的是,葫蘆這種食物是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的,葫蘆可以幫助我們清熱利尿,還可以幫助我們除去煩躁的情緒,在炎熱的夏天吃一些葫蘆,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渴。而葫蘆的營養(yǎng)價值也是非常之高的,比如葫蘆中還有非常多的水分,根據生物學知識,我們知道人體內70%的組成都是水,而我們一般在夸別人皮膚好的時候,則會夸這個人長得很水靈,所以吃一些葫蘆可以補充身體的水分,從而讓自己看起來很“水靈”。而且葫蘆中還含有一種干擾素,這種干擾素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免疫力,并達到防癌抗腫瘤的效果。
2.其次,我們要注意的是一些脾胃虛寒的患者是不適合多吃葫蘆的。脾胃虛寒的患者主要表現在。吃一些食物之后會出現嘔吐的現象,而且胃里也經常會由于寒冷而出現干嘔的現象,還有就是那種在晚上睡覺之前手腳非常涼的人,這樣的人大多數都是由于脾胃虛寒導致的,所以這樣的人也要注意要少吃或者不吃葫蘆這種食物。
3.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免疫力非常低,經常會出現發(fā)燒感冒癥狀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葫蘆;而一些患有高血糖,甚至患有癌癥的患者,也可以多吃一些葫蘆這種食物。
吃葫蘆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要暴飲暴食,任何食物都有其一定的量,過度的食用總歸是不好的,而且在用葫蘆做菜的時候也要注意口感,不然很有可能使人提不起食欲去吃它。
西葫蘆肉厚,多汁,可葷可素,能調節(jié)人體代謝,具有減肥、抗癌防癌的功效。西葫蘆有什么飲食禁忌嗎?西葫蘆的飲食禁忌由我來為大家介紹!
西葫蘆的飲食注意事項
一、哪些人不能吃西葫蘆?
脾胃虛寒的人慎食。
二、西葫蘆的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糖尿病、水腫腹脹患者。
三、西葫蘆的食用禁忌
1、西葫蘆不宜生吃。
2、高溫炒蔬菜會釋放致癌物:炒西葫蘆排致癌首位?!拔骱J、大蒜、洋蔥等蔬菜一經高溫煎炒會產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br>
3、烹調時不宜煮得太爛,以免營養(yǎng)損失。
相克食物:
西葫蘆+蘆筍:加重脾胃虛寒。
西葫蘆的吃法
一、燜
油燜西葫蘆
原料:西葫蘆500克,大蔥15克,大蒜(白皮)15克,花生油40克,鹽6克,味精2克,淀粉(玉米)5克,料酒5克,香油5克
做法:將西葫蘆去皮、瓤,洗凈切成條;炒勺置中火,加花生油燒至四成熱,放入西葫蘆條,過油2分鐘,取出瀝油;炒勺內留底油20克,至六成熱時,加入蔥蒜末,烹料酒、清湯,加入鹽及西葫蘆條燜2分鐘;加入味精、水淀粉拌勻,淋香油,裝盤即可食用。
二、涼拌
涼拌西葫蘆
原料:
西葫蘆300g,花生碎30g,干辣椒4個,花椒10幾粒,鹽1小勺油1大勺,醋1小勺
做法:準備好材料,花生米放烤箱140度烤15分鐘,取出去皮;西葫蘆切片,用鹽拌勻腌制5分鐘,攥去水份;花生米放密封袋,用搟面杖壓碎;鍋內燒開水,放入攥去水份的西葫蘆焯半分鐘,撈出瀝干水份(時間不要太長,保持大火燒水);辣椒剪碎,花椒,辣椒,油放到勺子里,勺子放火上燒至油熱,發(fā)出焦香味;炸好的花椒辣椒油過濾到西葫蘆里,加醋,一點鹽拌勻,吃的時候上面撒上花生碎。
三、炒
西葫蘆炒烤鴨肉
原料:西葫蘆,烤鴨肉,油,鹽,雞精,蔥
做法:準備好烤鴨肉,西葫蘆洗凈切片;鍋里油熱,放下西葫蘆煸炒;待西葫蘆發(fā)蔫出水,放下烤鴨肉煸勻;放鹽煸炒勻;加雞精,蔥花煸勻即可。
四、煎
西葫蘆鍋貼
原料:西葫蘆,鹽,雞肉,豬肉,蔥,姜,料酒,香油,醬油,面粉
做法:西葫蘆去皮擦絲,加少許鹽腌一會,擠出水分,雞肉,豬肉剁餡,蔥,姜切末,加鹽,料酒,香油,醬油和西葫蘆絲一起沿一個方向攪拌上勁兒;平底鍋油熱后,將包好的鍋貼排入平底鍋中,中火將底部煎至金黃;倒入適量面粉水,約沒過鍋貼的三分之一,加蓋,小火煎約十五分鐘至面粉水完全收干即可。
五、煮湯
鮮蠶豆西葫蘆雞蛋湯
原料:鮮蠶豆瓣50克,西葫蘆100克,番茄60克,雞蛋2個,鹽1茶匙,雞粉1/2茶匙,胡椒粉1/4茶匙,水淀粉少許,蔥末適量
做法:番茄切丁,西葫蘆切片;起油鍋,爆香蔥末,放入蠶豆瓣、番茄、西葫蘆;大火翻炒1分鐘;鍋內加水和鹽大火燒開;雞蛋打入碗中,攪打均勻;鍋內下入少許水淀粉攪勻,打入雞蛋液,加雞粉調勻即可。
可以。新鮮的葫蘆皮嫩綠,果肉白色,可以在未成熟的時候收割作為蔬菜食用。
葫蘆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禎《農書》說:“匏之為用甚廣,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葷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條作干……”又說:“瓠之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無窮,烹飪咸宜,最為佳蔬”。
可見古人是把葫蘆作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種多樣,既可燒湯,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曬。燒湯清香四飄,其味鮮美。與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論葫蘆還是它的葉子,都要在嫩時食用,否則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價值。
每100克葫蘆所含營養(yǎng)素如下:
熱量(15.00千卡),蛋白質(0.70克),脂肪(0.10克),碳水化合物(3.50克),膳食纖維(0.80克),維生素A(7.00微克),胡蘿卜素(40.00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黃素(0.01毫克),尼克酸(0.40毫克),維生素C(11.00毫克),鈣(16.00毫克),磷(15.00毫克),鉀(87.00毫克),鈉(0.60毫克),鎂(7.00毫克),鐵(0.40毫克),鋅(0.14毫克),硒(0.49微克),銅(0.04毫克),錳(0.08毫克)。
擴展資料:
1、收藏價值
葫蘆不僅能吃、能用,還能收藏。在古人看來,葫蘆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很好的吸收住宅之內的上佳氣場,而對于不好的氣場則可以進行有效的抑制、阻遏,從而營造一個適宜的家居環(huán)境。因此,古時候的豪門大族多在家中供養(yǎng)幾枚天然葫蘆,置于中堂之上,認為有化煞收邪、趨吉避兇之妙用。
古代吉祥圖案中有不少關于葫蘆的題材,如“子孫萬代”、“萬代盤長”等。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懸掛著葫蘆,其稱之為“頂梁”,據說有此措施后,居家比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眾,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
在臺灣的鄉(xiāng)間,流傳一句諺語:“厝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意思是說,在家里擺放一個葫蘆,才會發(fā)財、富有。床頭放葫蘆促進夫妻感情。
人們喜愛葫蘆,因為它愛生長,能蔓延,多果實,這一特色,恰恰與人類的原始母性崇拜和希望子孫繁衍的愿望相結合。借物抒情,于是產生了人們對葫蘆的鐘愛和崇拜。
從而也衍生出許多相應的神話和吉祥福瑞故事。代代相傳,葫蘆就成了人們心目中值得信賴的,增壽、降瑞、除邪、保福、佑子孫的吉祥物。
2、葫蘆文化
葫蘆者,福祿也。
葫蘆栽培七千載有余,工藝葫蘆自唐始,成于宋,興于明清。因乾隆紀曉嵐等圣賢名家追寵而得以廣布民間。
葫蘆形體優(yōu)美,色黃如金,寓意吉祥,賞玩者甚眾,為大儒名家推崇,愛之彌厚,經多年把玩摩挲,日久天長,葫蘆通體掛磁包漿,紫潤光潔,價值千金。
社會推進,文明式微,傳統(tǒng)葫蘆日漸消弭,瀕危的范制,打結、火繪、雕刻等工藝得以挖掘保存,傾心制一、二精品,自賞、饋友,美不勝收。樂莫大焉。
每一種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特點,葫蘆也不例外,它是藝術品也是很好的遠古文化傳承的載體,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其作品大多出于民間藝人之手,由于他(她)們以歷史題材為基礎,全憑純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去創(chuàng)作,因此形成葫蘆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
參考資料:-葫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257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葫蘆是什么
下一篇: 葫蘆怎么保存不發(fā)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