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是可以做成一些菜肴來吃的一種食材,除了可以做成菜肴以外,菱還可以做成一些藥膳偏方,能夠?qū)芏嗖“Y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這在臨床應用中得到了認可。今天小編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guān)菱制成的治病藥膳偏方,希望能給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幫助。
1、選用一斤左右菱角,十五克黃芪,將兩者煮爛食用,可以起到滋陰補腎的作用,能夠用于治療遺精和尿頻等病癥。
2、準備兩百克菱角、十克紅棗和三十克花生,放入適量的紅糖制成“大補湯”服用,可以調(diào)理脾胃,促進消化,對于出現(xiàn)體虛、脾胃虛寒、貧血的病人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3、菱可以和牛肉一起煮著吃,這樣不但味道鮮美,也是時令補品,可以有效改善神經(jīng)痛、頭痛、關(guān)節(jié)痛、腰腿痛等病癥。
4、準備一斤菱角,十五克黃芪,煮爛后食用,可以用于補腎壯陽,對于腎虛的病人很有益處。
5、準備二十個生菱角肉,加適量水用文火熬成濃褐色湯服用。每天服用三次為宜,可以用于調(diào)理腸胃,并能預防食道癌、胃癌、子宮癌、乳腺癌的出現(xiàn)。
6、用菱角的殼1斤,熬成湯,用以代茶喝,具有養(yǎng)胃作用,可以用于治療胃出血的病癥。
7、把菱葉汁用水煮來后飲用,能增強視力,而且可以對癌細胞起到抑制作用。
8、用菱角肉和蓮子、山藥、芡實、藕、百合等煮食或磨粉蒸食,能夠調(diào)理腸道,對于慢性腸炎病患者很有益處。
9、選用一百克菱角肉,三十克薏米,將兩者煮成粥后服用,可以防癌強身。
如果把菱做成上文介紹的這些藥膳方來進行服用的話,那么是非常有助于身體健康的,能夠?qū)芏喑霈F(xiàn)的不適病癥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甚至要比一些藥物更加的安全可靠。只要能夠合理對癥的進行選用,都可以收獲不錯的效果,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根據(jù)各人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和需要,應用日常食物的營養(yǎng)來調(diào)理養(yǎng)生,從而達到防治疾病、促進健康長壽或疾病康復的目的,此種方法也稱食養(yǎng)或食療(藥膳)。
食養(yǎng)在我國相傳已久,自古就有“藥食同源”和“藥補不如食補”的說法。
《內(nèi)經(jīng)》中早已有“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之”的論述。中醫(yī)認為,生命就是生物形體的氣化運動,氣化運動的本質(zhì)就是化氣與成形。而化氣與成形是由于飲食水谷通過胃的游溢,脾的散精,內(nèi)而五臟六腑,外而四肢百骸,使形體的每個部分都能得到營養(yǎng)。因此,食養(yǎng)的關(guān)鍵是保護脾胃。中醫(y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若“先天”不足,可通過“后天”食養(yǎng)補之。如果脾胃虛弱,功能異常,供給減少或過多,人體的生長發(fā)育等生命活動就將受到影響。
保護脾胃的重要措施有:
一:要飲食有節(jié),做到一日三餐巧安排,俗語說“早飯飽、午飯好、晚飯少”,“晚飯減一口,活到九十九”。因為人的基礎(chǔ)代謝白天比晚上旺盛,對食物的需要量和消化功能也比較強,晚上活動少,能量消耗低。同時,飲食宜清淡,尤其中老年人不宜多吃肥膩、油煎、過咸的食物,一定要限制動物脂肪,可多吃一些豆類食品和新鮮水果、蔬菜。
二:要養(yǎng)成良好的進食習慣,不僅要注意飲食的衛(wèi)生,不進不潔食物,而且飲食宜溫、熟、軟,勿食或少食生冷,以“熱不炙唇,冷不振齒”為宜,尤應忌食黏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時,吃飯時要有好心情,吃飯要專心致志,細嚼慢咽,飯后不宜馬上洗澡或做劇烈運動。
三: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根據(jù)個人的體質(zhì)要求,按照春夏秋冬季節(jié)的變化和東西南北中氣候與水土的不同特點,選擇適宜的食物。
四:在食補或食療時要注意食物的辛、酸、甘、苦、咸五味所禁或忌口,因五味之性各有所偏,對不同人的體質(zhì)或疾病,必須避免不同的味氣所傷,以免助邪而攻正。
飲食調(diào)理養(yǎng)生方法,古人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現(xiàn)選擇其簡單易行者介紹之。
叩齒
牙齒功能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要健脾胃必須保護好牙齒。古代養(yǎng)生學家介紹“清晨叩齒三百過者,永不動搖”。具體做法是:摒除雜念,全身放松,口唇輕閉,然后上下牙齒有節(jié)律地互相輕輕叩擊。
咽唾
唾液,古稱“金津玉液”,民間流傳著“白玉齒邊有玉泉,涓涓益我度百年”的諺語。認為口中津液充盈,是健康長壽的保證。此法是晨起漱口之后,寧神閉口,先叩齒36次,然后咬緊牙齒,用舌在口腔中四下攪動,不拘次數(shù),以津液滿口為度,再分次緩緩咽下。
飯后摩腹散步
唐代大醫(yī)學家孫思邈說:“平日點心飯訖,即自以熱手摩腹,出門庭行五六十步。”此法若能長期堅持,對調(diào)整脾胃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治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腸疾病大有益處。
常吃健脾益胃的食物
大棗
《本草綱目》說:“大棗氣味甘,怡年,安中,養(yǎng)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jīng),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重,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
蜂蜜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指出,蜂蜜能“安五臟,補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久病,和百藥,久服強志健身,延年益壽”。
>>>食療養(yǎng)生寶典之脾胃篇
蓮子
清代《本草備要》說,蓮子“落田野中者,百年不壞,人得食之,發(fā)黑不老”。宋代《太平圣惠方》載蓮子粉粥,每次取蓮子粉15~2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煮粥,早晚食用,可以治療年老體弱、慢性泄瀉、多夢失眠、夜間多尿,令人強健。
薏苡仁
明代《本草綱目》說:“薏苡仁陽明藥也,能健脾益胃,虛則補其母,故肺痿肺癰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陽明為本,故拘攣筋急,風痹者用之。土能勝水除濕,故泄痢水腫者用之?!?br>胡蘿卜
中醫(yī)認為,胡蘿卜可健胃行氣消食,凡脾虛食停、氣滯不暢,證見胸滿脘悶、食欲不振以及久痢不愈者,可做輔助食療。>>>教你幾招養(yǎng)生蘿卜菜
適當服用健益脾胃的中藥
黃芪
《本草正義》指出:“黃芪,補益中土,溫養(yǎng)脾胃,凡中氣不振、脾土虛弱、清氣下陷者最宜。”一般用量10~15克,蜜炙煎服。
黨參
味甘,性平,功能補中益氣,益血生津,為平補保健之品,久服令人長壽。一般用量10~30克,水煎服。
黃精
味甘,性平,能補脾潤肺,補益腎精,強筋骨,烏須發(fā),抗衰老。每日服9~15克,水煎服。
茯苓
味淡,功能利水滲濕,健脾補中,寧心安神。唐代藥王孫思邈說“茯苓久服百病除”。用量一般為9~12克,水煎服。但陰虛津枯者不宜用。
我提醒:
冰西瓜傷脾胃
夏天吃西瓜前,很多人喜歡把它放在冰箱里,冰得涼涼的再拿出來食用。這樣雖然嘴上舒服了,卻會對脾胃和咽喉造成很大的傷害。
提醒您:養(yǎng)生妙法健脾益胃 此民間偏方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名稱]狗肉。
[性味]咸、酸、溫。
[歸經(jīng)]入脾、胃、腎經(jīng)。
[作用]
1、溫腎壯陽:用于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小便清長、小便頻數(shù)、浮腫、耳聾、陽痿等癥。
2、溫補脾胃:用于脾胃陽氣不足所致的脘腹脹滿,腹部冷痛等癥。
[成分]含蛋白質(zhì)、脂肪、嘌噙類、肌肽、肌酸、鉀、鈉、氯、水分。
[按注]
1、禁忌癥:熱性病,痰火癥,痢疾及陰虛火旺等非虛寒性疾病不宜食用。
2、反商陸;不宜與菱同食;畏杏仁。
提醒您:狗肉 此民間偏方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376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經(jīng)常食用鴿子肉有哪些好處
下一篇: 孕婦吃蛇瓜的益處與禁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