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鍵詞:益腎健脾,健脾祛濕
芡實 : 100克
茯苓 : 50克
干山藥 : 50克
薏米 : 適量
豬小腸 : 適量
蓮子 : 適量
鹽 : 適量
米酒 : 適量
1、將豬小腸處理干凈,放入沸水中氽燙,撈出剪成小段。
2、將芡實、茯苓、干山藥、蓮子、薏米洗凈,與豬小腸一起入鍋,加水至蓋過所有材料,煮沸后用小火燉純約30分鐘,快熟時加鹽調(diào)味,淋上米酒即可。
飲食宜忌:一般人均可飲用,但兒童不宜。
適宜季節(jié):四季燉湯原料:芡實、杞子、江桃柱、豬大腸、瘦肉
調(diào)料:姜、蒜肉、鹽別名:肥腸豬大腸
知識介紹:豬腸是用于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并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根據(jù)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豬大腸營養(yǎng)分析: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捎糜谥委熖撊蹩诳?、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癥。
豬大腸適合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1.
適宜大腸病變,如痔瘡、便血、脫肛者食用;適宜小便頻多者食用;2.
感冒期間忌食;因其性寒,凡脾虛便溏者亦忌。
豬大腸食療作用:豬大腸性寒,味甘;有潤腸,去下焦風熱,止小便數(shù)的作用。用豬大腸治療大腸病變,有潤腸治燥,調(diào)血痢臟毒的作用,古代醫(yī)家常用于痔瘡、大便出血或血痢。如《仁齋直指方》和
《奇效良方》中的豬臟丸,《本草蒙筌》中的連殼丸等,皆是用于治療直腸病變的名方,其中均用到豬大腸。豬大腸做法指導:豬大腸適于燒、燴、鹵、炸,如“澆大腸段”、“鹵五香大腸”、“炸肥腸”、“九轉(zhuǎn)肥腸”、“炸斑指”等。使用提示:每次約45克
該答案來自梅梅菜譜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496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