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鍵詞:支氣管哮喘
鮮橘樹葉1500g :
紅砂糖500g :
清水1500ml :
先將鮮橘葉洗凈放入砂鍋,加水后旺火煮沸約20分鐘過濾取汁,然后加入紅糖改用文火熬至汁呈濃稠狀即可。放涼裝瓶留用。每日3次,每次服約20ml,連服10天為1療程。
【名稱】橘葉
【別名】橘子葉。
【功效分類】理氣藥
【藥材基原】為雙子葉植物藥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葉。
【采收儲藏】全年可采,以12月至翌年2月間采者為佳,采后陰干或曬干。
【性味】苦辛,平,無毒。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效】疏肝,行氣,化痰,消腫毒。
【主治】脅痛,乳癰,肺癰,咳嗽,胸膈痞滿,疝氣。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鮮者2-4兩);或搗汁。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橘葉氣味苦平無毒。主治:導胸膈逆氣,入厥陰,行肝氣,消腫散毒,乳癰脅痛,用之行徑。肺癰:綠橘葉洗、搗絞汁一盞服之。吐出膿血即愈?!敝嗅t(yī)認為橘葉有祛痰驅(qū)寒,順氣止痛之功效而常用之。獸醫(yī)常將鮮橘葉,鮮枇杷葉(去背部絨毛)放在人尿中浸七晝夜,取出喂牛,每次取兩種葉子各十片(成牛),每1d喂兩次,治療牛咳嗽氣喘。
用橘葉治療牛支氣管炎方便、簡單、省錢,畜主確診此病后即可自己治療。
橘葉湯
【來源】《瘍科心得集》卷中。
【組成】橘葉
蒲公英
象貝母
夏枯草
青皮
當歸
赤芍
花粉
香附
黃芩
【用法】水煎服。
【主治】乳癰焮紅漫腫,或初起,或漸成膿者。
冬天是橘子盛產(chǎn)的季節(jié),酸甜的多汁果肉替冬日增添一絲清新氣息,渾圓金黃的外觀也相當討喜!現(xiàn)在正是品嘗橘子的好時機,相信大家吃橘子最怕吃到干硬的果肉,該怎么聰明挑出好吃的橘子?6 個小撇步學起來。
挑選橘子的技巧
「顏色越黃越甜」是錯的!買橘子可不只是看顏色那么簡單!
*看顏色:很多人挑橘子會從顏色開始挑,認為比較橘的會比較甜;其實顏色太紅的橘子很容易過熟,沒放幾天就容易產(chǎn)生發(fā)酵味,甚至爛掉、長蟲。建議還是挑選果皮黃中帶點綠色的橘子。
*看果臍:橘子的果臍就是底部的「屁股」,凹進去的會比較好吃。
橘子底部的果臍凹下去,代表品質(zhì)較好。
*看形狀:不要挑選圓的橘子,有點扁平狀的橘子品質(zhì)較佳。
*看外皮:外皮柔軟、紋理細致的橘子比較新鮮、口感也好;而果皮上的毛細孔太大的橘子代表果皮厚、果肉汁液少。
挑選橘子,可以看果皮的「毛孔」大小,較小且較細致者代表新鮮,水分會比較多。
*用手壓:輕輕用手壓橘子,且具有彈性又不失扎實感的橘子,代表水分充足,多汁可口。太硬的橘子的果肉可能已經(jīng)失去水分;而太軟的橘子則是已經(jīng)過熟。
*秤重量:同樣體積大小的橘子,拿在手中秤,重量比較沉的代表密度高、汁液飽滿。
橘子的保存方式
買回家的橘子不必放冰箱,否則容易留失水分。將橘子裝在紙箱或紙袋中,置于通風陰涼處即可。記得隨時檢查有沒有發(fā)霉的橘子,先取出避免影響其他橘子加速腐敗。
橘子的功效與作用
橘子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止咳的作用,用于胃腸燥熱之癥;有和胃利尿的功效,用于腹部不適、小便不利等癥;有潤肺化痰的作用,適用于肺熱咳嗽之癥。
橘子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使血壓升高、心臟興奮、抑制胃腸、子宮蠕動,還可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微血管出血。
橘子可以說全身是寶,肉、皮、絡、核、葉皆可入藥,在日常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1、橘皮是一味理氣、除燥、利濕、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要藥;刮去白色內(nèi)層的橘皮表皮稱為橘紅,具有理肺氣、祛痰、止咳的作用;
2、橘絡,即為橘肉上的白色網(wǎng)狀絲絡,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P,有通絡、化痰、理氣、消滯等功效,可治療胸悶肋痛、肋間神經(jīng)痛等癥;
3、橘核性味苦、無毒,有理氣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疝氣、腰痛等癥;
4、橘葉具有疏肝作用,可治肋痛及乳腺炎初起等癥;
5、橘肉具有開胃理氣、止咳潤肺的作用。
橘子的果肉還是輕工業(yè)的重要原料,可加工成罐頭、蜜餞、果醬、果糕、果胨、果糖,還可以制成果汁、果酒等飲料。加工過程中,可提取果膠、檸檬酸、橙皮甙、香精油,橘皮可作為提取維生素A、維生素P、維生素C的原料。
山橘葉
(《本草求原》)
【異名】金豆葉(《廣東中藥》)。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山橘的葉。
【植物形態(tài)】山橘(《本草求原》),又名:山橘子(《嶺表錄異》),金橘、山金柑(《橘錄》),山金橘(《綱目》)。
有刺灌木。枝細小,嫩時有棱。葉片卵狀橢圓形,長4~9厘米,通常4~6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或圓而微凹,稀為鈍而尖,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全緣或稀具不明顯的細齒;葉柄翅極狹,或幾不具翅。單花腋生,稀為2~3花集生;花細小;萼片5,細??;花被5,闊長圓形;雄蕊20,合生成幾束,較花被短;花梗與于房等長或稍短,柱頭頭狀,子房近球形,3~4室。果實圓形或扁圓形,直徑1~1.5厘米,暗黃色而微帶朱紅色,果皮平滑。種子長圓形,平滑?;ㄆ谙募?。
多栽培于果園。分布福建、廣東、廣西、浙江、江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曬干。
【藥材】干燥葉呈長橢圓形至矩圓形,或倒卵形,長4~8厘米,寬2~3厘米,稍革質(zhì);羽狀脈,主脈葉背凸出,兩面禿凈,下面黃綠色,上面暗綠色或棕綠色。對光視之,密布透明之腺點。有時帶有部分嫩枝。氣微香。
產(chǎn)廣東。
【性味】《本草求原》:"辛,溫。"
【功用主治】①《本草求原》:"祛風,散瘀生新,敷跌打,止燥嗽(同豬粉腸)。"
②《廣東中藥》:"治感冒咳嗽,百日咳。"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外用:搗敷。
提醒您:山橘葉 此中草藥來源于網(wǎng)絡,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500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白果蜜汁的功效與作用,白果蜜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