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鍵詞:酒渣鼻
無食子 : 適量(又名沒食子)
將無食子放入碗內(nèi)水磨成膏狀,每晚臨睡前涂鼻部。
今天給各位分享石膏的藥用功效與作用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石膏的作用和功效與作用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收藏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1、石膏有什么作用?2、生石膏的藥用價值3、生石膏的藥用價值有哪些4、中藥石膏的用法是什么功效作用與禁忌有哪些5、生石膏有哪些食用功效?6、石膏的藥用功效是什么?石膏有什么作用?石膏實際上是一種礦物質(zhì),性大寒,根據(jù)經(jīng)絡的理論,石膏主要是歸肺經(jīng)和胃經(jīng)。
石膏的用量方面,最低劑量一般在15-60克,用法主要是先煎,也可以外用,尤其用于濕疹等皮膚病,具有收濕的效果。
石膏分為生石膏和熟石膏,生石膏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熟石膏也是煅石,即煅用以后的石膏,具有斂瘡生肌和收濕、止血的功效。
石膏歸于肺和胃經(jīng),所以石膏對于肺熱、高熱、煩渴、咳喘、胃火亢盛、牙齒痛等肺和胃的熱證非常有效,虛寒、血虛和陰虛發(fā)熱等虛證需慎用石膏。
石膏在應用的過程中一定要分清楚是生石膏還是熟石膏,因為生石膏和熟石膏的作用不一樣,側(cè)重點也不一樣。
拓展資料:
一、藥用石膏作用
藥用石膏同時具備普通石膏的固定作用,還可以攜帶藥物,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消腫、止痛的效果。
在藥用石膏固定骨折的時候,可以使得骨折處于力學穩(wěn)定的情況下得以修復。
石膏內(nèi)層的藥物往往含有消炎去痛、消腫的成分,比如三七粉,可以控制局部肢體的腫脹,緩解癥狀,這樣就可以加快肢體的骨折的愈合與修復。
但是,藥用石膏有一個缺點,就是在部分病人容易引起石膏的過敏,這個是因為石膏固定的時候是處于較為封閉的環(huán)境,如果對石膏內(nèi)的藥物過敏就會引起皮膚的濕疹、發(fā)紅和蕁麻疹等情況。
二、不良反應與副作用
1.因用量過大而致的不良反應:石膏的毒性很小,但用量過大,服后會出現(xiàn)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胃口欠佳、惡心、胃部不適等癥狀。
2.因配伍不當而致的不良反應:石膏與某些西藥配伍時,能降低西藥的作用,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3.中毒反應:若服用含砷量高的石膏,則可引起砷中毒,出現(xiàn)腹瀉劇痛、吐瀉頻作,甚至死亡。
4.過敏反應:有個別病例用石膏繃帶固定后出現(xiàn)接觸性皮炎。
皮膚有瘙癢及灼熱,并見彌漫性紅斑及粟粒狀丘疹。
5.藥不對證:石膏屬大寒之品,易傷陽氣。
生石膏的藥用價值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收斂生肌(用煅石膏)。
石膏【主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chǎn)褥金瘡。
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結氣,解肌發(fā)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息咽熱,亦可做浴湯。
治傷寒頭疼如裂。
和蔥煎茶,去頭疼。
治天行狂熱,頭風旋,下乳,揩齒益齒。
除胃熱肺熱,散陰邪,緩脾益氣。
止陽明經(jīng)頭疼,發(fā)熱惡寒,日哺潮熱,大渴引飲,中暑潮熱,牙疼。
自《本草綱目》1、用于溫熱病氣分實熱的證候。
常與知母相須為用,如白虎湯。
對于溫熱病氣血兩燔,高熱發(fā)斑,則常與犀角、玄參等涼血解毒藥配伍,以清熱消斑,如化斑湯。
2、用于肺熱喘咳,心煩口渴。
常與杏仁、麻黃配用,以清宣肺熱、止咳平喘,如麻杏石甘湯。
3、用于胃火亢盛,頭痛,齒痛,牙齦腫痛。
常與知母、牛膝等配伍,以瀉火而緩痛,如玉女煎。
4、用于濕疹,瘡瘍潰后不斂,水火燙傷。
常與黃柏、青黛等配伍,外用以清熱斂瘡、生肌。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15—30克(據(jù)病情不限此量)。
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不能久煎,久煎藥效喪失。
研究:
生石膏主要成分為含水硫酸鈣。
此外,尚有少量硅酸、氫氧化鋁、硫化物及微量的鐵、鎂等。
煅石膏的主要成分為脫水硫酸鈣。
內(nèi)服經(jīng)胃酸作用,一部分變成可溶性鈣鹽,至腸吸收入血后能增加血清內(nèi)鈣離子的濃度,可抑制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減輕骨骼肌的興奮性、減少血管通透性,故有解熱、鎮(zhèn)痙、消炎等作用。
煅石膏外用,能減少粘膜的分泌。
【石膏解】:近代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第一卷
石膏之質(zhì),中含硫氧,是以涼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實熱者,放膽用之直勝金丹。
《神農(nóng)本經(jīng)》謂其微寒,則性非大寒可知;且謂其宜于產(chǎn)乳,其性尤純良可知。
醫(yī)者多誤認為大寒而煅用之,則宣散之性變?yōu)槭諗浚c豆腐必煅用,取其能收斂也),以治外感有實熱者,竟將其痰火斂住,凝結不散,用至一兩即足傷人,是變金丹為鳩毒也。
迨至誤用石膏僨事,流俗之見,不知其咎在煅不在石膏,轉(zhuǎn)謂石膏用之其猛烈猶足傷人,而不煅者更可知矣。
于是一倡百和,遂視用石膏為畏途,即有放膽用者,亦不過七八錢而止。
夫石膏之質(zhì)甚重,七八錢不過一大撮耳。
以微寒之藥,欲用一大撮撲滅寒溫燎原之熱,又何能有大效。
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實熱,輕證亦必至兩許;若實熱熾盛,又恒重用至四五兩,或七八兩,或單用,或與他藥同用,必煎湯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溫飲下,熱退不必盡劑。
如此多煎徐服者,欲以免病家之疑懼,且欲其藥力常在上焦、中焦,而寒涼不至下侵致滑瀉也。
蓋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實熱,斷無傷人之理,且放膽用之,亦斷無不退熱之理。
惟熱實脈虛者,其人必實熱兼有虛熱,仿白虎加人參湯之義,以人參佐石膏亦必能退熱。
特是:藥房軋細之石膏多系煅者,即方中明開生石膏,亦恒以煅者充之,因煅者為其所素備,且又自覺慎重也。
故凡用生石膏者,宜買其整塊明亮者,自監(jiān)視軋細(凡石質(zhì)之藥不軋細,則煎不透)方得。
若購自藥房中難辯其煅與不_,待將藥煎成,石膏凝結藥壺之底,傾之不出者,必系煅石膏,其藥湯即斷不可服.
生石膏的藥用價值有哪些生石膏在醫(yī)學上的應用十分廣泛,那么你知道生石膏的`藥用價值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生石膏的藥用價值有哪些
1、生石膏的功能主治有哪些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收斂生肌。
主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chǎn)褥金瘡。
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結氣,解肌發(fā)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息咽熱,亦可做浴湯。
2、生石膏的藥理作用有哪些
2.1、解熱作用
本品煎劑試驗注射或天然石膏1:1煎劑,直腸給藥4ml于消毒牛乳或三聯(lián)菌苗而發(fā)熱的家兔;證明有解熱作用,但純品石膏無解熱作用,故認為天然石膏的解熱作用與其中含有的雜質(zhì)有關,退熱作用與主成分鈣無關。
大鼠口服或注射,并無退熱作用。
也有報告有退熱作用者,但實際上不很顯著。
2.2、消炎作用
石膏內(nèi)服經(jīng)胃酸作用,一部分變成可溶性鈣鹽,至腸吸收入血能增加血清鈣離子濃度,可抑制神經(jīng)應激能(包括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神經(jīng)),減低骨骼肌的興奮性,緩解肌肉痙攣、又能減少血管滲透性,故有解毒、鎮(zhèn)痙、消炎的作用。
2.3、對免疫的影響
石膏煎劑1:4濃度4ml/只灌胃,可使燒傷大鼠,脾與腹腔巨噬細胞cAMP含量增高,也使血漿環(huán)單磷酸腺苷及前列腺素E2含量增高。
對燒傷大鼠,石膏煎劑尚可使T淋巴細胞數(shù)增加,淋轉(zhuǎn)率也增高,并使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加強。
3、生石膏有哪些作用
用于胃火亢盛,頭痛,齒痛,牙齦腫痛。
常與知母、牛膝等配伍,以瀉火而緩痛,如玉女煎;用于肺熱喘咳,心煩口渴。
常與杏仁、麻黃配用,以清宣肺熱、止咳平喘,如麻杏石甘湯;用于濕疹,瘡瘍潰后不斂,水火燙傷。
常與黃柏、青黛等配伍,外用以清熱斂瘡、生肌;用于溫熱病氣分實熱的證候。
常與知母相須為用,如白虎湯。
對于溫熱病氣血兩燔,高熱發(fā)斑,則常與犀角、玄參等涼血解毒藥配伍,以清熱消斑,如化斑湯。
中藥石膏的用法是什么功效作用與禁忌有哪些煎煮中藥是一門很講究經(jīng)驗的活兒,其中的先煎、后下、烊化、包煎等煎煮法更應該注意。
那么中藥石膏怎么煎用?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中藥石膏的煎用
在中醫(yī)里面,藥用的石膏為“生石膏”。
生石膏又稱白虎、細石,為硫酸鹽類礦物,性寒味辛甘,為治療溫病的常用藥,有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的功效,對于各種原因所致的高熱不退、大熱煩渴,大量用之,頗有卓效,如《傷寒論》中的“白虎湯”。
一直以來,石膏入藥都主張將其先煎,但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這種做法有點事與愿違。
生石膏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鈣,其溶解度與溫度成反比,試驗發(fā)現(xiàn),將生石膏放入1000毫升水中加熱,當其溫度在20℃、60℃、100℃、107℃時,硫酸鈣的溶解克數(shù)分別為2.2克、2.3克、1.6克和1.55克,可見,其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反而下降。
所以,生石膏先煎或久煎,其溶出量反不如與他藥同煎時含量高。
見過中藥的人會了解到,像是礦物類、化石類、獸骨獸甲等質(zhì)地堅硬的中藥,像龜板、鱉甲、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磁石、生石膏、珍珠母、石決明等,為了讓成分有效溶出,一定會先放入煎藥鍋內(nèi)煎煮段時間才能將其成分煎出。
但是有些礦物比較特殊,并不需要提前煎煮。
這樣的中藥材,生石膏就算是一味。
早在中藥專著《雷公炮炙論》中就記載:“凡使石膏,石臼中搗成粉,羅過,生甘草水飛,澄、曬、研用。
”在《奇效良方》中亦載有“石膏、鼠粘子研末,以溫酒或清茶調(diào)服治療偏頭痛”的病例。
現(xiàn)代醫(yī)家也有以生石膏研末沖服治大葉肺炎、高熱不退的報道。
由此可見,生石膏入藥不需先煎。
中藥石膏的功效與作用
解肌清熱;除煩止渴。
主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fā)狂;口渴咽干;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胃火牙痛;熱毒壅盛;發(fā)斑發(fā)疹;口舌生瘡;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
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喘咳,胃火亢盛,頭痛,牙痛。
1、《本經(jīng)》: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產(chǎn)乳,金瘡。
2、《別錄》: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膈熱,解肌發(fā)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息,咽熱。
亦可作浴湯。
3、《本草再新》:治頭痛發(fā)熱,目昏長翳,牙痛,殺蟲,利小便。
4、《日華子本草》:治天行熱狂,下乳,頭風旋,心煩躁,揩齒益齒。
5、《藥性論》:治傷寒頭痛如裂,壯熱,皮如火燥,煩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結,煩悶,心下急,煩躁,治唇口干焦。
和蔥煎茶去頭痛。
6、《珍珠囊》:止陽明頭痛,止消渴,中暑,潮熱。
7、《本草衍義補遺》:研為末,醋研丸如綠豆大,以瀉胃火、痰火、食積。
中藥石膏的配伍應用
1、石膏可用于清熱瀉火,主要用于熱病,表現(xiàn)為高熱,口渴,心里煩,脈搏快速的病人,通常和知母一同使用。
知母也有清熱瀉火的作用。
二者合用有協(xié)同作用,能夠提高療效。
2、石膏還可以用于胃火大引起的口腔炎癥,如牙齦腫痛,口腔潰爛等,有清胃熱的作用,通常和牛膝,知母等一同使用,牛膝能夠引火下行,知母有清熱瀉火的作用。
3、石膏還可用于肺熱咳喘,表現(xiàn)為高熱,口渴,咽喉干燥,小便短少等,通常和麻黃、杏仁一起合用,麻黃能夠清肺熱,平喘,杏仁本身也能止咳化痰,和麻黃合用可以增強麻黃的作用。
4、石膏還可以用于瘡瘍創(chuàng)口久不愈合,濕疹的人,對燙傷也有一定的作用。
可以單用,煅用,外敷瘡口處,也可以和黃柏,青黛一起研磨成末后外敷使用。
能夠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促使傷口及早愈合。
石膏的用藥禁忌
1、脾胃虛寒及血虛、陰虛發(fā)熱者忌服石膏。
2、雞子為之使。
石膏惡莽草、馬目毒公。
《本草經(jīng)集注》
3、石膏屬大寒之品,易傷陽氣。
4、石膏惡巴豆,畏鐵。
《藥性論》
5、石膏用量過大,服后會出現(xiàn)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胃口欠佳等情況。
6、石膏不宜與下列西藥同時運用:
①四環(huán)素族抗生素,石膏會使該族抗生素溶解度降低而吸收率減少。
②不宜與異煙肼同服,會使其療效降低。
③不宜與強的松同服,能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生石膏有哪些食用功效?生石膏為一種含水硫酸鈣的礦石。
性味辛、甘,大寒,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
臨床中常用于溫熱病氣分實熱的癥候,常與知母相須為用。
對于溫熱病后期,高熱發(fā)斑,常和玄參等涼血解毒的藥物配伍使用。
生石膏還用于肺熱咳喘,心煩口渴,以清宣肺熱。
另外生石膏還用于胃火亢盛頭痛,牙齒疼痛以及牙齦腫痛。
生石膏外用,可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結炎以及急性關節(jié)扭傷和鵝口瘡、中耳炎以及水火燙傷、黃水瘡、丹毒和濕疹、臁瘡腿等疾病。
石膏是主要化學成分為硫酸鈣(CaSO4)的水合物,為單斜晶系礦物。
石膏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工業(yè)材料和建筑材料。
其制品的微孔結構和加熱脫水性,使之具優(yōu)良的隔音、隔熱和防火性能,可用于水泥緩凝劑、石膏建筑制品、模型制作、醫(yī)用食品添加劑、硫酸生產(chǎn)、紙張?zhí)盍?、油漆填料等?br>天然石膏是自然界中蘊藏的石膏石,主要為二水石膏和硬石膏。
中國石膏礦產(chǎn)資源儲量豐富,已探明的各類石膏總儲量約為570億噸,居世界首位,分布于的23個省、市、自治區(qū),其中儲量超過10億噸的有10個,依次是:山東、內(nèi)蒙古、青海、湖南、湖北、寧夏、西藏、安徽、江蘇和四川,石膏資源比較貧乏的是東北和華東地區(qū)。
中國石膏資源主要是普通石膏和硬石膏,其中硬石膏占總量的60%以上,作為優(yōu)質(zhì)資源的特級及一級石膏,僅占總量的8%,其中纖維石膏僅占總量的1.8%。
因此,我們是石膏儲量大國的同時,又是優(yōu)質(zhì)石膏儲量的窮國。
優(yōu)質(zhì)石膏資源主要分布于湖北應城和荊門、湖南衡山、廣東三水、山東棗莊、山西平陸等地區(qū),部分礦點已過度開采接近枯竭,部分因與低品位石膏混雜難以分離而造成優(yōu)質(zhì)資源浪費。
因此,中國實際能夠開采并有效利用的優(yōu)質(zhì)石膏資源比例更少。
中國石膏工業(yè)雖然起步較晚,基礎較差,但發(fā)展很快,1995年石膏產(chǎn)量就猛增至2659萬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石膏消費大國。
至2004年,全國石膏原礦年生產(chǎn)3000萬噸以上,總計石膏消費量約為3500萬噸。
中國現(xiàn)有石膏開采礦山500多個,年產(chǎn)量10萬噸以上的大中型礦山約50個,其產(chǎn)量占總產(chǎn)量的40%,鄉(xiāng)鎮(zhèn)小型礦山產(chǎn)量約占總產(chǎn)量的60%。
按生產(chǎn)方式分,露天開采約占30%,地下開采約占70%。
在地下開采的石膏礦山中,因種種原因使平均回采率低于30%,得到優(yōu)先開采的優(yōu)質(zhì)資源并未得到合理開發(fā)和有效利用,資源浪費嚴重,令人痛心!
天然石膏中用途最廣的是二水石膏,其有效成分為二水硫酸鈣,一般根據(jù)礦石中二水硫酸鈣含量對石膏進行等級劃分。
石膏應用領域較寬,產(chǎn)品種類也較多,不同的用途對石膏原料的質(zhì)量有著不同的要求,高品位石膏多被用于特種石膏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原料,如食用、醫(yī)用、藝術品、模型和化工填料等;二水硫酸鈣含量低于60%的石膏礦則很少得到應用;高于60%的石膏礦石,則根據(jù)其含量的不同,被用于建材、建筑等各個領域。
世界不同對石膏的消費結構不同,發(fā)達石膏深加工產(chǎn)品的消費占較大比重,其石膏消費結構為:產(chǎn)制品占45%,水泥生產(chǎn)占45%,其它各領域占10%。
發(fā)展中多偏重于礦石的初級應用,依賴于水泥工業(yè),石膏制品的比重隨經(jīng)濟發(fā)展有逐步增大的趨勢。
中國的消費結構大致為:84%用作水泥生產(chǎn)的緩凝劑,6.5%用于陶瓷模具,4.0%用于石膏制品、墻體材料,5.5%用于化工及其它行業(yè);隨著中國水泥產(chǎn)量的不斷增大,對石膏的需求相應增大,同時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高速增長,石膏產(chǎn)業(yè)尤其是石膏制品將存在著一個極大的發(fā)展空間,各種石膏產(chǎn)制品及石膏墻體會得到高速的發(fā)展,石膏的需求量必將猛增,隨著傳統(tǒng)的陶瓷及其它特種行業(yè)的發(fā)展,優(yōu)質(zhì)石膏資源不斷減少,石膏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將被愈加重視。
因此,為了保證整體石膏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綠色的、環(huán)保的、健康的石膏建筑材料及產(chǎn)制品更廣泛的應用于人民生活中,必須對有限的石膏資源進行優(yōu)化利用。
低硬度,一組極完全解理,以及各種特征之形態(tài)可以鑒別。
致密塊狀的石膏,以其低硬度和遇酸不起泡可與碳酸鹽區(qū)別。
硬度分類中標準礦物之一。
石膏的藥用功效是什么?【釋名】藏在地中,雨后時常暴露出來,取出后如棋子,白澈的最好。
【性味】味辛,性寒,無毒。
【功效主治】主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下舌焦,喘促不寧,腹中堅痛。
治產(chǎn)乳金瘡。
除時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結氣,解肌發(fā)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咽熱。
治傷寒頭痛如裂,高燒皮燥。
和蔥煎茶,去頭痛。
下乳,揩齒益齒。
除胃熱肺熱,散陰邪,緩脾益氣。
止陽明經(jīng)頭痛,發(fā)熱惡寒,日哺潮熱,大渴引飲,中暑潮熱,牙痛。
石膏的藥用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于石膏的作用和功效與作用、石膏的藥用功效與作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519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