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guān)鍵詞:癬
烏蛇 : 180g(酒浸去皮
骨 :
炙微酥) :
防風 : 60g
桂心 : 60g
白蒺藜 : 60g
五加皮 : 60g
羌活 : 90g
天麻 : 90g
牛膝 : 90g
枳殼 : 90g(炒)
熟地黃 : 120g
白酒 : 2000ml
將上藥制為粗末,用紗布袋包好,浸人白酒內(nèi),密封,15日后濾取酒液即成。每次服10ml,每日3次。
何首烏對于我們體內(nèi)的精血具有很好的滋養(yǎng)作用,那么何首烏泡酒配方有哪些呢?接下來我?guī)Т蠹伊私庖幌掳伞?/p>
何首烏泡酒配方 第一種
材料:何首烏、肉蓯蓉、枸杞子、梔子、紅花、茯苓、當歸、麥門冬、冰糖、白酒。
做法:將所有的食材清理干凈之后一起放入玻璃瓶中,然后根據(jù)具體情況加入冰糖以及白酒。
功效:這種何首烏酒主要治療的對象就是成人腎虛,小孩子千萬不能夠服用。除此之外,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肝腎兩虛的情況,也就是頭暈眼花,服用這道酒也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健康。這道酒水的主要作用就是明目、補肝、補腎以及養(yǎng)血。
第二種
材料:制首烏、生地黃、白酒。
做法:首先需要將何首烏洗干凈,然后切塊放入風口風干。將風干好之后的何首烏和生地黃一起放入玻璃瓶中,最后加入白酒密封好。將玻璃瓶放在通風并且干燥的位置,然后每隔三天搖晃一次,二十天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這種酒水主要治療的就是身體中由于肝腎不足所引起的各種疾病,例如病后體虛以及腰酸、身體乏力等情況。建議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用量大約在二十毫升左右。
第三種
材料:何首烏、當歸、白芍、生地黃、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南芎、粉草、五加皮、核桃肉、糯米酒。
做法:將所有的藥材用酒清洗干凈,然后用糯米酒浸泡,做好密封工作,大約二十天之后就可以飲用了。
功效:這種酒叫做八珍酒,主要的作用就是滋養(yǎng)五臟六腑,同時對于脾胃也有不錯的調(diào)和作用,還可以補充身體中的氣血,令精神以及臉色越來越好,同時還能夠調(diào)養(yǎng)身體的虛損情況。
第四種
材料:何首烏、甘味料、酒。
做法:將何首烏洗干凈之后曬干,然后切片備用。將何首烏還有甜味的食材一起放入玻璃罐中密封好。大約兩個月之后就可以飲用了,這種酒的味道會比較澀。如果是已經(jīng)開啟之后的藥酒,那么最好能夠換一個容器儲存,大約兩周之后藥酒的味道會更好。
功效:經(jīng)常服用這種藥酒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健康,同時也可以提高性能力,促進夫妻生活。建議在晚飯前后或者是睡覺之前喝,量不限,但是最好能夠根據(jù)身體的狀況來決定,男女老少都是可以飲用的,沒有特別的禁忌。這道藥酒除了以上的作用之外,還可以強壯身體,增加體力,對于身體疲倦的情況也有很好的調(diào)養(yǎng)效果。
第五種
材料:何首烏、熟地黃、枸杞子、黃精、當歸、白酒。
做法:將所有的材料洗干凈并且切碎,然后放入布袋中。將布袋放入酒壇中,然后加入白酒密封好。每天都要搖晃酒壇幾次,浸泡一個星期之后就可以去除掉藥渣服用了。
功效:建議每天早晚分別服用一次,每次的用量控制在十到二十毫升左右。主要的功效就是健脾補腎,對于精血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腰膝酸軟或者是頭暈眼花、食欲下降、精神不好的情況,服用這種藥酒具有很好的效果。
何首烏的功效 1、皮里作痛(不知痛在何處)。用何首烏末,姜汁調(diào)成膏涂搽,搽后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
2、骨軟風疾(腰膝疼痛,遍身瘙癢,行步困難)。用何首烏(以有花紋者為最好)、牛膝各一斤,同在好酒中泡七夜,取出曬干,搗爛,加棗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招姆扑拖?。
3、自汗不止。用何首烏末,調(diào)唾液,封臍上。
4、腸風下血。用何道烏二兩,研為末。每服二錢,飯前服,米湯送下。
5、破傷血出。用何首烏末敷上即止。有特效。
6、瘰疬結(jié)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可治),用何首烏根洗凈,每日生嚼,并取葉搗爛涂患處。
7、疥癬。用何首烏、區(qū)葉等分,水煎濃湯洗 浴,可以解痛、生肌肉。用何首烏莖、葉煎湯洗浴,也有效。
8、大風癘疾。用何首烏(以大而有花紋者為好)一斤,泡淘米水中七天,反復(fù)蒸、曬數(shù)次,加胡麻四兩,再蒸再曬,研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酒不一定是有害的身體的,中藥泡酒還可以祛風散寒除濕哦,那么泡酒配方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祛風散寒除濕中藥泡酒配方大全,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祛風散寒除濕中藥泡酒配方:大風引酒
【配方】制附子16g 枳實20g 澤瀉20g 陳皮20g 茯苓20g 防風20g
大豆100g(原方有甘草) 水1000ml 米酒1000ml
【功用】祛風利濕止痛。
【制法】1 將上述前6味藥材一同搗細碎,裝入絹袋內(nèi); 2 放入干凈的器皿中; 3 用米酒、水一同煮大豆; 4 煮取750毫升,分作3份。
【用法】每日服1份,3份為1療程。
【藥材功效解析】制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止痛。
防風:祛風勝濕。
澤瀉、茯苓:利濕健脾。
枳實、陳皮:理氣化濕。
大豆:活血,利水,祛風,解毒。
此酒有祛風利濕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濕痛,遍身脹滿。因制附子之毒性,可小量服之,觀察效果,再酌加至治療量。
祛風散寒除濕中藥泡酒配方:三滕酒
【配方】絡(luò)石藤90g 海風藤90g 雞血藤90g 桑寄生90g 五加皮30g木瓜60g 白酒3000ml
【功用】祛濕,舒筋,通絡(luò)。
【制法】1 將上述6味藥材,切成薄片,放入干凈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按冷浸法制成藥酒2000~3000ml即成。
【用法】每次30ml,每日1~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絡(luò)石藤:性味苦寒,善于祛風通絡(luò),涼血消腫。
海風藤:性微溫,味苦辛,長于法風除濕,溫通經(jīng)絡(luò)。
雞血藤:性溫,味苦而微溫,專于行血補血,舒筋活絡(luò)。
桑寄生:性昧苦平,能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
五加皮:性溫味苦辛,可祛風濕,強筋骨。
木瓜:性溫味酸,舒暢活絡(luò),化濕和胃。
此酒有祛濕、通絡(luò)、舒筋的功效,主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及關(guān)節(jié)疼痛。
祛風散寒除濕中藥泡酒配方:十七味藥酒
【配方】白石英120g 酸棗仁30g 羚羊角30g 磁石120g 石斛90g
黃芪30g 羌活30g 生地60g 牛膝90g 肉桂60g
云苓60g 杜仲45g 酒3500ml
【功用】祛風,利濕,補虛。
【制法】1 將上述藥材一同碎為細末,裝入布袋內(nèi),懸掛在干凈的壇子同內(nèi);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10日后開啟。
【用法】每次10ml,每日早晚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旋飲旋添酒,味薄止。
【藥材功效解析】牛膝、白石英、草薢、防風、羌活:祛風濕,通經(jīng)止痛。
制附子、肉桂:溫陽散寒止痛。
丹參、山萸肉、黃芪、酸棗仁、生地、杜仲:補虛蠲痹,緩攣急,強腰腳。
石斛、磁石、羚羊角:補腎益精,聰耳明目,舒筋除痹。
云苓:健脾利水,以奠中土,為生化之基。
此酒主治風濕痹痛,筋脈攣急,腰腳軟弱無力,視聽不明。
祛風散寒除濕中藥泡酒配方:十味附子酒
【配方】制附子30g 五加皮(炙)20g 桑白皮50g 丹參30g 續(xù)斷30g
牛膝30g 白術(shù)50g 生姜50g 細辛25g 肉桂25g
清酒1500ml
【功用】散寒逐濕。
【制法】1 將上述藥材搗細如麻豆大,裝入紗布袋內(nèi); 2 放入瓷瓶中,倒入酒浸泡,密封; 3 春夏5日,秋冬7日后開啟,去掉藥袋,過濾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制附子、肉桂、細辛:溫陽散寒止痛,啟先天生發(fā)之機,扶正以祛邪,通經(jīng)除痹弱。
五加皮、續(xù)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引藥下行,并可祛濕,以治腿足酸軟等癥。
丹參:通調(diào)血脈,養(yǎng)血舒筋,以療攣急、萎枯。
白術(shù)、生姜:和胃化濕,以祛腫脹、嘔吐之患。
桑白皮:開肺利水,以抑腳氣之沖逆。
此酒散寒逐濕,溫陽行痹,補肝腎,強筋骨,益脾通脈,降利沖逆。主治因腳氣引起的腿腳軟弱無力,或麻木、酸痛、攣急、腫脹、發(fā)熱、萎枯、嘔吐等。
祛風散寒除濕中藥泡酒配方:天麻酒
【配方】茄子根30g 大麻仁30g 骨碎補15g 制附子8g 晚蠶沙30g
惡實根(切焙)10g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天麻15g
松節(jié)(碎細)15g 敗龜(醋炙)15g 龍骨10g 虎骨(酒炙)10g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羌活10g 獨活10g 當歸15g
牛膝(酒浸切焙)10g 川芎15g 熟地15g 酒1500ml
【功用】搜風祛邪,活血止痛,強筋壯骨。
【制法】1 將上述19味藥材粗搗碎如麻豆,裝入紗布袋內(nèi); 2 放入干凈的器皿中,用酒浸泡,密封; 3 春夏4日,秋冬7日后開啟,去掉藥袋,過濾后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5~20ml,不限時,將酒溫熱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天麻、松節(jié)、惡實根、羌活、獨活、茄子根、晚蠶沙;祛風濕,利關(guān)節(jié),以治風痿之標。
骨碎補、龜板、龍骨、虎骨、烏蛇、白花蛇、制附子、牛膝:益肝腎,強筋骨,活血止痛。
當歸、川芎、大麻仁、熟地:滋養(yǎng)陰血,養(yǎng)血柔筋。
此酒能祛風于內(nèi)外,邪正兩顧,燥潤相濟,主治肢體癱瘓,行動不利
祛風散寒除濕中藥泡酒配方:天麻石斛酒
【配方】牛蒡子20g 制附子20g 烏蛇肉(微炒)20g 仙靈脾20g
五加皮20g 虎脛骨(涂酥炙黃)32g 牛膝20g 草薢20g 桂心20g
當歸20g 杜仲20g 茵芋20g 狗脊20g 丹參20g 石斛20g
川椒(去目并閉口者微炒出汗)25g 天麻20g 川芎20g 酒1500ml
【功用】舒筋活血,強筋壯骨,祛風除濕。
【制法】1 將上述藥材一同搗細碎,放入甕中;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7日后開取。
【用法】每日10ml,不限時,將酒溫熱服用。飲10毫升加10毫升新酒,至藥味薄為止。
【藥材功效解析】石斛、川芎、當歸、丹參:舒筋活血。
天麻:息風平肝。
仙靈脾、杜仲、狗脊:補肝腎,強餓骨。
五加皮、牛膝、草解、牛蒡子、虎脛骨、烏蛇肉、茵芋:祛風濕,堅筋骨,止痛。
制附子、川椒:溫陽散寒止痛。
桂心:通血脈,暖脾腎。
此酒舒筋活血,強筋壯骨,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主治中風手足不遂,骨節(jié)疼痛,肌肉頑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腳腫脹。
祛風散寒除濕中藥泡酒配方:烏梢蛇酒
【配方】烏梢蛇1條 酒500ml
【功用】祛風通絡(luò),攻毒。
【制法】1 將烏梢蛇放入干凈的瓶中; 2 倒入酒浸泡3~4日,藥酒則成。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3次。
【藥材功效解析】烏梢蛇:性味甘、平;無毒,能祛風濕,通經(jīng)絡(luò)。
此酒主治風濕痹痛,肌膚麻木,骨、關(guān)節(jié)結(jié)核,小兒麻痹癥,麻風,皮疹搔癢,疥癬,破傷風。
祛風散寒除濕中藥泡酒配方:五加皮酒
【配方】五加皮50g 當歸45g 牛膝75g 高粱米酒1000ml
【功用】散風除濕,強溺壯骨。
【制法】1 先將五加皮洗凈,刮去骨; 2 與當歸、牛膝一起放入砂鍋內(nèi)同煎40分鐘,然后去渣取汁,兌入高粱米酒中。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早晚2次,將酒溫熱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五加皮:性溫而味辛苦,可祛風勝濕,強筋骨。
當歸:甘辛而微溫,可補血,活血,止痛,潤腸。
牛膝:味苦、酸性平,可強肝腎,壯筋骨,利尿通淋,活血散瘀。
此酒主散法濕,和血養(yǎng)血,主強肝腎,益腰膝,主治風濕麻痹,四肢拘攣,腰腿軟而無力,或膝痛不可屈伸。
猜你喜歡:
1. 祛風散寒除濕中藥泡酒配方大全
2. 中藥祛風濕藥大全
3. 祛寒中草藥有哪些
4. 中藥泡酒養(yǎng)生
5. 養(yǎng)生酒配方大全
6. 祛寒中草藥有哪些
7. 養(yǎng)生藥酒良方
蛇酒功效:
蛇酒的功效?
1、祛風濕。蛇酒對于鏈球菌感染或者受到風寒侵襲的風濕,具有絕對的根治作用。
2、骨科、風濕科、免疫科、內(nèi)科疾病。蛇酒的舒筋活絡(luò),活血化瘀,滋陰補陽,營養(yǎng)滋補,驅(qū)寒散熱,定驚鎮(zhèn)痛等功效。
3、保健功效?
?1)治療或緩解腎陽虛:腰膝酸痛、四肢發(fā)冷、畏寒怕冷,水腫,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身體發(fā)沉;小便清長、余瀝不盡、夜尿頻多;
2)聽力下降或耳鳴;咳喘、浮腫,下肢水腫;五更腹瀉,或者便秘;須發(fā)易脫落、早白;形體虛胖或羸瘦;面部色青白無光或黧黑。
4、強身健體,蛇酒可有效地增強人體抵抗力,加強營養(yǎng),舒筋活絡(luò),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擴展資料:
蛇酒——制作方法
1、釀制浸漬法:
用適宜的浸提溶媒在常溫下浸泡蛇和藥材,使有效成分滲出??煞譃槔浣n法和熱浸漬法。
冷浸漬法,是將蛇酒在常溫下加蓋密閉,在陰暗處存放,到時傾出上層清液,靜置過濾即得。可重復(fù)浸漬3~4次。、
熱浸漬法與冷浸漬法基本相同。但浸漬溫度較高,一般在40℃~60℃進行隔水加熱。因浸漬溫度較高,浸出液冷卻后常有棉絮狀沉淀物。
2、滲漉法:滲漉法適合蛇干制酒。
先將蛇干浸泡酒中,待適度膨脹后,裝入滲漉筒內(nèi)。滲漉筒是一種上端敞口,下有滲出口的筒狀裝置,酒自上流入,緩緩滲過蛇干,從下端滲出口流出。
3、藥釀制法:這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方法。
以米、曲加藥,直接發(fā)酵成酒,是生產(chǎn)蛇酒的最好方法。通過該方法可使蛇中有效成分得到很好的提取,而且酒色清純。
參考資料:——蛇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521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芝麻油酒的功效與作用,芝麻油酒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