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際著名醫(yī)學期刊《柳葉刀》發(fā)布了一項全球飲食報告,報告一經(jīng)出爐,便引發(fā)大家的熱議。
報告研究了最近30年19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飲食結(jié)構(gòu),而中國因為飲食結(jié)構(gòu)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癥死亡率,在世界人口前20的大國中占據(jù)第一名。雖然中華美食多,但飲食習慣的隱患也確實不少,有一些吃飯的習慣,多半都是會損害健康甚至致命的,比如容易導致食管癌。據(jù)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一半的食管癌患者都在中國。據(jù)《武漢晚報》報道,武漢40歲的鄭先生是一個“火鍋控”,一周至少有三頓都吃火鍋,且最喜歡又辣又燙的火鍋底料。半個月前,他感到吞咽有梗塞感,吞咽不暢,到醫(yī)院一查被確診為早期食管癌。飲食是健康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到底有多少“自殺式”的飲食習慣,自查一下,看看你吃錯了多少?十個吃飯習慣招來疾病一個錯誤的吃飯習慣,就會惹癌上身!生活中像鄭先生這樣“不會吃飯”的人可不少,國醫(yī)大師健康提醒,下面這十個吃飯壞習慣,可得改改了。
1吃得太燙去別人家做客,主人通常會勸說“趁熱吃”,殊不知,吃得太燙會引來癌癥。
流行病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些地區(qū)的食管癌可能是“燙”出來的。比如,我國東南沿海潮汕地區(qū)的人們愛喝“功夫茶”,也是趁熱飲用的;而移居到新加坡的福建人后裔,仍有喝熱飲的習慣。這些地區(qū)人的食管癌發(fā)病率就高于那些不喝熱茶的地區(qū)。
不論是口腔還是胃腸道黏膜上皮,抑或是食道內(nèi)壁,其正常耐受的溫度在40℃-60℃,一旦遭受到50℃-60℃以上的熱刺激,就容易發(fā)生損傷,更可能燙傷。長期反復刺激,人體食管“黏膜屏障”被破壞,會使得水腫的黏膜發(fā)生異形性改變、不典型增生,輕則引起口腔潰瘍,日積月累最終會導致癌變。
2吃得太快日本岡山大學研究生院和保健管理中心一項3年的研究表明,吃得太快會導致發(fā)胖 ,人一發(fā)胖,三高、骨關(guān)節(jié)炎、心臟病、老年癡呆就都跟著來了。
如果喝一碗粥,三分鐘倒進去,血糖馬上就漲上來了,這個糖尿病就進展了。而北京電視臺節(jié)目中的一個現(xiàn)場實驗顯示,請觀眾真的慢慢喝這碗粥,血糖并沒有升太高。
吃飯細嚼慢咽,不僅能品出美味,還有助于消化,也能避免吃得太多。
3吃得太辣辣條、辣椒、辣醬很多人都愛吃,但是過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細胞變性,從而使黏膜炎癥和細胞核酸代謝受影響。所以長期反復的辛辣刺激,增加了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發(fā)生癌變。
吃辣要適當,過辣食品讓人的嘴、眼、耳咽管、腸胃如灼燒般,喝水也難救火,容易對人體產(chǎn)生傷害。
手腳容易發(fā)涼、貧血的人可適當多吃一些辣椒,患有不宜食辣的疾病的人,一定要少吃或不吃。而北方人在春秋干燥時節(jié),也要少吃。
4吃得太晚這里主要指晚飯。如果長期吃得太晚,可能引發(fā)心梗、腦梗、動脈硬化、糖尿病、失眠。
如果晚上十點左右就要睡覺的話,不妨在七點前就吃好晚飯,然后散散步跳跳舞,多給食物一些消化的時間。這樣利于預防脂肪肝、尿路結(jié)石等疾病,身體也比較舒坦。
如果睡前覺得餓的話,也不建議吃很多夜宵。一小杯牛奶、一個蘋果或是一片面包、幾顆堅果,既能撫慰腸胃,也不影響休息。
5吃得太飽吃得太飽,一方面會增加胃腸負擔,另一方面,也很容易熱量超標。對于有糖尿病的朋友來說,吃太飽,也不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
截至 2012 年時,我國城市居民血脂異常的患病率為 5.6%,高血壓患病率 24.5%,糖尿病患病率 7.6%。
適當限制飲食能量,少吃一點,能夠幫我們遠離這些富貴病。
那吃多少合適呢?建議大家每餐飯吃到七分飽就好,就是已經(jīng)有飽腹感,但是還想再吃點,這時候就差不多了,不要再吃了。
6吃得太油中國有句俗話,“油多不壞菜”,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油放得多,菜還真的更美味一些。
但調(diào)查顯示,在全球早逝人群中,近一半人的死因與油的攝入量過多有關(guān),這是因為,油攝入過多會導致多種慢性病。
英國《每日郵報》曾綜合大量研究指出,過量吃油會帶來癌癥、高脂血癥、冠心病、關(guān)節(jié)炎、膽囊炎、痤瘡等問題。尤其當攝入飽和脂肪酸過多時,會使膽固醇增高,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調(diào)用油量不超過25~30克為宜(約5湯勺),建議各位在家里備上三種油,做不同的菜用不同的油類就行了(總量控制在5湯勺之內(nèi))。
7吃得太素吃太油不行,那清淡飲食總沒錯吧?也不行哦,吃飯過于清淡,對身體同樣沒好處。
我們建議大家飲食清淡,但是大多數(shù)人一不小心就會矯枉過正,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完全不沾葷腥了。
湖北一位老婆婆因為堅持吃素不沾葷腥,骨頭變得像泡沫了!據(jù)《長江日報》報道,武昌的楊婆婆吃素近30年,洗完澡一不小心滑倒在地,骨折了,最后只能換人工關(guān)節(jié),不然隨時會危及生命。
蔬菜水果對身體好,但魚肉蛋奶同樣不能少,每天吃不超過一個拳頭大小的肉類即可,這包括魚、禽、蛋、肉等??傊WC動物蛋白質(zhì)的供應,以滿足身體需要,保持營養(yǎng)平衡。
8飯后抽煙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大錯特錯!
飯后抽煙會促進膽汁分泌,可能引發(fā)膽汁性胃炎;同時還會抑制胰液分泌,妨礙食物消化。
實際上,任何時候都不要吸煙!
這已經(jīng)不是影響消化吸收或營養(yǎng)均衡的問題了,吸煙會大大增加各種癌癥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9邊吃邊看電視(或玩手機)很多人習慣吃飯的時候用手機佐餐,注意力被手機吸引,這個時候即使告訴大腦吃飽了,大腦也沒空處理,不知不覺就吃太多!
吃飯時別總盯著電視電腦,也是這個道理。
10只吃愛吃的只吃愛吃的,就意味著挑食偏食,營養(yǎng)不均衡。
時間久了,就會引起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力下降,各種疾病也會趁虛而入。
在吃下不愛吃的食物和生病之中,聰明的你一定會選擇前者的吧。
正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吃飯的一些小細節(jié),對健康影響深遠。先喝湯還是先吃飯?幾點吃飯才好,今天一口氣給大家說清楚了~
先喝湯還是先吃飯理想的進餐順序應該是:蔬菜→主食→肉類→湯。
有道是“先菜后飯,血糖減半;先飯后菜,血糖翻番”。
建議先吃粗纖維的蔬菜增加飽腹感,主食應少稀多干,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少吃高脂食物。這樣更利于控制血糖和減肥。
早餐、晚餐,幾點吃最好早餐:別晚于早上9點半
早餐并沒有所謂的黃金時間,按照自身的生活習慣和饑餓程度即可,早餓早點吃,晚餓晚點吃。
需注意的是,早餐最好不要晚于9:30吃,也不建議越過早餐直接吃午餐。
晚餐:在睡前4小時吃完
食物進入胃腸道后,大約要4小時才能從胃排空。
因此,晚餐最好睡前4小時吃完,以免睡后胃腸仍要“加班”工作,加重負擔,進而引發(fā)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等一系列問題。
水果,飯前吃還是飯后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飯前吃水果,可幫助減少正常食量,適合肥胖者或減肥人士。
對一般人來說,果酸可以幫助消化,飯后立刻吃水果容易加重消化負擔,還會產(chǎn)生氣體,引起腹脹。因此,建議普通人飯后1~2小時再吃水果。
而每日水果攝入量宜控制在100~200克,品種選擇要多樣化,盡量多吃幾種。
吃了那么多年的飯,竟然不知道原來吃飯還有這么大的學問,吃飯十不要,大家記住了嗎?好好吃飯,才會有健康的身體喲~
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若涉及版權(quán),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guān)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21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