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元膏如今受到很多人青睞,期待以此補血補腎,甚至還有超市現(xiàn)場制作并銷售固元膏。然而專家提醒,固元膏未必人人都適合食用。
不少商家宣稱固元膏補血養(yǎng)元,易消化吸收,特別適合婦女長年服用,也適合老年人補血補腎。有的還宣稱小孩吃了“利于生長發(fā)育,還能促進腦發(fā)育”。固元膏就是食品,它確實沒有通常意義上的藥物副作用。但從法律角度上,食品不能宣傳保健功能,更不能宣稱有治療效果。
固元膏是高脂肪高糖食品,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相當不利。對兒童、孕產(chǎn)婦來說也不利于控制體重。很多消費者為了那些“想象中的功效”,卻要忍受有明確科學證據(jù)支持的不利影響。
產(chǎn)后喝湯忌高脂肪濃湯
產(chǎn)后喝湯忌高脂肪濃湯,我們知道女性在產(chǎn)后,是需要好好調(diào)理身體的,而調(diào)理身體可以通過一些湯水來進補。但是女性產(chǎn)后喝湯的時候,不能喝高脂肪濃湯。下面是產(chǎn)后喝湯忌高脂肪濃湯的內(nèi)容!
產(chǎn)后喝湯忌高脂肪濃湯1 產(chǎn)后喝湯的正確方法
中國有個傳統(tǒng),產(chǎn)婦生完孩子就要吃老母雞補養(yǎng),所以多數(shù)產(chǎn)婦在生完孩子后第一口喝的就是雞湯。因產(chǎn)婦易出汗和分泌乳汁;
需水量要高于一般人,雞湯含有易于人體吸收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喝些雞湯十分適宜,但是專家認為雞湯最好是晚吃幾天,因為母雞等發(fā)物,吃后容易致胖。另外,產(chǎn)婦一個月子吃兩只雞就足夠。
還有,要注意肉湯不要過濃,肉湯越濃,脂肪含量就越高,乳汁中的脂肪含量也就越多,含有高脂肪的乳汁不易被嬰兒吸收,往往會引起新生兒腹瀉。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營養(yǎng)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適當?shù)睾葴M補是可以的,但不適當或過量的進補反而對身體不利。
產(chǎn)后惡露排出不暢、下腹隱痛的.人,可以用益母草煲湯。如果沒有這類情況 ,就不宜喝,以免出現(xiàn)產(chǎn)后出血增加或便秘。
如果家中有進補的習慣,想將桂圓、黃芪、黨參、當歸等補血補氣的中藥煲湯給產(chǎn)婦喝也是可以的。
但最好等惡露排出后或等惡露顏色不再鮮紅時再補,否則會增加產(chǎn)后出血的可能。桂圓中含有抑制子宮收縮的物質,不利于產(chǎn)后子宮的收縮恢復,不利于淤血排出。
產(chǎn)后喝湯的禁忌
不宜在產(chǎn)后大量飲湯。因產(chǎn)后1~2天內(nèi)機體組織中潴留的水分迅速返回循環(huán),使血容量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大量飲湯會加重心臟、腎臟的負擔。
同時,新生兒需乳量少,而多飲湯有催乳作用,可導致乳汁淤滯而引起乳房脹痛,若處理不當易發(fā)生急性乳腺炎。因此,分娩后一周內(nèi)產(chǎn)婦飲湯宜適量。
產(chǎn)后喝湯忌高脂肪濃湯2 產(chǎn)后喝湯的禁忌
不宜飲高脂肪濃湯,如老母雞湯、豬蹄湯、肥排骨湯等。飲高脂肪濃湯易產(chǎn)生油膩感,影響食欲,并導致發(fā)胖。
還有嬰兒對高脂肪乳汁不能很好吸收而易引起腹瀉。因此,產(chǎn)婦應飲蛋花湯、魚湯、豆腐湯、瘦肉湯、蔬菜湯、面湯及米湯等,以滿足母嬰對營養(yǎng)素的需要。
產(chǎn)后補血不能靠大量喝湯,喝湯要適量,一天喝2~3碗就足夠,可多選擇帶湯的菜肴,如魚湯、去皮雞湯、羊肉湯、牛肉湯、瘦肉湯、雞蛋湯等,既可補充水分,又可攝人營養(yǎng),還能促進乳汁分泌,保證母乳喂養(yǎng)的順利進行。
另外適當進食一些如阿膠、紅棗、紅糖、豬肝、豬腰等對補血很有療效,坐月子期間可吃3~5次。
產(chǎn)后媽媽喝湯要講究
產(chǎn)后喝湯=補營養(yǎng)?未必!
這一幕在不少地方的產(chǎn)房都能見到:剛生完寶寶,家人們大大小小保溫瓶集體出動,為新媽們煮了許多湯水。大家總覺得湯水營養(yǎng)好,而且產(chǎn)后一般沒食欲,喝個湯最好了。產(chǎn)后喝湯真是補充營養(yǎng)最完美的方案嗎?不一定。
湯里90%多是水分,還有少量的溶出的無機鹽(如鉀、鈉等)、氨基酸、脂肪及含氮浸出物如嘌呤、核苷等。
可以說肉湯里的營養(yǎng)含量還不到肉原料的10%能旺盛,出汗量和尿量增多,乳汁中大于80%都是水分,水分不足會使乳汁減少。
另外,如果多食補品又不食蔬菜、水果,會使大便燥化而干澀結滯,不易排出。因此,產(chǎn)婦應注意多飲湯水和多采用帶湯的菜肴,如蛋湯、排骨湯、雞湯等,既有利于乳汁分泌,又有潤腸作用。
產(chǎn)后喝湯有學問
一般來說,產(chǎn)后第一天應進流質食物,如糖牛奶、雞蛋湯、米酒、蔬菜湯等;第二天可進一些半流質食物,如稀粥、面湯等,同時可喝一些鯽魚湯;
第三天可喝營養(yǎng)豐富的葷湯,如雞湯、肉骨湯、豬蹄湯、肉絲蛋花湯、鯽魚湯、桂元紅棗湯、黃花豬蹄湯、豬蹄花生湯等,這些以葷為主;
鮮美可口的湯,可補充營養(yǎng),增加水分,促使乳腺分泌出足量優(yōu)質的乳汁,有利母嬰身體健康。
乳汁分泌有賴于催乳素。催乳素是由多種氨基酸組成的蛋白激素;同時,產(chǎn)婦分娩時又消耗大量體力,急需補充營養(yǎng)物質。
乳汁的主要成分是水及豐富的蛋白乳素的合成提供豐富的氨基酸,為乳汁的分泌準備充足的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和產(chǎn)后恢復。
產(chǎn)婦喝肉湯不要過濃
豬蹄湯、瘦肉湯、鮮魚湯、雞湯等肉湯食,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營養(yǎng)成人產(chǎn)婦飲用,不僅利于體力恢復,而且?guī)椭橹置冢芍^最佳營養(yǎng)品了。
但產(chǎn)婦喝肉湯也有學問。如果產(chǎn)后乳汁遲遲不下或下得很少,就應早些喝點肉湯,以促使下乳,反之就遲些喝肉湯,以免過多分泌乳汁造成乳汁瘀滯。
肉湯過濃,脂肪含量就越高,乳汁中的脂肪含量也就越多。含有高脂肪的乳汁不易被嬰兒吸收,往往引起新生兒腹瀉,因此,產(chǎn)婦喝肉湯不要過濃。
產(chǎn)后喝湯的各種好處:
喝湯不僅有利于健康,更有利于補充人體營養(yǎng)且易被機體所吸收。
我國民間曾長期流傳著各種“食療湯”,今人則將其譽為“營養(yǎng)健療湯”。
例如:鯽魚湯通乳水,墨魚湯補血,鴿肉湯利于傷口收斂,紅糖生姜湯驅寒發(fā)表,綠豆湯清涼解暑,蘿卜湯消食通氣,黑木耳湯明目,白木耳湯補陰。
中國有一本5000年前撰寫的食譜,其中就有關于“鴿蛋湯”的烹調(diào)方法。不知這些可否謂之為“湯文化”,其實堪稱源遠流長。
外國人也講究喝湯。日本的相撲運動員每天在大運動后便要吃一大碗有牛羊之類“什錦湯”,并說他們“發(fā)力”的決竅就在于喝湯。
日本產(chǎn)婦分娩后則愛喝海藻湯,美國人愛喝西紅柿湯和咖喱肉片湯,朝鮮人貪喝蛇肉湯,越南人看重燕窩湯,地中海沿岸各國嗜好大蒜湯,巴伐利亞是豌豆湯,傳說,意大利作曲家威廉第就曾說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喝雞湯!
值得推廣的是“肉骨頭湯”。醫(yī)學界人士認為,肉骨頭以文火煨湯,營養(yǎng)成分損失比較少,煨時不停火、不添水;
讓骨頭里的蛋白質、脂肪、膠質等可溶有機物慢慢向外滲出,至湯稠骨頭酥軟為止,這是一種家庭比較廉價的營養(yǎng)補品,它能使兒童促進發(fā)育、對孕產(chǎn)婦有促進泌乳的作用,而對中老年人則有抗衰老的特效。
另外,有醫(yī)學專員指出,“喝湯有利于減肥”,如果在午餐喝湯比吃其它營養(yǎng)品要少攝入50卡熱量,假如10個星期內(nèi)堅持每周喝上4次午餐湯;
那么肥胖者的“超重部分”即可平均減少20%左右,故有醫(yī)生勸告肥胖者把喝湯當作比較方便可行的“減肥良方”。
誠然,許多事情常常被人“吹”得神乎其神,令人生疑。但這多喝湯確有好處卻是不可置疑的。產(chǎn)后新媽媽要恢復體力,湯是要多喝的!
仙人粥:首烏、枸杞各20克,粳米60克,紅棗15枚,紅糖適量煮粥,均有養(yǎng)血功效。黨參煲紅棗:每次用黨參15克,紅棗15枚,煎湯代茶飲。
麥芽糖煲紅棗:每次用麥芽糖60克,紅棗20枚,加水適量煮熟食用。
杞子紅棗煲雞蛋:每次用枸杞20克,紅棗8枚,雞蛋煮熟后剝殼再煮片刻,吃蛋飲湯。
豬肝粥:豬肝(其它動物肝臟也可)100~150克,粳米100克。先將豬肝洗凈切碎,與粳米一同入鍋,加水1000克及蔥、姜、油、鹽各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日服1劑,分數(shù)次食用。
當歸羊肉:將山羊肉400克切塊,黃芪、黨參、當歸各25克(紗布袋裝),同放沙鍋內(nèi),加水1000克,文火煨煮,至羊肉爛時放入生姜25克和食鹽適量,吃肉喝湯,經(jīng)常食用。
蓮子桂圓湯:蓮子、桂圓肉各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將蓮子泡發(fā)后去皮、心、洗凈后,與桂圓肉、紅棗一同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煎煮至蓮子酥爛,加冰糖調(diào)味。睡前飲湯吃蓮子、紅棗、桂圓肉,每周服用1~2次。
貧血嚴重者可加服硫酸亞鐵片,每日3次,每次0.3克,飯后服,并配維生素C,每次0.2克,連服2~3個月,療效頗佳。
3.食物強化鐵劑預防貧血
多吃綠色蔬菜和含鐵量高的食物,如蛋黃、牛肉、肝、腎、海帶、豆類等。不飲茶,茶葉中的鞣酸會阻礙鐵質的吸收。胃酸缺乏(如萎縮性胃炎、胃切除術后)者可適當口服些稀鹽酸。鹽酸能將食物中的鐵游離化,增加鐵鹽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吃一些維生素C,有利于食物中鐵的吸收。使用傳統(tǒng)的鐵鍋煎炒食物,鍋與鏟之間的磨擦會產(chǎn)生許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熱過程中,鐵可溶于食物之中,故鐵鍋是一種很好的補血器皿。
4.改善飲食,補充鐵元素
在動物性食物中,肝臟、血豆腐及肉類中鐵的含量高,吸收好。蛋黃中也含有鐵。蔬菜中鐵的含量較低,吸收差,但是新鮮綠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葉酸參與血紅蛋白的生成,葉酸缺乏可造成大細胞貧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貧血。因此既要進食一定量的肉類、動物肝臟、血豆腐,也要食用新鮮蔬菜。
動物肝臟中既含有豐富的鐵和維生素A,也有較豐富的葉酸。維生素A對鐵的吸收及利用有一定幫助,每周吃一次肝對預防貧血是有好處的。
前面提到的靳某,在被診斷為貧血后,并沒有表現(xiàn)出悲觀情緒,而是按照醫(yī)生的說法去做。保持愉快的心情,性格比以前更開朗。同時,進行養(yǎng)血與補血,在日常生活中,打破以前挑食的習慣,只要有利于補血食物,不管味道如何,一律“通吃”。即使是以前她不吃的動物肝臟,也照吃不誤。
在診療期間,靳某繼續(xù)上班,隨著她補血行動的不斷深入,臉色一天比一天靚麗紅潤。同事們覺得奇怪:好像換了個人,氣色這么好,你是怎么調(diào)養(yǎng)出來的?
5.口服鐵劑
對于中度以上貧血,除改善營養(yǎng)外,可口服鐵劑治療,如硫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及維血沖劑等。
6.補充葉酸
孕期貧血除服鐵劑以外,還需服用小劑量的葉酸,每日400微克。孕婦服用小劑量葉酸不僅有利于預防貧血,還有利于預防先天性神經(jīng)管畸形和先天性心臟病,但應注意不要擅自增大葉酸用量。
妊娠以后,為了胎兒生長發(fā)育,母體有一系列適應性的變化。如孕期血容量增加約50%,其中血漿增加45%,紅細胞容量只增加30%,血液相對稀釋,表現(xiàn)出生理性貧血。
鐵是制造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然而孕期胃酸減少,吸收不良,尤其是早期妊娠常有妊娠反應,飲食中鐵含量不足,而胎兒生長發(fā)育隨著胎齡增長對鐵的需求增加。
有統(tǒng)計,妊娠早期,每日鐵的需要量由孕前2 毫克上升至3 毫克,妊娠中晚期由于紅細胞數(shù)增加,孕婦需鐵量為500 毫克~600 毫克;胎兒迅速成長對鐵的需求量為200毫克~300毫克,胎盤發(fā)育也需鐵70毫克~75毫克,所以總需求量在900毫克~1000毫克以上。孕晚期(懷孕7個月以后)平均每日需鐵量5毫克~6毫克,明顯超過能從食物中吸收的鐵量。
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孕期貧血診斷標準為孕婦血紅蛋白低于110克/升,而國內(nèi)一直將孕婦血紅蛋白低于100克/升為孕期貧血的標準。輕度貧血(血紅蛋白≥80克/升),對胎兒影響不大。重度貧血(血紅蛋白< 60克/升)可能對胎兒生長發(fā)育有影響,如導致胎兒體重過低,甚至因缺氧導致早產(chǎn)或胎死宮內(nèi),孕婦也可由于心臟缺氧導致貧血性心臟病。因此,妊娠中晚期在產(chǎn)前檢查時,應定期檢查孕婦的血紅蛋白。當?shù)陀?10克/升時,除加強營養(yǎng),鼓勵多食黑木耳、海帶、紫菜、香菇,豬肝、豆類、肉類,蛋類等含鐵食物以外,也可補充硫酸亞鐵、琥珀酸亞鐵(速力菲)、益氣維血顆粒等一些補血、生血藥。
貧血的食療
貧血是指單位容積的血液內(nèi)血紅蛋白量、紅細胞數(shù)及紅細胞壓積低于相同年齡、性別和地區(qū)的正常標準的一類病變。一般認為在平原地區(qū)血紅蛋白量成年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紅細胞數(shù)男性低于4.5×1012/L、女性低于4.0×1012/L,紅細胞壓積男性HCT<0.42,女性<0.37,均可認為貧血。
貧血可由失血、溶血、造血原料缺乏、骨髓造血功能不全等造成。以病因病理不同有缺鐵性、巨紅細胞性、再生障礙性、溶血性和失血性貧血等之分。貧血者可出現(xiàn)神疲、乏力、眩暈、耳鳴、心悸、失眠、四肢麻木、爪甲唇舌蒼白、眼結膜色淡、婦女月經(jīng)量少或閉經(jīng)等癥狀,嚴重者還可出現(xiàn)時時昏厥。貧血可導致免疫力及全身各臟器機能下降,從而可誘發(fā)多種疾病。
貧血患者除注意改善生活環(huán)境、減少精神負擔、注意適當休息外,還需進行中醫(yī)或西醫(yī)治療。飲食是氣血之源,飲食所傷可致貧血,調(diào)理飲食又是治療貧血的重要措施。飲食不論對消除造成貧血的原因,還是對改善貧血的癥狀、提升血液指標、鞏固療效均有較好效果,掌握以下幾個方面對貧血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一、 宜食要點
1. 應全面提高營養(yǎng)水平,供給足夠造血原料。在平衡膳食原則基礎上,尤以豐富蛋白質、高維生素、高銅鐵等微量元素為要。宜適量多食瘦肉、肝臟、腎臟、動物血、骨髓、蛋類、乳類、芝麻、桂圓、紅棗、蘋果等。
2. 宜據(jù)不同種類貧血選食有益食品。如缺鐵性貧血可選含鐵量較高的食品,如豬血、豬肝、淡菜、黃豆、菠菜等;惡性貧血可選用高維生素食品,如肝、蛋、雞肉、豆制品、番茄、黃瓜、橘子等。
3. 飲食配備當種類廣泛,形色多樣,宜時常變換品種。
4. 飲食烹調(diào)需精工細作,以軟爛易消化為主,宜適量多餐。
二、 禁忌原則
1. 飲食忌單調(diào),配制避免不合理,尤不可長期偏食。
2. 食用含鐵食物時,不應與含草酸或鞣酸較高的莧菜、鮮筍、濃茶等同用。
3. 不宜飲食生冷、堅硬難消化、油膩及油炸食物。
4. 不可暴飲暴食、過饑過飽。不應進食過少,食欲不振者可予山楂、谷麥芽、雞肫皮(中醫(yī)稱雞內(nèi)金)、萊菔子等改善。
5. 忌飲高濃度白酒,忌多飲咖啡、濃茶,忌吸煙。
三、 食療方選
1. 肝泥粥:新鮮豬肝100克,粳米50克。豬肝洗凈,切成小塊,搗成泥,與粳米同煮成粥,加適量糖或食鹽調(diào)味服食。每日一劑,時時服食。并發(fā)痛風者不宜服食,高脂血癥者不宜多食。
2. 桂圓赤豆湯:桂圓50克,赤豆50克。共煮湯,紅糖調(diào)味服食。每日一劑,連食2~3周。適于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口渴、便秘內(nèi)熱甚者不宜多食。
3. 菠菜羊肝蛋湯:菠菜100克,羊肝(其他動物肝臟也可)100克,雞蛋2個,姜絲、精鹽適量。菠菜洗凈,待水煮沸后放入羊肝;煮一陣后再放入姜絲、精鹽、雞蛋,燒熟。每日一劑,連食數(shù)日,或時時服食。適于缺鐵性貧血、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其他貧血也有輔助療效。高脂血癥者不宜多食,膽結石患者不宜服食。
4. 骨髓紅棗湯:動物脛骨250克,紅棗30克。脛骨砸碎煮1小時,再加入紅棗,文火煨熟。一日分2次服食,連食1~2周。適于再生障礙性貧血,其他貧血也可服食。
5. 黑木耳紅糖羹:黑木耳15克,紅糖50克。黑木耳溫水泡發(fā),洗凈放入碗中,加入紅糖。置鍋中蒸1小時。每日一劑,連食1~2周,或時時服食。適于各種貧血、便溏(中醫(yī)術語,即大便稀爛之意)者不宜多食。
6. 雞鴨血湯:新鮮雞鴨血500克,雞湯1000毫升。雞鴨血切成小塊。雞湯燒沸,加入蔥花、姜絲、精鹽、味精各適量。再放入雞鴨血塊,大火煮沸即可。每日一劑,時時服食。適于缺鐵性貧血,其他貧血也可服食。
7. 甲魚燉杞子湯:甲魚1只,枸杞子50克。甲魚水燙后去內(nèi)臟和頭,切塊,與枸杞子放入砂鍋中燉熟,調(diào)味服食。每周2~3劑,連食數(shù)周,或時時服食。適于各種貧血。消化不良、食欲甚差、便溏及濕重苔膩者不宜多食。
生活在缺碘的內(nèi)陸地區(qū),孕產(chǎn)媽咪很容易發(fā)生缺碘?;蛟S,有人認為食用碘鹽能避免這個問題,新近營養(yǎng)調(diào)查表明,在人群中孕婦和乳母的碘水平是最低的。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其一是孕產(chǎn)婦對碘的需求量較大,其二是她們非但沒比平時更多攝取碘鹽,相反為了避免妊娠期水腫、妊高癥及產(chǎn)后通利乳汁,她們往往要少吃些鹽。那么,怎樣避免孕產(chǎn)媽咪發(fā)生缺碘呢?食補當然是最可取的。
淮山藥小點
原料:淮山藥500克、糖、鹽、烏梅、葡萄干。
制法:
1、將淮山藥去皮洗凈,上鍋蒸熟,搗成泥;
2、把烏梅煮汁,把葡萄干泡軟后去籽、切碎;
3、將山藥泥與各種調(diào)料輔料調(diào)勻,如果過于稀軟可略煮收干;
4、用保鮮膜像包包子一樣裹好,在上方扭轉,成型后取出,擺放在盤中。營養(yǎng)小特色:在各種糧谷類食物中,淮山藥含碘較豐富,是稻米的10倍,是面粉的15倍。另外,淮山藥還有健胃補脾的功效,很適合初秋進補。孕產(chǎn)媽咪可把這道淮山小點當成是早餐的主食,所含的淀粉是很好的能量。
菠菜蝦仁涼面
原料:菠菜300克、蝦仁100克、面粉200克、雞蛋1個;海苔、鹽、醋、橄欖油適量。
制法:
1、把200克菠菜取葉去梗氽燙一下,用冷水過涼,部分放入打碎機打成汁;
2、用此汁和面,搟好面條,煮熟過涼;
3、把蝦仁去蝦線、洗凈,加調(diào)味品和太白粉和勻,下入溫油炸至呈黃色,撈出瀝去余油;
4、海苔切絲,雞蛋打散加鹽攤熟;
5、鍋中加底油,將煮好的面條、菠菜葉、蝦仁、雞蛋一起下入、略炒、盛盤,最后放入海苔絲作裝飾。營養(yǎng)小特色:在這道菜中,海苔、蝦仁能為人體帶來豐富的碘自不必說,其中,菠菜和雞蛋的含碘量雖然不算高,但也可供一個人每天所需量的30%。
金針鮮蛤煲
原料:蛤蜊250克、金針菇50克、香菇幾朵、雞腿1只、檸檬半個;米酒、鹽、生抽、高湯各適量。
制作:
1、香菇泡軟去蒂,金針菇去根洗凈,雞腿切成小塊,一起入開水氽燙,撈出棄湯;
2、把幾種主料加調(diào)料放入鍋中,慢慢煮,當蛤蜊煮開撇去泡沫,盛入小碗,食用前加檸檬汁調(diào)味。營養(yǎng)小特色:蛤蜊、金針菇、香菇等含碘豐富,口感清淡又不失鮮美,會讓孕產(chǎn)媽咪的秋季餐桌充滿誘惑。
一般說來,懷孕的頭三個月中,胚胎的變化主要是分化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比較有限。在懷孕4個月后,胎兒生長發(fā)育加快,對各種營養(yǎng)素的量也增加,這時應及時增加各種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
蛋白質:促進胎兒發(fā)育,構造體內(nèi)各組織,包括所有細胞、血球、肌肉等,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每日需要量:雞蛋2個,動物性肉類200克,豆或豆制品(包括豆干或豆腐)100克。
脂肪:主要是供給能量。每日需要量:約50克,過多脂類會引起消化不良和體重增重加快。
谷類:供給熱量,是生命的燃料。如果熱能供應不足,會發(fā)生消瘦、精神不振、皮膚干燥、脈搏緩慢、抵抗力差,并直接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使出生嬰兒體重下降。每日需要量:400—500克。
奶或奶類食品:含有豐富鈣質、能促進胎兒的骨骼和牙齒的發(fā)育。同時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供構造新細胞。鈣質可以預防妊高征。每日需要量:牛奶或豆?jié){250克。
蔬菜水果類:含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身體抵抗力。如各種新鮮蔬菜能幫助排泄,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所必需的物質。每日需要量:水果兩個、蔬菜500克。
水及流質:有助消化,幫助排泄,亦是構成胎兒身體的重要成份。每日需要量:1500毫升(約3斤)。
孕婦選擇食物時還應注意如下幾點:
1.各種雜糧米面要搭配吃,不要單純吃細糧。?
2.蔬菜越新鮮越好,價廉物美,不可缺少。?
3.多吃新鮮的魚、肉,盡量少吃咸魚、咸蛋及腌臘食品等。?
4.濃味之香料,如芥辣,辣椒等應該少吃。?
5.酒、濃咖啡及香煙對身體有害無益,應該盡量避免。?
6.甜品如糖水、糖果等一則影響食欲,二則容易引致蛀牙。?
7.豆制品中,以豆腐為好,因其所含的蛋白質最易吸收和利用。?
8.海帶、黑木耳中含鐵量高,均可多吃。
碳水化合物(糖)
我們所吃的碳水化合物共分為 2 種形式:
? 單碳水化合物 (來自糖、粟米糖漿或水果所含糖份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
? 復合碳水化合物 (主要來自 “高碳水” 食物如米飯、面包、馬鈴薯、意大利粉和面條)
主要功能:
當人體需要攝取能量時,碳水化合物會首先被轉化成能量。
如果攝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足,人體就會尋找其他能量來源,例如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 但是,蛋白質并不是能量最好的來源。
碳水化合物還可以保護肌肉和幫助調(diào)節(jié)血液中的血糖濃度,讓所有細胞都能夠獲得所需能量。
每個細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為2%—10%,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細腦膜、細胞器膜、細胞漿以及細胞間質中。
葡萄糖是維持大腦正常功能的必需營養(yǎng)素,當血糖濃度下降時,腦組織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腦細胞功能受損,造成功能障礙,并出現(xiàn)頭暈、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
碳水化合物中的糖蛋白和蛋白多糖有潤滑作用。另外它可控制細腦膜的通透性。并且是一些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質的前體,如嘌呤,嘧啶,膽固醇等。
調(diào)節(jié)脂肪代謝
提供膳食纖維
食物來源:
碳水化合物有兩種形態(tài): 單糖和多糖 這兩種形態(tài)的碳水化合物均由單糖組成。 其區(qū)別就在于它們分別包含多少單糖,以及這些單糖如何鏈接在一起。
單糖是能夠即時補充能量的糖,但通常沒有營養(yǎng)價值。 這類碳水化合物包括甜食、糖果和汽水。
多糖釋放能量較慢,通常包含膳食纖維。 這類“更為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包括面包、面食、稻米、馬鈴薯、谷類和豆類。
攝取:
碳水化合物產(chǎn)熱量占到總熱量的 45 - 60%。
研究表明,成人每天最少應攝取 120 - 125 克碳水化合物以滿足人體基本需求。
重要性:
如果攝取的碳水化合物過多,但運動量太小,或者根本不參與運動,則過量的碳水化合物將被轉化為脂肪儲存在人體內(nèi)——這可能導致體重增加或其他健康問題。
蛋白質
均衡營養(yǎng)中蛋白質的作用
蛋白質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素。 蛋白質分子就像一條帶有多節(jié)鏈的長鏈條。 這些鏈代表氨基酸(蛋白質的構建物質),它們對于細胞調(diào)節(jié)、生長和修復都是必不可少的。
機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參與。蛋白質占人體重量的16.3%,即一個60kg重的成年人其體內(nèi)約有蛋白質9.8kg。人體內(nèi)蛋白質的種類很多,性質、功能各異,但都是由20多種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組合而成的,并在體內(nèi)不斷進行代謝與更新。被食入的蛋白質在體內(nèi)經(jīng)過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在體內(nèi)主要用于重新按一定比例組合成人體蛋白質,同時新的蛋白質又在不斷代謝與分解,時刻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質的質和量、各種氨基酸的比例,關系到人體蛋白質合成的量,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孕產(chǎn)婦的優(yōu)生優(yōu)育、老年人的健康長壽,都與膳食中蛋白質的量有著密切的關系。
主要功能:
構造人的身體,修補人體組織:人體依靠蛋白質形成新細胞,維持組織和調(diào)節(jié)細胞功能。
人體每日攝入的蛋白質約有一部分將被轉化成酶,酶是專門的“工作蛋白質”,可調(diào)節(jié)人體內(nèi)的生化反應速度并使人體能夠執(zhí)行多種指令,如消化食物以及合成和分裂分子以形成新細胞和化學物質。 要實現(xiàn)這些功能,酶通常需要特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協(xié)助。
維持肌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各類物質在體內(nèi)的輸送。載體蛋白對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至關重要的??梢栽隗w內(nèi)運載各種物質。比如血紅蛋白—輸送氧、脂蛋白—輸送脂肪、細胞膜上的受體還有轉運蛋白等。
維持機體內(nèi)的滲透壓的平衡及體液平衡。
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
免疫細胞和免疫蛋白:有白細胞、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抗體(免疫球蛋白)、補體、干擾素等。
構成神經(jīng)遞質乙酰膽堿、五羥色氨等。維持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味覺、視覺和記憶。
膠原蛋白:占身體蛋白質的1/3,生成結締組織,構成身體骨架。如骨骼、血管、韌帶等,決定了皮膚的彈性,保護大腦(在大腦腦細胞中,很大一部分是膠原細胞,并且形成血腦屏障保護大腦)
可幫助降低膽固醇水平
提供熱能。
要形成人體所需的所有蛋白質,共需要 22 種不同的氨基酸。 其中 9 種是人體所必需:賴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纈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對嬰兒來說,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即它們不能由人體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取。
另外 13 種氨基酸,人體能夠從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氨基酸制造產(chǎn)生。 因此,這些氨基酸被認為是非必需的氨基酸。
食物來源:
肉類、禽類、魚類、蛋、干酪、堅果、豆類和大豆
(將黑豆,紅豆,白豆,黃豆浸泡,加小米,黑米煮
煮熟后,用攪拌機攪拌。這是有齊8種必須氨基酸的食品。攪拌后更易于吸收〕
食用量:
攝入的蛋白質有可能會過量。 保持健康所需的蛋白質含量因人而異。
普通健康成年男性或女性每公斤(2.2 磅)體重大約需要 0.8 克蛋白質。
隨著年齡的增長,合成新蛋白質的效率會降低,肌肉塊(蛋白質組織)也會萎縮,而脂肪含量卻保持不變甚至有所增加。 這就是為什么在老年時期肌肉看似會”變成肥肉“。
嬰幼兒、青少年、懷孕期間的婦女、傷員和運動員通常每日可能需要攝入更多蛋白質。
重要性:
人體處于某些疾病狀態(tài)下時,很難完全消化和利用蛋白質。 這會導致廢物存積在人體內(nèi)的不同部位中。
脂肪
均衡營養(yǎng)中脂肪的作用:
脂肪是保持健康體魄的必需物質。 它能產(chǎn)生能量、形成細胞、輸送氧氣、促進血液凝固,并能產(chǎn)生一種非?;钴S、類似荷爾蒙的的物質,叫作前列腺素。
脂肪分為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飽和脂肪酸三種。 人體自身能夠產(chǎn)生單不飽酸和飽和脂肪酸。 多不飽和脂肪或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則不能在人體內(nèi)產(chǎn)生,必須從飲食中攝取。
食物脂肪中,單不飽和脂肪酸有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人體不能合成亞油酸和亞麻酸,必須從膳食中補充。根據(jù)雙鍵的位置及功能又將多不飽和脂肪酸分為ω-6系列和ω-3系列。亞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屬ω-6系列,亞麻酸、DAH、EPA屬ω-3系列。
主要功能:
大部分脂肪儲存在人體的脂肪細胞中,也有小部分儲存在于血漿等其他人體細胞中。
脂肪能夠保護人體,減輕外界因素對重要器官的沖擊,并可轉化為能量。
脂肪有益于新細胞的形成,并對維持正常的大腦發(fā)育和神經(jīng)功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保持細胞膜的相對流動性,以保正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使膽固醇酯化,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是合成人體內(nèi)前列腺素和凝血惡烷的前軀物質。
脂肪還是運載和幫助吸收脂溶性維生素所必需的物質,例如維生素 A、D、E 和 K,以及類胡蘿卜素。
降低血液粘稠度,該善血液微循環(huán)。
提高腦細胞的活性,增強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不飽和脂肪酸盈缺:
不飽和脂肪酸不足時,易產(chǎn)生下列病癥:
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膽固醇增加,產(chǎn)生動脈粥樣硬化,誘發(fā)心腦血管病。
ω-3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和腦神經(jīng)的重要營養(yǎng)成份,攝入不足將影響記憶力和思維力,對嬰幼兒將影響智力發(fā)育,對老年人將產(chǎn)生老年癡呆癥。
食物來源:
脂肪的熱量密度(1 克 = 9 卡路里)是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1 克 = 4 卡路里)的兩倍。 盡管橄欖油和菜籽油對健康有益,但它們的熱量也很高(1 湯匙 = 120 卡路里)。 此外,許多加工食品和快餐食品的脂肪含量也較高,尤其是飽和脂肪。
多不飽和脂肪存在于橄欖油和芥花籽油中。
飽和脂肪存在于畜產(chǎn)品中,例如黃油、干酪、全脂奶、冰淇淋、奶油和肥肉,以及某些植物油(椰油、棕櫚油和棕櫚仁油)中。
多不飽和脂肪存在于紅花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中。
食用量 上限:
碳水化合物產(chǎn)熱占總熱量的 45 - 60%。
脂肪攝入總量應控制在所有食物熱量的 20% 到 35% 之間,并且大部分應來自富含多不飽和與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例如魚、堅果和植物油。
攝入的飽和脂肪熱量應少于總熱量攝入的 10%。
每日攝入的膽固醇含量應低于 300 毫克。
盡可能少攝入反式脂肪酸。 所有包含“部分氫化植物油”、“氫化植物油”或“起酥油”的包裝食品都很有可能包含反式脂肪。
重要性:
所有健康人士均需要在飲食中攝入一定量的脂肪以維持各項人體機能。 長期攝入大量脂肪可能造成健康危害。
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從高脂肪含量的食物中攝入的熱量應不超過總熱量攝入的 30%。 在這 30% 中,從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中攝入的熱量應不超過 10%。
膳食中過多時,干擾人體對生長因子、細胞質、脂蛋白的合成,特別是ω-6系列不飽和脂肪酸過多將干擾人體對ω-3不飽和脂肪酸的利用,易誘發(fā)腫瘤。
維生素 A
均衡營養(yǎng)中維生素 A 的作用
維生素 A 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主要貯存在肝臟中。 維生素 A 有兩種形式:
視黃醇,存在于動物產(chǎn)品中。
β-胡蘿卜素,人體可將其轉化為維生素 A。
主要功能
維生素 A 是保持健康的皮膚、視力、生長以及再生所必需的。 它有多種重要功能:
β-胡蘿卜素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它能夠中和自由基——自由基是會損害健康細胞的分子,它還有可能增大加速老化和/或造成健康隱患的風險。
維生素 A 可促進牙齒和骨骼的強健生長。
脂肪有益于新細胞的形成,并對維持正常的大腦發(fā)育和神經(jīng)功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維生素 A 是形成視紫紅質的必要物質,視紫紅質是一種能夠讓人眼在暗光下看見物體的色素。
維生素A缺乏常見于蛋白質-熱能營養(yǎng)不良(marasmus或kwashiorkor),主要因為膳食不足,而且還因為維生素A的貯存和轉運有缺陷。
維生素A缺乏癥狀
生長發(fā)育遲緩
生殖功能衰退,骨骼生長不良,生長發(fā)育受阻
暗適應損害和夜盲:對弱光敏感度降低,暗適應障礙,重癥者產(chǎn)生夜盲。
結膜和角膜干燥病
干眼病和角膜軟化
肺,胃腸道和尿道上皮角化
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甚至有時死亡
常見皮膚毛囊過度角化
上皮干燥,增生及解化
食物來源
維生素 A 存在于肝臟、魚肝油、胡蘿卜和甘薯中。
視黃醇存在于肉類、魚類、蛋類和乳制品中。
β-胡蘿卜素存在于柑桔和黃色水果、蔬菜以及深色葉狀綠色食物中。
重要性
在依靠食物作為攝取來源時,請注意,維生素 A 和 β-胡蘿卜素在加熱時會被破壞。
維生素 B
均衡營養(yǎng)中維生素 B 的作
研究證明它其實是一組有著不同結構的化合物,于是它的成員有了獨立的名稱,如維生素B1,而維生素B稱為了一個總稱,有的時候也被稱為維生素B族、維生素B雜或維生素B復合群。
每一種維生素 B 都有其自己的特性,并起到獨特的生物作用。 作為一個群組,這些營養(yǎng)素具有諸多相似之處,因此它們通常被視為一個整體。
維生素B都是水溶性維生素。
主要功能
維生素 B 可幫助人體利用能量,并且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新陳代謝所必需的物質。維持和改善上皮組織,如眼睛的上皮組織、消化道黏膜組織的健康。嚴重缺乏時會有視力疲勞、角膜充血、口角炎等。
脂肪代謝不良會引起溢脂性皮炎、痘痘、痤瘡,補充維生素B有很好的效果。
維生素 B 被用作輔酶(酶的組成成分),它能夠加速人體內(nèi)的生物和化學反應進程。
維生素 B 族中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泛酸和生物素能幫助調(diào)節(ji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能量釋放。
維生素 B3 在體內(nèi)構成脫氫酶的輔酶,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代謝中起重要作用,嚴重缺乏時引起神經(jīng)、皮膚、消化道病變,叫做癩皮病,也叫三D癥,表現(xiàn)為皮炎、腹瀉和癡呆。
維生素 B6 幫助特定酶代謝氨基酸。
葉酸和維生素 B12 幫助細胞發(fā)育和成熟,這項功能對于壽命較短、更替迅速的細胞來說尤其重要,例如紅血球和胃腸道內(nèi)壁細胞。
是糖代謝過程中關鍵性的物質。身體的肌肉和神經(jīng)所需能量主要由糖類提供,所以最易受累。維生素 B 充足,則神經(jīng)細胞能量充沛,可以緩解憂慮、緊張,增加對噪音等的承受力;反之,導致應對壓力的能力衰退,甚至引發(fā)神經(jīng)炎。
心臟功能由于丙酮酸、乳酸的沉積而受影響。
腸胃匱缺能量,蠕動無力,消化功能減弱,且產(chǎn)生便秘。
維生素 B1 也叫做抗腳氣病維生素,嚴重時引發(fā)腳氣病。
缺乏維生素 B 族以至胃腸蠕動無力、消化液分泌不良,造成消化不良、便秘、口臭、大便奇臭。
幫助身體組織利用氧氣,促進皮膚、指甲、毛發(fā)組織的獲氧量,祛除或改善頭皮屑。
解除酒精和尼古丁等毒素,舒緩頭痛、偏頭痛、保護肝臟。
維生素 B11、維生素 B12 的缺乏將影響胸腺嘧啶、嘌呤、等的合成,引起DNA合成障礙。最終導致紅細胞的細胞核不成熟,生成無效性紅細胞,這就是巨幼細胞性貧血。
如在懷孕頭3個月內(nèi)缺乏葉酸,可導致胎兒神經(jīng)管畸形,從而增加裂腦兒,無腦兒的發(fā)生率。
食物來源
全谷(小麥、燕麥和黑麥)、肝臟、綠葉蔬菜、肉類、禽類、魚類、蛋、堅果、豆類、酵母、小黃瓜、冬瓜、菇類、葵瓜子、核桃類、芝麻、薏仁、全麥面包、瘦肉、大蒜、海苔、牛奶、豆?jié){、綠色蔬菜、胚芽、乳酪、起司、番茄、包心菜、葡萄干、香蕉、糙米、麥芽、玉米、魚貝類 。
(加工程度過高會導致谷類損失大部分維生素 B。〕
重要性
每種維生素 B 都具有不同的安全和用量系數(shù):
維生素 B1 : 很容易因飲用酒精、咖啡因,或承受壓力和吸煙而受到破壞。 孕婦攝入稍多量的維生素 B1 可能會有益處。
維生素 B2 : 使用口服避孕藥以及經(jīng)常鍛煉和飲酒會使吸收狀況或利用率降低。 素食者和老年人攝入稍多量的維生素 B2 可能會有益處。
煙酸(尼克酸) : 定期鍛煉、服用口服避孕藥或在生活中承受較大壓力的人士可能需要攝入稍多量。
維生素 B6 : 孕婦或哺乳期的婦女、服用避孕藥或接受激素替代療法的人士以及定期使用抗生素的人士可能需要攝入稍多量。 飲酒、吸煙或蛋白質攝入不足推薦標準的人士也應補充維生素 B6。
葉酸 : 老年人和孕婦以及飲酒或易患心臟病人士可能需要攝入較多量。
維生素 B12 : 嚴格的素食主義者、孕婦和/或哺乳期婦女、以及飲酒或吸煙的人士可能需要增加攝入量。
生物素 : 孕婦和長期使用抗生素的人士可能需要增加攝入量。
泛酸 : 老年人和服用口服避孕藥的人士、以及吸煙或者飲用酒或咖啡的人士可能需要攝入稍多量。
維生素 C
均衡營養(yǎng)中維生素 C 的作用
維生素 C 也被稱為抗壞血酸。 它被認為是人體內(nèi)有效的抗氧化劑。 維生素 C 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它是人體所必需的,但易從人體內(nèi)快速丟失,因此每日保證充足的攝入量非常重要。
主要功能
維生素 C 參與大量生物反應過程,對于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它可以促進人體內(nèi)膠原蛋白的形成,而膠原蛋白是保持皮膚、關節(jié)和骨骼強健的一種蛋白質,利于組織創(chuàng)傷口的更快愈合。
維生素 C 對于人體內(nèi)的傷口復原有一定作用。
維生素 C 可以提高白血球的吞噬能力。從而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
增強中性粒細胞的趨化性和變形能力,提高殺菌能力。
促進淋巴母細胞的生成,提高機體對外來和惡變細胞的識別和殺滅。
參與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保護細胞、解毒,保護肝臟。在人的生命活動中,保證細胞的完整性和代謝的正常進行至關重要。
促進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謝,延長肌體壽命。
改善鐵、鈣和葉酸的利用。
改善脂肪和類脂特別是膽固醇的代謝,預防心血管病。
預防動脈硬化??纱龠M膽固醇的排泄,防止膽固醇在動脈內(nèi)壁沉積,甚至可以使沉積的粥樣斑塊溶解。
促進牙齒和骨骼的生長,防止牙床出血。
增強肌體對外界環(huán)境的抗應激能力,應急能力和免疫力。
治療貧血。使難以吸收利用的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促進暢道對鐵的吸收,提高肝臟對鐵的利用率,有助于治療缺鐵性貧血。
防癌。豐富的膠原蛋白有助于防止癌細胞的擴散;維生素 C 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防止細胞的變異;阻斷亞硝酸鹽和仲胺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
促進干擾素的產(chǎn)生,干擾病毒mRNA的轉錄,抑制病毒的增生。
保護其它抗氧化劑,如維生素 A 、維生素 E 、不飽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
食物來源
紅醋栗、青椒、芒果、柑桔、甘藍、西紅柿、番石榴、草莓、楊桃、木瓜、橘子、香瓜、黃綠色蔬菜、檸檬、奇異果、芥藍、柚子、柑桔、櫻桃、紅椒、黃椒和馬鈴薯等
水煮、烹飪、受熱和光照都會降低食物來源中維生素 C 的含量。
蔬菜一旦被切削即開始損失維生素 C。
β-胡蘿卜素存在于柑桔和黃色水果、蔬菜以及深色葉狀綠色食物中。
重要性
吸煙者、經(jīng)常飲酒的人士、經(jīng)常接受藥物治療的人士以及經(jīng)常承受壓力的人士攝入適量或比每日推薦量稍多的維生素 C 對健康有益。
蔬菜水果不宜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因為維生素 C 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
蔬菜不宜長時間烹煮,以免破壞維生素。
水果可以連皮吃的就應該連皮吃,因為果皮比果肉含有更高的維生素 A,E,C。當然,水果必須用洗菜劑洗干凈,以免攝入農(nóng)藥與化學藥物積聚體內(nèi)而導致中毒。
維生素 D
均衡營養(yǎng)中維生素 D 的作用
當皮膚暴露在陽光中時人體能夠產(chǎn)生維生素 D。 它還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
維生素 D 與其他維生素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人體在暴露于陽光中時能夠自行產(chǎn)生。
當它處于活躍形態(tài)時,可被認為是荷爾蒙。 維生素D可以通過內(nèi)分泌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血鈣平衡。
主要功能
維生素 D 對于健康骨骼和牙齒的成長至關重要。 缺乏維生素 D,人體將不能形成或維持堅固的骨骼。
維生素 D 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它可以影響鈣的吸收,而鈣是促進骨骼發(fā)育以及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質。
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鈣、磷代謝,維持血鈣和血磷的水平。
如果人體內(nèi)的維生素 D 供應量較少,則從食物中吸收的鈣也減少,因此人體不得不從骨骼中獲取鈣來維持血鈣濃度。
維生素D為固醇類衍生物,具抗佝僂病作用。
食物來源
魚肝油、鯡魚、鯖魚、沙丁魚、鮭魚、人造黃油、金槍魚和切達干酪等
建議食用量
0.0005至0.01毫克
重要性
完全避免陽光照射(或接受自然光照非常少)的人士、老年人、素食主義者以及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攝入適量或稍多量的維生素 D 對健康有益。
過多服用維生素D將引起急性中毒。
研究人員估計,長期每天攝入0.025克維生素D對人體有害。
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惡心、頭痛、腎結石、肌肉萎縮、關節(jié)炎、動脈硬化、高血壓。
維生素 E
均衡營養(yǎng)中維生素 E 的作用
維生素 E 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劑,對于心臟健和血管的健康尤其重要。 它對皮膚也很有益處。 脂溶性維生素 E 只能在人體內(nèi)貯存較短時間,因此有必要定期攝入。
主要功能
維生素 E 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它可幫助降低自由基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可能損害細胞和加速人體產(chǎn)生老化跡象。
有防老、抗癌作用。
維生素E能抵抗自由基的侵害,預防癌癥的心肌梗死。
大量攝取維生素E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率。
維生素 E 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免疫系統(tǒng)。
維生素E是肝細胞生長的重要保護因子之一。維生素E對多種急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對慢性肝纖維化有延緩作用。
維生素 E 對于從食物中產(chǎn)生能量和維持各項功能的健康都很重要。
促進男性產(chǎn)生有活力的精子。
維生素E供應不足,男女都不能生育,嚴重者會患肌肉萎縮癥、神經(jīng)麻木癥等。
維生素E供應不足會引起各種智能障礙或情緒障礙。
食物來源
小麥胚芽油、葵花籽油、葵花籽、棉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芝麻油、杏仁、松子、豌豆、花生醬、甘薯、蘆筍、菠菜、禽蛋、黃油和鱷梨等
維生素 E 食物來源容易被加熱處理(熱油煎炸)和氧化過程破壞。
建議食用量
婦女需要12毫克。
重要性
維生素 E 與適量的維生素 C 和硒一同攝入時,其吸收能力會有所提高。 鐵攝入量較高時其吸收能力會被降低。 孕婦和哺乳期的婦女、服用口服避孕藥的人士以及具心臟病易患因素的人士可能需要攝入更多維生素 E。
維生素 E易被紫外光破壞,因此要保存在棕色瓶中。
維生素 K
均衡營養(yǎng)中維生素 K 的作用
食物中包含維生素 K,維生素 K 也可以由腸道內(nèi)的細菌產(chǎn)生。 K 代表丹麥語中的單詞“koagulation”,意思是凝結或凝固。
主要功能
維生素 K 是一組化學物質,維生素K能被人體利用來產(chǎn)生血漿中的凝血物質。 這是對血液凝固起主要作用的蛋白質。
預防內(nèi)出血及痔瘡
減少生理期大量出血
維生素 K 還是影響骨骼和腎臟組織形成的必要物質。
缺乏癥狀
新生兒出血疾病,如吐血、腸子、臍帶及包皮部位出血
成人不正常凝血,導致流鼻血、尿血、胃出血及瘀血等癥狀
低凝血酶原癥,癥狀為血液凝固時間延長、皮下出血
小兒慢性腸炎
熱帶性下痢
食物來源
椰菜、甘藍、羽衣甘藍、萵苣、菠菜和蕪菁葉、紫花苜蓿、花椰菜,豌豆、香菜、海藻、干酪、乳酪、優(yōu)酪乳、優(yōu)格、雞蛋、魚、魚卵、蛋黃、奶油、黃油、大豆油、肉類、奶、水果、堅果、蔬菜肝臟和谷類食物等
人的腸中也有一種細菌會為人體源源不斷地制造維生素K
建議攝取
嬰 兒 (0-1歲) 10-20 微克
兒童和青少年 (1-11歲) 11-60 微克
11歲以上 50-100 微克
成 人 70-140 微克
重要性
維生素 K 可在胃中生成,也廣泛存在于食物中。
缺乏這種維生素的情況非常少見。
但新生兒卻極易缺乏的維生素K。
孕婦及授乳婦女避免大量服用維生素K。
維生素K化學性質較穩(wěn)定,能耐熱耐酸,但易被堿和紫外線分解。
鈣
均衡營養(yǎng)中鈣元素的作用
我們身體中的礦物質約占體重的5%,鈣約占體重的2%。身體的鈣大多分布在骨骼和牙齒中,約占總量锝99%,其余1%分布在血液、細胞間液及軟組織中。
鈣眾所周知的作用是幫助形成堅固的骨骼和牙齒。
主要功能
食物中的大部分鈣都可以直接被牙齒和骨骼利用,以形成和強健牙齒和骨骼。
鈣也被人體各個部分利用,以幫助肌肉收縮,促進血液凝固,傳導神經(jīng)興奮,維持心臟跳動,并維持免疫系統(tǒng)機能。
如果攝入的鈣太少,人體就會從骨骼中取走所需的鈣。 這可能導致骨骼變細變脆。
鈣是一種天然的鎮(zhèn)靜劑,可降低神經(jīng)細胞的興奮性。
強化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傳導功能。鈣有助于神經(jīng)遞質的產(chǎn)生和釋放。
維持肌肉神經(jīng)的正常興奮。
降低(調(diào)節(jié))細胞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促進體內(nèi)多種酶的活動。鈣還是酶的激活劑。
維持酸堿平衡。
參與血液的凝固過程。
鈣缺乏癥
降低軟組織的彈性和韌性。皮膚缺彈性顯得松垮,衰老;眼睛晶狀體缺彈性,易近視、老花;血管缺彈性易硬化。
導致神經(jīng)性偏頭痛(占女性的10%--20%)、煩躁不安、失眠。
對嬰兒會引起夜驚、夜啼、盜汗。
還會誘發(fā)兒童的多動癥。
當血鈣低于70mg/L時,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性升高,出現(xiàn)抽搐。
腸激綜合癥、女孩子痛經(jīng),缺鈣是一個重要原因。
缺鈣易導致過敏,水腫等。
缺鈣時,腺細胞的分泌作用減弱。
不同年齡缺鈣的表現(xiàn)為:
兒童-夜驚、夜啼、煩躁、盜汗、厭食、方顱、佝僂病、骨骼發(fā)育不良、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青少年- 腿軟、抽筋、體育成績不佳、疲倦乏力、煩躁、精力不集中、偏食、厭食、蛀牙、牙齒發(fā)育不良、易感冒、易過敏。
青壯年-經(jīng)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痛、易感冒、過敏。
孕產(chǎn)婦-小腿痙攣、腰酸背痛、關節(jié)痛、浮腫、妊娠高血壓等。
中老年-腰酸背痛、小腿痙攣、骨質疏松和骨質增生、骨質軟化、各類骨折、高血壓、心腦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結石、腫瘤等。
食物來源
奶和奶制品、奶酪、帶骨小魚、豆腐、豆鼓、深綠色蔬菜、豆類、蛋、蝦米、田螺
來源于植物性食物的鈣通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太容易被人體吸收。
據(jù)估計,人體對食物中的鈣的實際吸收率為 20%-40%。
重要性
人在整個一生中都需要攝入充足的鈣,尤其是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骨骼正在生長的時候。 當我們慢慢變老時,骨骼也會變細變脆,此時也應保證攝入適量的鈣。
每年的315都是保健品的血淚日,貌似每個保健品都是騙人的,人人喊打!其實,任何行業(yè)都有騙人的,都有壞人,連救人的醫(yī)生隊伍中一樣有敗類。正是因為315,行業(yè)才能自律自凈,淘汰一些垃圾商家。
哪到底保健品能不能吃?能不能買?
告訴你一個:合法合規(guī)的保健品肯定可以吃。即是說有國家正規(guī)批文的,衛(wèi)生部通過的,100%沒問題。
只是要到正規(guī)的渠道買到正品。別貧便宜,別亂信銷售人員的講解,只需看包裝中寫的效果,比如輔助降血壓,輔助降血糖。當然,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企業(yè)用食品資質來做,包裝上寫著“壓片糖果”字樣,這類產(chǎn)品是近幾年,衛(wèi)生主管部門為了簡政,把審批權給每個省衛(wèi)生廳,通常是新資源食品。
這里提醒各位,雖然合規(guī)的有用。但是老人家欠缺識別能力,比如一些業(yè)務員為了推銷出去,會請老人家聊天,送東西,甚至去旅游。記住,沒有免費的午餐,千萬不要盲目相信這些。你只要貧了,人家就有機會了。
什么時候用保健品?什么時候用藥品?
保健品的作用是保健,并非直接治病。比如頭痛的時候,只能吃頭痛藥,比如血壓高的時候,只能先吃降壓藥,先吃藥穩(wěn)住病情。而保健品是寫著,不能代替藥用的。所以別把保健品當藥品使用,因為它不是直接治病的。藥品的成分多是抗生素,激素,有立竿見影的作用,但藥的作用僅僅是控制病情而已。保健品的成分多是營養(yǎng)素,作用是通過激活細胞,提升人體本身的免疫能力,進而提升身體的機能,從而抵抗疾病,修復身體,最后把疾病趕走,時間是比較漫長的。所以保健品相當于曲線救國!
對于保健品的使用,建議是醫(yī)院治療后期,有養(yǎng)生意識的是前期補充。比如高血壓的一個因素是血管老化失去彈性,如果有養(yǎng)生保健意識,前期補充血管必須的營養(yǎng)素,就不會老化這么快。不是非的要大病后再補充,這時已經(jīng)晚了,服用保健品的效果也會比較差了。
保健品到底有沒有效果?
哈佛大學從1976年就開始做一項研究。內(nèi)容是:服用營養(yǎng)補充品到底好不好?長達30多年的試驗結果是什么?
試驗表明:5年內(nèi),服用營養(yǎng)保健品的人群并沒有明顯不同;而到了第10年,堅持服用保健品的人群患病率比不服用的人降低了25%;在第15年,患病率降低了75%
頂尖的醫(yī)學雜志 NEJM , Lancet , JAMA ,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中都報道了這項試驗!在醫(yī)學界掀起一陣風浪!而試驗結果已經(jīng)充分說明:服用營養(yǎng)補充品絕對有效!但效果不是即刻的!堅持服用的好處,在幾年,甚至幾十年后才會體現(xiàn)出來!
看到這里一定會有人問:為什么保健品能夠維護我們的健康?為什么單純注意飲食均衡和加強鍛煉不能夠起到相同的功效呢?
究竟有什么是日常飲食幫不了我們的?
1.毒素的危害
研究公共衛(wèi)生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新證據(jù),證明充斥在我們環(huán)境中的毒素,可對人體細胞健康構成威脅。我們所呼吸的空氣、飲用的食水甚至所吃的食品都含有破壞細胞的物質。任何與外界接觸的人體組織,如皮膚、呼吸道內(nèi)壁與消化管道,均非常脆弱。有研究發(fā)現(xiàn),有百分之五十三的嬰兒食物樣本含有殺蟲劑殘渣。
雖然政府部門及工業(yè)團體均致力于改善環(huán)境污染,可是不少有害物質都可通過「生物積聚」的過程而積存于脂肪組織中。進食動物性產(chǎn)品,可大大增加人體吸收化學毒素(如二惡英)的危險。據(jù)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表示,以母乳哺育的嬰兒每天吸收的二惡英為成人的二十至六十倍。
除了時下的環(huán)境毒素對健康所造成的威脅外,很多營養(yǎng)學家均指出,我們不少食物是經(jīng)過加工處理的,在包裝時又加入防腐劑,因而大大影響維生素及礦物質的營養(yǎng)價值。人體細胞如缺乏適當養(yǎng)分,便難以預防及修護細胞破損。
2.自由基(游離基)的危害
你知道人類現(xiàn)在最大的死因是什么嗎?------就是“疾病”!自然衰老死亡所占的比例已經(jīng)越來越小。這些造成人類死亡的疾病種類不一,但按統(tǒng)計,排名前十的疾病都跟“自由基”有關!科學家已經(jīng)證實,至少一百多種疾病的病因都與自由基有關;每一天,我們體內(nèi)的細胞至少會被自由基攻擊73000次,稱自由基為「百病之源」一點也不為過。
壓力、太陽光照射、空氣污染、有毒污染的水、食物能供給的營養(yǎng)素不足都會增加自由基的攻擊。
除此之外,我們每天飲食中的動物性脂肪,和過氧化值高的食物(尤其經(jīng)加工,脂肪含量高的食品)都可產(chǎn)生自由基,因而對健康的細胞造成進一步侵害。
而研究人員相信,抗氧化補充劑可促進人體的正常防御功能,對抗自由基的侵害。
一項在培養(yǎng)皿中的健康的人體細胞研究顯示:健康細胞如得到適當?shù)臓I養(yǎng),及不被毒素破壞,是可以永久獨立生存的。加強抗氧化機制作用時的細胞由食物所引起的細胞氧化破損,在引入抗氧化劑后,氧化情況得到明顯的改善。
3.食物中缺乏微量營養(yǎng)素
二次戰(zhàn)后農(nóng)業(yè)廣泛使用化學肥料,使大量礦物質從土壤流失,食物生長期縮短,維他命含量降低。儲藏運輸及加工使營養(yǎng)每況愈下。
日本厚生省曾經(jīng)做了一個代表性的實驗,1948年的時候,一群研究員以關東地區(qū)的菠菜100公克為原料,萃取出維生素C有150毫克。在2000年時,另一批研究員拿同樣地區(qū)同樣份量的菠菜,萃取出的維生素C卻只剩下13毫克。這個信息說明了由于目前土壤過度開發(fā)使用與化學肥料普及,使得我們的土壤貧瘠,連帶的使我們種植出來的作物養(yǎng)分已經(jīng)遠遠不如我們的想象。
我們所吃的蔬菜水果雖然看起來愈來愈大,但是內(nèi)容物卻愈來愈少。農(nóng)人只注重能否賣個好價錢,往往在水果還沒熟時就摘下,之后再用乙烯蒸熟,又大又漂亮。當我們持續(xù)攝取不足的微量營養(yǎng)素,漸漸導致現(xiàn)代人莫名病痛一堆,肥胖、疲勞、抵抗力差,退化性疾病層出不窮。營養(yǎng)素的不足導致我們飲食質量下降。
在不確定自己需要補充哪種維他命的情況下,選擇服用復合型維他命也是不錯的選擇。
4.飲食難以均衡
現(xiàn)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繁忙,常在日常生活中忽略飲食的均衡及健康。
以維生素E為例,每個人每日建議攝取400IU(國際單位)的維生素E才能維持身體最佳狀況,但國人普遍攝取不足。以下舉幾個富含維生素E食物的例子:
食物種類提供維生素E 400IU,向日葵籽0.9斤,小麥胚芽4斤,杏仁1.7斤,紅花油473毫升,菠菜25斤
那么請問:你一天有吃25斤的波菜或1.7斤的杏仁嗎?由此可知,我們想要每日攝取足夠的營養(yǎng)素,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使用優(yōu)質的營養(yǎng)補充品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
【服用保健品的注意事項】
保健品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營養(yǎng)品的完整和平衡,有許多重要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它營養(yǎng)料,如果用量不協(xié)調(diào)時,會抹殺了全部或部份身體的應有吸收和營養(yǎng)價值。
因為許多元素相互間是有著協(xié)調(diào)作用的。用量不協(xié)調(diào)可能會妨礙到身體對其他營養(yǎng)料的吸收,甚或引致其它元素的缺乏——例如:維他命C可以幫助身體吸收鐵質,但是過量的鐵質又會影響鈣、鎂和鋅被小腸吸收的功能。所以一個真正平衡的營養(yǎng)計劃需要詳盡的研究去了解每一種元素相互問的關系,及身體的吸收和應用能力。
【好轉反應】吃完不舒服?先別急!
高質素營養(yǎng)產(chǎn)品能加速人體的天然自愈能力,把體內(nèi)毒素排出體外,在整個調(diào)養(yǎng)過程中,身體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反應,如以往的病征可能會重新出現(xiàn),其實,這并非『副作用』,而是『好轉反應』(又稱為治療反應),或中醫(yī)所謂之『瞑眩反應』,網(wǎng)上有一篇《睿德至善瞑眩反應》寫的非常詳細,有興趣的可以搜索一下。
身體為了排除毒素,便有可能透過與生俱來之排毒系統(tǒng),如皮膚,大小便把積存之毒素排外,因而會有輕瀉、皮膚出疹等現(xiàn)象。事實上,每當有毒物危害身體時,人體的自愈功能使會產(chǎn)生作用。
例如:許多人外出飲食時因不小心進食不潔之食物,如農(nóng)藥過高的蔬菜、細菌過多的肉類或魚生,身體便會實時作出反應、可能以腹痛和輕瀉甚至作嘔來清除毒物,一但毒素被排除后,身體便上即感到十分舒服。這是『好轉反應』。又例如小孩感染病毒,皮膚突然出疹并感到發(fā)癢,但幾天之后,皮膚疹和癢感便完全消失,這是因為免疫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把毒素排除時的『好轉反應』。
一般而言,『好轉反應』并不是副作用,因為人的生理周期約90天,如能以排毒、補充營養(yǎng),舒緩情緒及調(diào)整脊骨等自然療法,去調(diào)養(yǎng)身體,忍耐短時問的『好轉反應』,體質將可獲得明顯改善。而在好轉反應消失后,身體的抵抗力增強了,免疫力也強化中,大部份已發(fā)生的疾病,也就不藥而愈了!
當然,對于持續(xù)性的身體不適或者反映比較嚴重的人,還是建議咨詢醫(yī)生!
結語:
醫(yī)學界對服用營養(yǎng)保健品的功效已有共識。而堅持服用與否的差別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有所體現(xiàn)。保健品能幫助我們排除毒素,對抗自由基的侵害,補充食物中缺失的微量元素,改善飲食平衡難以獲取到的足夠的營養(yǎng)成分。但是,最后還是要提醒大家:對于維持健康的身體狀態(tài),最重要的永遠是均衡的飲食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這點是多少保健品都不能夠取代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99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固元膏一年四季都能吃
下一篇: 巧搭4對食物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