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積水的食療方:
1、薏仁粥
材料:薏苡仁30g,大米100g。加水適量熬成粥,每日l餐。健脾利水消腫。
作用:用于腎臟病水腫而表現(xiàn)為脾氣不足,腎積水患者,納呆食少,大便軟者。
2、蔥白紫蘇粥
材料:蔥白3~5段,紫蘇葉10g,粳米100g。先將粳米熬粥,將成之時(shí)加入蔥白及紫蘇葉,蓋緊蓋燜一會(huì)即可,宜趁熱食用,每日1餐。溫陽(yáng)利水消腫。
作用:用于脾腎陽(yáng)虛而見水腫,腎積水患者。
3、鮮燜冬瓜
材料:冬瓜(含青皮)200g,白糖1匙。將洗凈冬瓜切塊,合白糖放入鍋中加少量水,小火燜熟。
作用: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用于腎炎水腫而偏熱、腎積水患者。
4、楮葉粥
材料:楮葉粥楮葉50g切碎,加水1000mL,煮取500mL,去渣,加米適量煮粥,當(dāng)飲食,常吃勿間斷
作用:治慢性腎炎頑固性水腫、腎積水患者。
5、老母雞湯
材料:老母雞(去內(nèi)臟)1只,加入黃芪、陳皮各15g,砂仁6g,生姜皮15g,生山楂30g,吃肉喝湯。
作用:治慢性腎炎水腫、腎積水患者。
菜肴名稱: 治療腎炎14方
更新時(shí)間: 2003.12.20
菜譜分類: 偏方食療 --> 常見病癥藥膳方
原料: 不詳
調(diào)料: 不詳
烹飪方法:
白菜苡米粥
【來源】經(jīng)驗(yàn)方
【原料】小白菜500克苡米60克
【制作】先將苡米煮成稀粥,再加入切好、洗凈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不可久煮。
【用法】食用時(shí)不加鹽或少加鹽,每日2次。
【功效】健脾祛濕,清熱利尿。適用于急性腎炎之浮腫少尿者。
車前葉粥
【來源】《經(jīng)濟(jì)總錄》
【原料】鮮車前葉30~60克蔥白1莖粳米50~100克
【制作】將車前葉洗凈,切碎,同蔥白煮汁后去渣,然后加粳米煮粥。
【用法】每日2~3次。5~7天為一療程。
【功效】利尿,清熱,明目,祛痰。適用于患有小便不通、尿血、水腫等癥的急性腎炎患者。
【來源】患有遺精、遺尿的病人不宜食用。
赤豆鯉魚湯
【來源】民間方
【原料】赤小豆50克陳皮辣椒草果各6克活鯉魚1尾 (約1000克)蔥姜胡椒鹽雞湯各適量
【制作】將魚去鱗、鰓及內(nèi)臟,洗凈,把赤小豆、陳皮、辣椒、草果洗凈后,塞入魚腹中,再放入盆內(nèi),加姜、蔥、胡椒、鹽,灌入雞湯,上籠蒸1.5小時(shí)即可。另將蔥絲或綠葉菜用湯略燙,投入魚湯中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1~2次,吃魚喝湯。
【功效】健脾,解毒,利水消腫。適用于消渴水腫以及黃疸腳氣、小便頻數(shù)等。
冬瓜赤豆粥
【原料】《新中醫(yī)》冬瓜500克赤豆30克
【制作】將冬瓜、赤豆加水適量煮湯。
【用法】不加鹽或少加鹽。食瓜喝湯,每日2次。
【功效】利小便,消水腫,解熱毒,止消渴。適用于急性腎炎浮腫尿少者。
【宜忌】慢性腎炎脾腎虛寒者不宜食用。
葫蘆雙皮湯
【來源】民間方
【原料】葫蘆殼50克冬瓜皮西瓜皮各30克紅棗10克
【制作】將以上各味加水400克,煎至約150克,去渣即成。
【用法】服湯,每日1劑,至浮腫消退為度。
【功效】健脾利濕,消腫。適用于慢性腎炎。
葫蘆粥
【原料】民間方
【制作】陳葫蘆粉(越陳越好)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用法】先將粳米、冰糖同入砂鍋內(nèi),加水500克,煮至米開時(shí),加陳葫蘆粉,再煮片刻,視粥稠為度。
【功效】每日2次,溫?zé)犷D服,5~7天為一療程。
【來源】利水消腫。適用于腎炎及心臟病水腫、腳氣水腫等。
茅根菠蘿速溶飲
【來源】民間方
【原料】鮮茅根250克鮮菠蘿汁500克白糖500克
【制作】鮮茅根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繼續(xù)以小火煎煮濃縮至將要干鍋時(shí),加入鮮菠蘿汁,再加熱至稠粘時(shí),停火,待溫,拌入干燥的白糖粉把煎液吸凈,混勻,曬干,壓碎,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0克,以沸水沖化,頓服。每日3次。
【功效】清熱利濕。適用于腎炎。
茅根赤豆粥
【來源】《補(bǔ)缺肘后方》
【原料】鮮茅根200克(干茅根50克)大米200克
【制作】先將茅根洗凈,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shí),撈去藥渣,再加淘凈的大米,繼續(xù)煮成粥。
【用法】分頓1日內(nèi)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用于水腫、小便不利等。
青鴨羹
【來源】《飲膳正要》
【原料】青頭鴨1只草果1個(gè)赤小豆250克
【制作】將青頭鴨宰殺制凈,將赤小豆淘洗干凈,連同草果裝入鴨腹內(nèi),再將鴨放入鋁鍋內(nèi),加水適量,用火燉煮,待鴨燉熟后即成。
【用法】每日2次。家腹食鴨肉,喝湯。
【功效】腱脾,開胃,利尿。適用于脾虛性水腫。
商陸粥
【來源】《肘后備急方》
【原料】商陸5克粳米50~100克
【制作】先將商陸用水煎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
【用法】每日或隔日1次。
【功效】通利大小便,利水消腫。適用于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等。
【宜忌】商陸有小毒,用量應(yīng)從小量開始,逐漸加量,但不得過量,不宜久服,孕婦忌服。
柿葉速溶飲
【來源】經(jīng)驗(yàn)方
【原料】鮮柿葉3000克白糖適量
【制作】將鮮柿葉洗凈切碎,加水濃煎,去渣取汁1000克,慢火濃縮至稠粘,加白糖吸干藥汁,軋粉裝瓶。
【用法】每次沖服15克,每日3次。
【功效】澀腸止血,清熱潤(rùn)肺。適用于腎炎頑固蛋白尿癥。
鴨粥
【來源】《肘后備急方》
【原料】青頭雄鴨一只粳米適量蔥白3莖
【制作】青鴨肉切細(xì)煮至極爛,再加米、蔥白煮粥;或用鴨湯煮粥。
【用法】每日2次,空腹溫?zé)崾场?~7天為一療程。
【功效】補(bǔ)益脾胃、利水消腫,滋陰血。適用于一切水腫病人。
【宜忌】陰虛脾弱大便泄瀉病人不宜選用。
茅茶 [功用]補(bǔ)腎養(yǎng)肝,殺菌消炎。
[適應(yīng)癥]適宜肝、腎水腫,預(yù)防腦膜炎等癥。
[制備與服法]白茅根10克,茶葉5克。先將白茅根摘除根須,洗凈,與茶葉一起用水煮汁,每日一劑。
[性味與功效]白芭根性寒,味甘。歸肺、胃、小腸經(jīng)。清熱利尿,涼血止血。
蓮子茶 [功用]養(yǎng)心健脾,益腎固精。
[適應(yīng)癥]適宜腎炎、水腫患者飲用。
[制備與服法]蓮子30克,茶葉5克,紅糖30克。將蓮子用溫水泡約5小時(shí),撈出,加紅糖煮爛,兌入茶葉汁即可飲用。
[性味與功效]蓮子味甘、澀、性平。入心、脾、腎經(jīng)。補(bǔ)脾澀腸,養(yǎng)心益腎。紅糖(見“紅糖茶”)。
http://www.cncooking.com/show.php?id=4772
方一 :金銀花、黃連、黃柏、木通各 12克 ,紫花地丁、車前草各 12克 ,蒲公英、魚腥草各 20克 ,甘草 6克。 1日 1劑 ,水煎服 ,早晚各煎 1次分服。治療急性腎盂腎炎 162例 ,并與羥氨芐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呋喃妥因三聯(lián)治療105例進(jìn)行了臨床對(duì)比觀察 ,兩組均 5天 1療程 ,同時(shí)多飲水 , 1天保持進(jìn)水量達(dá) 1500毫升以上 ,保持尿路通暢 ,以利細(xì)菌排出。結(jié)果 :中藥組治愈率 9 2. 5%(150/162例 ),有效率 6.8%(11/162例 ),總有效率為 9 9 . 4%,明顯優(yōu)于西藥組的 39 %(41/105例 )、45. 7%(48/105例 )、84. 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有顯著性差異 (P <0. 05)。
方二 :紫菀、杭菊各 15克 ,紫花地丁、金錢草、金銀花各 30克 ,蒲公英 30克 ,車前子 15克。每日 1劑 ,水煎服。治療急性腎盂腎炎 85例 ,并與頭孢三嗪、慶大霉素、氧氟沙星治療 63例進(jìn)行對(duì)比觀察。結(jié)果 :中藥組治愈率為 9 2.47 %(82/85),有效率 3. 53%(3/85例 ),總有效率 1 00%,明顯優(yōu)于對(duì)照組的 9 3. 65%(59 /63例 )、3. 17%(3/63例 )、9 6. 88%,兩組比較 ,具有顯著性差異 (P <0. 05)。
方三 :瞿麥、扁蓄、木通、車前子 (另包 )各12克 ,石葦 15克 ,琥珀 (另包沖服 )6克 ,淡竹葉10克 ,甘草梢 6克 ,蒲公英 20克 ,連翹 12克 ,魚腥草、土茯苓各 30克 ,水煎服 , 1日 1劑。梁文慶治療 34例 ,全部奏效。
方四 :金銀花、生槐角、土茯苓、扁蓄各 15克 ,香附、丹參各 12克 ,山楂子 10克 ,木通 6克 ,甘草梢 6克 ,水煎服 , 1日 1劑 ,用 1次奏效。
方五 :生地、車前子、滑石 10克 ,金錢草、白花蛇舌草各 25克 ,甘草 6克。每日 1劑 ,水煎服。治療急性腎盂腎炎、蜜月型腎炎 40例 ,并與先鋒Ⅳ、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組治療 35例 ,兩組均 7天 1療程。結(jié)果 :中藥組治愈率82. 5%(33/40例 ),有效率 12. 5%(5/4例 ),總有效率 9 5%(10/35例 )。兩組比較 ,中藥組明顯優(yōu)于西藥組 (P
http://www.7-7-7.cn/jibing/shenyan/200505/2722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08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產(chǎn)后痙癥患者的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