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膠大棗烏雞湯
材料:烏雞、阿膠、黃精、芡實、桂圓、大棗、枸杞子、桑葚 做法:燉煮3小時,老火燉湯。
特點:養(yǎng)肝、益氣、補血、滋陰廣府湯即廣東人煲煮的中華老火靚湯,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嶺南地區(qū)多濕熱,長久居住,濕熱侵身在所難免,愛吃的廣府人從中醫(yī)藥理的食補良方中悟出了老火靚湯,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
2。當歸大棗粥
當歸15克、大棗50克、白糖20克、粳米50克。先將當歸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水200克,先煎濃汁100克,去渣取汁,與粳米、大棗和白糖一同加水適量,煮至粥成。每日早晚溫熱服用,10日為1個療程。此粥具有補血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功能,適用于氣血不足、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痛經(jīng)、血虛頭痛、眩暈及便秘等癥。
3。首烏大棗粥
何首烏粉25克、大棗50克、冰糖15克、粳米50克。先將粳米、大棗一同入鍋,熬煮成粥。待粥半熟時加入何首烏粉,邊煮邊攪勻,至粥粘稠即成,再加入冰糖調(diào)味。此粥有補肝腎、益精血、通便、解毒等功效,適用于肝腎兩虛、精血不足所致的頭昏眼花、失眠健忘、夢遺滑精等癥,老年性高血壓、血管硬化患者久服可延年益壽。
4。大棗枸杞粥
材料:大棗70g,枸杞15g,米100g。
做法:先將大棗,枸杞等食材先泡水并清洗干凈;大棗,枸杞,米,水一同放入鍋內(nèi)煮熟,適當添加紅糖調(diào)味即可;可以依照個人需要及喜好控制粘稠程度以及甜度。
5。大棗參杞膏
大棗30個、元參30克、烏梅6個、杞子15克,加水4碗煮沸20分鐘后加入適量冰糖(也可用紅糖),煎至微稠,待稍涼后用容器裝之備用。一般每次2湯匙,每日2次。此膏可補中益氣、養(yǎng)血補血,更適合于體虛、脾胃弱或手術(shù)之后的調(diào)養(yǎng)。
6。旱蓮草大棗湯
鮮旱蓮草50克、大棗20枚。先將旱蓮草和大棗洗凈,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煨湯,熟后去渣,飲湯吃棗。此湯具有滋補肝腎、養(yǎng)血止血的功效,適用于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失血性貧血等。
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補血湯的做法:1.紅棗桂圓枸杞紅糖水
原料:紅棗60克、枸杞30克、桂圓30克、紅糖30克、水800克
制作:紅棗、枸杞、桂圓置于盤中;清洗干凈后用冷水泡發(fā)1小時;將泡發(fā)好的的材料濾干水分倒入湯煲中,加入800克清水,加入紅糖;攪拌均勻,蓋上蓋子,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燉30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紅棗,性味平和,可以滋養(yǎng)血脈,強健脾胃。枸杞,可治肝腎陰虧,益精明目。桂圓,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jīng)衰弱及病后、產(chǎn)后身體虛弱等癥。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2.黨參黃芪雞湯
原料:老母雞半只、黨參、黃芪各30克、紅棗25克、桂圓肉15克(或10顆去皮干桂圓)、姜片少許、鹽少許、清水1.5升
制作:
雞洗凈,剁成塊(如果鍋夠大的話也可整只或半只放入);雞塊入涼水鍋中煮開,然后撈出沖凈瀝干;紅棗和桂圓肉用清水沖洗一下。黨參和黃芪用清水浸泡3-5分鐘,之后撈出沖凈瀝干;所有材料放入電壓鍋內(nèi)膽中,注入清水1.5升;選擇煲湯檔即可。食用前加鹽調(diào)味。
功效:黨參補中,益氣,生津。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黃芪的性味甘、微溫,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的作用;紅棗補血、益氣,提高免疫;桂圓安神,既補心脾,又益氣血,治失眠、健忘、驚悸。
3.蔥棗湯
原料:大棗20枚,帶須蔥白兩根。
制作:將大棗洗凈用水泡發(fā),帶須蔥白洗凈,切成寸段備用。將紅棗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開,再改用文火約20分鐘,加入帶須蔥白后繼續(xù)燉10分鐘即成,食棗飲湯。此為一日量,分兩次服食。
功效:這款藥膳有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適用于神經(jīng)衰弱、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證。
4.龍眼姜棗湯
原料:龍眼肉10克,生姜5片,大棗15枚。
制作:選用肉厚、片大、質(zhì)細軟、油潤、色棕黃、半透明、味道濃甜的龍眼肉,鮮生姜洗凈刮去外皮,切片,大棗洗凈備用。把龍眼肉、生姜片、大棗一同放入鍋中,加水兩碗,煎煮成一小碗即可。
功效:這款藥膳有補血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適用于中老年人心血不足、失眠、健忘、神經(jīng)衰弱、貧血等證。
對于貧血嚴重的情況,可以吃阿膠桂圓膏進行快速調(diào)節(jié),阿膠桂圓膏精選阿膠、大棗、山藥、地黃、桂圓、百合、蓮子、酸棗仁等十六種藥食同源原料,產(chǎn)品充分提取濃縮16種原料的特性,有補有潤、有調(diào)有養(yǎng)、陰陽相融,通過食療可以使人體氣血旺、精氣足,達到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14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應(yīng)對濕疹的中醫(yī)藥膳
下一篇: 蓮子百合瘦肉湯-用藥膳調(diào)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