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締組織性腸炎除了常規(guī)治療,患者還可嘗試飲食療法。具體的食療方如下:
1、獨活烏豆湯
做法:獨活9~12g,烏豆60g,米酒適量。將烏豆泡軟,與獨活同置瓦鍋中,加水約2000ml,文火煎至500ml,去渣,取汁,兌入米酒。1日內(nèi)分2次溫服。
功效:用于風(fēng)寒濕阻之病人。湯中獨活性味辛苦微溫,用于祛風(fēng)除濕、散寒止痛,尤善祛腎經(jīng)伏風(fēng);烏豆性味甘平,長于祛風(fēng)、利水、活血、解毒、滋腎。獨活烏豆湯以米酒為引,既收祛風(fēng)除濕、活血通絡(luò)、散寒除痹之效,又扶助正氣,制約獨活辛燥之性。
2、蟲草雞湯
做法:冬蟲夏草15~20g,龍眼肉10g,大棗15g,雞1只。將雞宰好洗凈,除內(nèi)臟,大棗去核與冬蟲夏草和龍眼肉,一起放進瓦鍋內(nèi),加水適量,文火煮約3小時,調(diào)味后食用。
功效:用于肺脾腎虛之病人。湯中冬蟲夏草味甘性溫,入肺、腎經(jīng),滋肺補腎;大棗味甘性溫,入脾經(jīng),補脾和腎,益氣生津;龍眼肉味甘性平,入心、脾經(jīng),補心安神,養(yǎng)血益脾;雞味甘性溫,入脾、胃經(jīng),益五臟,主下氣,治反胃。
3、參附回陽湯
做法:人參10g,制附子10g,龍骨30g,牡蠣30g,淡豆豉50g。先將制附子、龍骨、牡蠣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加入豆豉煮至軟爛,人參另煎,合并兩液服用。
功效:用于脾腎陽虛、寒凝瘀阻之病人。湯中人參味甘微苦性溫,入脾肺經(jīng),大補元氣,補肺健脾,益氣生津;熟附子大辛大熱,入心、脾、腎經(jīng),回陽補火,溫中散寒;龍牡安神潛陽;淡豆豉解表除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21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治療急性附睪炎的飲食療法和藥膳療法
下一篇: 經(jīng)行尿感的飲食療法